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河田庄灵稻初收-《云游修仙:我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没过多久,灵田头上第三座草屋也搭建了起来。

  样式跟郗合倪、高大有家的别无二致,都是佃户们趁着农闲,你递茅草我拌泥帮着盖的。

  那一株灵稻成熟之后,李子游便带着众人,在翻整好的灵田里播上了种子。

  没有了外面的纷争,在这河田庄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便是盛夏。

  日头毒得晒裂地皮,河田庄的佃户们在自家田里干活,太晒的时候还不忘时不时躲到树荫下歇着。

  唯独灵田那边,始终萦绕着一层淡淡凉意,连拂过的风都带着清爽。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郗合倪领着郗均,父子俩各拎着一把新打的稻镰,慢悠悠走到田埂上站定。

  望着田里金灿灿的沉甸甸稻穗,郗合倪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郗均也攥着镰柄笑——这几个月里,他终于做了决定,要跟着父亲搬进河田庄。

  他性子原本有些怯懦,母亲、大哥和二哥再三阻拦,他也曾犹豫过。

  可看着父亲在这儿过得踏实,他最终还是咬着牙下了决心。

  二人正望着灵田出神,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清脆又响亮的声音:

  “郗大叔,郗小兄弟,早啊!”

  父子俩回头,就见高大有领着一群孩子快步走过来。

  他离着老远就扬着手打招呼,脸上笑出两个浅浅的梨涡,眼神里满是实诚。

  高大有走在最前面,攥着镰刀的手紧了紧,肩上稳稳搭着两个竹筐,脚步轻快却不毛躁,透着股干活的稳劲。

  身后跟着高小妹、虎子、丫丫、小石头、豆丁,个个手里都攥着收稻的农具。

  他回头叮嘱了句“慢点走,别摔着”,才继续往前赶。

  高小妹抱着捆稻草绳;虎子是除高大有外最大的男孩,背着个半大的竹筐,小脸上绷得严肃。

  丫丫和小石头手里各捏着把小镰刀,连最小的豆丁都攥着个布口袋,说要捡掉落的稻粒。

  一群人步子迈得齐整,都是高大有提前招呼好的,精神头十足,雀跃里透着听话。

  就在这时,柳俊生也从自己的草屋那边走了过来。

  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他原先那股子弱不禁风的书生气淡了些。

  脸颊添了点血色,肩膀也宽实了,看着竟真有了一把子力气。

  其他的佃户谨记道长的嘱咐,谁也没有过来帮忙。

  大伙心里透亮,道长这么做定有深意——普通农作物哪能收得这么快?

  这才几个月呀,种得比他们晚,倒比他们早收了好几个月,即便稻米也没这速度。

  显然这都是托了道长的福,大伙都是老实庄稼汉,懂得分寸,没打算多问。

  在这乱世,跟着道长能有口饭吃就已不易。

  “哟,你们起得都这么早,郗叔,高老弟。”

  柳俊生加快两步赶上来,笑着冲众人点头。

  手里攥着把打磨锋利的镰刀,高大有连忙停下脚步,挠了挠头,笑得腼腆:

  “嘿嘿,道长昨儿说今天能收稻子,俺天不亮就醒了,想着早点过来准备。”

  “咱们忙活这几个月,总算能收了,可不能耽误事。”

  柳俊生顺势问道:“那咱们今儿怎么弄?是各家收各家的,还是……”

  他话没说完,目光扫过自家田垄,又看了看郗家父子和高大有这边的人手,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他家就他一个人,真要单独收,怕是要拖后腿。

  郗合倪早看出了他的心思,先扫了眼在场的人:

  自家父子俩,高大有那边连他带孩子共六个,柳俊生却是孤身一人。

  都是住了几个月的邻里,哪能让他单独忙活?

  他清了清嗓子,语气温和却透着笃定:

  “咱们哪还用分什么各家?”

  “就一起收,三家合力干,人多力量大,也快些。”

  说着,他又看向灵田,眼神多了几分郑重:

  “而且我瞧着这灵稻金贵,怕是不简单。”

  “咱们先等等道长,等他过来交代了怎么收割,咱们再动手也不迟。”

  末了,他又拍了拍柳俊生的肩膀,笑着宽慰:

  “再说了,这些米早说好统一交给道长,他还能亏了咱们?”

  “放心,少不了咱们一口吃的!”

  要说还是郗合倪,当过官的人,说话办事妥帖又暖心,几句话就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高大有第一个点头,把镰刀轻轻往田埂上放,生怕磕坏了刃口:

  “俺听郗大叔的!俺力气大,割稻、捆稻都行,您尽管安排!”

