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啦”——篱笆院的小门被推开。
李母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小心避开篱笆,快步走了进来。
盘坐在枣树墩子上的李子游缓缓睁开眼睛。
看到自己的母亲走进来,亲切地喊道:“娘。”
突然嗅到了那碗肉的香味,好奇地问道:
“哪来的肉?”
李母展开笑容,轻声说道:
“住在村西头的田猎户今儿个运气好,猎了头母鹿!”
“自个儿吃不完,拿到村口分着卖,摊位跟你爹的相邻,你爹便买了点。”
“趁热,儿啊,你赶紧吃点!”
李子游连忙摆手摇头道:
“娘,你和爹更操劳,你们吃吧!”
“这……”
李母见儿子又拒绝,当即急了,却听李子游说道:
“娘,我现在不能吃,不哄您!”
他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撸起胳膊露出肌肉,说道:
“娘,你看我这肉结实不?哪还需要这肉来补?”
“我要是真吃了,反倒辜负了爹娘的心意。”
“这肉该给劳累的人补,我吃了浪费。”
“那才是真不孝,您总不能让儿子不孝吧!”
“这……”
李母显然拿自己的儿子没办法,伸手捏了捏儿子的胳膊。
确实结实得很,眼前一亮,随即点了点头,叹气道:
“随你吧。”
“唉,儿子,你是不知道,就因为你的事,你爹还被二伯训斥了一顿。”
“你真的想好了吗?”
“去了后山可不比家里。”
“你说你要修心养性,我和你爹都信,也支持,可……”
话没说完,李母就把话咽了回去。
李子游愧疚地说道:
“娘,难为你和爹了,可是……”
“唉,娘知道你是为了你那两个姐姐。”
“也罢,你那两个姐姐之前对你也不错。”
“一直在你后头喊弟弟,你这么做,有情有义,我和你爹也支持。”
“你爹说了,你想好就去做吧!”
“真的?”
李子游连忙从枣树墩子上爬起来,兴奋地询问道。
李母点了点头,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她也笑了。
李子游突然想到了什么。
从怀中掏出三张符纸,先把两张叠成方块,递到李母手中说道:
“娘,您先缝两个荷包,把这两张符纸装进去,可逢凶化吉!”
然后又拿出最后一张说道:
“山路不好走,如果家里遇到啥事,您就把这张符烧掉。”
“儿子能感应到,到时候会第一时间下山。”
李母接过三张符,点了点头,端着那碗肉转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儿子,才轻轻带上了门。
看着母亲走开,李子游也松了口气。
自己穿越到这个世上已经十年。
所谓的金手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抬手从怀中摸出一块石头。
正是上一世让自己穿越而来的“罪魁祸首”。
先前这石头只能存在于脑海中,十年过去,终于能取出来了。
但它有两个限制:
一是只有自己能看见。
二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自己的双手。
更重要的是,它多了项新功能:
内部藏着一个小空间,既能储物,也能栽种植物。
李子游已经把家里附近因自己而变异的杂草都挪了进去。
还种上了些药草——这些种子,正是老者遗物的一部分。
当年安葬老者时,他留下了四件东西:
一个药袋,装着些瓶瓶罐罐和种子;
两本书,分别是《百草药典》和《奇闻录》;
还有半截绣帕,上面用刺绣绣着《续命神针》的针法。
李子游猜测,绣帕的另一半或许就是邋遢道长提过的本命心法。
只是他始终不解: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何会绣在女子的绣帕上?
