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合倪引着李子游往田头走。
没多远,便见几间茅草屋蜷在田埂地头。
紧挨着待收的谷穗,屋檐下还堆着镰刀、锄头,一看便是佃户们守田的住处。
他抬手虚指:“道长,那便是佃农们住的地方。”
这几间草屋原是供他们耕种时落脚的。
京郊寸土寸金,租田的多是从周边州县逃荒来的庄户。
或是投奔亲友却没着落的农人。
在这京都地面上,别说买宅院,即便是城郊最破的土坯房。
也不是他们能买得起的,这几间草屋便是他们唯一的安身之处。
草屋看着粗陋,屋顶的茅草却码得整整齐齐。
边缘还用细麻绳勒了几道,防着风吹雨打。
泥墙虽斑驳,却不见一处裂缝,显然是佃农们闲时就和泥修补的。
毕竟是要常年居住的地方,再简陋也得用心打理。
只是屋子实在逼仄,每间也就丈余见方。
进门便是土灶台,烟管从墙缝里伸出去。
灶台旁挨着两张矮榻,一家老小挤在里头,连转身都得错开身子。
可即便如此,墙上还拴着绳,晾着几件半干的衣裳。
墙根下堆着码得整齐的柴火,倒也透着几分过日子的踏实劲儿。
刚走近草屋前的空地,便见几户佃农已提前聚在那儿候着了。
见几位官差衙役走来,佃农们一个个都局促地攥着衣角,眼神里满是不安。
打头的是个年过五旬的老汉,脸上刻着风霜。
见郗合倪和李子游走来,忙拉着身边的年轻人往后缩了缩。
郗合倪见状,快步上前,脸上堆着笑放缓了语气:
“诸位乡邻,莫慌!”
“今日来并非要为难大伙儿,是给你们引荐新东家。”
说着,他侧身让出身后的李子游,抬手虚引:
“这位是长生道长,往后这几十亩田,便归道长名下了。”
佃农们闻言,齐刷刷朝李子游望去。
见他身着青衣道袍,眉眼间没有半分官老爷的倨傲。
反透着温和,悬着的心稍稍松了些,只是你看我、我看你,终究没人敢先开口。
那老汉迟疑半晌,还是往前挪了半步,双手在衣襟上反复搓着,声音压得极低:
“大人,新东家……是要把俺们这些佃户撵走吗?”
“俺们这租约还有好几年才到期,一家老小的口粮,全指着这几亩田呢。”
话音刚落,旁边几个佃农立马跟着接话。
“是啊大人,眼瞅着谷子都黄了,这时候要是被撵走,今年的收成就全白瞎了!”
“俺家娃子还等着卖了新粮抓药呢,没了这地,可咋活啊!”
七嘴八舌的恳求里,满是藏不住的焦急。
郗合倪忙抢在李子游前头上前一步,对着佃农们拱手笑道:
“诸位乡邻且放宽心!”
“道长今日来,绝不是要撵大伙儿走!”
他特意加重了“绝不是”三个字,又目光扫过众人紧绷的脸。
随即侧身朝李子游欠了欠身,语气里多了几分敬重:
“道长心善,早就跟我说过了。”
“这租约虽要改,可租金、租期半分不变,不过是把东家的名字换一换。”
“你们先前怎么侍弄这田,往后还怎么种;”
“真要是遇上什么难处,道长说了,到时候再慢慢商量,绝不会让大伙儿为难!”
那老汉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往前凑了凑,搓着皴裂的手追问:
“大人,您说的是真的?”
“租金真半分不变?”
“也真不赶俺们走?”
“自然是真的。”
李子游这时才缓缓开口,目光落在老汉满是期盼的脸上,
又指了指郗合倪手里的契约:
“等会儿签了新约,你们还是这田里的佃农。”
“贫道只盼着大伙儿能把地种好,年底都有个好收成。”
郗合倪立刻在一旁帮腔,还把契约往前递了递:
“各位尽管放心!道长说话向来算话!”
“这新契约我早拟好了,你们瞧瞧,条款跟先前的一模一样,没半分改动。”
“就多添了道长的名讳落款。”
说着,他朝衙役递了个眼色,便让衙役把契约一份份分到佃农手里。
佃农们围在一起,你传我看,虽大多不识字,却从郗合倪的语气里听出了诚意。
再抬眼望见李子游始终温和的神情,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
那老汉攥着契约的手都在微微发颤,声音哽咽着:
“道长真是大善人啊!俺们先前还怕遇上苛待佃户的东家。”
“没想到您这么体恤俺们庄稼人!”
