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谷中悟长生 逍遥开宗源-《诸天仙武从射雕无敌》

  沈浪立于不老泉畔,衣袂随风轻扬。他目光沉静地注视着氤氲着生命气息的泉水,心中明悟渐生。

  时空轮回之妙,竟将他引至此地,莫非真是要他为逍遥一脉开宗立派?

  他转头看向眼神炽热、灵秀逼人的小巫行云,又扫过周围那些虽得长寿却未窥武道门径的谷民,心中已有计较。

  这售后服务倒是周到,直接送上门来的开宗立派大礼包。

  他唇角微扬,伸手轻抚巫行云的发顶,温声道:“你叫行云?想学真本事?”

  “嗯!”

  巫行云重重点头,明眸中闪烁着渴望,“谷里的功夫都好没意思,我想学神仙叔叔这样,能飞天遁地的本事!”

  沈浪朗声一笑:“好。那便让贫道看看你的造化。先说好,练功很苦的,可没有后悔药吃。”

  他转向惊疑不定的谷中长者,声音清越:

  “诸位不必惊慌。贫道逍遥子,云游至此,见此宝地生机盎然,心生欢喜。这不老泉确是天地奇珍,然外力终有穷时,贫道或有法门,可引泉中生机,炼化入体,筑就长生根基,不知诸位可愿一听?”

  谷民们面面相觑,既惊且疑。为首的中年男子迟疑道:

  “仙长所言当真?我等虽得泉水滋养,却实不知如何主动炼化,虽然得享过百长寿,但一旦出谷便会迅速衰老,甚至死亡...”

  “口说无凭。”

  沈浪从容走至泉边,掬起一捧乳白泉水。

  长春功运转间,掌心淡绿真气流转,那泉水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澈,其中生命精华被迅速炼化,融入他周身经脉。

  一时间绿意莹然,生机勃发,仿佛与整座山谷共鸣。

  更神奇的是,被提纯后的生命气息反哺四周,谷中花草顿时鲜翠欲滴,几位老人只觉浑身暖融,旧疾顿减。

  这一手“炼化生机,反哺天地”的神通,令谷民们心悦诚服,纷纷拜倒:“恳请仙长慈悲,赐我等于法门!”

  小巫行云更是紧紧抓住沈浪的衣角:“神仙叔叔,教我!教我!”

  沈浪扶起众人,道:

  “法不可轻传,需观心性,察根骨。贫道欲在此暂居,考察尔等资质,亦可守护此谷。至于你...”

  他低头看向巫行云,“若肯用心,便随我修行罢。先说好,作业很多的。”

  自此,沈浪便在谷中住下。他每日于泉边静坐,不仅感悟生机流转的法则,更将长春功与此地特性相融,推演适合谷民修炼的延寿法门。

  他传授巫行云最基础的吐纳之术,发现这天资超绝的少女一点就透,更难得的是心志坚毅,不畏枯燥,显露出宗师气象。

  这资质,放现代怕是能保送清华北大了,难怪后面能创下天山童姥的威名。

  闲暇时,沈浪抚琴自娱,琴音清越,常引得谷民驻足聆听。

  巫行云对琴艺颇感兴趣,沈浪便从音律基础教起,寓教于乐。

  与谷中长者交谈中,沈浪得知外界风云变幻:赵匡胤已黄袍加身,建立大宋;慕容龙城隐于江南,“斗转星移”之名渐起;南平、南唐等政权在宋军兵锋下渐显颓势。

  谷中三载悠悠而过。

  沈浪创出一套温和延寿的基础功法,传于合适的谷民,让他们巩固根基,不至于出谷就衰老死亡。

  巫行云武功进境惊人,更习得一手好琴艺。

  这日,沈浪静极思动,唤来巫行云:

  “修行三载,你根基已固。天下正值鼎革之际,当出谷一行。顺便带你见见世面,免得成了宅女。”

  二人离谷南行,至荆南一带,恰遇乱兵扰境。

  一少年锦衣染血,护着两名年幼女童且战且退,虽形势危急却从容不迫。

  两名女童眉眼如画,虽惊不乱。

  沈浪看出少年步法暗合周易八卦,女童更是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当即出手相救。

  少年执礼甚恭:“多谢道长相助。在下高继业,南平王族之后。这两位是南唐皇室遗孤,秋水与沧海。”

  沈浪微微颔首:“贫道逍遥子。观你三人资质非凡,可愿随贫道修行?”

  三人对视一眼,皆知机缘难得,齐齐下拜:“求仙长收留!”

  沈浪携新收三徒,寻了处清幽山峦暂居。他为高继业取道号“无崖子”,授其周易玄理与经吸功大法改良的北冥神功心法,见其性好棋道,便以棋局演绎武学至理;

  对李秋水传其简易版凌虚步——凌波微步,因她性喜绘画,便教她以画入武,寓武于画;

  李沧海洋洋若水,得授易筋经御风法门——逍遥御风要义,又因她好读书,便以书法相授,笔墨间暗藏武学精义。

  巫行云作为大师姐,代师传艺,督促甚严。

  四人皆天纵之资,互相切磋,进境一日千里。

  沈浪见道统有继,心中欣慰。

  这日将四人唤至身前:“尔等根基已立。为师欲周游天下,探寻天地之秘。行云。”

  “弟子在。”

  “你为大师姐,当率师弟师妹于此修行精进。待为师归来,再考较尔等功课。不及格的罚抄门规。”

  四人虽不舍,却知师命不可违,齐声应下。

  沈浪又对无崖子道:“你悟性最深,当勤加修习,日后或可承我衣钵。”

  无崖子恭敬领命。

  月华如水之夜,沈浪留下一卷《逍遥杂录》与修行要诀,飘然北去。

  书中不仅记载武学精要,更兼琴棋书画、医卜星象等诸般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