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丫头玩得都挺开心。
篮子已经塞得满满再也装不下了。
虎妞拽着水丫就往李子游跟前跑,人还没到声先到:
“师父师父!你快看!这是我刚交的好朋友水丫姐姐!”
“俺俩一块儿捡了这满满大一篮子呢!”
李子游笑着揉了揉虎妞的小脑袋。
又转向有点缩手缩脚的水丫,语气温和的问道:
“虎妞没给你添乱吧?”
“哼!师父你咋这么说俺!”
“虎妞才不会给水丫姐姐添乱呢!”
虎妞立马撅着嘴反驳,急得小脸蛋都红了。
水丫赶紧摆了摆手,声音细细的,不仔细听还真的很难听清楚:
“没、没有的事,虎妞妹妹力气可大了,还一直护着我,没添乱……”
“你看!我就说嘛!”
虎妞立马扬起下巴,得意洋洋的说道。
李子游低头瞅了眼虎妞手里的篮子。
嚯!这可真不少!
张着两大钳子的螃蟹还在扑腾。
海蛎子、海螺,蛤蜊堆得满满当当。
底下居然还藏着几个黑不溜秋、软乎乎的玩意儿。
仔细一瞧,竟是野生海参!
他忍不住朝俩丫头竖了竖大拇指:
“不错不错,你俩可真能干!”
接着又转向水丫,语气里满是关心:
“你家在哪儿?”
“我送你回去吧,这么沉的篮子你拎着费劲。”
虎妞一听,立马攥住师父的衣角晃了晃:
“师父,师父!”
“我刚才都跟水丫姐姐说好了,咱们去她家做客呗!”
李子游顿了顿说道:
“会不会给人家添麻烦啊?”
“不、不麻烦的!”
水丫连忙小声接话。
李子游瞅着虎妞那急得直跺脚的模样。
生怕他不同意,忍不住笑了,揉了揉她的头发:
“行吧,听你的!虎妞带路!”
李子游拎起篮子走得慢慢悠悠。
虎妞就跟撒了欢的小炮仗似的往前冲,没跑几步就跑过头了。
水丫赶紧踮着脚喊:
“虎妞妹妹,跑过头了,往这边拐!”
“哦哦”虎妞猛地刹住脚,挠挠头嘿嘿笑了两声,转身又跑了回来。
没一会儿又跑过了。
水丫无奈又好笑地追上去拉她:
“过头啦!这边呢,在这边!”
李子游跟在后面。
看着虎妞风风火火又总跑偏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水丫的家倒不远,还靠海。
但是路挺偏的,在这小巷子里歪歪扭扭的,拐了好几个弯才到。
刚到她家,就看到满院子一家人各自在忙活。
一个老汉领着一个中年人维修渔船。
还有一个中年人补修渔网。
另一个中年人在院里劈柴大冬天都流出了满头大汗。
几个妇女坐在房檐下忙活,有鼓捣鱼虾的。
有择菜的,还有一个中年妇女在灶台上翻炒着大锅菜。
几个半大孩子也在帮着各自长辈搭手。
这一大家子看起来其乐融融的,让人好生羡慕。
劈柴的中年人听见脚步声。
手里的斧头顿了顿,抬头一瞧是水丫,眼睛立马亮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灶台上翻炒大锅菜的妇女就扯着嗓子开口,语气里满是刺:
“呵,赔钱的,还知道回来?”
“家里忙得脚不沾地,你倒好,跑出去瞎晃!”
说着抬眼瞥见水丫身后的李子游和虎妞。
眉头皱了皱,鼻子里哼出一声。
没再多说,只转过身继续哐哐地颠着大锅。
菜香混着她的冷脸,倒让院子里的热闹劲儿淡了几分。
水丫被这话噎得脸发红,攥着衣角小声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凭什么这么说俺水丫姐姐!”虎妞看不惯,当即反驳道。
“我这暴脾气!”
那妇女一听这话也来了脾气,刚要接着扯着嗓子喊。
维修渔船的老者开口呵斥道:
“不懂礼数!”
老者连忙走过来朝李子游说道:
“这位小道长看着面生啊,是我家这丫头给你添麻烦了吗?”
“真要是这样的话,道长尽管说,就算砸锅卖铁,老儿也认!”
李子游连忙摆手说道:
“老人家说笑了,是我这徒儿跟水丫亲近。”
“非要吵着来她水丫姐姐家坐坐。”
老者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
“好啊好啊,道长能来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我们这些打鱼的,可没少得到您这样的修行人的庇佑。”
这边离蓬莱岛不远。
常有不少江湖人在附近停留。
而且这边还建了不小的道观。
当地渔民经常去烧香求愿。
这几年风调雨顺,大家自然把功劳算到了这些道士身上。
所以看到李子游的道士装扮,老者格外恭敬。
“老人家客气了,那贫道叨扰各位了。”
李子游目光打量了一下这家人,就把这家人的关系看得分明。
跟着老者修船的应该就是水丫的大伯。
跟着老太太鼓捣鱼虾的就是大伯娘;
补渔网的汉子就是二伯。
刚才跟虎妞拌嘴的应该就是二伯娘;
劈柴的就是水丫的爹。
择菜的就是水丫的娘。
大伯家、二伯家都是儿女齐全。
只有水丫家就她一个丫头。
她在这家里才不受待见。
有李子游在,二伯娘再也没找水丫的麻烦。
两个丫头围着篮子忙活。
要分今天捡的海货。
你推我让的,反倒把虎妞急得气呼呼的。
她索性一把夺过篮子自己分。
非要平分不可——个头大的,先塞给水丫姐姐;
轮到几个自己特别
篮子已经塞得满满再也装不下了。
虎妞拽着水丫就往李子游跟前跑,人还没到声先到:
“师父师父!你快看!这是我刚交的好朋友水丫姐姐!”
