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白朴巧设姻缘局-《云游修仙:我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白朴此刻的装扮,任谁都难联想到他是天师苑里高高在上的紫袍天师。

  他身着半旧的褐色道袍,袍子边角磨得发白。

  倒像是穿了件十来年的旧袍,就差打俩补丁了。

  头上扣着顶边缘起毛的同色小帽,将发髻与大半白发遮得严严实实。

  只从帽檐下露出几缕干枯灰发,垂在布满皱纹的脸颊边。

  手里握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枣木杆,杆头挑着块泛黄的粗布幡子。

  幡子上用褪色的朱砂写着两行歪歪扭扭的字。

  ——上首是“神机妙算知祸福”,下首是“姻缘天注定三生”,

  幡角还缀着两个小铜铃,走起来叮当作响。

  活脱脱一副走街串巷算命先生的模样。

  这副扮相在京都街上行走,倒真不显得突兀。

  老皇帝在天师苑里养了太多闲人,这些人大多是游方道士出身。

  即便被册封了天师,也没丢了旧时营生;

  而京中富家权贵,尤其是女眷们。

  平日里闲暇无事,最爱找算命道士给后辈看姻缘。

  且他们出手阔绰,打赏大方——这般供需之下,街上遇到这类算命道士,本就是常事。

  白朴打定主意之后,今天就一直在李老二院子附近来回溜达。

  没等多久,就见一道身影挎着小篮子,终于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白朴心中窃喜,暗忖正主总算露面,就看接下来自己如何周旋。

  可当看清来人模样时,他当场就愣在了原地。

  出来的是位年近花甲的妇人,个头矮小,身形偏胖。

  一双畸形大脚踩在地面上,步幅又小又沉,走几步便微微喘粗气。

  她身上穿的并非寻常布衫,而是件颇为华贵的绿绫袄子。

  那袄子版型宽大,裹着她圆滚滚的身子。

  直显得上下一般粗,不知情的人见了,怕真要以为是只圆木桶成了精。

  白朴忙收敛心神,将挑着粗布幡子的枣木杆往身侧拢了拢。

  幡子上“神机妙算知祸福,姻缘天注定三生”的朱砂字在日光下泛着褪色的红。

  幡角铜铃被风一吹,叮当地响了两声。

  他故意佝偻着背,垂下眼帘,只留余光悄悄打量那妇人篮子里的东西。

  里面竟码着几样点心,显然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妇人竟然不识字。

  看到他露出一副笑容,看都没看那幡子上的字,径直就挎着篮子走开了。

  二伯母虽然不识字,但是她听劝呀!

  先前自家二闺女就特意嘱咐过她:

  “这京都里的道长可不比乡下,遇见了要笑着点,免得失了礼数;”

  “可没什么事,尽量别跟他们搭话,以免说错话容易连累家人。”

  她谨记这一番嘱咐,看到道长,露出笑脸不失礼数。

  但是也不搭话,连忙挎着篮子就往自家二女儿家走去。

  她在老家时虽懒,家务倒也会做,来到京都后,还特意跟家里的仆人学着做点心。

  今儿刚做了些,就想着拿过去给二女儿家的几个孩子尝尝。

  她心里也打着小算盘:

  先让他们尝尝,要是吃着没事,再分给家里的那几个闺女。

  白朴在附近又溜达了半个时辰,终于等来了挎着空篮子往回走的二伯母。

  他忙收住脚步,将粗布幡子往前挪了挪,让“姻缘天注定三生”的字更显眼些。

  待二伯母走近,便佝偻着背迎上去,先眯眼往院角方向虚瞟了瞟,声音压得又神秘又笃定:

  “这位老夫人留步!”

  “您瞧这院子附近,近来是不是总觉傍晚有暖光绕着屋檐转?”

  “这可是‘喜气相绕’的异象啊!”

  说着,他往前凑了半步,盯着二伯母的额头,语气愈发肯定:

  “再看您这印堂,泛着淡淡的红光,配上您这身材饱满、腰圆体健的模样,妥妥是享大福的面相!”

  话音刚落,他立刻抬手掐着手指,眉头微蹙装模作样地算了算,忽然眼睛一亮:

  “哎呦!老朽掐指一算,您近来是不是刚跟失散多年的女儿重逢?”

