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十几天日夜兼程的跋涉,两辆装饰简易的马车早已蒙尘。
原本还算素净的车帘边角磨出了毛边,车轮上嵌着的泥垢也凝了一层又一层。
前方官道渐渐收窄,路两旁的杂树高低错落。
叶子多半黄透了,风一吹就往下掉。
铺得路边薄薄一层,再往前过了那拐角,便是湖县地界了。
车轮碾过坑洼的土路,声响比在京都青石板上时沉闷了许多。
却透着股不敢停歇的急切——毕竟带着家眷,多在外耽搁一刻,就多一分变数。
突然,后面那辆车厢里,传出襁褓中女儿的几声细碎婴啼。
想来是连日赶路的颠簸,惊断了孩子的好眠。
魏良才的心猛地揪了一下,眼底漫上一层愧疚:
这么小的孩子,本该在安稳的摇篮里酣睡,却要跟着自己受这份颠沛流离的苦。
他攥紧了袖角,朝外伸出脖子跟赶车的下人沉声道:
“再快些,务必在日落前赶到湖县城门。”
赶车的下人闻声忙应了声:
“是,相公”
随即扬起马鞭,鞭梢轻扫过马身,马车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车轮碾过石子路的声响愈发急促,连路边的落叶都被卷得打转。
不远处的小道上,五个壮汉围着一辆独轮木车,脚步匆匆地朝着同一处拐角赶去。
看两边的脚程,待进入湖县地界时,终究要遇上。
几人分工透着股说不出的默契:
两人在前面轮换推车,刚直起身的汉子抹了把额角的汗。
另一人便立刻弯腰接了车把,掌心在磨得光滑的车辕上蹭了蹭;
剩下两人紧随车旁,始终紧攥着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杂树,连草叶晃动的动静都不肯放过;
胡老大走在最前探路,走几步便回头望一眼。
见推车的兄弟呼吸渐粗,当即放缓脚步喊道:“歇会儿,换我来!”
谁也想不到,这独轮木车满满当当的稻草底下,盖的正是朝廷严禁的私盐。
而这五个壮汉间,无需多言的接替、彼此照看的眼神。
早把深厚的情谊揉进了这赶路的每一步里。
这五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些日子婉拒了护送九皇子差事的五兄弟。
前些年,在江湖闯荡,却没攒下多少银两。
回到家后虽说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可张嘴要吃饭的人多,日子终究紧巴。
这世道,穷苦人想寻条活路太难。
他们空有一把子力气,却不甘心给大户人家看门户、守院子,低眉顺眼地讨生活。
前阵子听说湖川乡新修了路,山上还盖了座道观。
往来上香祈愿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五兄弟凑在一块儿合计,不如带着家小去那边谋发展,总比困在原地强。
可到了地方才发现,没门路没本钱,想做些小买卖都难。
走投无路时,其中一人咬咬牙提了句:“不如……犯回私盐?”
这话一出,几人先是沉默,随即都点了头。
他们一身拳脚功夫,路上真遇到劫道的,还不一定谁劫谁;
唯一忌惮的便是官府,可眼下实在没别的法子,只能赌一把“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还是他们头一回做这营生,比当年闯江湖遇高手还谨慎。
好在早年闯荡时,曾远远见过私盐贩子的路数,也算有几分模糊的经验。
此番从盐产地到这儿,一路竟格外顺利,真把盐稳稳当当运了过来。
此刻胡老大正弓着腰推着车,心里反倒比刚才探路时踏实了不少。
他脚步稳当,在心里默默盼着:
这趟能顺顺利利把盐出手,换些银钱给家里添袋米、给娃扯块布。
也不枉兄弟几个冒着风险跑这一趟。
眼瞅着就要到地界了,应该不会有啥问题了吧。
可事与愿违,胡老大推着车走了没几步。
脚下的步子忽然一顿,跟着便缓缓停了下来。
握着车辕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又泛起了白。
身后的兄弟见状,连忙快步凑过来。
素来是队伍里智囊的陆老二先开口,声音压得低低的:
“大哥,又怎么了?”
胡老大没回头,目光紧紧盯着前方那处拐角,眉头拧成了疙瘩:
“说不上来,总觉得前头不对劲。”
岳老三顺着他的视线瞅了瞅,见那拐角后便是平整的官道,忍不住笑道:
“大哥,你这是多心了吧?”
“谁敢在官道上青天白日截道啊?”
“别说旁人,即便是当年咱们兄弟五个也没这么横啊!”
“话不能这么说。”
陆老二连忙扯了扯岳老三的胳膊,转头朝众人嘱咐道:
“大哥的直觉历来准,咱们兄弟五个还是小心些好”
“这些年什么场面没少见,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谨慎。”
一旁的方老四也跟着点了点头,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
“就是,前段时日咱们还见到仙人了呢!这世上的事谁说得准?”
