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小镇,林野没有选择乘车。他像一个真正的、身无长物的流浪者,背着那个瘪瘪的行李包,沿着公路,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方向大概是往北。没什么理由,只是觉得北方地广人稀,或许更容易隐藏。
他尽量避开大的城镇,只在沿途的村子里歇脚,用现金买最便宜的食物,找最破旧的、不需要登记身份证的小旅馆,或者干脆就在废弃的房屋、桥洞下将就一夜。
风餐露宿,比在工地上还要辛苦。但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身体的磨砺。手上的老茧更厚了,皮肤被晒得黝黑粗糙,眼神里的戾气被一种更深沉的疲惫覆盖,看起来和那些真正的、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流浪汉,几乎没什么两样。
他甚至开始留意路边的招工信息,偶尔在一些更偏僻的采石场、砖窑干几天短工,拿点现钱,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他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三天。
这种日子,麻木,看不到头。有时候他会想,是不是一辈子就要这样过去了?像野狗一样,死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
那个“归途”,到底在哪里?
偶尔,在极度疲惫的深夜,他会梦到父亲。不是那个被生活压弯了脊梁的、沉默的父亲,而是更早时候,会把他扛在肩头,带他去田里捉蚂蚱的、笑容爽朗的父亲。
梦里的父亲不说话,只是看着他,眼神里有担忧,好像还有……一丝期待?
他每次都会从这个模糊的梦境中惊醒,胸口堵得难受。
故乡……那个他很多年没有回去,甚至刻意遗忘的地方,像水底的暗礁,在这种漂泊无依的日子里,渐渐浮出了水面。
他以前不敢回去,是觉得自己没混出个人样,没脸回去。后来是不敢,他身上背着太多事,怕牵连到那个早已与他切割清楚的家。
现在呢?他现在这副鬼样子,比没混出人样还不如。但他心里那种想要回去看一眼的冲动,却前所未有的强烈。
不是衣锦还乡,甚至不是寻求原谅。就是想……看看。看看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看看父亲坟头的草长了多高。好像只有在那里,他才能确认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才能在这片无尽的迷途中,找到一个最原始的坐标。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就疯狂地滋长起来。
他知道这很冒险。老家那边,难道就不会有人盯着?但他顾不上了。一种近乎本能的牵引力,拉着他往那个方向走。
他改变了方向,不再往北,开始朝着记忆里老家的方位迂回前进。路线更加曲折,耗费的时间也更长。
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和石门村类似的贫困村庄,看到许多和小军一样的孩子,眼睛里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有着生活刻下的过早的成熟。
他怀里那点所剩无几的钱,变得更薄了。但他这次没有再捐出去。他需要这点钱,支撑他走完最后一段路。
终于,在一个黄昏,他踏上了那条熟悉又陌生的乡土路。路边的白杨树好像粗壮了些,田地里的庄稼换了一茬又一茬。
越靠近村口,他的脚步越慢,心跳得越快。他甚至能闻到空气中那股熟悉的、泥土和秸秆燃烧混合的味道。
村口那棵老槐树还在,树冠如盖。树下好像有几个老人在下棋。
他站在远处,不敢再靠近。只是贪婪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村子变化不大,多了几栋新楼,但整体的格局,还是他记忆里的样子。
近乡情怯。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鼻尖的酸涩。他没有进村,而是绕到了村子后面,朝着那片埋葬着祖辈的山坡走去。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个孤独的、朝圣的旅人。
归途漫漫,他第一个想要抵达的,竟是这片最终的安息之地。
方向大概是往北。没什么理由,只是觉得北方地广人稀,或许更容易隐藏。
他尽量避开大的城镇,只在沿途的村子里歇脚,用现金买最便宜的食物,找最破旧的、不需要登记身份证的小旅馆,或者干脆就在废弃的房屋、桥洞下将就一夜。
风餐露宿,比在工地上还要辛苦。但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身体的磨砺。手上的老茧更厚了,皮肤被晒得黝黑粗糙,眼神里的戾气被一种更深沉的疲惫覆盖,看起来和那些真正的、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流浪汉,几乎没什么两样。
他甚至开始留意路边的招工信息,偶尔在一些更偏僻的采石场、砖窑干几天短工,拿点现钱,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他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三天。
这种日子,麻木,看不到头。有时候他会想,是不是一辈子就要这样过去了?像野狗一样,死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
那个“归途”,到底在哪里?
偶尔,在极度疲惫的深夜,他会梦到父亲。不是那个被生活压弯了脊梁的、沉默的父亲,而是更早时候,会把他扛在肩头,带他去田里捉蚂蚱的、笑容爽朗的父亲。
梦里的父亲不说话,只是看着他,眼神里有担忧,好像还有……一丝期待?
他每次都会从这个模糊的梦境中惊醒,胸口堵得难受。
故乡……那个他很多年没有回去,甚至刻意遗忘的地方,像水底的暗礁,在这种漂泊无依的日子里,渐渐浮出了水面。
他以前不敢回去,是觉得自己没混出个人样,没脸回去。后来是不敢,他身上背着太多事,怕牵连到那个早已与他切割清楚的家。
现在呢?他现在这副鬼样子,比没混出人样还不如。但他心里那种想要回去看一眼的冲动,却前所未有的强烈。
不是衣锦还乡,甚至不是寻求原谅。就是想……看看。看看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看看父亲坟头的草长了多高。好像只有在那里,他才能确认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才能在这片无尽的迷途中,找到一个最原始的坐标。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就疯狂地滋长起来。
他知道这很冒险。老家那边,难道就不会有人盯着?但他顾不上了。一种近乎本能的牵引力,拉着他往那个方向走。
他改变了方向,不再往北,开始朝着记忆里老家的方位迂回前进。路线更加曲折,耗费的时间也更长。
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和石门村类似的贫困村庄,看到许多和小军一样的孩子,眼睛里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有着生活刻下的过早的成熟。
他怀里那点所剩无几的钱,变得更薄了。但他这次没有再捐出去。他需要这点钱,支撑他走完最后一段路。
终于,在一个黄昏,他踏上了那条熟悉又陌生的乡土路。路边的白杨树好像粗壮了些,田地里的庄稼换了一茬又一茬。
越靠近村口,他的脚步越慢,心跳得越快。他甚至能闻到空气中那股熟悉的、泥土和秸秆燃烧混合的味道。
村口那棵老槐树还在,树冠如盖。树下好像有几个老人在下棋。
他站在远处,不敢再靠近。只是贪婪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村子变化不大,多了几栋新楼,但整体的格局,还是他记忆里的样子。
近乡情怯。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鼻尖的酸涩。他没有进村,而是绕到了村子后面,朝着那片埋葬着祖辈的山坡走去。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个孤独的、朝圣的旅人。
归途漫漫,他第一个想要抵达的,竟是这片最终的安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