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时代的缩影-《和那个瘸子从生产队到个体户》

  第二天早上起来……

  其实秦巧梅没起来,是被陆旷叫醒的,人还躺在炕上。

  因为早上四点多要起来上工。

  她实在是浑身酸疼,手上连掀开被子的力气都没有。

  这男人,第一次不行,第二次可算是显着他了,可劲折腾她。

  秦巧梅头发凌乱,绷着脸从炕上坐起来,顿时‘嘶’了一声。

  正好陆旷端着盆进来,把洗脸盆放到了炕沿边,还想帮秦巧梅擦脸,被秦巧梅瞪了一眼。

  “对不起。”陆旷低头认错。“我一会去队里给你请假。”

  昨天确实不应该折腾那么久。

  秦巧梅坐在炕沿边,小脚踹了陆旷一下,力气不大。

  让陆旷一把就抓在手心。

  不自觉的摩擦了几下,秦巧梅抽回自己的脚,没好气地说道,“去叠被子。”

  她倒是没多生气,陆旷是第一次,还是她自己引导的。

  只是他后来,不知道停……

  果然老房子着火,势头猛地很。

  工还是得上,她不想请假,擦了把脸,梳了下头,就去柜子里找衣服。

  这男人不懂收着力道。

  李桂香帮她做的背心今天穿上磨得她难受,最后只能又拿出以前的布条缠着。

  男人速度很快,三下五除二就把被子叠完了。

  昨天弄脏的褥子被他团成铺盖卷放在了炕里,下早工之后要拆下洗。

  还去外屋地给秦巧梅端过来一碗小米粥,秦巧梅拿勺子喝,还舀出来一个白嫩的水煮蛋。

  秦巧梅盯着手里热腾腾的粥,早上起来心里那点不舒服突然就散了,对着男人轻哼了一声,“你倒是好精力。”

  折腾大半宿,还能凌晨起来给她煮个粥。

  现在上早工,早上起来就先去干活,干完活再回来做早饭。

  这陆旷煮个粥,给她弄个早饭,恐怕是两三点就起了。

  她还有什么气。

  到了上工地点,今天还是给地浇水。

  一直不下雨,队里修的壕沟都干涸了,只能从十几里外的河里挑水,一来一回起码好几个小时。

  一个人一个早工才只能挑两扁担水。

  这样效率太慢,大队就想个法子。

  接力赛模式,两个人一组,两两接应,一百米一站。

  这样提高了不少效率。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次大队把知青和农民打乱安排在了一起。

  工分还要两个人平均分。

  就是知青挑了十扁担水,农民工挑了二十扁担水,但要平均分,算知青十五担。

  换一种说法,就是今天知青赚6工分,农民工10工分,算到俩人头上就是一人八工分。

  不少人不满意这个安排。

  “这大队咋能这么分呢?”

  毕竟知青们因为有上面政府的补贴,工分赚的本来就比农民工少。

  现在这么安排,不就平白无故给知青送工分吗?

  李江今天来了,拿着大喇叭,被下面的人这么顶撞都乐呵呵的,“大家伙先干。”

  “有啥不满下了工再说。”

  长长的队伍,望都望不到头。

  秦巧梅很幸运,分到了江天。

  江天看见秦巧梅,咧嘴笑了一下,“秦姐。”

  秦巧梅看了一眼江天,这孩子又瘦了不少。

  她和江天在队伍中间,要等着水传过来。

  就只有这么一会歇息得时间。

  等第一个扁担的水传过来,就不会停下来了。

  秦巧梅赶着这点时间,搬了个石头坐了上去,赶紧歇歇,不然一会干活没劲,反倒拖累江天的工分。

  江天看秦巧梅在捶打自己的胳膊,蹲下身问,“秦姐,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他在秦家住了那么久,还没见过秦巧梅这么懒散的样子。

  “没事,就是手有点酸。”

  这真没法解释,秦巧梅心想。

  江天见状没多问,蹲在一旁掏出来一本书认真看起来。

  秦巧梅在一旁看的惊叹,感慨男主果然是男主,狠人就是狠人。

  他不成功谁成功。

  起码学习精神无法匹敌。

  “噫~”秦巧梅噫了一声,“这不是你之前借我看的那本农村生活指南吗。”

  这本书她记得江天应该是已经看过了。

  怎么还在看?

  “我想找找有没有办法,可以更好灌溉庄稼地。”

  “一直不下雨,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有这样忧虑的不止一个人,他们这些知青不知道要在这里生存多久,自然要想办法改良这个生存环境。

  “你有想法了?”秦巧梅试探着问。

  对秦巧梅,江天倒是愿意说没藏着掖着,他点点头,“我想建议队里修水库,修大坝,建水闸。”

  只是现在明显不是好时机,起码要等旱灾过去,大家有余力才能干这个事。

  秦巧梅听的有些震惊,果然是男主,一张口就是干大事,实在是太有大局观了。

  天生就是当官的命啊。

  跟他一比,她这个挖宽口井都显得是个毛毛雨了。

  确实敢想。

  江天一直观察着秦巧梅的神色,发现秦巧梅看他的眼神全是敬佩。

  江天:“?”

  “怎么了?”秦巧梅问。

  江天有些犹豫,“秦姐,你不觉得我这是在大放厥词?”

  梁回舟也知道他的想法,但是梁回舟觉得他是痴心妄想。

  他的想法需要的人力根本不是一个队能完成的。

  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还想着这些有的没的。

  “没有啊。”秦巧梅一耸肩,“这是好想法啊,建好了造福后代。”

  她看过时代的缩影,修河堤修水库,挖大沟挖大河,是所有劳动人民几乎都参与过的活动。

  大大小小的水库,或早或晚,都要建起来。

  这不仅是一个队的事。

  还是整个国家的事。

  这才不是什么大放厥词,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工程,因为有这些有想法的人,人们才能历经重重磨难,峥嵘向前。

  只是没想到,她这个后来人,还能体验一次。

  秦巧梅这句话,说到江天心坎里了。

  江天神情有些激动,“我们不能只为我们这一代着想。”

  “确实,你想的更长远。”秦巧梅点点头,站起身。“水来了。”

  江天见状不再多说,秦巧梅的话给了他莫大的底气。

  就算难,他也要试一试。

  队里现在挖的壕沟太小了。

  平时灌溉虽然没问题,但遇上天灾,却显得无能为力。

  只有修个大坝水库,才可以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