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早慧出名-《云游修仙:我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短短六年,河柳村出了位小神童的传言。

  不知为何一下子便传了出去。

  李子游自己也没料到。

  上辈子平平庸庸当牛做马。

  这辈子竟因“早慧”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别家孩童还在泥地里打滚时。

  他已然能将父亲在外淘来的旧书熟读于心啦。

  甚至能提笔写出一手好字。

  这在全村没几个识得满筐字的河柳村已是惊为天人的本事。

  是以“李家娃是神童”的说法一传十、十传百,连镇上都有了动静。

  这日午后,一辆装饰考究的马车忽然停在李家院外。

  车帘一掀,下来个穿着绸缎褂子的中年男人。

  袖口绣着暗纹,下巴抬得老高,正是镇上王家的管家王福。

  他身后跟着两个精壮仆役,往院里一站,倒让这泥墙土院显得局促起来。

  “哪位是李老三?”

  王福嗓门洪亮,目光扫过院里的农具,带着几分不耐。

  “我家老爷听说你家娃聪慧,特来相请,去府里给我家大公子做伴读。”

  “吃穿用度全包,每月还有月钱,这可是天大的福气。”

  李老三闻言搓着满是老茧的手,脸上堆着笑,嘴里连忙说道。

  “不敢当。”心里却直打鼓。

  他和妻子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哪里见过这阵仗?

  旁边闻讯赶来的婶子们七嘴八舌道:

  “这可是王家!祖上中过举的大户,李老三你可得应下啊!”

  妻子也拉着他的衣角,眼里满是犹豫——谁不盼着孩子能有出息?

  就在李老三快要点头时。

  一旁坐在小板凳上看书的李子游忽然开口。

  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爹,我不去。”

  满院顿时安静下来。

  王福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眉头拧成疙瘩:

  “你个黄口小儿懂什么?”

  “进了王家府门,才有机会识大先生、见大世面,你爹娘还能跟着沾光!”

  “我在家也能读书。”

  李子游抬眼看向他,眼神远超同龄人的沉静。

  “王家的好意心领了,但伴读就不必了。”

  王福脸色骤变。

  他在王家做事多年,还从没被个六岁娃娃驳过面子,当即沉下脸:

  “你家是不识抬举?可知我家老爷……”

  “管家稍安。”

  李老三急忙拦在儿子身前,额上渗着汗说道。

  “娃还小不懂事,您别见怪……只是……”

  他看看儿子坚定的眼神,又看看妻子,终于硬着头皮道。

  “这事儿,听娃的。”

  王福气得吹胡子瞪眼,正想发作,却猛地想起临行前老爷嘱咐的。

  李家是在册的兵役免税户。

  祖上有人战死沙场,按律受官府庇佑,寻常人家动不得。

  他狠狠瞪了李子游一眼,甩袖道:

  “好,好得很!日后可别后悔!”

  说罢带着仆役登车而去,车轮碾过石子,发出一阵泄愤似的声响。

  院子里,李老三夫妇还心有余悸。

  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又转头看向儿子,眼神里满是茫然与复杂。

  他们实在想不通,那可是镇上王家。

  多少人家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儿子竟说拒就拒了。

  但夫妻俩对视一眼,终究没说什么重话。

  李老三走到李子游面前,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摸了摸李子游的头:

  “娃不愿去,咱就不去。”

  “爹没本事,可也不能让你受委屈。”

  妻子也走上前,把他揽进怀里,低声道:

  “在家娘给你煮鸡蛋吃,不比去别人家看人脸色强?”

  他们不懂什么弯弯绕绕,只知道儿子做了决定,做爹娘的就得挺着。

  可李子游心里门儿清。

  上辈子在底层摸爬滚打十多年,见多了这些弯弯绕。

  王家哪是真看重他的“聪慧”?

  不过是想找个免费的“神童”陪自家公子读书。

  既能给自家孩子做个对照,又能在外落个“惜才”的名声。

  真去了,日子长了,指不定要受多少磋磨。

  搞不好还会被当成衬托别家公子的垫脚石。

  在上一世信息大爆炸的年代。

  不管是读历史还是刷短视频。

  多少例子都证明了这一切。

  与其去当人家棋子,不如暂蔽光芒,跳出棋盘。

  他抬头看向这湛蓝的天空,又紧紧握了握自己的小手暗道。

  “这辈子,过的潇洒才行!”

  整整六年,李子游心里始终揣着一个秘密。

  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关乎为何穿越的原因。

  这事得从他上一世坐高铁前说起。

  那时他刚辞掉城里的工作,决定回老家。

  紧绷了十几年的神经骤然松弛,心里反倒空落落的。

  赶高铁前在车站附近闲逛,瞥见个摆地摊的。

  摊上堆着些养生杂书。

  他一时兴起,想着回去后总得找点事打发时间。

  便拿起一本《太极拳入门图解》翻了翻。

  书不算厚,老板说要五十,他没还价。

  掏钱时眼角余光扫到摊位角落压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

  石面泛着层淡淡的莹光,看着倒有几分特别。

  “老板,这石头怎么卖?”他随口问了句。

  老板正数着钱,闻言愣了愣。

  看了眼他手里的书,又瞅了瞅那石头,咧嘴笑了:

  “嗨,那是我压书用的,怕风刮跑了,不值啥钱。”

  “你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