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他才不-《就这张胡》

  男女之间思维差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同样一件事,同样的一组对话,不同性别的人就会解读出两种不同的意思。

  毕竟不是在场亲眼看到的,有些事情只能不停的追问细节,才能推理出在那个情境里,女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男人?就在这儿坐着呢,还用得着推理?直接问不就好了?

  “嫂子,您说的这些,我都没看到啊,说话的时候太黑了……”

  “黑?黑你不会点个灯?”

  王夫人嘴快,问完了又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劲。王四方也一个劲儿的拽媳妇儿。

  “点了,就是……灯油不太够,有点儿暗。”

  张平喝得比王四方多,脑子转的也慢了不少,根本就没察觉出来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王夫人想吐槽,听说他在袁府混得不赖,咋还穷得连个灯油都买不起了呢?

  “行,这个咱们跳过啊,咱们接着往下捋啊……”

  行啊,咱们让他们先捋着,回过头儿,再来看看小坎沟。

  胡家的院子里,这会儿多少有点儿尴尬。

  前院的阳光下,仨老头儿并排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胡老汉在中间,左边是文师傅,右边是张老爹。

  这两年,胡旺空闲下来的时间几乎都在做这个玩意儿了。年前明宣礼来拿礼品的时候,还搬走了个刚做好的。

  说是仨老头儿,但实际上的老头儿就文师傅一个,胡老汉和张老爹算起来要比文师傅还矮了一辈。

  “我说老胡,文大叔是不是看我不顺眼呀?”

  “不会吧?文师傅平时人挺好的呀?”

  “那我跟他说话他咋不爱搭理我呢?”

  “有吗?我怎么没发现?”

  “我跟他说话,他总说一个字儿,俩字儿,话都不想跟我说。”

  胡老汉被问住了,文师傅不爱说话,这是客观条件限制,不是他的主观意愿啊。

  原因他知道,可是他不能说啊。

  “他跟我说话也是这样啊,你想多了。”

  “是吗?”

  “是,绝对是!”

  “咳咳。”

  俩人以为自己的声音很小,被讨论的主人公就在旁边,听了全程。

  被抓包儿了的俩人,瞬间开始装鹌鹑,谁也不说话了。

  屋里,李氏和张莲、文小点在屋里糊褙子,已经立春了,要开始做春天的鞋子了。

  家里男人多最大的特点就是——费鞋!

  他们的脚上像是长了牙,脚上的鞋穿不了几天就得破个洞,缝缝补补的,能撑过一季都不容易。

  最轻松的就是夏天,穿个他们自己做的草鞋就好,多简单。

  “莲儿,你有你爹的尺码吧?记得给你爹多做两双。”

  大概是最近正准备做鞋子,李氏注意到张老爹脚上的鞋子已经很旧了。

  昨天,张老爹来胡家小住的事情并没有事先跟胡家说过,表面上的很淡定的她,其实心里也很忐忑。

  可是胡老汉和李氏什么都没说,还很热情的给安排住处,现在还在关心他的需要。

  “有,他又不是小孩子,鞋码不会变的。”

  “你心里有数就行。”

  “嫂子,鞋码怎么量的?”

  正学糊褙子的文小点突然发问。

  “弄张纸,让他踩个脚印,按着脚印裁。”

  李氏开玩笑的说,故意逗她玩儿。

  “那是得光脚踩还是穿着鞋踩?”

  文小点一本正经的问。

  李氏和张莲懵了一下,然后哈哈笑起来。

  “哎呦,我的妹妹呀,你还真让老二去踩脚印啊?”

  张莲笑得,刷浆糊的手都在抖,刷子上的浆糊被抖的到处甩。

  “啊?不是这么量啊?那怎么量?”

