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砸在瓦片上的节奏越来越密,琴室案上未合的琴匣边缘浮着一层薄灰。谢昭宁指尖轻触琴弦,试了一记低音,指腹却猛地一颤,仿佛被无形之力反震。
她凝神再拨,第三段《归藏引》刚起调,音律便如断线之珠,散乱无序。琴身微鸣,竟自行共振出一段不属于谱中的杂音,尖锐得像是某种刺入耳骨的警告。她立即收手,可心湖已翻涌不止——脑海里突兀浮现暴雨倾盆的画面:窗扉紧闭,香炉青烟袅袅,自己跪坐于地抚琴,而窗外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盯着她,带着憎恨与算计。
这不是记忆,是侵扰。
她睁眼,目光直落北窗缝隙。那道未钉死的空隙外,风雨欲来,枝叶摇动,似有非人的意志正借风势窥探。她想起昨夜梦中那句“琴断人亡”,并非幻觉,而是某种预兆。此刻琴音紊乱,并非技艺退步,而是《心音谱》感应到了外界恶意的逼近,自发发出预警。
她起身封匣,动作利落。铜扣合拢时发出清响,她低声唤:“青霜。”
侍女推门而入,尚未开口,已被她截住话头:“封锁琴室,今日起无人可进出,连打扫也不许。”
青霜应声退下。她提笔蘸墨,在纸上迅速记录方才异常频率:主音偏移三点,泛音层叠出双重波动,其中夹杂极细微的怨憎频段,另有一丝毁灭之意,两者交织成共振结构,绝非偶然干扰。
这种情绪组合,唯有深仇者才能激发。
笔尖顿住,她脑中闪过周婉柔被押回旧府时的眼神——不是恐惧,是蛰伏后的狞笑。那妇人虽失势,却未真正溃败。她留下的信、划下的七道竖线,都不是绝望之举,而是布阵前的标记。
有人正在回应她。
门外脚步声沉稳而来,未通报便直接停驻阶前。萧景珩推门而入时,肩头还沾着湿意,玄色锦袍被雨水浸出深痕。他未脱外裳,只一眼便看出她面色不对。
“琴出了问题?”他问。
她点头,将纸页递去。他接过细看,眉峰渐拢:“这不是自然干扰,是定向情绪投射。”
“你也察觉了?”
“玄影昨夜回报,周婉柔偏院虽被禁足,但厨房老仆三日内两次出入城南,行迹异常。我本以为只是传递消息,现在看来,对方不只是收信,还在测试反应。”
她垂眸看着自己的手指,仍在微微发麻:“他们知道我怕雷雨,知道我会焚香抚《安神引》,甚至……知道我何时会独处抚琴。”
“所以这不是袭击,是试探。”他声音压低,“他们在确认你的弱点是否真实存在,以便后续精准打击。”
她抬眼看他:“若上报皇帝,能否调禁军彻查?”
“不能。”他断然否决,“一旦惊动宫中,幕后之人必藏更深。我们现在最缺的是证据,仅有琴音异动与心理推测,不足以定罪,反而打草惊蛇。”
她沉默片刻,终于颔首:“你说得对。此时声张,只会让对方改换手段,更难追查。”
“那就换我们先布防。”他转身召来亲卫,低声下令,“即刻增派暗卫轮守谢府外围,重点盯防竹林小径与北墙死角,任何靠近者皆记其形貌,不得擅自拦截。”
他又看向她:“你不能再公开抚琴。”
“可若我不弹,他们也会察觉。”
“那就改为默谱推演。”他语气坚定,“你在心中运转旋律,不发声,不振动琴体,避免能量外泄成为攻击媒介。”
她轻轻点头,袖中手指却不自觉蜷缩了一下。默谱远比实奏更耗神识,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内伤,但她别无选择。
深夜,书房烛火未熄。
两人围坐案前,摊开《心音谱》残卷与过往记录对照。她以朱笔圈出三日前的情绪波形图,指出其中一处微弱信号:“你看这里,波动最早出现在三天前,正是周婉柔被押回旧府当日。”
他俯身细察,指腹沿着曲线滑动:“而且这信号并非一次性爆发,而是每日增强一点,像……在训练共鸣。”
“正是如此。”她声音冷静下来,“养父曾言‘心音通幽,邪念难匿’。有人正试图用持续的负面情绪冲击我的精神防线,等积累到临界点,只需一道雷声、一句低语,便可引爆《心音谱》反噬,使我神识溃散。”
