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珩的手掌尚未从她手背上移开,地底那阵规律的震动便骤然增强。谢昭宁指尖一颤,琴弦发出短促嗡鸣。他立刻将她往身后带,目光锁定山谷方向,低声道:“有变。”
她未挣扎,只迅速将琴收回臂弯,随他快步返回主营帐。帘幕落下的一瞬,萧景珩已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纸页,边缘焦黑,似经火燎,却以油布层层包裹保存完好。
“这是截获独孤漠密探之物。”他将其置于案上,指节轻压卷首,“上面无字可辨,唯有你手中的琴音能唤醒其中信息。”
谢昭宁凝视那卷残页,未立即伸手。方才高地之上,他们刚刚许下共破乱世的誓约,此刻这卷纸却像一道裂口,正悄然撕开她过往的封印。
她缓缓落座,指尖抚过琴弦,调出《真言曲》最轻一段前奏。音波如细流渗入纸面,刹那间,脑中闪过画面——一名男子立于宗庙石阶前,背影挺拔而孤绝,手中握着一块玉佩,口中低语:“秘钥归谢氏,血誓守千年。”
那声音熟悉得令人心悸。
她猛地睁眼,呼吸微滞。“这是我父亲……他还说了什么?”
再拨弦,音律深入,却只引回一片沉痛回响,像是无数亡魂在暗处低泣。她闭目强追,试图捕捉更多片段,可记忆如沙漏倾覆,越是用力,流失越快。
“够了。”萧景珩忽然按住她手腕,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制止意味,“你已触动心神,再强行追溯,恐伤及神识。”
她喘息稍定,抬眸看他。“你说他知道前朝秘钥下落?”
“不止如此。”他指尖划过卷上一处模糊墨痕,那里隐约可见“谢明渊”三字,“二十年前,先帝临终未召群臣,唯独召见尚书谢明渊。当夜,宫中禁乐三日,所有乐官被拘。次日,谢家奉诏闭门谢客,对外宣称病退。实则——”他顿了顿,“他带走了前朝最后一件信物,藏于血脉之中。”
谢昭宁心头一震,本能摸向琴囊深处那枚自幼佩戴的玉佩。指尖触到温润表面的瞬间,竟觉一股热意自内透出,仿佛有生命般微微发烫。
她怔住。
“你说……在我身上?”声音很轻,却在帐中激起无声涟漪。
萧景珩目光落在她手上,神色微凝。“你从未想过,为何你养父会在一把古琴中藏《心音谱》?又为何偏偏是你,能解读它?”
她未曾回答。只是将玉佩取出,置于掌心。灯光下,其纹路隐现云雷之形,中央一道细缝,似曾断裂后重合。她以琴弦轻触其表,奏出《共鸣引》中最柔和一段旋律。
音起刹那,玉佩骤然升温,热流顺指尖直贯心口。她眼前一黑,耳边似有低语响起,不成词句,却带着血脉相连的熟悉感,像极幼时梦中母亲哼唱的安眠曲。
“停下!”萧景珩一手扣住她腕脉,另一手覆上玉佩,强行隔断音律传导。暖流戛然而止,她额角已渗出冷汗。
“这东西……还未认主。”他声音低沉,带着罕见的紧绷,“你现在唤它,等于逆血逼契,轻则昏厥,重则神魂受损。”
她缓了片刻,才找回气息。“但它回应了我。”她望着掌中玉佩,眼神复杂,“它知道我是谁。”
“或许它知道。”他松开手,却没有远离,反而坐近半尺,“但你还未准备好听它说什么。”
帐内一时寂静。烛火摇曳,映得玉佩光泽流转,仿佛藏着千言万语,却只肯泄露一鳞半爪。
谢昭宁低头凝视那道裂痕,忽然想起六岁那年大火之夜,养父抱着她冲出火场时,曾死死护住她胸前这块玉佩。后来她问起,养父只说:“此物伴你而来,不可离身。”
原来不是护身符,而是钥匙。
而她,从来就不是被偶然救下的孤儿。
她是被选中的人。
“你早知道我会找到这一天。”她抬头看他,“所以你等我进王府,等我弹琴,等我揭开这些事。”
“我只知道惑心曲重现世间时,真相便不会再沉睡。”他坦然迎视她目光,“但我没想到,你会是那个持钥之人。”
她垂眸,指尖轻轻摩挲玉佩裂痕。原来这些年她借琴音识人心、破谎言、解危局,不过是在用自己的血,唤醒属于前朝的记忆。
“如果谢明渊真是我父亲,”她缓缓开口,“那当年尚书府灭门……是不是根本不是意外?”
