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黄昏。
残阳泼血,草浪鎏金,朔风如刀,割面生寒。
郭靖拖着步子,沉重如负山岳。脸上臂上几道青紫,是午后练招时,因那笨拙如初生马驹般的转换,被三师父韩宝驹“点拨”的印记。
师父们那恨铁不成钢的叹息犹在耳边:“榆木疙瘩!”“脑子呢?”
他天生驽钝,师父的失望如磐石压胸。越想练好,手脚越似生疏。抬头望天,满眼迷茫委屈。
“郭靖!快看!”华筝策马奔至,红扑扑的脸蛋满是急切,指向远处陡峭断崖,“崖下!小白鹰要掉下来了!”
郭靖望去。光秃石壁中段,一个破旧鹰巢卡在石缝,摇摇欲坠。
两只毛茸茸的白团瑟瑟发抖,哀鸣不绝。它们的母亲,一只大白鹰,已摔死崖底乱石堆中。
雏鹰哀鸣如爪挠心。郭靖二话不说,拔腿冲向断崖。华筝亦下马跟随。
断崖如刀削,滑不留手。郭靖空有蛮力,攀岩之术几近于无,手足并用,笨拙如熊。
碎石簌簌滚落,险象环生,引得华筝惊呼连连。
拼尽全力,爬高不过三成。雏鹰哀声渐弱,郭靖心头堵闷,汗水泥污刺目,只恨自己无用。若非武功低微,何至于此?
挫败感几将他淹没之际,一道青影如风,悄无声息落于崖底。
正是沈浪。目光扫过死鹰、壁挂少年、惊惶雏鹰,心下雪亮:该当人前显圣了。
“小兄弟,且退。”声音不高,却穿透朔风。
郭靖一愣,低头见那青衣道士,气度不凡。
沈浪不再多言,足尖轻点,身形竟如大雁般扶摇直上!
近乎垂直的崖壁,于他竟如坦途。脚尖在微凸处蜻蜓点水,转折流畅自然,飘逸绝伦——金雁功融九阴“蛇行狸翻”之妙,神乎其技!
华筝看得小嘴圆张。
郭靖更是目瞪口呆,眼珠几乎凝固——这…这才是武功?!师父们翻墙亦无此等利落!
呼吸之间,沈浪已落鹰巢之侧。避开雏鹰喙啄,将两团温热轻轻纳入袖中。身形再起,如雁回旋,飘然落地,仿佛只是随手拂尘。
“给。”沈浪递过雏鹰。华筝喜滋滋接过。
郭靖手忙脚滑下崖,顾不得拍灰,冲到沈浪面前,黝黑面庞涨红,眼中精光爆射,抱拳深躬:“多…多谢道长!救…救了它们!”汉话夹着浓重蒙腔,情真意切。
沈浪见这少年眼神清澈,赤诚之气扑面,微笑道:“举手之劳。万物有灵。”
目光掠过郭靖额汗与眼中挫败,话锋一转:“攀高爬低,光凭蛮力岂能成事?需用巧劲,根基需稳。练武亦然,招式如枝叶,内力方为根本。根不牢,风过即倒。”
此言如小锤,敲在郭靖心坎。虽未尽懂,却觉与师父们只教“打人”之法大异其趣,直指他心中乱麻。
沈浪瞥了眼远处蒙古包方向,压低声音:“小兄弟心性质朴,正是修习玄门正宗心法的良材。欲打根基,今夜子时,独自来此崖顶寻我。”手指崖顶。
郭靖猛抬头,眼如铜铃!教…教我?!
巨大惊喜砸得他晕眩,口中讷讷,只知拼命点头,又快又重。
沈浪不再多言,对华筝微颔首,青袍一拂,几个起落便隐入暮色草浪,深藏功名。
夜,草原。
寒风如刀。郭靖在蒙古包内辗转反侧。青衣道士那飘逸身姿、“根基”之论、子时之约,在脑中翻腾不息。
一咬牙,裹紧皮袄,如夜豹般悄然而出。
深一脚浅一脚跋涉于冰原,循记忆摸向断崖。霜草湿裤,冻得他直哆嗦。许久,黝黑断崖终于现于眼前。
无梯无索,唯有一双手,一股“道长在上”的倔强。
郭靖搓热冻僵的手,深吸寒气,开始攀爬。夜壁冷滑,白日的落脚点只凭摸索。数次脚滑,全赖手指死死抠入石缝,掌心磨破,火辣生疼。
他咬紧牙关,心中唯有一念:上去!道长在等!