“俺俩一块儿捡了这满满大一篮子呢!”
李子游笑着揉了揉虎妞的小脑袋。
又转向有点缩手缩脚的水丫,语气温和的问道:
“虎妞没给你添乱吧?”
“哼!师父你咋这么说俺!”
“虎妞才不会给水丫姐姐添乱呢!”
虎妞立马撅着嘴反驳,急得小脸蛋都红了。
水丫赶紧摆了摆手,声音细细的,不仔细听还真的很难听清楚:
“没、没有的事,虎妞妹妹力气可大了,还一直护着我,没添乱……”
“你看!我就说嘛!”
虎妞立马扬起下巴,得意洋洋的说道。
李子游低头瞅了眼虎妞手里的篮子。
嚯!这可真不少!
张着两大钳子的螃蟹还在扑腾。
海蛎子、海螺,蛤蜊堆得满满当当。
底下居然还藏着几个黑不溜秋、软乎乎的玩意儿。
仔细一瞧,竟是野生海参!
他忍不住朝俩丫头竖了竖大拇指:
“不错不错,你俩可真能干!”
接着又转向水丫,语气里满是关心:
“你家在哪儿?”
“我送你回去吧,这么沉的篮子你拎着费劲。”
虎妞一听,立马攥住师父的衣角晃了晃:
“师父,师父!”
“我刚才都跟水丫姐姐说好了,咱们去她家做客呗!”
李子游顿了顿说道:
“会不会给人家添麻烦啊?”
“不、不麻烦的!”
水丫连忙小声接话。
李子游瞅着虎妞那急得直跺脚的模样。
生怕他不同意,忍不住笑了,揉了揉她的头发:
“行吧,听你的!虎妞带路!”
李子游拎起篮子走得慢慢悠悠。
虎妞就跟撒了欢的小炮仗似的往前冲,没跑几步就跑过头了。
水丫赶紧踮着脚喊:
“虎妞妹妹,跑过头了,往这边拐!”
“哦哦”虎妞猛地刹住脚,挠挠头嘿嘿笑了两声,转身又跑了回来。
没一会儿又跑过了。
水丫无奈又好笑地追上去拉她:
“过头啦!这边呢,在这边!”
李子游跟在后面。
看着虎妞风风火火又总跑偏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水丫的家倒不远,还靠海。
但是路挺偏的,在这小巷子里歪歪扭扭的,拐了好几个弯才到。
刚到她家,就看到满院子一家人各自在忙活。
一个老汉领着一个中年人维修渔船。
还有一个中年人补修渔网。
另一个中年人在院里劈柴大冬天都流出了满头大汗。
几个妇女坐在房檐下忙活,有鼓捣鱼虾的。
有择菜的,还有一个中年妇女在灶台上翻炒着大锅菜。
几个半大孩子也在帮着各自长辈搭手。
这一大家子看起来其乐融融的,让人好生羡慕。
劈柴的中年人听见脚步声。
手里的斧头顿了顿,抬头一瞧是水丫,眼睛立马亮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灶台上翻炒大锅菜的妇女就扯着嗓子开口,语气里满是刺:
“呵,赔钱的,还知道回来?”
“家里忙得脚不沾地,你倒好,跑出去瞎晃!”
说着抬眼瞥见水丫身后的李子游和虎妞。
眉头皱了皱,鼻子里哼出一声。
没再多说,只转过身继续哐哐地颠着大锅。
菜香混着她的冷脸,倒让院子里的热闹劲儿淡了几分。
水丫被这话噎得脸发红,攥着衣角小声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凭什么这么说俺水丫姐姐!”虎妞看不惯,当即反驳道。
“我这暴脾气!”
那妇女一听这话也来了脾气,刚要接着扯着嗓子喊。
维修渔船的老者开口呵斥道:
“不懂礼数!”
老者连忙走过来朝李子游说道:
“这位小道长看着面生啊,是我家这丫头给你添麻烦了吗?”
“真要是这样的话,道长尽管说,就算砸锅卖铁,老儿也认!”
李子游连忙摆手说道:
“老人家说笑了,是我这徒儿跟水丫亲近。”
“非要吵着来她水丫姐姐家坐坐。”
老者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
“好啊好啊,道长能来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我们这些打鱼的,可没少得到您这样的修行人的庇佑。”
这边离蓬莱岛不远。
常有不少江湖人在附近停留。
而且这边还建了不小的道观。
当地渔民经常去烧香求愿。
这几年风调雨顺,大家自然把功劳算到了这些道士身上。
所以看到李子游的道士装扮,老者格外恭敬。
“老人家客气了,那贫道叨扰各位了。”
李子游目光打量了一下这家人,就把这家人的关系看得分明。
跟着老者修船的应该就是水丫的大伯。
跟着老太太鼓捣鱼虾的就是大伯娘;
补渔网的汉子就是二伯。
刚才跟虎妞拌嘴的应该就是二伯娘;
劈柴的就是水丫的爹。
择菜的就是水丫的娘。
大伯家、二伯家都是儿女齐全。
只有水丫家就她一个丫头。
她在这家里才不受待见。
有李子游在,二伯娘再也没找水丫的麻烦。
两个丫头围着篮子忙活。
要分今天捡的海货。
你推我让的,反倒把虎妞急得气呼呼的。
她索性一把夺过篮子自己分。
非要平分不可——个头大的,先塞给水丫姐姐;
轮到几个自己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