  “娘,后悔不,好不容易哄来个二闺女,还是个傻的。”

  张莲不怕死的挑事儿。李氏还一本正经的接话茬。

  “还真是,平时精得很,这咋还犯上迷糊了。不行,不行,得整点核桃补补。”

  文小点去年年底了才开始学针线,她不知道怎么量鞋码很正常。这才一个来月,那针脚上的进步确实很大,都能走直线了呢。

  胡旺也成功收获了一打长得不咋滴的贴身衣裳。

  李氏她们笑的是,平时挺机灵的个娃,今儿怎么连个玩笑话都听不出来了,还特别认真的问是量脚还是量鞋。

  “笑吧笑吧,还省的我给讲笑话了。”

  文小点这才反应过来是为什么,想想自己都跟着笑。

  “哎呦,文爷爷那么严肃的个人,咋就有你这么可爱的孙女儿呢。”

  张莲忍不住抱了抱她。

  “我爷爷才不古板呢。”

  “二闺女,你这就不厚道了,你爷爷那人咱们可都认识,你说这话你自己信不?”

  李氏反驳,文师傅这人平时就不苟言笑看起来难相处的很,尤其是胡二伯和老田出门之后,看上去更严肃了。

  “真的,他就是口条儿不好,这才显得很难接触。我小时候也很怕他的,后来不小心见他喝多了,自己在院子里扭秧歌,还自己配着锣鼓点儿,我就不觉得怕了。”

  文师傅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小辈儿里唯一一个不怕他的孩子,居然是因为这个才不觉得他可怕的。

  “真的假的?他那个人看着那么严肃。”

  “真的,而且私底下的时候,我爷爷跟二伯、田大夫他们在一块儿的时候,也很活泼的。”

  “就因为说话不行,也没必要装成这样吧?”

  “爷爷是家主,管着上下几百号人。一个口吃的家主,可坐不稳那个位置,最起码威信就立不起来。”

  俩人琢磨一下,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那这些年也挺不容易的。”

  李氏总结了一句。听这意思,以前也算是个大家族了,一朝落没,几百号人,最后就只剩下了祖孙两个。心里肯定不好受。

  “所以呀,他不是多严肃,就是觉得自己口吃丢人而已。”

  本来想到饭堂喝口水的文师傅,就听见来自孙女的吐槽。行吧,今天的抓包率有点儿高啊。

  文师傅稳了稳心神,喝水的时候还可以发出很大的声音。

  屋里安静了一瞬,直到外头的动静消失了,屋里才又重新热闹起来。

  文小点吐吐舌头,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

  张平和王四方夫妻俩边吃边聊,从半下午一吃就吃到了天黑。王夫人这才算是把想知道的细节给问清楚。

  不问不知道,一问一个不吱声。看着挺那啥的一个人,对媳妇儿咋这么粗糙?

  “不是,你这一问三不知的,居然还能娶得上媳妇儿?”

  换做是她,根本就不可能嫁好吧。

  “我娘还在的时候,定的娃娃亲。”

  张平有些不好意思,这么一问,才知道他平时对刘娟也是多有疏忽。

  “就算是平时疏忽了些,也不至于要谋人家产吧?”

  王四方算是替张平说了句话。

  “一个一个说,这不是先说他的问题么。他媳妇儿的,等会儿再说。”

  “按你之前说的,你媳妇也算是等了你这么多年,可是,在我看来她并没有打动你。你娶她,感激她没有在低谷的时候没有抛弃你的面儿更大。”

  张平下意识就要反驳。

  “你先别急着反驳。先听我说完。”

  王四方赶紧跟着制止张平的反驳,主要是怕俩人再呛呛起来。

  “你想退婚的时候,你几乎都不曾留恋,可是人家姑娘却是死缠烂打对吧?”

  张平点头。当时只觉得会拖累人家姑娘,并没有别的什么特别的感受。

  “说到娶妻,你心里想的第一个人并不是她吧?所以,你也不是非她不可。”

  张平想了想,才点了点头。

  “你成亲一年多了,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