  话顿了顿,他又飞快地捻了捻手指,像是在核对什么,随即一拍大腿:

  “不对不对,再细算——可不是一个,竟是两个闺女!”

  二伯母听得眼睛都直了,手里的空篮子“咚”地磕在地上都没察觉,心里只剩一个念头:

  这可是真大师啊!

  连自家刚寻回两个闺女的事都算得分毫不差,那他说的喜事,说不定真能成!

  先前那点戒备早抛到了九霄云外,忙不迭地往前凑了凑,语气都带着颤:

  “大师!您、您真神了!那您说的喜事……”

  白朴听见她喊自己“大师”,眼皮几不可察地抽了抽。

  在他们这些被老皇帝册封的天师听来,“大师”这两个字眼,简直堪比侮辱。

  ——这要是换作平日里,谁敢这么喊他,他定要上前甩对方两巴掌!

  他紫袍天师的尊贵身份,岂是“大师”二字能比的?

  可眼前这老妇人……罢了,要求也别那么高了。

  白朴在心里暗自叹口气,只要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大师”就“大师”吧,暂且先受着这声称呼。

  白朴压下心头的别扭,脸上堆起几分“高人”的从容,慢悠悠开口:

  “老夫人别急,这喜事,正应在您那两位刚寻回的闺女身上。”

  二伯母眼睛瞬间瞪圆,忙往前凑了凑,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白朴见状,故意顿了顿,才抛出第一个重点:

  “老朽算到,您这两位闺女的姻缘,得是‘赘’到您家来的。”

  “也就是说,女婿得上门做您家的人,往后生了娃,也得跟着您家的姓。”

  这话刚落,二伯母的脸“唰”地就亮了。

  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花,连带着说话的语气都响亮了些:

  “大师!您、您这话是真的?”

  可不是嘛!以前俩闺女又胖又痴傻。

  自家这俩闺女,自从被三娃子治好之后。

  神智也恢复了,眉眼越长越清俊,跟画里的天仙似的。

  俗话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她哪儿舍得把这么宝贝的闺女白白送出去!

  这会儿听见“入赘”二字,简直高兴的不得了,攥着空篮子的手都忍不住晃了晃。

  白朴将她的喜色看在眼里,心里暗笑,又抛出第二个信息:

  “而且老朽算得清楚,那适配的公子,生得相貌堂堂。”

  “父亲还是京中任职的官员,只不过他是庶出,家里的家产将来轮不到他。”

  “这般处境,才愿意入赘到您家来,既不委屈您闺女,也能让您家多份依靠。”

  二伯母听得心头一阵发烫,当即在心里盘算起账来:

  大官家的儿子,出身不差,人长得周正,还愿意入赘。

  ——这哪儿是天上掉馅饼,这是老天开眼给她送福气啊!

  她往前又凑了半步,忙不迭地从怀里摸出块沉甸甸的银子。

  那是二丫头先前塞给她的私房钱,此刻她想都没想就往白朴手里塞。

  声音里满是急切与热络:

  “大师!你可别哄我!”

  “这要是真的,这银子你先拿着!等事成了,我再给你备重谢!”

  白朴没接银子,反倒又抬手掐着手指装模作样算了算,语气笃定得不容置疑:

  “老朽怎么会骗你?”

  “明天傍晚,护城河中心小桥,左边数,第三棵大柳树旁。”

  “那公子会在月下夜读。”

  “你若不信,让你家闺女自去查看便可。”

  话音刚落,他故意板起脸,像是嫌二伯母多心似的。

  往递来银子的手上虚挡了一下,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那枣木杆挑着的幡子晃得铜铃叮当作响。

  背影瞧着竟有几分“高人不图钱财”的傲气。

  这要是让李子游瞧见了,还不直呼这欲擒故纵的把戏玩得真溜!

  这老道士年轻时,怕是读过兵法!

  走出去没几步,白朴才在心里暗自嘀咕:

  “看这当娘的体态,这家姑娘怕也是个分量级的人物。”

  “回头得跟柳俊生好好说道说道,大不了多许他些好处,总能让他应下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