萧景珩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有人要夺钥,更要灭口。可惜他们没找到你,也没拿到这块玉。”
她忽然笑了一下,极淡,却含着锋利的清醒。“所以皇后容我活到今日,并非仁慈,而是因为我还有用。”
“你不仅是线索,”他说,“你是唯一能开启秘库的人。没有你,那些埋藏二十年的真相,永远只能烂在地下。”
她不再言语。只是将玉佩紧紧攥入掌心,热度依旧未退,像一颗跳动的心脏,贴着她的血肉搏动。
外面巡哨的脚步声规律响起,远处营地灯火连成一线。帐内两人对坐,一个握剑未卸甲,一个抚琴仍凝神。方才的地底震动已平息,可另一种更深的震荡,正在他们之间蔓延。
她终于明白,为何萧景珩愿意冒险带她同行边关。不只是因为她能稳军心、破敌计,更因为她手中这把钥匙,能打开他复仇之路的最后一道门。
而她也终于看清,自己一路走来,并非被动求生,而是循着血脉中的召唤,一步步走向宿命的核心。
“你说它还没认我。”她忽然开口,“那怎样才算准备好?”
“当你不再害怕听见它的声音。”他看着她,目光深邃,“当你能承受它告诉你的每一个字。”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已不同先前。不再是单纯的探寻,而是带着决意的锋芒。
“那我就练到不怕为止。”她说。
话音未落,玉佩忽又一烫,这一次,竟在她掌心留下一道极细的红痕,如同契约初启的印记。
她未惊,也未放。只是将玉佩重新收入琴囊,动作坚定。
萧景珩看着她,良久,才低声道:“下次试它之前,告诉我。”
她抬眼,唇角微扬,似有风雪融尽的温柔。“好。”
烛火忽闪一下,映得两人身影交叠于帐壁。她坐在灯下,指尖仍搭在琴弦上,似在等待下一个音符的降临。
他站在阴影边缘,手按剑柄,目光始终未离她侧脸。
帐外夜风穿行,无人察觉,那枚藏于琴囊深处的玉佩,正随着她的心跳,一明一暗,如苏醒的星火。
她未挣扎,只迅速将琴收回臂弯,随他快步返回主营帐。帘幕落下的一瞬,萧景珩已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纸页,边缘焦黑,似经火燎,却以油布层层包裹保存完好。
“这是截获独孤漠密探之物。”他将其置于案上,指节轻压卷首,“上面无字可辨,唯有你手中的琴音能唤醒其中信息。”
谢昭宁凝视那卷残页,未立即伸手。方才高地之上,他们刚刚许下共破乱世的誓约,此刻这卷纸却像一道裂口,正悄然撕开她过往的封印。
她缓缓落座,指尖抚过琴弦,调出《真言曲》最轻一段前奏。音波如细流渗入纸面,刹那间,脑中闪过画面——一名男子立于宗庙石阶前,背影挺拔而孤绝,手中握着一块玉佩,口中低语:“秘钥归谢氏,血誓守千年。”
那声音熟悉得令人心悸。
她猛地睁眼,呼吸微滞。“这是我父亲……他还说了什么?”
再拨弦,音律深入,却只引回一片沉痛回响,像是无数亡魂在暗处低泣。她闭目强追,试图捕捉更多片段,可记忆如沙漏倾覆,越是用力,流失越快。
“够了。”萧景珩忽然按住她手腕,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制止意味,“你已触动心神,再强行追溯,恐伤及神识。”
她喘息稍定,抬眸看他。“你说他知道前朝秘钥下落?”
“不止如此。”他指尖划过卷上一处模糊墨痕,那里隐约可见“谢明渊”三字,“二十年前,先帝临终未召群臣,唯独召见尚书谢明渊。当夜,宫中禁乐三日,所有乐官被拘。次日,谢家奉诏闭门谢客,对外宣称病退。实则——”他顿了顿,“他带走了前朝最后一件信物,藏于血脉之中。”
谢昭宁心头一震,本能摸向琴囊深处那枚自幼佩戴的玉佩。指尖触到温润表面的瞬间,竟觉一股热意自内透出,仿佛有生命般微微发烫。
她怔住。
“你说……在我身上?”声音很轻,却在帐中激起无声涟漪。
萧景珩目光落在她手上,神色微凝。“你从未想过,为何你养父会在一把古琴中藏《心音谱》?又为何偏偏是你,能解读它?”
