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宁的手指从袖中滑出,梧桐叶的温热还在皮肤上残留。她不动声色地将叶片压进腕间玉镯的暗格,指尖顺势拂过镯内一圈细弦——那是她特制的心音引器,只有拨动时才会发出人耳不可闻的低频震颤。
朝堂侧殿的门开了。
她抬步走入,裙裾扫过青石门槛。萧景珩已在殿外立着,玄色锦袍未换,腰间玄冥剑垂在身侧。他没看她,只微微点头。她知道他在等她确认。
大殿尚未开议,群臣分列两侧。谢昭宁站到女官席位,目光掠过人群。那些昨夜琴音中捕捉到的情绪节点,此刻就站在眼前。她闭眼,轻轻拨动玉镯内弦,一段极短的《澄心律》悄然扩散。
心跳声、呼吸节奏、衣料摩擦的细微震动……全都涌入她的感知。
一名兵部老臣正在说话,言辞激烈,指责萧景珩私调边军文书,动摇国本。可他的脉搏紊乱,掌心有汗渗出。这不是愤怒,是恐惧。另有一人站在中立位置,语气平和,却目光游移,视线总往殿角一名灰袍官员身上飘。那人袖口绣着半朵铁莲暗纹。
谢昭宁三指轻叩案几:一下,两下,三下。
萧景珩听见了。
他缓步上前,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大殿:“边饷失踪,兵械流向不明,北境哨站接连失联。若不查旧档,如何知兵器去向?若不知去向,又怎能防铁莲卫入宫?”
殿内一静。
那名灰袍官员立刻开口:“镇北王手握重兵,如今还要插手兵部事务,是否太过逾越?边关未平,内乱更不可起。”
几位大臣随即附议。
谢昭宁再次拨弦,这一次,《澄心律》延长了一拍。她捕捉到其中一人喉结微动,肌肉紧绷,是被逼表态。另一人虽皱眉,但呼吸平稳,只是观望。
她取出手帕,轻轻放在案角。
素白绢布上,绣着半阙《云阙引》的曲纹。这是她与沈墨白约定的信号——清流派该出手了。
片刻后,一位白须老臣缓缓起身。他是礼部尚书,素来中立,此刻声音沉稳:“前朝乐官铜牌现世,牵连旧案。若放任不管,恐有人借机生乱。彻查兵部旧档,并非为难谁,而是为江山安稳。”
此言一出,几名原本沉默的大臣交换眼神,陆续点头。
萧景珩站在丹墀之下,目光扫过全场。他知道局势开始松动。
可就在这时,一名兵部侍郎猛然站出:“镇北王昨夜擅闯慈恩寺密档房,取走三卷边军调度记录,此举已违祖制!若人人如此,朝廷法度何在?”
殿内哗然。
数人立刻响应,要求彻查萧景珩行为。皇帝坐在高处,面容模糊,未发一言。
谢昭宁的手指再次滑向玉镯。
她闭目,加大音波频率,将《澄心律》推至极限。一瞬间,她“听”到了更多——那名侍郎说完话后,右手拇指快速摩挲掌心,是习惯性撒谎的动作;他左侧一名御史虽怒声附和,但心跳平稳,甚至带一丝期待,显然是早有预谋。
这不是临时发难,是早就安排好的围攻。
她睁开眼,迅速写下几个名字,叠成小纸条塞进袖中。这些人,必须列入后续监控名单。
萧景珩依旧站着,没有辩解。他只是抬起手,轻轻按住腰间剑柄。这个动作很轻,几乎无人注意。但她懂。
他在等一个破局点。
谢昭宁深吸一口气,第三次拨动心音引器。这一次,她不再局限于识别情绪,而是反向释放一段极短的《静渊调》片段。音波如针,刺入那些动摇者的意识深处。
一名原本准备开口的大臣忽然停住,嘴唇微张,却说不出话。他额角渗出冷汗,像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
短暂的沉默蔓延开来。
就在此刻,那位白须老臣再次开口:“老臣以为,兵部旧档关乎前朝遗物流向,更涉宫廷安危。若因一人之疑而搁置大局,才是真正的失职。”
这句话像一把刀,切开了僵局。
又有两人站出来支持彻查。反对声浪明显减弱。
皇帝终于开口:“兵部旧档……暂列议程,容后再议。”
话音落下,钟声响起。
散朝了。
群臣陆续退去。谢昭宁没有动。她站在原地,指尖在隐弦上快速连拨三音,回放方才记录的情绪波谱。两名表面中立的大臣,情绪波动与昨夜捕捉到的联络节点完全吻合——是余党眼线。还有一人,忠心无误,但脑区有轻微滞涩感,像是被某种外力影响过,可能是蛊术侵蚀的初期迹象。
她取出一枚玉扣,背面刻着蝴蝶纹样。青霜早已候在廊外阴影处。她将玉扣递出,没有说话。青霜接过,迅速离去。
萧景珩站在宫道石狮旁,黑袍被风掀起一角。他望着冷宫方向,手指仍搭在剑柄上。
几名支持大臣走近,低声商议下一步行动。他说得不多,只问了一句:“沈先生那边,可有回应?”