他眸光骤冷:“这不是江湖术士所为,是懂音律、知秘辛的人在布局。”
“而且离我不远。”她补充,“否则无法捕捉我的作息规律与情绪节点。”
他当即起身,走到门口吩咐:“传令王府进入二级戒备,所有亲信不得擅自离府。另拟密令一封,命玄影彻查城南义庄及周边联络点,重点排查是否有精通音律的外乡人潜入京城。”
命令下达后,他回身看她。她仍坐在灯下,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银铃,铃铛未响,但她整个人已绷至极限。
他放缓语气:“不必独自扛下。”
“我不是独自。”她抬头望他,眼中没有泪,只有清醒的战意,“我只是不愿再被人当成可操控的棋子。”
他静默片刻,忽然伸手覆上她搁在案边的手背。掌心温热,稳得如同磐石。她没有躲,只轻轻翻转手腕,与他十指虚扣一瞬,随即松开。
“明日我要去市集。”她说。
“不行。”他立刻反对。
“必须去。”她坚持,“若我从此闭门不出,便是让他们赢了第一局。我要让他们看见我还站着,还要听我弹琴。”
“可你刚才答应暂停公开抚琴。”
“我没说不弹,只是换方式。”她唇角微扬,“市集人多嘈杂,正好掩护我用短音节传递暗号。只要他们敢派人监听,就会暴露。”
他盯着她看了许久,终于低叹一声:“那你只能走主街,不可入巷。护卫必须贴身随行,且……不可久留。”
“可以。”她答应得干脆。
他转身欲走,又停下:“记住,无论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都不要回应。那是他们想让你动摇。”
“我知道。”她轻声说,“真正的琴音,从不为恐惧而断。”
她送他至门边,目送他走入庭院。雨势未歇,梧桐树下黑衣暗卫悄然现身,列队隐没于廊柱之间。她站在檐下,望着自己映在积水中的倒影,忽而抬起手,在空中虚拨三下。
无声的旋律在心底响起。
房中烛火跳了一下。
她转身回屋,将《心音谱》残卷藏入枕下。窗外乌云压顶,雷声隐隐滚过天际。
一只湿冷的风钻进窗缝,拂过床帐。
帐角银铃轻轻一晃,却没有发出声音。
她凝神再拨,第三段《归藏引》刚起调,音律便如断线之珠,散乱无序。琴身微鸣,竟自行共振出一段不属于谱中的杂音,尖锐得像是某种刺入耳骨的警告。她立即收手,可心湖已翻涌不止——脑海里突兀浮现暴雨倾盆的画面:窗扉紧闭,香炉青烟袅袅,自己跪坐于地抚琴,而窗外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盯着她,带着憎恨与算计。
这不是记忆,是侵扰。
她睁眼,目光直落北窗缝隙。那道未钉死的空隙外,风雨欲来,枝叶摇动,似有非人的意志正借风势窥探。她想起昨夜梦中那句“琴断人亡”,并非幻觉,而是某种预兆。此刻琴音紊乱,并非技艺退步,而是《心音谱》感应到了外界恶意的逼近,自发发出预警。
她起身封匣,动作利落。铜扣合拢时发出清响,她低声唤:“青霜。”
侍女推门而入,尚未开口,已被她截住话头:“封锁琴室,今日起无人可进出,连打扫也不许。”
青霜应声退下。她提笔蘸墨,在纸上迅速记录方才异常频率:主音偏移三点,泛音层叠出双重波动,其中夹杂极细微的怨憎频段,另有一丝毁灭之意,两者交织成共振结构,绝非偶然干扰。
这种情绪组合,唯有深仇者才能激发。
笔尖顿住,她脑中闪过周婉柔被押回旧府时的眼神——不是恐惧,是蛰伏后的狞笑。那妇人虽失势,却未真正溃败。她留下的信、划下的七道竖线,都不是绝望之举,而是布阵前的标记。
有人正在回应她。
门外脚步声沉稳而来,未通报便直接停驻阶前。萧景珩推门而入时,肩头还沾着湿意,玄色锦袍被雨水浸出深痕。他未脱外裳,只一眼便看出她面色不对。
“琴出了问题?”他问。
她点头,将纸页递去。他接过细看,眉峰渐拢:“这不是自然干扰,是定向情绪投射。”
“你也察觉了?”