她未曾回答。只是将玉佩取出,置于掌心。灯光下,其纹路隐现云雷之形,中央一道细缝,似曾断裂后重合。她以琴弦轻触其表,奏出《共鸣引》中最柔和一段旋律。
音起刹那,玉佩骤然升温,热流顺指尖直贯心口。她眼前一黑,耳边似有低语响起,不成词句,却带着血脉相连的熟悉感,像极幼时梦中母亲哼唱的安眠曲。
“停下!”萧景珩一手扣住她腕脉,另一手覆上玉佩,强行隔断音律传导。暖流戛然而止,她额角已渗出冷汗。
“这东西……还未认主。”他声音低沉,带着罕见的紧绷,“你现在唤它,等于逆血逼契,轻则昏厥,重则神魂受损。”
她缓了片刻,才找回气息。“但它回应了我。”她望着掌中玉佩,眼神复杂,“它知道我是谁。”
“或许它知道。”他松开手,却没有远离,反而坐近半尺,“但你还未准备好听它说什么。”
帐内一时寂静。烛火摇曳,映得玉佩光泽流转,仿佛藏着千言万语,却只肯泄露一鳞半爪。
谢昭宁低头凝视那道裂痕,忽然想起六岁那年大火之夜,养父抱着她冲出火场时,曾死死护住她胸前这块玉佩。后来她问起,养父只说:“此物伴你而来,不可离身。”
原来不是护身符,而是钥匙。
而她,从来就不是被偶然救下的孤儿。
她是被选中的人。
“你早知道我会找到这一天。”她抬头看他,“所以你等我进王府,等我弹琴,等我揭开这些事。”
“我只知道惑心曲重现世间时,真相便不会再沉睡。”他坦然迎视她目光,“但我没想到,你会是那个持钥之人。”
她垂眸,指尖轻轻摩挲玉佩裂痕。原来这些年她借琴音识人心、破谎言、解危局,不过是在用自己的血,唤醒属于前朝的记忆。
“如果谢明渊真是我父亲,”她缓缓开口,“那当年尚书府灭门……是不是根本不是意外?”
萧景珩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有人要夺钥,更要灭口。可惜他们没找到你,也没拿到这块玉。”
她忽然笑了一下,极淡,却含着锋利的清醒。“所以皇后容我活到今日,并非仁慈,而是因为我还有用。”
“你不仅是线索,”他说,“你是唯一能开启秘库的人。没有你,那些埋藏二十年的真相,永远只能烂在地下。”
她不再言语。只是将玉佩紧紧攥入掌心,热度依旧未退,像一颗跳动的心脏,贴着她的血肉搏动。
外面巡哨的脚步声规律响起,远处营地灯火连成一线。帐内两人对坐,一个握剑未卸甲,一个抚琴仍凝神。方才的地底震动已平息,可另一种更深的震荡,正在他们之间蔓延。
她终于明白,为何萧景珩愿意冒险带她同行边关。不只是因为她能稳军心、破敌计,更因为她手中这把钥匙,能打开他复仇之路的最后一道门。
而她也终于看清,自己一路走来,并非被动求生,而是循着血脉中的召唤,一步步走向宿命的核心。
“你说它还没认我。”她忽然开口,“那怎样才算准备好?”
“当你不再害怕听见它的声音。”他看着她,目光深邃,“当你能承受它告诉你的每一个字。”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已不同先前。不再是单纯的探寻,而是带着决意的锋芒。
“那我就练到不怕为止。”她说。
话音未落,玉佩忽又一烫,这一次,竟在她掌心留下一道极细的红痕,如同契约初启的印记。
她未惊,也未放。只是将玉佩重新收入琴囊,动作坚定。
萧景珩看着她,良久,才低声道:“下次试它之前,告诉我。”
她抬眼,唇角微扬,似有风雪融尽的温柔。“好。”
烛火忽闪一下,映得两人身影交叠于帐壁。她坐在灯下,指尖仍搭在琴弦上,似在等待下一个音符的降临。
他站在阴影边缘,手按剑柄,目光始终未离她侧脸。
帐外夜风穿行,无人察觉,那枚藏于琴囊深处的玉佩,正随着她的心跳,一明一暗,如苏醒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