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真相渐近,前朝秘事-《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谢昭宁指尖悬在玉笺上方,未敢触碰。那薄如蝉翼的玉片静静卧于黑玉残片之上,边缘泛着微青冷光,似有呼吸般微微起伏。她凝神静气,七弦轻颤,一段低缓音律自指下流出——《心音谱》中“静渊”之引,专为压制潜藏情绪反噬而设。

  琴音如水渗入夜色,玉笺表面骤然浮现一层细密裂纹般的波纹,仿佛被无形之力搅动。她眸光一沉,察觉其内封存的情绪并非单一执念,而是层层叠叠、交错翻涌的记忆残影。最深处那一道,炽烈如焚,却又带着献祭般的决绝,如同有人以魂魄为墨,在临死前写下最后一句谶语。

  萧景珩立于案侧,目光紧锁那枚玉笺。他抬手示意玄影退至门外守候,随即低声吩咐:“封锁书房百步之内,任何人不得靠近。”

  谢昭宁点头,深吸一口气,指尖再拨一音。这一次,琴弦震幅极小,却精准切入玉笺波动频率。刹那间,一股灼热之意自指尖窜上手腕,她眼前闪过模糊画面:一座倒置宫门缓缓开启,门后幽光浮动,无数身影跪伏于地,口中齐诵古音,声浪如潮。

  她猛然收手,额角沁出冷汗。

  “它认得我的琴。”她声音微哑,“不是被动回应,是……主动牵引。”

  萧景珩眉峰微动。“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

  “幽门。”她闭目片刻,复睁,“不是实体之门,而是某种封印的象征。执笔者临终前仍在试图唤醒它,但他也知道,一旦启动,代价是自身湮灭。”

  她将烛台移近,借火光映照玉笺背面。原本空白之处,竟浮现出数行极细小字,阴刻古篆,笔迹枯瘦如骨:

  “幽门非门,乃心之锁;音启非声,唯血为钥。归玉七块,葬宫之下。”

  萧景珩逐字默读,唇线绷紧。“归玉七块——我们手中这块,只是其中之一。”

  谢昭宁轻轻抚过残片断裂处。“养父曾提过,前朝覆灭那夜,皇族秘传‘葬宫’,是宗庙自毁后另建的地陵,用以封存禁忌之术与国运命脉。若此地尚存,应在皇宫西北角旧禁地范围内。”

  她取琴覆案,七弦搭上残片与玉笺,再度弹奏《心音谱》中“追忆”之律。音波流转,两物纹路同时泛起青光,光影交错间,竟在桌面投下一道残缺地图轮廓——一条隐秘通道蜿蜒深入地下,终点正对宫城西北角一处废弃地宫入口,旁侧标注三个古字:“苍梧阙”。

  萧景珩瞳孔微缩。“苍梧阙……先帝登基前监修的礼制建筑,建成后从未启用,后因地震塌陷封禁。”

  “可若是封存而非毁坏呢?”谢昭宁低声道,“若当年并未真正坍塌,只是对外封锁,内部仍可通行?”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凛然之意。这不仅是前朝遗秘,更是动摇当今天下的根基所在。

  就在此时,窗外传来三声短促鸟鸣——是王府暗卫传递紧急讯号的方式。

  玄影推门而入,面罩染血,右臂伤处仍未包扎妥当。他递上一封火漆密函,署名来自宫中掌印太监。

  “陛下急召镇北王,即刻入宫,太极殿候见。”

  萧景珩接过信函,拆阅不过数息,神色未变,却已了然于心。

  “皇帝要动手了。”他说,“至少,他想让人以为他要动手。”

  谢昭宁垂眸看着案上玉笺与残片。“他若真有意清算皇后,为何不直接召我?为何只召你?”

  “试探。”萧景珩将信纸投入烛火,火焰吞没字迹,“他想知道我掌握多少,更想知道,我是否愿意把底牌交出去。”

  他转身走向屏风后更衣,玄色亲王礼袍披身,金线蛟纹在烛光下流转如活。束发玉冠扣稳,他回身望向谢昭宁,右手食指悄然点向唇角——那是他们之间唯一的暗号:若我未归,切勿轻动。

  谢昭宁未语,只轻轻拨动琴弦,单音清越,在空室中回荡不息。这是她独有的感知方式——以《心音谱》扫过王府气机流动,确认四周无异常情绪渗入。玄影已在屋脊布防,檐角弩机就位,院墙内外皆有暗哨轮转,一切如常。

  但她仍感到一丝异样。

  那不是杀意,也不是窥探,而是一种近乎期待的躁动,仿佛远处某人正屏息等待这场风暴掀起第一道浪。

  “你去吧。”她终于开口,指尖压住最后一丝颤音,“我会誊录玉笺全文,等你回来。”

  萧景珩脚步一顿,未回头,只颔首。

  门开又合,脚步声渐远。谢昭宁独坐灯下,取来素绢与朱砂笔,开始一笔一划描摹玉笺文字。每写一字,琴弦便轻震一次,仿佛在验证真伪。她不敢遗漏任何细节,哪怕是一道细微划痕,都可能成为破局关键。

  时间缓缓流逝,烛火摇曳,映得她侧脸清冷如玉。忽然,第七弦毫无征兆地剧烈一震,声音尖锐刺耳,宛如警钟突鸣。

  她停笔抬头。

  案上玉笺不知何时翻转了一面,原本无字的正面,此刻竟浮现出一行新字,墨色殷红,似由血浸而成:

  “第四块已归位。”

  谢昭宁指尖僵住。

  这不是刚才的内容。

  她迅速以琴音探查,却发现这行字并无情绪残留,仿佛凭空出现,不属于任何执笔者的心绪印记。

  窗外,晨雾初起,宫道上传来仪仗铜铃轻响,那是亲王入宫的专属节奏。萧景珩的身影已融入雾中,背影挺拔,步步向前。

  谢昭宁缓缓收回手,将玉笺收入琴匣夹层,旋即提起朱砂笔,在素绢末尾添上最后一句。

  笔锋落定,她轻拨一音,琴弦嗡鸣不绝。

  同一时刻,太极殿外,萧景珩整了整腰封,抬步踏上白玉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