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江湖蕴暗潮,风波起四方-《诸天仙武从射雕无敌》

  太平王府的噩耗,八百里加急直抵紫禁城。

  翌日,金銮殿。

  龙椅上,天子面沉如水,手中密报簌簌作响:

  “魔教玉罗刹,踏月索命!王爷薨逝!贼言:‘伤我至亲,血债血偿!’”

  “轰——!”

  天子手拍龙案。

  “玉罗刹!”天子怒极反笑,声音冰冷,“好一个无法无天的魔头!敢杀朕的皇叔,视天家威严如无物!传旨!六扇门精锐尽出,彻查!

  西北边军,枕戈待旦!朕倒要看看,他魔教,有几颗脑袋够砍!”

  雷霆之怒,裂空而来。朝堂死寂。

  风暴,已从江湖之野,席卷至庙堂之巅。

  太平王府,灵堂已设。

  一身素服的宫九,俊美近妖,立在棺旁。

  修长的手指缓缓拂过朱瑞干瘪凹陷、凝固着无尽恐惧的脸颊,那非人吸噬留下的诡异触感,自指尖传来。

  “父王……”宫九低唤,平静得诡异,听不出悲戚。他俯身,薄唇几乎贴上僵死的耳廓,吐息如毒蛇吐信,“你总说我疯?呵……可惜,杀你的居然不是我?”

  一丝病态的兴奋在眼底显现。

  玉罗刹是我舅舅?

  这念头瞬间点燃了他血液中蛰伏的疯狂!

  那睥睨天下、神鬼莫测的魔教教主,若真与他血脉相连……这刺激,比弑父本身更令他颤栗!

  他渴望那力量,那混乱,那挣脱一切束缚、坠入深渊的自由!

  “玉罗刹……”宫九直起身,望向沉沉夜色,舌尖舔过干涸唇角,笑容贪婪而毁灭,“不管你是不是我舅舅……你替我做了我最想做的事……这份‘情’,我宫九,定要好好‘报答’!”

  几乎同时,西北大漠深处,风沙掩映的魔教总坛——罗刹殿。

  “砰!”

  一只羊脂白玉酒樽,狠狠砸在黑曜石地面,粉碎!

  殿内侍立教众、气息沉凝的长老,无不垂首屏息。

  殿心宝座,氤氲雾气缭绕,唯有一双深邃如星海、此刻却焚燃怒焰的眼眸穿透雾霭,死死钉在阶前一名浴血探子身上。

  “朱瑞……死了?”玉罗刹的声音嘶哑低沉,字字如冰刃,“死在本座手里?死于‘踏月索命’?死于……为妹复仇?”

  荒谬!可笑!他玉罗刹纵横一世,何曾有过什么流落中原、死于王府的妹妹?!这栽赃,拙劣至极!

  然而,探子呈上的密报细节,尤其是那具被吸干精元的诡异尸身,却像冰冷的毒蛇,缠绕上心头。

  这武功绝对是魔门武功,根正苗红,容不得半点作假!

  背后,必是惊天的阴谋,要将他魔教彻底拖入旋涡,成为众矢之的!

  “好!好得很!”玉罗刹冷哼。

  “本座久未履足中原,看来有些人,已忘了‘玉罗刹’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他霍然起身。

  “传令!”声如九天雷霆,震得大殿嗡鸣,“黑旗、血煞二部,随本座即刻启程!本座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敢借本座之名,行此滔天之举!这口黑锅……本座要他连本带利,用命来偿!”

  千里之外,武当山,紫霄宫。

  檀香袅袅,驱不散凝重。

  武当掌门石雁真人端坐蒲团,面色蜡黄。身前矮几上,静静放着一份来自嵩山少林、“铁肩神僧”亲笔的拜帖。

  铁肩神僧肃立殿中,身如古松,目光如炬:“石雁道兄!逍遥魔头重现!金九龄、商山二老之事犹在眼前,此獠凶焰更炽!此獠不除,江湖永无宁日!少林已决意倾力一战,特请武当共襄义举,除此武林大害!”

  石雁(实际已身患绝症)缓缓放下掩口的手,疲惫中带着复杂:

  “七十三年前,是太师祖派师祖奉上《太极剑谱》副本,才换得与他和平相交。况且逍遥王并非恶徒,其人亦正亦邪……恕武当难以从命。”

  短暂沉默。

  “你……石雁!你竟……”铁肩神僧勃然变色,怒指石雁,手指微颤,“身为武当掌门,竟屈服魔头?此乃奇耻大辱!武当列祖列宗颜面何存?!”

  哟呵,少林道德绑架玩得贼溜。

  一直沉默立于石雁身侧的木道人,身着陈旧道袍,面容清癯古拙,缓缓踏前一步。

  他目光扫过铁肩,最终锐利如剑般钉在石雁病容上,痛心与斥责毫不掩饰:

  “掌门师侄!当年之事,乃武当生死存亡之权宜,虽情有可原,绝非正道!逍遥魔头,屠戮少林高僧在前,强索我真经、视我剑道如无物在后,此乃道门之耻!武林之耻!”

  声音陡然拔高,如洪钟震梁:

  “此等血仇奇辱,不思洗刷,反以‘保全’为名,畏缩不前?武当立派数百年,何曾有过如此怯懦的掌门?

  魔头武功通玄又如何?邪不胜正!武当百年底蕴,岂惧一人一剑?若因惧死而纵魔,我辈习武修道之脊梁何在?气节何存?!”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他猛地转向铁肩,目光灼灼:

  “铁肩大师!掌门虑事不周。但老道忝为长老,尚存一腔热血!少林除害,武当岂能袖手?

  此等雪耻正名、匡扶正义之举,武当上下,义不容辞!老道即刻点选精锐,随大师共赴嵩山,共商除魔大计!定要将那逍遥魔头,挫骨扬灰,以慰亡魂,以正视听!”

  “师叔!”石雁脸色剧变。这位深藏不露、野心勃勃的师叔,终借“除魔大义”之名,公然站到前台,欲夺武当话语权。

  铁肩看着慷慨激昂的木道人,又看看无力反对的石雁,眼中复杂一闪而逝,旋即被决绝取代。他合十沉声:

  “阿弥陀佛!木道人深明大义,武当之幸,武林之幸!老衲代少林谢过!除魔卫道,就在今朝!”

  紫霄宫内,檀香依旧,平和尽碎。除魔号角已响。而那搅动江湖的“说书人”沈浪,此刻何在?

  江南,烟波小筑。

  细雨如织,敲打青瓦。

  沈浪斜倚窗边,慢悠悠剥开一颗盐水花生。目光投向西北天际,仿佛穿透千山万水,看见了那席卷而来的风暴。

  嘴角,勾起一丝慵懒而锋锐的笑意。

  “啧,都动起来了?这潭水,总算有点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