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说书匠,皇宫闹剧传满京都茶座-《云游修仙:我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京都,有一家茶楼名为“听风轩”。

  每日说书声不绝,是京都百姓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这日,“听风轩”里座无虚席,众人都等着听那位老先生的精彩故事。

  可今日反常,上来的却是一位年轻的说书匠。

  只见那说书匠身着一袭绣着金边云纹的白色长衫。

  长发束起,头戴一枚精致发冠,面容俊朗。

  往台上一站,自有一股潇洒飘逸的气质,活脱脱如从画中走出的谪仙。

  他面带笑容走上台来。

  “啪!”

  一声惊堂木响亮地拍在桌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众人满是好奇:

  今天的说书先生咋换人了?

  这么年轻,这扮相也不像会说书啊,能行吗?

  不过来都来了,茶钱也付了,总不能还没听就走吧,索性大伙都安静地听了起来。

  可这一听不要紧,他一开口,大伙瞬间就安静了!

  那说书匠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列位客官,咱们今儿个说的这段,那可是京都近日最劲爆的事儿!”

  “话说咱们京都啊,前些日子凭空落下两位天仙般的女子。”

  “一位身着白裙,冷如冰山,眉眼间似凝着万古寒冰;”

  “另一位一袭蓝裙,娇如流萤,灵动间仿若裹挟着漫天电芒。”

  “那模样,那气派,简直是双姝降世,仙女临世!”

  他眼神一挑,语气陡然激昂:

  “您猜怎么着?”

  “京都守卫那叫一个‘尽职尽责’,一声令下,千军万马,重守卫万箭齐发!”

  “本以为能把二位仙子拿下,谁承想人家二位,那是片叶不沾身!”

  “更绝的是,天雷都被她们引了来。”

  “‘轰’的一声,咱京都那坚固的城墙,直接碎成了渣渣!”

  台下众人听得眼睛发亮,纷纷伸长了脖子。

  说书匠又拍了下惊堂木,声音带着戏谑:

  “这还不算完!”

  “二位仙子横冲直撞进了天牢,那叫一个威风!”

  “紧接着,又直奔皇宫而去,您猜她们在皇宫里干了啥?”

  “嘿!脚踢老皇帝,把那九五之尊打得屁滚尿流,最后还钻了桌子底!”

  “这事儿,您说奇不奇?绝不绝?”

  大家都以为这说书匠是说个乐子,谁都没当回事。

  可谁都没注意到,在角落里一个年轻秀才模样的书生脸色变了变。

  这位不是旁人,正是当科状元——魏良才。

  这件事他敢笃定是真的,为啥呢?

  因为那日他就在皇宫,正在给那些小皇子授课。

  此刻的他,被吓得汗流浃背。

  台上的这人胆子也太大了吧!天子脚下,皇家秘事,都敢这么调侃。

  “啪!”

  金堂木再次落下,台下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说得好!”“这故事够劲!”

  说书匠看着台下沸腾的场面,嘴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续道:

  “您问这二位仙子是谁?”

  “那这就说来话长了,话说呀,皇子相斗,平白无辜百姓受冤。”

  “李家有女初长成,三姑娘李子默和四姑娘李子咋!”

  “要说这皇家的事儿,咱们小老百姓看看热闹就行。”

  “可这两位姑娘为家人出头,拳打脚踢皇帝老儿,这股子烈性,嘿,咱听着就解气!”

  他这番说书,把老皇帝的狼狈样儿说得诙谐又带劲。

  在这天子脚下,如此“作死”地调侃皇家秘事。

  却因他的说书技艺让听书的众人只觉酣畅淋漓。

  笑声、叫好声在“听风轩”里久久回荡。

  大家只当听个乐,可魏良才听到这两个女子的名字,当即心里咯噔一声。

  自己按照自家娘子的嘱咐,给道长发去的传音也有段时日了。

  这两位女子,该不会是自家娘子所说的三丫、四丫吧!

  他曾听自家娘子说过,道长之所以外出远游。

  就是为了前去蓬莱,寻找仙人,救治自家的两个姐姐。

  虽然他从未见过三丫、四丫,但是天底下哪有这般巧合?

  魏良才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就要往家走。

  大伙正听得起劲,谁也没注意到他的离开。

  可谁能想到,唾沫横飞的说书匠,竟察觉到了他的离开。

  瞥了下他离去的背影,却毫不在意,此刻正是精彩处,便自顾自接着讲了下去。

  魏良才匆匆忙忙奔回自家府邸。

  他虽只是八品教授,可好歹是当科状元,又专给皇子授课。

  那些皇子虽不受宠,却也凑钱给他置了套像样的院子。

  院子不大,却也齐整,仆人、丫鬟样样齐全。

  刚推开院门,院里洒扫的仆人立马停下手里的活,躬身连声问好:

  “老爷,您回来了!拜见老爷!”

  魏良才哪有心思应承,只胡乱点了点头,脚步反倒更快了。

  刚进院就见王丫儿坐在廊下,正低头哄着怀里的女娃。

  小丫头攥着她的衣角,咿咿呀呀地笑。

  王丫儿见他脚步踉跄、脸色发白,连忙把女儿递给身边的丫鬟。

  起身快步迎上去,伸手扶住他胳膊:

  “夫君,这是咋了?如何这么慌张?”

  魏良才一把抓住她的手急声问道:

  “娘子,你快想想——你先前提过的三丫、四丫,有没有正经名字?”

  “还有她们的模样,你还记得清不?”

  王丫儿被问得一愣,眉头蹙起来:

  “夫君,怎么好端端的突然问这个?”

  “我跟她俩虽同村,同龄,却也不熟啊。”

  “她俩从小就痴傻,村里的半大孩子都躲着走,哪敢跟她们凑近些?”

  话虽这么说,她还是仔细回想起来,边想边说:

  “模样……就记得圆脸胖乎乎的,眼神总透着股憨劲儿;”

  “三丫性子闷,四丫倒爱咋咋呼呼,可磕磕巴巴的也说不出整话。”

  “名字的话,村里人都喊三丫、四丫,没听过啥正经名字。”

  魏良才听着,眉头拧得更紧。

  白裙冷艳、蓝裙灵动,还能闯皇宫揍皇帝,跟“痴傻圆胖”的模样半点对不上。

  难道真是自己猜岔了?

  那两位姑娘既不是三丫四丫,也跟道长没关系?

  他心里又急又乱,索性拉着王丫儿往廊下坐,

  把听风轩里的说书匠讲的事一五一十说出来:

  “今儿我去听书,那年轻的说书先生讲京都来了两位仙子。”

  “闯天牢,揍皇帝——名字却叫李子默、李子咋!”

  “为夫猜测,可能就是娘子曾经所说的三丫、四丫。”

  “李子默?李子咋?这不太可能吧?”

  王丫儿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名字,眉头紧皱,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眼神里满是疑惑,抬头看向自家夫君,语气带着点糊涂:

  眼神里满是疑惑,抬头看向自家夫君,语气带着点糊涂:

  “这名字……跟三丫四丫也不搭边吧?”

  说着,声音渐渐小了,连自己都没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