此外,当年拓印的九个符箓,他也终于摸清了作用:
四姐那半块玉上刻着开眼符、辟邪符、引雷符;
二姐那半块玉上刻着轻身符、传音符、催植符;
剩下三种残缺的符箓,经他反复研究,推测是防御符、静心符和隐匿符。
如今,除了这三种残缺的,其余符箓他都已掌握。
经过一年修炼,他将原本敏锐的感知练到了极致,称之为“神识”;
之前吹柳哨的能力也被他彻底吃透,取名《御灵术》
——不仅能操控动物与周围植物,施展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吹哨了。
李子游先走进窝棚,小心将双栖木函收进小空间
——毕竟木函里沉睡着两个姐姐,留在窝棚总怕有闪失。
至于原本的那些大青枣,如今早已在小空间里长成了一棵棵枣树。
他还无意间发现,小空间里的植物生长速度更快些。
只是规律尚未摸清,只能慢慢探索。
走出小院,他来到大黄牛跟前。
大黄牛见了他,眼里满是欢喜,“哞哞”叫了两声。
亲昵地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胳膊,鼻孔里呼哧呼哧喷着热气。
大黄牛身上的绳索早被李子游解开了。
起初李老三夫妇还不放心。
后来见这头牛每天清晨自己去后山,太阳落山时准时回来,也就不再多管。
这事儿在村里还成了段奇闻。
“大黄,我要上山了,往后家里就靠你多照看些。”
“哞哞——”
大黄牛像是听懂了,连忙应着。
李子游摸了摸它的脑袋,转身往后山走去。
大黄牛依依不舍,跟着走了几步。
最终还是听话地留在了院子里,望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山路尽头。
李子游来到后山脚下,没有急着上山,先俯身查看附近的变异灵草。
大黄牛这一年来确实费心,经它啃食,灵草的生长势头明显被遏制了。
他沉吟片刻,将那些长在隐蔽处的灵草小心收进小空间。
剩下的便留在原地——毕竟这是属于这片土地的造化。
他只需阻碍灵草成熟、避免引来祸端,却不必赶尽杀绝。
而这些灵草潜移默化的改变,已让周遭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随后,他展开神识,在附近仔细搜索。
想起母亲说田猎户猎了头母鹿,他便猜山里或许还留着一头小鹿。
果然,在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后,他找到了那只缩成一团的小家伙。
小鹿初见他时有些怕生,浑身发抖。
却因断了母乳早已饿得没了力气,连躲闪的劲都没有。
李子游轻轻将它抱起,掌心贴着它的脊背慢慢抚摸。
低声安抚着,才抱着它往山里走去。
邋遢老道在破庙前的青石板上打坐。
见他来,眼皮都没抬,只淡淡问了句:
“小子,想好了?”
李子游先将小鹿轻放在脚边。
然后故意板起脸,对着老道拱手作揖,模仿上一世小说的腔调道:
“想好了,还请道友多多指教!”
邋遢老道被他这副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哈哈,道友?”
“你这是从哪学来的酸文?”
“有趣有趣!行了,别装了,该干嘛干嘛去。”
李子游咧嘴一笑,把小鹿重新抱起递给老道:
“嘿嘿,老道,这小家伙就交给你了。”
说完不管老道愿不愿意接,转身在附近寻了块背风的青石坐下,缓缓闭上了眼睛。
谁曾想,这一闭,竟是六年。
他以晚霞为食,饮晨露为浆,气息与山林同息。
直到某日晨光漫过眉梢,才缓缓睁开眼。
眼底的澄澈里,已多了几分山月的沉静。
李母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小心避开篱笆,快步走了进来。
盘坐在枣树墩子上的李子游缓缓睁开眼睛。
看到自己的母亲走进来,亲切地喊道:“娘。”
突然嗅到了那碗肉的香味,好奇地问道:
“哪来的肉?”
李母展开笑容,轻声说道:
“住在村西头的田猎户今儿个运气好,猎了头母鹿!”
“自个儿吃不完,拿到村口分着卖,摊位跟你爹的相邻,你爹便买了点。”
“趁热,儿啊,你赶紧吃点!”
李子游连忙摆手摇头道:
“娘,你和爹更操劳,你们吃吧!”
“这……”
李母见儿子又拒绝,当即急了,却听李子游说道:
“娘,我现在不能吃,不哄您!”
他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撸起胳膊露出肌肉,说道:
“娘,你看我这肉结实不?哪还需要这肉来补?”
“我要是真吃了,反倒辜负了爹娘的心意。”
“这肉该给劳累的人补,我吃了浪费。”
“那才是真不孝,您总不能让儿子不孝吧!”
“这……”
李母显然拿自己的儿子没办法,伸手捏了捏儿子的胳膊。
确实结实得很,眼前一亮,随即点了点头,叹气道:
“随你吧。”
“唉,儿子,你是不知道,就因为你的事,你爹还被二伯训斥了一顿。”
“你真的想好了吗?”
“去了后山可不比家里。”
“你说你要修心养性,我和你爹都信,也支持,可……”
话没说完,李母就把话咽了回去。
李子游愧疚地说道:
“娘,难为你和爹了,可是……”
“唉,娘知道你是为了你那两个姐姐。”
“也罢,你那两个姐姐之前对你也不错。”
“一直在你后头喊弟弟,你这么做,有情有义,我和你爹也支持。”
“你爹说了,你想好就去做吧!”
“真的?”
李子游连忙从枣树墩子上爬起来,兴奋地询问道。
李母点了点头,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她也笑了。
李子游突然想到了什么。
从怀中掏出三张符纸,先把两张叠成方块,递到李母手中说道:
“娘,您先缝两个荷包,把这两张符纸装进去,可逢凶化吉!”