“可不是嘛道长!您放心,俺们肯定把田侍弄得比往年还好,绝不肯偷懒耍滑!”
一个年轻些的佃农嗓门洪亮,引得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脸上的愁云早散得没了踪影,连眼角都漾着笑。
李子游看着眼前这群朴实的佃户,眼底也添了几分暖意:
“你们踏实种地,贫道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李子游说到这里顿了顿,抬手指向不远处的宅院,声音温和却清晰:
“往后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去那个宅院找我——近期贫道就住在那里。”
这话一出,佃农们都愣住了,脸上满是诧异。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怎么也没想到,道长竟然会住到这里来。
要知道,那宅院本是贵人们特意建来偶尔避暑的地方。
道长这般随和,肯搬来住,实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望向李子游的目光里,又多了几分亲近。
话音刚落,衙役已在桌案上备好笔墨。
佃农们互相推让着,按着辈分顺序上前。
识字的俯身签了自己的名字,不识字的便在衙役的指引下,在名字处按了红手印。
每个人脸上都漾着踏实的笑。
那老汉签完契约,还执意对着李子游躬身作揖:
“多谢道长体恤!”
话音刚落,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猛地直起身拍了拍大腿,对着其他佃农高声道:
“大伙儿听我说!既然道长要住在那宅院里,咱们不如一起动手,给道长好好收拾收拾!”
旁边的佃农们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立马纷纷应和:
“说得是!俺家还有块新晒的草席,正好给道长铺着!”
“俺去除了院角的杂草,看着也敞亮!”
方才的局促不安早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热络的模样。
李子游眼底的暖意更甚,缓缓点头笑道:
“大伙儿有心了,不必费心,简单收拾便可。”
郗合倪在一旁看着,忍不住低声对李子游道:
“道长,您这一来,倒让这些佃户把您当成自家人了。”
李子游只是淡淡一笑,目光落回眼前这些朴实的佃户身上,满意地点了点头。
没多远,便见几间茅草屋蜷在田埂地头。
紧挨着待收的谷穗,屋檐下还堆着镰刀、锄头,一看便是佃户们守田的住处。
他抬手虚指:“道长,那便是佃农们住的地方。”
这几间草屋原是供他们耕种时落脚的。
京郊寸土寸金,租田的多是从周边州县逃荒来的庄户。
或是投奔亲友却没着落的农人。
在这京都地面上,别说买宅院,即便是城郊最破的土坯房。
也不是他们能买得起的,这几间草屋便是他们唯一的安身之处。
草屋看着粗陋,屋顶的茅草却码得整整齐齐。
边缘还用细麻绳勒了几道,防着风吹雨打。
泥墙虽斑驳,却不见一处裂缝,显然是佃农们闲时就和泥修补的。
毕竟是要常年居住的地方,再简陋也得用心打理。
只是屋子实在逼仄,每间也就丈余见方。
进门便是土灶台,烟管从墙缝里伸出去。
灶台旁挨着两张矮榻,一家老小挤在里头,连转身都得错开身子。
可即便如此,墙上还拴着绳,晾着几件半干的衣裳。
墙根下堆着码得整齐的柴火,倒也透着几分过日子的踏实劲儿。
刚走近草屋前的空地,便见几户佃农已提前聚在那儿候着了。
见几位官差衙役走来,佃农们一个个都局促地攥着衣角,眼神里满是不安。
打头的是个年过五旬的老汉,脸上刻着风霜。
见郗合倪和李子游走来,忙拉着身边的年轻人往后缩了缩。
郗合倪见状,快步上前,脸上堆着笑放缓了语气:
“诸位乡邻,莫慌!”
“今日来并非要为难大伙儿,是给你们引荐新东家。”
说着,他侧身让出身后的李子游,抬手虚引:
“这位是长生道长,往后这几十亩田,便归道长名下了。”
佃农们闻言,齐刷刷朝李子游望去。
见他身着青衣道袍,眉眼间没有半分官老爷的倨傲。
反透着温和,悬着的心稍稍松了些,只是你看我、我看你,终究没人敢先开口。
那老汉迟疑半晌,还是往前挪了半步,双手在衣襟上反复搓着,声音压得极低:
“大人,新东家……是要把俺们这些佃户撵走吗?”
