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抵住萧景珩的唇,那一声“咔嗒”在墓室深处回荡未尽。她并未收回手,而是将气息沉入丹田,指节微颤却不曾退缩。萧景珩眸光一凝,右手悄然按上剑柄,全身气机如弓弦绷紧。
片刻,再无动静。
她缓缓垂下手,合拢琴匣,动作轻缓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决断。玉佩仍贴着心口,余温未散,像是血脉里还残留着记忆翻涌的震颤。她闭了闭眼,喉间泛起一丝腥甜,强行咽下。
“你需静养。”他的声音低得几乎融进石壁的寒意里。
她摇头,发簪上的青玉轻轻一晃。“来不及了。”
话音落时,她已盘膝坐下,十指抚上七弦。琴未响,神先凝。这不是追忆过往的旋律,而是穿透尘世迷雾的探针——《观世引》。
此曲耗神伤脉,非生死关头不用。可如今,京城暗流已在地底奔涌,她不能再等。
萧景珩不再劝,解下玄色披风覆于她肩头,站至身后半步之距,身影如山。他不语,却将全部气息铺展成一道屏障,隔绝外扰。
琴音初起,如细雨落潭,一圈圈漾开无形波纹。谢昭宁双目紧闭,意识随音波扩散,百里之内,人心起伏皆成曲中杂音。城南茶楼喧闹之下,有三人围坐密议,呼吸急促,话语断续,“兵符”二字如针扎入耳膜;西郊荒庙中,阴气浮动,似有蛊虫在皮下爬行;更远处,一条北去官道上,囚车颠簸,车内人眼神空洞,恨意滔天,却非出自本心——那是被操控的傀儡之怒。
她眉头骤锁,舌尖忽觉锐痛。
是母亲临终的画面再度袭来——血书“心音”,冷宫烛火摇曳。情绪翻涌,琴音几欲偏移。她咬破舌尖,血腥味冲入口腔,神志瞬间清明。左手重压宫弦定调,右手疾拨羽、变徵二弦,音浪层层推进,将纷乱思绪尽数压下。
音网铺展,终于捕捉到那股最隐晦却最危险的气息——渭水渡口,三更鼓响前,已有船只集结,旗帜未立,兵甲藏舱。领头者袖中露出半截黄绢,上书“清君侧,肃朝纲”。
伪诏!
她猛然睁眼,瞳孔深处仍有残音流转,唇色苍白如纸,额角渗出冷汗。
“皇后虽倒,党羽未绝。”她嗓音沙哑,却字字清晰,“他们要借边境旧部之名,举伪诏,夜渡渭水,直逼皇城。”
萧景珩目光一沉,未动,只低声传令:“玄影。”
话音未落,屋外檐角一道黑影掠过,无声落地,正是玄影。他单膝点地,面罩遮脸,双手交叠于刀柄前。
谢昭宁取笔,在素笺上疾书八字:“余党联边,欲举伪诏。”字迹刚劲,毫无迟疑。她卷起纸条,取出一只蓝翅蝶,轻轻将纸条系于其翼下。这蝶经《心音谱》熏染多年,飞行轨迹全凭音律牵引,无人能测。
蝴蝶振翅,翩然飞出墓室,掠过断裂石阶,朝着镇北王府方向而去。
玄影抬头,目光追随着那抹幽蓝,直至它融入夜色。
忽然,皇陵东侧屋脊传来金属摩擦之声。一只青铜铸造的铜雀自瓦缝间腾起,双翼展开,喙部射出银丝,直扑蝶翼。那铜雀眼中嵌有微型镜片,竟能窥视文书内容,正是皇后昔日秘术所制,专为窃取机密。
蝶翼一颤,险些被缠。
就在此刻,一道刀光自屋脊另一端劈出,快如惊雷。铜雀首级应声而落,银丝崩断,残躯坠入枯井,溅起沉闷回响。
玄影已立于井沿,手中双刀滴血未沾。他俯身拾起蝶翼上的纸条,确认无损,随即收刀入鞘。蝶儿轻颤两下,继续北飞。
他望向墓室方向,眼神凛冽如霜。
谢昭宁察觉异动,指尖微顿,琴音戛然而止。她睁开眼,看向萧景珩。
“铜雀未灭。”她低声道,“他们还有人在宫中运作秘术。”
萧景珩点头,声音冷峻:“不止宫中。渭水对岸的‘忠勇营’副将,早年曾受皇后家族提携。此人若动,京畿防线将裂。”
“那便不能让他们渡河。”她说着,欲起身,脚步却一虚。
萧景珩伸手扶住她肘臂,力道沉稳。“你已尽力。接下来,交给我。”
她没有挣脱,只是抬眼看他。“你要引他们出手?”
