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归尘-《一天一个短篇虐文故事》

  大军凯旋那日,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捧着花束站在街边,欢呼声浪差点掀翻城门楼子。萧玦坐在马上,铠甲上的血痂还没刮净,怀里的玉佩硌着肋骨,却比任何勋章都烫。

  他没直接回府,先绕去了城郊的乱葬岗。

  那里新立了块木牌,是赵承按他的吩咐做的,上面用炭笔写着“沈清辞之墓”。风吹雨淋,字迹已经模糊,边角还卷了毛边。

  萧玦翻身下马,把披风解下来铺在地上,就那么盘腿坐着,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刚买的糖糕,还是热的,冒着白气——她以前总抢他的糖糕吃,说“甜的能压苦”。

  “你看,”他把糖糕放在木牌前,指尖擦过“清辞”两个字,像在碰易碎的瓷,“赢了。匈奴退了,百姓都回来了。”

  风卷着纸钱灰飘过,像是谁在应。

  他忽然笑了,声音有点哑:“你画的地形图真厉害,那处浅滩藏兵刚刚好,炸药一响,匈奴的马惊得直蹦,跟你以前炸厨房的样子似的——哦对了,厨房我找人修好了,你炸坏的那个灶台,我留着没动,就当是纪念。”

  说到这儿,喉咙忽然卡了一下,他低头扯了扯铠甲的带子,像是勒得慌:“苏珩说我这局棋下得好,没漏后路。可我宁愿……宁愿输了这局,换你回来接着抢我的糖糕。”

  地上的糖糕渐渐凉了,他还坐着,直到日头西斜,把影子拉得跟木牌一样长。

  回府时,张妈早在门口等着,手里捧着个木匣子:“侯爷,这是在清辞姑娘旧屋里找着的。”

  打开一看,里面是些零碎物件:半块咬过的麦芽糖,用红线缠了又缠的铜钱(她说要攒钱买新笛子),还有个布偶,歪歪扭扭的,脸上用墨点了俩眼睛,身上缝着块铃兰布——是她照着他的样子做的。

  最底下压着张纸条,字迹被水洇过,却还能看清:“萧玦,若我回不来,把铃兰籽撒在我坟头,来年定能开出一片,像星星落满坡。”

  萧玦捏着纸条,忽然转身往乱葬岗跑。张妈在后面喊:“侯爷!天黑了!”他也没回头。

  那晚,京城下了场大雨。有人说看见镇北侯跪在乱葬岗,徒手刨土,把一匣子铃兰籽全撒进了泥里,边撒边笑,雨水混着什么往下掉,在地上砸出小水窝。

  转年春天,乱葬岗真的冒出片铃兰。白色的小花一串串垂着,风一吹,真像星星在晃。

  萧玦还是常去那片坡地,带着糖糕,坐着看半天。有时会吹那支断笛,不成调,却比任何曲子都让人心里发紧。

  有人问他:“侯爷,还打仗吗?”

  他望着铃兰坡,声音轻得像风:“不打了。她要的不是胜仗,是这天下再无战乱,是百姓能安稳吃块热糖糕。”

  后来,那片铃兰坡成了京城一景。有孩子在那里追蝴蝶,老人坐在石头上晒太阳,谁也不知道,多年前有个姑娘,用命换了这安稳,换了满坡铃兰。

  而镇北侯萧玦,余生未再娶,未再碰兵戈,只守着那片铃兰,和一个永远等不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