“昨夜已有密信送达,今日应会再传消息。”一人答。
他点头,不再多言。
谢昭宁走过去,站在他身侧。两人并肩而立,谁也没看对方。
“你发现了什么?”他问。
“三个人有问题。”她说,“两个是明面敌人,一个是被控制的棋子。名单已经传出去了。”
他嗯了一声。“独孤漠不会只等我们动手。”
“我知道。”她低头,看着自己手腕上的玉镯,“梧桐叶刚才又热了一下,和昨夜一样。”
他眉头微动,却没有追问。他知道她不想说的时候,不会说。
远处传来巡卫的脚步声。宫门即将关闭。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进宫议事吗?”她忽然问。
“记得。”他说,“你穿了一件月白衣裙,站在柱子后面,一句话都没说。”
“现在不一样了。”她说。
他转头看她。她也正看着他。阳光斜照过来,落在她的眼睫上,闪了一下。
“是不一样了。”他说。
他伸手,轻轻扶正她鬓边一根松动的青玉簪。动作很轻,像是怕碰碎什么。
她没动。
风从宫道尽头吹来,带着黄昏的凉意。
她忽然抬手,指尖在玉镯上最后一拨。
一声极轻的震颤扩散出去,像是一道无形的网,撒向整座皇宫。
萧景珩感觉到脚下的石板微微一震。他低头看了一眼。
谢昭宁收回手,低声说:“我刚刚锁定了他们的频率。”
他看着她。
她的眼神很静,却又像藏着火。
“下次他们再想传递消息,”她说,“我会让琴音先到。”
朝堂侧殿的门开了。
她抬步走入,裙裾扫过青石门槛。萧景珩已在殿外立着,玄色锦袍未换,腰间玄冥剑垂在身侧。他没看她,只微微点头。她知道他在等她确认。
大殿尚未开议,群臣分列两侧。谢昭宁站到女官席位,目光掠过人群。那些昨夜琴音中捕捉到的情绪节点,此刻就站在眼前。她闭眼,轻轻拨动玉镯内弦,一段极短的《澄心律》悄然扩散。
心跳声、呼吸节奏、衣料摩擦的细微震动……全都涌入她的感知。
一名兵部老臣正在说话,言辞激烈,指责萧景珩私调边军文书,动摇国本。可他的脉搏紊乱,掌心有汗渗出。这不是愤怒,是恐惧。另有一人站在中立位置,语气平和,却目光游移,视线总往殿角一名灰袍官员身上飘。那人袖口绣着半朵铁莲暗纹。
谢昭宁三指轻叩案几:一下,两下,三下。
萧景珩听见了。
他缓步上前,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大殿:“边饷失踪,兵械流向不明,北境哨站接连失联。若不查旧档,如何知兵器去向?若不知去向,又怎能防铁莲卫入宫?”
殿内一静。
那名灰袍官员立刻开口:“镇北王手握重兵,如今还要插手兵部事务,是否太过逾越?边关未平,内乱更不可起。”
几位大臣随即附议。
谢昭宁再次拨弦,这一次,《澄心律》延长了一拍。她捕捉到其中一人喉结微动,肌肉紧绷,是被逼表态。另一人虽皱眉,但呼吸平稳,只是观望。
她取出手帕,轻轻放在案角。
素白绢布上,绣着半阙《云阙引》的曲纹。这是她与沈墨白约定的信号——清流派该出手了。
片刻后,一位白须老臣缓缓起身。他是礼部尚书,素来中立,此刻声音沉稳:“前朝乐官铜牌现世,牵连旧案。若放任不管,恐有人借机生乱。彻查兵部旧档,并非为难谁,而是为江山安稳。”
此言一出,几名原本沉默的大臣交换眼神,陆续点头。
萧景珩站在丹墀之下,目光扫过全场。他知道局势开始松动。
可就在这时,一名兵部侍郎猛然站出:“镇北王昨夜擅闯慈恩寺密档房,取走三卷边军调度记录,此举已违祖制!若人人如此,朝廷法度何在?”