  柳俊生心里一暖,原先那点局促一扫而空,连忙朝郗合倪抱了个拳,语气诚恳:

  “那就多谢郗叔了,往后有啥力气活尽管喊我,别再把我当外人!”

  郗合倪笑着摆手:“都是邻里,说这些干啥?”

  “等着吧,道长估摸着也快到了。”

  一群人就这么站在田埂上,望着金灿灿的稻穗。

  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高大有时不时插两句,都是说“俺来扛竹筐”“孩子们我看着,不让他们捣乱”的实在话,连风里都透着股子人情味。

  正说着,从宅院里传来脚步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李子游缓缓走来。

  青衣道袍在晨风中轻晃,身后跟着昂首挺胸的三花。

  虎妞和四丫一左一右跟在他身后,蹦蹦跳跳地往前凑,哪有半分干活的样子,纯粹是来凑热闹的。

  “道长!”

  不管是灵田的三户众人,还是不远处的佃户们,见了他都纷纷招呼。

  语气里满是敬重,却没什么拘谨的礼数。

  李子游笑着点头应下,虎妞和四丫早跑到田埂边追着蝴蝶玩。

  他也没多管,走到众人跟前站定,指着灵田道:

  “这灵稻跟寻常庄稼不一样,割的时候得顺着稻秆的长势来,别用蛮力。”

  说着接过柳俊生手里的镰刀,指尖在刀刃上轻轻一抹:

  “你们瞧,镰口要斜着贴住稻秆,心里别慌,跟着这股子田垄里的气走——这就是灵田的灵气。

  “你们在这儿待久了,该隐约感觉到了。”

  郗合倪心里一动,想起自己这几个月的变化:

  原先当官的时候,走几步就喘,现在扛着稻镰走半里地都不费劲。

  身上的老毛病也没了,敢情都是这灵气的缘故。

  他忍不住开口:

  “道长,我瞧着自己身子骨比从前硬朗多了,莫不是也沾了这灵气的光?”

  “俺也是!”高大有赶紧接话,双手在衣角上蹭了蹭,笑得憨厚:

  “俺以前扛半袋谷子就累得慌,现在扛两袋都没事,捆稻子也觉得手上有劲了!”

  李子游把镰刀递回给柳俊生,笑得随和:

  “灵田聚气,灵稻吸灵气长大,你们在这儿忙活,灵气慢慢渗进身子,自然身子骨就结实了。”

  “但收割时别贪多,灵气太盛,稻秆脆,用力猛了容易碎,还会浪费稻粒。”

  柳俊生在一旁听得认真,忍不住问:

  “道长,那收割时除了镰口要斜,还有别的讲究吗?”

  “细致些就成。”

  李子游看向众人,嘱咐道:

  “郗老哥见过的世面多,领着大伙先割靠田埂这一垄,把控好节奏。”

  “大有力气大,心也细,负责把割好的稻穗捆成束,别捆太紧,免得压碎稻粒。”

  “俊生你细致,盯着捡拾散落的稻粒,这灵稻金贵,一粒都别浪费。”

  三人齐声应下,郗合倪率先下田,按着李子游说的法子,镰刀斜着下去,

  “唰”的一声,稻穗稳稳落下,没半点碎秆。

  高大有紧跟着上前,先把稻穗轻轻摆齐,才拿起稻草绳捆扎。

  动作麻利却不急躁,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农谣,都是跟着村里老人学的,透着踏实。

  柳俊生蹲在一旁,小心翼翼把散落的稻粒捡进筐里,动作比从前熟练了不少。

  不远处,虎妞和四丫追着蝴蝶跑远了,偶尔传来两声笑闹。

  高大有瞧见郗均动作生涩,还不忘低声说“手腕再弯点,别割到手”。

  见郗合倪割得顺手,高大有捆得整齐,柳俊生捡得细致,李子游眼里露出些笑意。

  日头慢慢升高,灵田里的人越干越起劲,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人喊累。

  郗合倪挥着镰刀,只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想起从前当官时的虚弱,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心里对李子游的感激又深了几分。

  高大有捆稻穗的手速越来越快,哼的调子也越发轻快,捆好的稻束摆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小兵。

  柳俊生褪去了书生气,弯腰捡稻粒的动作干脆利落。

  在河田庄的晨光里,众人的谈笑声混着远处的嬉闹声,透着股踏实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