这话一出,其余几人都下意识点头,方才还稍显轻松的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显然,前些日子能使唤大白鹅吐水的小姑娘,至今仍让他们心存敬畏。
五人提着心往拐角挪了几步,就见两辆马车从官道上匆匆驶过。
岳老三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胡老大的肩膀:
“大哥,你看,就是这两辆马车走得太急,才让你心里发毛的!”
其余几人也跟着点头,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想来是虚惊一场。
可这口气还没彻底松透,两侧的树林里忽然传出“簌簌”的响动。
紧接着十几个蒙脸大汉提着刀从树后窜出。
直扑刚驶过拐角的马车,显然是早有埋伏!
“不好!”
胡老大低喝一声,手不自觉地攥紧拳头。
心里瞬间盘算起来:这些人目标是马车。
让这些黑衣人把马车上的人杀了,事后肯定不会放过他们兄弟五个。
当然了,这些人在他们兄弟五人眼里不值一提!
只是到后面,万一出现别的纰漏,惹出官府的注意!
车上的私盐被捅了出去。
钱还没挣到,先进去蹲大牢,这也太冤了!
正犹豫间,见身旁四个兄弟已经攥紧拳头。
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胡老大咬了咬牙,朗声道:
“咱们行走江湖,遇到见不平哪有不管的道理!上!”
话音未落,五人已如猛虎般冲了出去。
他们常年搭档,拳脚配合得密不透风。
那些蒙脸大汉虽人多,却没什么章法。
不过片刻就被打得东倒西歪,连滚带爬地逃进了树林。
这边刚收拾完,魏良才已急忙掀开车帘快步走了下来,对着五人拱手道谢:
“危难之际蒙几位侠士施以援手,仗义之举令在下敬佩,这份恩情没齿难忘!”
胡老大几人哪敢多留,连忙摆手:
“举手之劳,先生快赶路吧!”
说罢,不等魏良才再开口,五人推着独轮木车。
脚步匆匆地往湖县方向赶去,转眼就走出去老远。
魏良才站在原地,望着他们的背影。
弯腰从车轮旁捻起一点泥,指尖轻轻搓了搓,又凑近鼻尖细嗅了嗅。
望着五人远去的方向,眉头微蹙,若有所思。
原本还算素净的车帘边角磨出了毛边,车轮上嵌着的泥垢也凝了一层又一层。
前方官道渐渐收窄,路两旁的杂树高低错落。
叶子多半黄透了,风一吹就往下掉。
铺得路边薄薄一层,再往前过了那拐角,便是湖县地界了。
车轮碾过坑洼的土路,声响比在京都青石板上时沉闷了许多。
却透着股不敢停歇的急切——毕竟带着家眷,多在外耽搁一刻,就多一分变数。
突然,后面那辆车厢里,传出襁褓中女儿的几声细碎婴啼。
想来是连日赶路的颠簸,惊断了孩子的好眠。
魏良才的心猛地揪了一下,眼底漫上一层愧疚:
这么小的孩子,本该在安稳的摇篮里酣睡,却要跟着自己受这份颠沛流离的苦。
他攥紧了袖角,朝外伸出脖子跟赶车的下人沉声道:
“再快些,务必在日落前赶到湖县城门。”
赶车的下人闻声忙应了声:
“是,相公”
随即扬起马鞭,鞭梢轻扫过马身,马车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车轮碾过石子路的声响愈发急促,连路边的落叶都被卷得打转。
不远处的小道上,五个壮汉围着一辆独轮木车,脚步匆匆地朝着同一处拐角赶去。
看两边的脚程,待进入湖县地界时,终究要遇上。
几人分工透着股说不出的默契:
两人在前面轮换推车,刚直起身的汉子抹了把额角的汗。
另一人便立刻弯腰接了车把,掌心在磨得光滑的车辕上蹭了蹭;
剩下两人紧随车旁,始终紧攥着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杂树,连草叶晃动的动静都不肯放过;
胡老大走在最前探路,走几步便回头望一眼。
见推车的兄弟呼吸渐粗,当即放缓脚步喊道:“歇会儿,换我来!”