殿内哗然。
数人立刻响应,要求彻查萧景珩行为。皇帝坐在高处,面容模糊,未发一言。
谢昭宁的手指再次滑向玉镯。
她闭目,加大音波频率,将《澄心律》推至极限。一瞬间,她“听”到了更多——那名侍郎说完话后,右手拇指快速摩挲掌心,是习惯性撒谎的动作;他左侧一名御史虽怒声附和,但心跳平稳,甚至带一丝期待,显然是早有预谋。
这不是临时发难,是早就安排好的围攻。
她睁开眼,迅速写下几个名字,叠成小纸条塞进袖中。这些人,必须列入后续监控名单。
萧景珩依旧站着,没有辩解。他只是抬起手,轻轻按住腰间剑柄。这个动作很轻,几乎无人注意。但她懂。
他在等一个破局点。
谢昭宁深吸一口气,第三次拨动心音引器。这一次,她不再局限于识别情绪,而是反向释放一段极短的《静渊调》片段。音波如针,刺入那些动摇者的意识深处。
一名原本准备开口的大臣忽然停住,嘴唇微张,却说不出话。他额角渗出冷汗,像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
短暂的沉默蔓延开来。
就在此刻,那位白须老臣再次开口:“老臣以为,兵部旧档关乎前朝遗物流向,更涉宫廷安危。若因一人之疑而搁置大局,才是真正的失职。”
这句话像一把刀,切开了僵局。
又有两人站出来支持彻查。反对声浪明显减弱。
皇帝终于开口:“兵部旧档……暂列议程,容后再议。”
话音落下,钟声响起。
散朝了。
群臣陆续退去。谢昭宁没有动。她站在原地,指尖在隐弦上快速连拨三音,回放方才记录的情绪波谱。两名表面中立的大臣,情绪波动与昨夜捕捉到的联络节点完全吻合——是余党眼线。还有一人,忠心无误,但脑区有轻微滞涩感,像是被某种外力影响过,可能是蛊术侵蚀的初期迹象。
她取出一枚玉扣,背面刻着蝴蝶纹样。青霜早已候在廊外阴影处。她将玉扣递出,没有说话。青霜接过,迅速离去。
萧景珩站在宫道石狮旁,黑袍被风掀起一角。他望着冷宫方向,手指仍搭在剑柄上。
几名支持大臣走近,低声商议下一步行动。他说得不多,只问了一句:“沈先生那边,可有回应?”
“昨夜已有密信送达,今日应会再传消息。”一人答。
他点头,不再多言。
谢昭宁走过去,站在他身侧。两人并肩而立,谁也没看对方。
“你发现了什么?”他问。
“三个人有问题。”她说,“两个是明面敌人,一个是被控制的棋子。名单已经传出去了。”
他嗯了一声。“独孤漠不会只等我们动手。”
“我知道。”她低头,看着自己手腕上的玉镯,“梧桐叶刚才又热了一下,和昨夜一样。”
他眉头微动,却没有追问。他知道她不想说的时候,不会说。
远处传来巡卫的脚步声。宫门即将关闭。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进宫议事吗?”她忽然问。
“记得。”他说,“你穿了一件月白衣裙,站在柱子后面,一句话都没说。”
“现在不一样了。”她说。
他转头看她。她也正看着他。阳光斜照过来,落在她的眼睫上,闪了一下。
“是不一样了。”他说。
他伸手,轻轻扶正她鬓边一根松动的青玉簪。动作很轻,像是怕碰碎什么。
她没动。
风从宫道尽头吹来,带着黄昏的凉意。
她忽然抬手,指尖在玉镯上最后一拨。
一声极轻的震颤扩散出去,像是一道无形的网,撒向整座皇宫。
萧景珩感觉到脚下的石板微微一震。他低头看了一眼。
谢昭宁收回手,低声说:“我刚刚锁定了他们的频率。”
他看着她。
她的眼神很静,却又像藏着火。
“下次他们再想传递消息,”她说,“我会让琴音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