然后又拿出最后一张说道:
“山路不好走,如果家里遇到啥事,您就把这张符烧掉。”
“儿子能感应到,到时候会第一时间下山。”
李母接过三张符,点了点头,端着那碗肉转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儿子,才轻轻带上了门。
看着母亲走开,李子游也松了口气。
自己穿越到这个世上已经十年。
所谓的金手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抬手从怀中摸出一块石头。
正是上一世让自己穿越而来的“罪魁祸首”。
先前这石头只能存在于脑海中,十年过去,终于能取出来了。
但它有两个限制:
一是只有自己能看见。
二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自己的双手。
更重要的是,它多了项新功能:
内部藏着一个小空间,既能储物,也能栽种植物。
李子游已经把家里附近因自己而变异的杂草都挪了进去。
还种上了些药草——这些种子,正是老者遗物的一部分。
当年安葬老者时,他留下了四件东西:
一个药袋,装着些瓶瓶罐罐和种子;
两本书,分别是《百草药典》和《奇闻录》;
还有半截绣帕,上面用刺绣绣着《续命神针》的针法。
李子游猜测,绣帕的另一半或许就是邋遢道长提过的本命心法。
只是他始终不解: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何会绣在女子的绣帕上?
此外,当年拓印的九个符箓,他也终于摸清了作用:
四姐那半块玉上刻着开眼符、辟邪符、引雷符;
二姐那半块玉上刻着轻身符、传音符、催植符;
剩下三种残缺的符箓,经他反复研究,推测是防御符、静心符和隐匿符。
如今,除了这三种残缺的,其余符箓他都已掌握。
经过一年修炼,他将原本敏锐的感知练到了极致,称之为“神识”;
之前吹柳哨的能力也被他彻底吃透,取名《御灵术》
——不仅能操控动物与周围植物,施展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吹哨了。
李子游先走进窝棚,小心将双栖木函收进小空间
——毕竟木函里沉睡着两个姐姐,留在窝棚总怕有闪失。
至于原本的那些大青枣,如今早已在小空间里长成了一棵棵枣树。
他还无意间发现,小空间里的植物生长速度更快些。
只是规律尚未摸清,只能慢慢探索。
走出小院,他来到大黄牛跟前。
大黄牛见了他,眼里满是欢喜,“哞哞”叫了两声。
亲昵地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胳膊,鼻孔里呼哧呼哧喷着热气。
大黄牛身上的绳索早被李子游解开了。
起初李老三夫妇还不放心。
后来见这头牛每天清晨自己去后山,太阳落山时准时回来,也就不再多管。
这事儿在村里还成了段奇闻。
“大黄,我要上山了,往后家里就靠你多照看些。”
“哞哞——”
大黄牛像是听懂了,连忙应着。
李子游摸了摸它的脑袋,转身往后山走去。
大黄牛依依不舍,跟着走了几步。
最终还是听话地留在了院子里,望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山路尽头。
李子游来到后山脚下,没有急着上山,先俯身查看附近的变异灵草。
大黄牛这一年来确实费心,经它啃食,灵草的生长势头明显被遏制了。
他沉吟片刻,将那些长在隐蔽处的灵草小心收进小空间。
剩下的便留在原地——毕竟这是属于这片土地的造化。
他只需阻碍灵草成熟、避免引来祸端,却不必赶尽杀绝。
而这些灵草潜移默化的改变,已让周遭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随后,他展开神识,在附近仔细搜索。
想起母亲说田猎户猎了头母鹿,他便猜山里或许还留着一头小鹿。
果然,在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后,他找到了那只缩成一团的小家伙。
小鹿初见他时有些怕生,浑身发抖。
却因断了母乳早已饿得没了力气,连躲闪的劲都没有。
李子游轻轻将它抱起,掌心贴着它的脊背慢慢抚摸。
低声安抚着,才抱着它往山里走去。
邋遢老道在破庙前的青石板上打坐。
见他来,眼皮都没抬,只淡淡问了句:
“小子,想好了?”
李子游先将小鹿轻放在脚边。
然后故意板起脸,对着老道拱手作揖,模仿上一世小说的腔调道:
“想好了,还请道友多多指教!”
邋遢老道被他这副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哈哈,道友?”
“你这是从哪学来的酸文?”
“有趣有趣!行了,别装了,该干嘛干嘛去。”
李子游咧嘴一笑,把小鹿重新抱起递给老道:
“嘿嘿,老道,这小家伙就交给你了。”
说完不管老道愿不愿意接,转身在附近寻了块背风的青石坐下,缓缓闭上了眼睛。
谁曾想,这一闭,竟是六年。
他以晚霞为食,饮晨露为浆,气息与山林同息。
直到某日晨光漫过眉梢,才缓缓睁开眼。
眼底的澄澈里,已多了几分山月的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