他未答,只淡淡道:“棋子已布好,只差一声令下。”
她明白他的意思——不动则已,一动必断其根。但她也知道,这一局稍有不慎,便是血洗京城。
她重新坐下,手指轻抚琴匣边缘,仿佛在确认某种存在。玉佩的温度渐渐平复,可她的心跳仍未归于平静。
“我还能再奏一曲。”她说。
“不必。”他打断她,语气坚定,“你已给出预警,足够。剩下的,是刀与血的事。”
她望着他,许久,终于轻轻点头。
他转身走向墓室入口,长袍拂过石阶,留下一道决然背影。行至门边,他停下,低声道:“加强王府防卫。”
玄影抱拳,身影一闪,没入夜色。
谢昭宁独自留在墓室,手中琴匣未离。她没有再弹,也没有闭目调息,只是静静坐着,听着远处风过残垣的声音。那风里,似乎夹杂着战鼓将鸣的节奏。
她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琴弦,指尖薄茧擦过金属弦面,发出细微声响。
忽然,她察觉袖中微动。
低头一看,那只蓝翅蝶竟折返而回,翅膀微损,落在她掌心,颤了颤,不动了。
她心头一紧。
这不是预设路线。
蝶翼下的纸条仍在,可它的归来意味着——镇北王府已被监视,情报无法直达。
她缓缓抬起手,蝶儿在她掌心静静躺着,像一封未能送达的信。
窗外,天边泛起一丝灰白,却不见朝阳升起。乌云压境,山雨将至。
片刻,再无动静。
她缓缓垂下手,合拢琴匣,动作轻缓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决断。玉佩仍贴着心口,余温未散,像是血脉里还残留着记忆翻涌的震颤。她闭了闭眼,喉间泛起一丝腥甜,强行咽下。
“你需静养。”他的声音低得几乎融进石壁的寒意里。
她摇头,发簪上的青玉轻轻一晃。“来不及了。”
话音落时,她已盘膝坐下,十指抚上七弦。琴未响,神先凝。这不是追忆过往的旋律,而是穿透尘世迷雾的探针——《观世引》。
此曲耗神伤脉,非生死关头不用。可如今,京城暗流已在地底奔涌,她不能再等。
萧景珩不再劝,解下玄色披风覆于她肩头,站至身后半步之距,身影如山。他不语,却将全部气息铺展成一道屏障,隔绝外扰。
琴音初起,如细雨落潭,一圈圈漾开无形波纹。谢昭宁双目紧闭,意识随音波扩散,百里之内,人心起伏皆成曲中杂音。城南茶楼喧闹之下,有三人围坐密议,呼吸急促,话语断续,“兵符”二字如针扎入耳膜;西郊荒庙中,阴气浮动,似有蛊虫在皮下爬行;更远处,一条北去官道上,囚车颠簸,车内人眼神空洞,恨意滔天,却非出自本心——那是被操控的傀儡之怒。
她眉头骤锁,舌尖忽觉锐痛。
是母亲临终的画面再度袭来——血书“心音”,冷宫烛火摇曳。情绪翻涌,琴音几欲偏移。她咬破舌尖,血腥味冲入口腔,神志瞬间清明。左手重压宫弦定调,右手疾拨羽、变徵二弦,音浪层层推进,将纷乱思绪尽数压下。
音网铺展,终于捕捉到那股最隐晦却最危险的气息——渭水渡口,三更鼓响前,已有船只集结,旗帜未立,兵甲藏舱。领头者袖中露出半截黄绢,上书“清君侧,肃朝纲”。
伪诏!