“玄影昨夜回报,周婉柔偏院虽被禁足,但厨房老仆三日内两次出入城南,行迹异常。我本以为只是传递消息,现在看来,对方不只是收信,还在测试反应。”
她垂眸看着自己的手指,仍在微微发麻:“他们知道我怕雷雨,知道我会焚香抚《安神引》,甚至……知道我何时会独处抚琴。”
“所以这不是袭击,是试探。”他声音压低,“他们在确认你的弱点是否真实存在,以便后续精准打击。”
她抬眼看他:“若上报皇帝,能否调禁军彻查?”
“不能。”他断然否决,“一旦惊动宫中,幕后之人必藏更深。我们现在最缺的是证据,仅有琴音异动与心理推测,不足以定罪,反而打草惊蛇。”
她沉默片刻,终于颔首:“你说得对。此时声张,只会让对方改换手段,更难追查。”
“那就换我们先布防。”他转身召来亲卫,低声下令,“即刻增派暗卫轮守谢府外围,重点盯防竹林小径与北墙死角,任何靠近者皆记其形貌,不得擅自拦截。”
他又看向她:“你不能再公开抚琴。”
“可若我不弹,他们也会察觉。”
“那就改为默谱推演。”他语气坚定,“你在心中运转旋律,不发声,不振动琴体,避免能量外泄成为攻击媒介。”
她轻轻点头,袖中手指却不自觉蜷缩了一下。默谱远比实奏更耗神识,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内伤,但她别无选择。
深夜,书房烛火未熄。
两人围坐案前,摊开《心音谱》残卷与过往记录对照。她以朱笔圈出三日前的情绪波形图,指出其中一处微弱信号:“你看这里,波动最早出现在三天前,正是周婉柔被押回旧府当日。”
他俯身细察,指腹沿着曲线滑动:“而且这信号并非一次性爆发,而是每日增强一点,像……在训练共鸣。”
“正是如此。”她声音冷静下来,“养父曾言‘心音通幽,邪念难匿’。有人正试图用持续的负面情绪冲击我的精神防线,等积累到临界点,只需一道雷声、一句低语,便可引爆《心音谱》反噬,使我神识溃散。”
他眸光骤冷:“这不是江湖术士所为,是懂音律、知秘辛的人在布局。”
“而且离我不远。”她补充,“否则无法捕捉我的作息规律与情绪节点。”
他当即起身,走到门口吩咐:“传令王府进入二级戒备,所有亲信不得擅自离府。另拟密令一封,命玄影彻查城南义庄及周边联络点,重点排查是否有精通音律的外乡人潜入京城。”
命令下达后,他回身看她。她仍坐在灯下,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银铃,铃铛未响,但她整个人已绷至极限。
他放缓语气:“不必独自扛下。”
“我不是独自。”她抬头望他,眼中没有泪,只有清醒的战意,“我只是不愿再被人当成可操控的棋子。”
他静默片刻,忽然伸手覆上她搁在案边的手背。掌心温热,稳得如同磐石。她没有躲,只轻轻翻转手腕,与他十指虚扣一瞬,随即松开。
“明日我要去市集。”她说。
“不行。”他立刻反对。
“必须去。”她坚持,“若我从此闭门不出,便是让他们赢了第一局。我要让他们看见我还站着,还要听我弹琴。”
“可你刚才答应暂停公开抚琴。”
“我没说不弹,只是换方式。”她唇角微扬,“市集人多嘈杂,正好掩护我用短音节传递暗号。只要他们敢派人监听,就会暴露。”
他盯着她看了许久,终于低叹一声:“那你只能走主街,不可入巷。护卫必须贴身随行,且……不可久留。”
“可以。”她答应得干脆。
他转身欲走,又停下:“记住,无论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都不要回应。那是他们想让你动摇。”
“我知道。”她轻声说,“真正的琴音,从不为恐惧而断。”
她送他至门边,目送他走入庭院。雨势未歇,梧桐树下黑衣暗卫悄然现身,列队隐没于廊柱之间。她站在檐下,望着自己映在积水中的倒影,忽而抬起手,在空中虚拨三下。
无声的旋律在心底响起。
房中烛火跳了一下。
她转身回屋,将《心音谱》残卷藏入枕下。窗外乌云压顶,雷声隐隐滚过天际。
一只湿冷的风钻进窗缝,拂过床帐。
帐角银铃轻轻一晃,却没有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