第435章 印记与偏爱-《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

  小公主韩星冉的到来,如同在韩家原本就温馨的生活里,投下了一颗更为甜蜜的糖果,连空气都仿佛变得绵软。这个名字,是韩彻翻了许多天字典后定下的,“星”寓璀璨闪耀,“冉”含冉冉升起之意,珍爱之情不言而喻。

  然而,这份珍视很快以一种让林潇南哭笑不得的方式体现出来。

  自从带着星冉从医院回到家中,韩彻就多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次只要他离开女儿身边片刻——无论是去队里处理紧急事务,还是仅仅下楼取个快递——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必定是走到婴儿床边,俯下身,极其认真地检查星冉的右脚脚踝。

  那里,用极细的、婴儿可用的无毒记号笔,画着一个只有他自己能看懂其独特性的、小小的“Z”字符号。

  起初林潇南并未在意,直到某天她给女儿换尿布时,无意中瞥见那个淡淡的印记,才恍然大悟。

  “韩彻,”她忍不住笑出声,抱着刚喂饱奶、咂巴着小嘴的女儿,看向身边正襟危坐、眼神却时刻黏在女儿身上的丈夫,“你每次回来都看星冉的脚踝,就是在检查这个记号?怕你闺女被掉包了不成?”

  韩彻被点破,脸上闪过一丝极快的不自然,随即又理直气壮起来,伸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碰了碰女儿娇嫩得仿佛一碰即碎的脸颊,声音低沉:“小心驶得万年船。”

  林潇南看着他这副如临大敌、谨慎过度的模样,再回想几年前生阿叙时,他虽然也紧张,但更多是初为人父的懵懂和努力适应,绝没有这般……近乎“神经质”的呵护。她心里又是好笑,又忍不住泛上一丝微妙的酸意,故意嗔怪道:“韩教官,你这心偏得没边了啊?当初生阿叙的时候,可没见你这么‘处心积虑’,还搞上记号了。怎么,儿子是充话费送的?”

  韩彻闻言,抬起头看向妻子。阳光透过窗纱,落在林潇南带着促狭笑意的脸上,产后稍显圆润的脸颊透着母性的柔光。他心下一动,伸手将她连同女儿一起揽入怀中。

  男人的胸膛宽阔而温暖,带着令人安心的气息。他低头,吻了吻林潇南的发顶,声音里带着笑意和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坦然:

  “不是偏心。”他顿了顿,调整了一下姿势,让母女二人都靠得更舒服,“是更有经验了。”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女儿沉睡的小脸上,眼神柔软得不可思议:“生阿叙那会儿,光是学着怎么抱他、怎么换尿布、怎么应对他莫名其妙的哭闹,就够我手忙脚乱了。脑子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只想着怎么把你和他都照顾好,别出错,根本没余力想这些细枝末节。”

  “现在不一样了,”他轻轻拍着妻子的背,像是安抚她那一丝小小的“不满”,“流程都熟悉了,知道该怎么照顾你,也知道新生儿大概是怎么回事。心里稍微有点底,反而……反而更怕失去。尤其是她,”他粗糙的指尖虚虚拂过女儿柔嫩的耳廓,语气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小心,“这么小,这么软,好像用点力都会伤到她。一想到万一有什么闪失,或者……哪怕只是抱错这种极小的概率,我都觉得不行。”

  他抬起头,目光沉沉地看向林潇南,无比认真:“潇南,阿叙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我爱他,那份爱混着责任和初为人父的激动,莽莽撞撞的。但对星冉,”他嘴角勾起一抹极温柔的弧度,“这份爱更沉淀,也更……‘害怕’。害怕不能给她最好的,害怕保护不好她。所以,哪怕只是做个记号这种傻事,只要能让我多一分安心,我就愿意做。”

  林潇南听着他这番从未有过的、细腻而坦诚的剖析,心里那点微妙的酸涩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溢的感动和温暖。她明白,这不是爱与不爱的区别,而是男人在不同阶段,表达爱的方式在变化、在深化。

  她靠在他怀里,看着怀中女儿无意识的咂嘴,又抬眼看了看正在客厅里专心搭建乐高城堡的儿子阿叙,轻声道:“知道了。不过以后别画了,墨水总归对宝宝皮肤不好。咱们家星冉,谁都偷不走,她身上流着你的血,眉眼像你,连睡觉时抿嘴的小动作都像你,这就是最好的记号。”

  韩彻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妥协了:“好,听你的。”

  然而,第二天林潇南给女儿洗澡时,还是在星冉的左脚踝发现了一个新的、更淡的爱心符号。她无奈地摇头失笑,却没有再说什么。

  有些爱,笨拙、固执,甚至有点傻气,却真实得让人心尖发烫。这份因“更有经验”而催生出的、更加细腻深沉的守护,或许就是韩彻给予他期盼已久的小公主,最独特的见面礼。

  夕阳的余晖洒进客厅,将相拥的夫妻和安睡的婴儿镀上一层温暖的金光。阿叙举着他的乐高作品跑过来,献宝似的要给妹妹看。

  岁月静好,家已成全。韩彻想,他这座沉默的山,如今终于开出了一朵最娇嫩的花,他愿用余生所有的坚韧,为她遮风挡雨,护她冉冉升起,璀璨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