她猛然睁眼,瞳孔深处仍有残音流转,唇色苍白如纸,额角渗出冷汗。
“皇后虽倒,党羽未绝。”她嗓音沙哑,却字字清晰,“他们要借边境旧部之名,举伪诏,夜渡渭水,直逼皇城。”
萧景珩目光一沉,未动,只低声传令:“玄影。”
话音未落,屋外檐角一道黑影掠过,无声落地,正是玄影。他单膝点地,面罩遮脸,双手交叠于刀柄前。
谢昭宁取笔,在素笺上疾书八字:“余党联边,欲举伪诏。”字迹刚劲,毫无迟疑。她卷起纸条,取出一只蓝翅蝶,轻轻将纸条系于其翼下。这蝶经《心音谱》熏染多年,飞行轨迹全凭音律牵引,无人能测。
蝴蝶振翅,翩然飞出墓室,掠过断裂石阶,朝着镇北王府方向而去。
玄影抬头,目光追随着那抹幽蓝,直至它融入夜色。
忽然,皇陵东侧屋脊传来金属摩擦之声。一只青铜铸造的铜雀自瓦缝间腾起,双翼展开,喙部射出银丝,直扑蝶翼。那铜雀眼中嵌有微型镜片,竟能窥视文书内容,正是皇后昔日秘术所制,专为窃取机密。
蝶翼一颤,险些被缠。
就在此刻,一道刀光自屋脊另一端劈出,快如惊雷。铜雀首级应声而落,银丝崩断,残躯坠入枯井,溅起沉闷回响。
玄影已立于井沿,手中双刀滴血未沾。他俯身拾起蝶翼上的纸条,确认无损,随即收刀入鞘。蝶儿轻颤两下,继续北飞。
他望向墓室方向,眼神凛冽如霜。
谢昭宁察觉异动,指尖微顿,琴音戛然而止。她睁开眼,看向萧景珩。
“铜雀未灭。”她低声道,“他们还有人在宫中运作秘术。”
萧景珩点头,声音冷峻:“不止宫中。渭水对岸的‘忠勇营’副将,早年曾受皇后家族提携。此人若动,京畿防线将裂。”
“那便不能让他们渡河。”她说着,欲起身,脚步却一虚。
萧景珩伸手扶住她肘臂,力道沉稳。“你已尽力。接下来,交给我。”
她没有挣脱,只是抬眼看他。“你要引他们出手?”
他未答,只淡淡道:“棋子已布好,只差一声令下。”
她明白他的意思——不动则已,一动必断其根。但她也知道,这一局稍有不慎,便是血洗京城。
她重新坐下,手指轻抚琴匣边缘,仿佛在确认某种存在。玉佩的温度渐渐平复,可她的心跳仍未归于平静。
“我还能再奏一曲。”她说。
“不必。”他打断她,语气坚定,“你已给出预警,足够。剩下的,是刀与血的事。”
她望着他,许久,终于轻轻点头。
他转身走向墓室入口,长袍拂过石阶,留下一道决然背影。行至门边,他停下,低声道:“加强王府防卫。”
玄影抱拳,身影一闪,没入夜色。
谢昭宁独自留在墓室,手中琴匣未离。她没有再弹,也没有闭目调息,只是静静坐着,听着远处风过残垣的声音。那风里,似乎夹杂着战鼓将鸣的节奏。
她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琴弦,指尖薄茧擦过金属弦面,发出细微声响。
忽然,她察觉袖中微动。
低头一看,那只蓝翅蝶竟折返而回,翅膀微损,落在她掌心,颤了颤,不动了。
她心头一紧。
这不是预设路线。
蝶翼下的纸条仍在,可它的归来意味着——镇北王府已被监视,情报无法直达。
她缓缓抬起手,蝶儿在她掌心静静躺着,像一封未能送达的信。
窗外,天边泛起一丝灰白,却不见朝阳升起。乌云压境,山雨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