凭着这股蛮牛韧劲,他硬是一寸寸挪上崖顶,瘫倒于冰冷岩石之上,喘息如雷。汗透内衫,寒风一吹,牙关打战,然那双眸子却在暗夜中亮如寒星,满是期待。
“善。”平和声起。
郭靖一个激灵坐起。只见青衣道长不知何时已盘坐大石之上,背倚星河,衣袂微扬,恍若谪仙。
“心诚志坚,不畏艰难,良材美玉。”沈浪看着这满身狼狈、掌心渗血、冻得发抖却眼神灼亮的少年,暗自赞许。
此等心性,合该玄门正道,难怪日后成就无双,实战称雄双雕。
“盘膝坐定,五心朝天。闭目凝神,听我诵诀。”沈浪声音带着奇异韵律,如清泉流淌,瞬间抚平郭靖喘息寒意。
郭靖依言坐好。
沈浪缓缓开口:“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正是全真筑基的《全真大道歌》!字字蕴含内力,清晰印入郭靖脑海。
同时,沈浪隔空一指,点向郭靖丹田。一股温和醇厚的全真内力,如涓涓暖流,悄然渡入,循诀引路。
郭靖只觉小腹升起一丝微弱暖意,清晰无比。道长所诵歌诀似有魔力,纷乱心绪立时沉静。他摒弃杂念,全神贯注于那暖流走向。
奇哉!繁复招式他学不会,这内息流转在沈浪引导下,竟如水到渠成!
他心思纯净,此刻心无旁骛,暖流自足底(涌泉)升起,过膝,至尾闾,沿督脉缓缓上行…虽缓如蜗行,却异常顺畅!
沈浪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讶异。他清晰感知到郭靖体内那微弱却纯净的内息,流转丝滑!
这绝非仅凭引导,而是此子天赋被正法点燃!【赤子之心】遇玄门正宗,天作之合!
“意守丹田,呼吸绵绵…”沈浪声音更缓,引导深入。
郭靖渐入佳境,浑然忘我。寒风、疲惫、寒冷皆消。周身暖融,舒泰难言。一股微弱却真实的气感,终在丹田凝聚,如星火初燃。
(冥冥中,沈浪心有所感:此子与道法契合极深,潜力如渊!此番引其入道,根基初立,气运交感,所获匪浅!)
沈浪静观星光下气息渐稳、虽显僵硬却已有宝相庄严雏形的郭靖,嘴角微扬。
今夜之后,这块蒙尘璞玉,终见微光。江南七怪教不得法?非郭靖愚钝,实乃明珠暗投!
若在笑傲华山,岳不群必将此等良材珍若拱璧!
“郭靖啊郭靖,”沈浪心中默念,“你的路,从今夜起,方入正途。”
他静坐护法。草原寒夜漫长,而未来“北侠”的传奇根基,便在这孤寂冻崖之上,悄然扎下了第一道深根。
残阳泼血,草浪鎏金,朔风如刀,割面生寒。
郭靖拖着步子,沉重如负山岳。脸上臂上几道青紫,是午后练招时,因那笨拙如初生马驹般的转换,被三师父韩宝驹“点拨”的印记。
师父们那恨铁不成钢的叹息犹在耳边:“榆木疙瘩!”“脑子呢?”
他天生驽钝,师父的失望如磐石压胸。越想练好,手脚越似生疏。抬头望天,满眼迷茫委屈。
“郭靖!快看!”华筝策马奔至,红扑扑的脸蛋满是急切,指向远处陡峭断崖,“崖下!小白鹰要掉下来了!”
郭靖望去。光秃石壁中段,一个破旧鹰巢卡在石缝,摇摇欲坠。
两只毛茸茸的白团瑟瑟发抖,哀鸣不绝。它们的母亲,一只大白鹰,已摔死崖底乱石堆中。
雏鹰哀鸣如爪挠心。郭靖二话不说,拔腿冲向断崖。华筝亦下马跟随。
断崖如刀削,滑不留手。郭靖空有蛮力,攀岩之术几近于无,手足并用,笨拙如熊。
碎石簌簌滚落,险象环生,引得华筝惊呼连连。
拼尽全力,爬高不过三成。雏鹰哀声渐弱,郭靖心头堵闷,汗水泥污刺目,只恨自己无用。若非武功低微,何至于此?
挫败感几将他淹没之际,一道青影如风,悄无声息落于崖底。
正是沈浪。目光扫过死鹰、壁挂少年、惊惶雏鹰,心下雪亮:该当人前显圣了。
“小兄弟,且退。”声音不高,却穿透朔风。
郭靖一愣,低头见那青衣道士,气度不凡。
沈浪不再多言,足尖轻点,身形竟如大雁般扶摇直上!
近乎垂直的崖壁,于他竟如坦途。脚尖在微凸处蜻蜓点水,转折流畅自然,飘逸绝伦——金雁功融九阴“蛇行狸翻”之妙,神乎其技!
华筝看得小嘴圆张。
郭靖更是目瞪口呆,眼珠几乎凝固——这…这才是武功?!师父们翻墙亦无此等利落!