谁也想不到,这独轮木车满满当当的稻草底下,盖的正是朝廷严禁的私盐。
而这五个壮汉间,无需多言的接替、彼此照看的眼神。
早把深厚的情谊揉进了这赶路的每一步里。
这五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些日子婉拒了护送九皇子差事的五兄弟。
前些年,在江湖闯荡,却没攒下多少银两。
回到家后虽说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可张嘴要吃饭的人多,日子终究紧巴。
这世道,穷苦人想寻条活路太难。
他们空有一把子力气,却不甘心给大户人家看门户、守院子,低眉顺眼地讨生活。
前阵子听说湖川乡新修了路,山上还盖了座道观。
往来上香祈愿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五兄弟凑在一块儿合计,不如带着家小去那边谋发展,总比困在原地强。
可到了地方才发现,没门路没本钱,想做些小买卖都难。
走投无路时,其中一人咬咬牙提了句:“不如……犯回私盐?”
这话一出,几人先是沉默,随即都点了头。
他们一身拳脚功夫,路上真遇到劫道的,还不一定谁劫谁;
唯一忌惮的便是官府,可眼下实在没别的法子,只能赌一把“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还是他们头一回做这营生,比当年闯江湖遇高手还谨慎。
好在早年闯荡时,曾远远见过私盐贩子的路数,也算有几分模糊的经验。
此番从盐产地到这儿,一路竟格外顺利,真把盐稳稳当当运了过来。
此刻胡老大正弓着腰推着车,心里反倒比刚才探路时踏实了不少。
他脚步稳当,在心里默默盼着:
这趟能顺顺利利把盐出手,换些银钱给家里添袋米、给娃扯块布。
也不枉兄弟几个冒着风险跑这一趟。
眼瞅着就要到地界了,应该不会有啥问题了吧。
可事与愿违,胡老大推着车走了没几步。
脚下的步子忽然一顿,跟着便缓缓停了下来。
握着车辕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又泛起了白。
身后的兄弟见状,连忙快步凑过来。
素来是队伍里智囊的陆老二先开口,声音压得低低的:
“大哥,又怎么了?”
胡老大没回头,目光紧紧盯着前方那处拐角,眉头拧成了疙瘩:
“说不上来,总觉得前头不对劲。”
岳老三顺着他的视线瞅了瞅,见那拐角后便是平整的官道,忍不住笑道:
“大哥,你这是多心了吧?”
“谁敢在官道上青天白日截道啊?”
“别说旁人,即便是当年咱们兄弟五个也没这么横啊!”
“话不能这么说。”
陆老二连忙扯了扯岳老三的胳膊,转头朝众人嘱咐道:
“大哥的直觉历来准,咱们兄弟五个还是小心些好”
“这些年什么场面没少见,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谨慎。”
一旁的方老四也跟着点了点头,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
“就是,前段时日咱们还见到仙人了呢!这世上的事谁说得准?”
这话一出,其余几人都下意识点头,方才还稍显轻松的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显然,前些日子能使唤大白鹅吐水的小姑娘,至今仍让他们心存敬畏。
五人提着心往拐角挪了几步,就见两辆马车从官道上匆匆驶过。
岳老三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胡老大的肩膀:
“大哥,你看,就是这两辆马车走得太急,才让你心里发毛的!”
其余几人也跟着点头,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想来是虚惊一场。
可这口气还没彻底松透,两侧的树林里忽然传出“簌簌”的响动。
紧接着十几个蒙脸大汉提着刀从树后窜出。
直扑刚驶过拐角的马车,显然是早有埋伏!
“不好!”
胡老大低喝一声,手不自觉地攥紧拳头。
心里瞬间盘算起来:这些人目标是马车。
让这些黑衣人把马车上的人杀了,事后肯定不会放过他们兄弟五个。
当然了,这些人在他们兄弟五人眼里不值一提!
只是到后面,万一出现别的纰漏,惹出官府的注意!
车上的私盐被捅了出去。
钱还没挣到,先进去蹲大牢,这也太冤了!
正犹豫间,见身旁四个兄弟已经攥紧拳头。
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胡老大咬了咬牙,朗声道:
“咱们行走江湖,遇到见不平哪有不管的道理!上!”
话音未落,五人已如猛虎般冲了出去。
他们常年搭档,拳脚配合得密不透风。
那些蒙脸大汉虽人多,却没什么章法。
不过片刻就被打得东倒西歪,连滚带爬地逃进了树林。
这边刚收拾完,魏良才已急忙掀开车帘快步走了下来,对着五人拱手道谢:
“危难之际蒙几位侠士施以援手,仗义之举令在下敬佩,这份恩情没齿难忘!”
胡老大几人哪敢多留,连忙摆手:
“举手之劳,先生快赶路吧!”
说罢,不等魏良才再开口,五人推着独轮木车。
脚步匆匆地往湖县方向赶去,转眼就走出去老远。
魏良才站在原地,望着他们的背影。
弯腰从车轮旁捻起一点泥,指尖轻轻搓了搓,又凑近鼻尖细嗅了嗅。
望着五人远去的方向,眉头微蹙,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