“俺们这租约还有好几年才到期,一家老小的口粮,全指着这几亩田呢。”
话音刚落,旁边几个佃农立马跟着接话。
“是啊大人,眼瞅着谷子都黄了,这时候要是被撵走,今年的收成就全白瞎了!”
“俺家娃子还等着卖了新粮抓药呢,没了这地,可咋活啊!”
七嘴八舌的恳求里,满是藏不住的焦急。
郗合倪忙抢在李子游前头上前一步,对着佃农们拱手笑道:
“诸位乡邻且放宽心!”
“道长今日来,绝不是要撵大伙儿走!”
他特意加重了“绝不是”三个字,又目光扫过众人紧绷的脸。
随即侧身朝李子游欠了欠身,语气里多了几分敬重:
“道长心善,早就跟我说过了。”
“这租约虽要改,可租金、租期半分不变,不过是把东家的名字换一换。”
“你们先前怎么侍弄这田,往后还怎么种;”
“真要是遇上什么难处,道长说了,到时候再慢慢商量,绝不会让大伙儿为难!”
那老汉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往前凑了凑,搓着皴裂的手追问:
“大人,您说的是真的?”
“租金真半分不变?”
“也真不赶俺们走?”
“自然是真的。”
李子游这时才缓缓开口,目光落在老汉满是期盼的脸上,
又指了指郗合倪手里的契约:
“等会儿签了新约,你们还是这田里的佃农。”
“贫道只盼着大伙儿能把地种好,年底都有个好收成。”
郗合倪立刻在一旁帮腔,还把契约往前递了递:
“各位尽管放心!道长说话向来算话!”
“这新契约我早拟好了,你们瞧瞧,条款跟先前的一模一样,没半分改动。”
“就多添了道长的名讳落款。”
说着,他朝衙役递了个眼色,便让衙役把契约一份份分到佃农手里。
佃农们围在一起,你传我看,虽大多不识字,却从郗合倪的语气里听出了诚意。
再抬眼望见李子游始终温和的神情,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
那老汉攥着契约的手都在微微发颤,声音哽咽着:
“道长真是大善人啊!俺们先前还怕遇上苛待佃户的东家。”
“没想到您这么体恤俺们庄稼人!”
“可不是嘛道长!您放心,俺们肯定把田侍弄得比往年还好,绝不肯偷懒耍滑!”
一个年轻些的佃农嗓门洪亮,引得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脸上的愁云早散得没了踪影,连眼角都漾着笑。
李子游看着眼前这群朴实的佃户,眼底也添了几分暖意:
“你们踏实种地,贫道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李子游说到这里顿了顿,抬手指向不远处的宅院,声音温和却清晰:
“往后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去那个宅院找我——近期贫道就住在那里。”
这话一出,佃农们都愣住了,脸上满是诧异。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怎么也没想到,道长竟然会住到这里来。
要知道,那宅院本是贵人们特意建来偶尔避暑的地方。
道长这般随和,肯搬来住,实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望向李子游的目光里,又多了几分亲近。
话音刚落,衙役已在桌案上备好笔墨。
佃农们互相推让着,按着辈分顺序上前。
识字的俯身签了自己的名字,不识字的便在衙役的指引下,在名字处按了红手印。
每个人脸上都漾着踏实的笑。
那老汉签完契约,还执意对着李子游躬身作揖:
“多谢道长体恤!”
话音刚落,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猛地直起身拍了拍大腿,对着其他佃农高声道:
“大伙儿听我说!既然道长要住在那宅院里,咱们不如一起动手,给道长好好收拾收拾!”
旁边的佃农们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立马纷纷应和:
“说得是!俺家还有块新晒的草席,正好给道长铺着!”
“俺去除了院角的杂草,看着也敞亮!”
方才的局促不安早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热络的模样。
李子游眼底的暖意更甚,缓缓点头笑道:
“大伙儿有心了,不必费心,简单收拾便可。”
郗合倪在一旁看着,忍不住低声对李子游道:
“道长,您这一来,倒让这些佃户把您当成自家人了。”
李子游只是淡淡一笑,目光落回眼前这些朴实的佃户身上,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