呼吸之间,沈浪已落鹰巢之侧。避开雏鹰喙啄,将两团温热轻轻纳入袖中。身形再起,如雁回旋,飘然落地,仿佛只是随手拂尘。
“给。”沈浪递过雏鹰。华筝喜滋滋接过。
郭靖手忙脚滑下崖,顾不得拍灰,冲到沈浪面前,黝黑面庞涨红,眼中精光爆射,抱拳深躬:“多…多谢道长!救…救了它们!”汉话夹着浓重蒙腔,情真意切。
沈浪见这少年眼神清澈,赤诚之气扑面,微笑道:“举手之劳。万物有灵。”
目光掠过郭靖额汗与眼中挫败,话锋一转:“攀高爬低,光凭蛮力岂能成事?需用巧劲,根基需稳。练武亦然,招式如枝叶,内力方为根本。根不牢,风过即倒。”
此言如小锤,敲在郭靖心坎。虽未尽懂,却觉与师父们只教“打人”之法大异其趣,直指他心中乱麻。
沈浪瞥了眼远处蒙古包方向,压低声音:“小兄弟心性质朴,正是修习玄门正宗心法的良材。欲打根基,今夜子时,独自来此崖顶寻我。”手指崖顶。
郭靖猛抬头,眼如铜铃!教…教我?!
巨大惊喜砸得他晕眩,口中讷讷,只知拼命点头,又快又重。
沈浪不再多言,对华筝微颔首,青袍一拂,几个起落便隐入暮色草浪,深藏功名。
夜,草原。
寒风如刀。郭靖在蒙古包内辗转反侧。青衣道士那飘逸身姿、“根基”之论、子时之约,在脑中翻腾不息。
一咬牙,裹紧皮袄,如夜豹般悄然而出。
深一脚浅一脚跋涉于冰原,循记忆摸向断崖。霜草湿裤,冻得他直哆嗦。许久,黝黑断崖终于现于眼前。
无梯无索,唯有一双手,一股“道长在上”的倔强。
郭靖搓热冻僵的手,深吸寒气,开始攀爬。夜壁冷滑,白日的落脚点只凭摸索。数次脚滑,全赖手指死死抠入石缝,掌心磨破,火辣生疼。
他咬紧牙关,心中唯有一念:上去!道长在等!
凭着这股蛮牛韧劲,他硬是一寸寸挪上崖顶,瘫倒于冰冷岩石之上,喘息如雷。汗透内衫,寒风一吹,牙关打战,然那双眸子却在暗夜中亮如寒星,满是期待。
“善。”平和声起。
郭靖一个激灵坐起。只见青衣道长不知何时已盘坐大石之上,背倚星河,衣袂微扬,恍若谪仙。
“心诚志坚,不畏艰难,良材美玉。”沈浪看着这满身狼狈、掌心渗血、冻得发抖却眼神灼亮的少年,暗自赞许。
此等心性,合该玄门正道,难怪日后成就无双,实战称雄双雕。
“盘膝坐定,五心朝天。闭目凝神,听我诵诀。”沈浪声音带着奇异韵律,如清泉流淌,瞬间抚平郭靖喘息寒意。
郭靖依言坐好。
沈浪缓缓开口:“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正是全真筑基的《全真大道歌》!字字蕴含内力,清晰印入郭靖脑海。
同时,沈浪隔空一指,点向郭靖丹田。一股温和醇厚的全真内力,如涓涓暖流,悄然渡入,循诀引路。
郭靖只觉小腹升起一丝微弱暖意,清晰无比。道长所诵歌诀似有魔力,纷乱心绪立时沉静。他摒弃杂念,全神贯注于那暖流走向。
奇哉!繁复招式他学不会,这内息流转在沈浪引导下,竟如水到渠成!
他心思纯净,此刻心无旁骛,暖流自足底(涌泉)升起,过膝,至尾闾,沿督脉缓缓上行…虽缓如蜗行,却异常顺畅!
沈浪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讶异。他清晰感知到郭靖体内那微弱却纯净的内息,流转丝滑!
这绝非仅凭引导,而是此子天赋被正法点燃!【赤子之心】遇玄门正宗,天作之合!
“意守丹田,呼吸绵绵…”沈浪声音更缓,引导深入。
郭靖渐入佳境,浑然忘我。寒风、疲惫、寒冷皆消。周身暖融,舒泰难言。一股微弱却真实的气感,终在丹田凝聚,如星火初燃。
(冥冥中,沈浪心有所感:此子与道法契合极深,潜力如渊!此番引其入道,根基初立,气运交感,所获匪浅!)
沈浪静观星光下气息渐稳、虽显僵硬却已有宝相庄严雏形的郭靖,嘴角微扬。
今夜之后,这块蒙尘璞玉,终见微光。江南七怪教不得法?非郭靖愚钝,实乃明珠暗投!
若在笑傲华山,岳不群必将此等良材珍若拱璧!
“郭靖啊郭靖,”沈浪心中默念,“你的路,从今夜起,方入正途。”
他静坐护法。草原寒夜漫长,而未来“北侠”的传奇根基,便在这孤寂冻崖之上,悄然扎下了第一道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