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余苗苗的店开业了-《就这张胡》

  还没到正式开业的时辰呢,沈婉儿就带了几个丫鬟婆子上门了。她今天来一是为了给她捧场,另外,她的主要目的是来买东西的。

  “恭喜发财,顺顺利利。”

  沈婉儿接过丫鬟手里的木质金蟾和一个红封递给余苗苗。

  余苗苗还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没让沈婉儿晾在一边,双手接过来,嘴里客套的道谢。

  “您人来捧场我都觉得十分开心了,这还带着礼物来,这情分怕是一时半会儿还不清了。”

  “开业就是要有个好彩头,这些也就是图个吉利,你收着就好。”

  这些东西在沈婉儿手里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拿来送人情也算这些东西还有些价值。

  余苗苗看上去柔软好说话,却是个爽利有主见的性子,当下喊铺子里帮忙的小叔子。

  “恩元,去搬两坛鸭蛋过来。”

  沈婉儿脸色越发好看了起来,看来东西也没白送,这不,目的就达到了。

  胡恩元一手一个坛子,转眼就拿到余苗苗跟前了。

  “我这儿也没啥拿得出手的,这两坛鸭蛋您拿着,不值什么钱,不能嫌弃啊。”

  沈婉儿身旁的婆子上前接过来,低垂着眉眼,看不清楚神色。

  “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会嫌弃?这两坛子也够我吃一阵子的了。”

  “拿的时候别湿着手,只要不沾水,吃几个拿几个,剩下的能放一阵子呢。”

  “那感情好,等回头跟她们说一声,让他们仔细些。”

  “嗨,就这么点玩意儿,回头再来拿就是了。”

  余苗苗听胡恩阳说过,这位夫人是有来头的,这次还要让他帮忙给起个宅子,不管出于哪个方面的考虑,跟她打好关系,没什么坏处。

  “那你这铺子早晚得让我搬空了。”

  沈婉儿开玩笑的说,余光见文师傅他们也来了,赶紧跟余苗苗这儿定东西。

  “妹子,这鸭蛋还有吗?我得再要十坛,我娘跟我一样是个爱吃的,给她捎回去。”

  “有是有,十坛会不会有点多?这也放不了那么久啊。”

  胡恩元拿来的可不是只能装十个鸭蛋的小坛子,这半大的一坛子得有三十个呢。三百个鸭蛋,一天一个也得吃上一年,这东西也就能多放几天,又不是不会坏。

  “我娘家人多,除了爹娘,还有三个哥哥呢,只给了爹娘,他们回头又该念叨我了。”

  “看你说,这鸭蛋还不是满大街都有的东西,要送人的话还是看看别的的。”

  沈婉儿连忙摆手。

  “就这个刚刚好,正好也让他们尝尝有多好吃。省得他们三天两头写信问我好不好。正好,拿去堵住他们的嘴,足够了。”

  “成听您的,我这就让他们拿去。”

  沈婉儿这边刚说定,文师傅这仨老头儿就进了铺子。

  胡二伯带头恭喜余苗苗,文师傅口条有限,就跟着做动作。

  余苗苗收起红封,文师傅直接上前一步,步入正题。

  “腐乳,各两坛。”

  余苗苗想了一下,这才明白文师傅的意思。昨天他吃,听文小点说,为了那几块腐乳,俩人还争起来了。

  “好嘞,文师傅,您稍等啊,我这就让他们给拿过来。”

  余苗苗跟沈婉儿示意了一下,这才喊人拿东西。

  胡小七年纪不大,眼力劲儿是真好。俩人说了几句话的工夫,小七就搬了个凳子给了沈婉儿。

  趁着文师傅翘首以盼的等着腐乳的时间,胡二伯和老田俩人就在铺子里转悠,一眼就瞧见他们好奇的东西。

  “柜台上那些小碗儿是干什么用的?”

  胡二伯的声音并不小,店里的人都听得挺清楚。

  “咱家铺子卖的都是小菜,先尝后买,小碗儿用来尝味道的。”

  “那是不是忘记放筷子了?”

  沈婉儿这才发现柜台上还真放着小碗,不过不是瓷的,是用粗壮的竹节做成的。

  “嫂子说,不一样的小菜换了筷子会串味儿,就咱们用固定的筷子夹出来,放到碗里给客人尝。又怕陶碗容易碎,就用竹筒代替了。”

  胡小七一个半大小子,不用读书不用上工的,就天天跟在嫂子后面帮忙张罗,余苗苗的用意他都清楚。

  有人问起来,他就直接说了。

  “还是苗苗教的好呀,小七以前多虎的孩子呀,你看现在说话办事儿,一套一套的。”

  还没进门儿呢,阮氏就夸起来了,余苗苗闻声看出去,果然,本家的媳妇儿们都到了。

  阮氏、吕氏、段氏还有李氏带着仨儿媳都来了,几家人商量好的,结伴一起,谁也不落下。三奶奶打头阵,吕氏和段氏在两边儿搀扶着,阮氏跟同辈的小媳妇儿站在一起,笑意盈盈。

  “我说呢,怎么都还没来?合着这是商量好了呀。”

  “那可不?谁家也不能落下。不一块儿来,哪知道谁没来呢?”

  “咋地,还不兴人家有事儿啊?”

  “就是都在一块,谁有事儿就都知道了,省得问一个还问不出来为啥。”

  不管别人咋说,阮氏就是有理。

  这边儿正热闹呢,胡恩阳就抱着一堆鞭炮从后院出来了。

  “时辰差不多了,咱准备热闹起来吧?”

  沈婉儿带着人往后让了让,胡二伯老哥仨就在原地没动,本家那些人呼啦啦往前一上,他们自然就在人群之外了。

  铺子不大,男人们没进去,就在铺子外头歇着,还是早上,空气里带着丝丝缕缕的微风。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牌匾上的红布被扯了下来,木质的牌匾上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小菜苗。

  “哎呦,这名字稀奇啊,这是卖啥的?”

  “招牌上写啥了?我不认识字,谁给念念呀?”

  胡恩阳笑着往前走了两步,对着围观的百姓浅浅的鞠了一躬。

  “招牌上写的是‘小菜苗’,一听就知道,咱家这铺子是卖小菜的,还有咸鸭蛋、咸鸡蛋啥的,不值什么钱,但是回去也能添个菜。”

  胡恩阳给大家解释了一番,大家这才知道这个铺子是干啥的。

  “那为啥叫这个名字呀?卖小菜就卖小菜呗,为啥叫菜苗?”

  “老板娘名字里有个苗字,咱家老板疼媳妇儿呗。”

  大壮调侃似的大声接了这么一句,人群里顿时笑了起来,胡恩阳给了自家兄弟一个眼神,对方不甚在意的摆摆手。

  “别傻站了,让客人们进去瞧瞧咱都有啥呀。”

  阮氏说了一句,头一回开铺子的小两口儿这才让开了门口,请客人们进去。自家六个兄弟已经站在了之前说好的位置。

  知道刚开业的前几天人多,他们早就安排好了自己的位置,一圈儿柜台,算上余苗苗,一边儿仨人,小七和胡恩阳守着中间的桌子。

  眼看着忙活起来了,沈婉儿和老哥儿拿着东西也准备告辞了。他们帮不上什么忙,要再在这儿待着,就太没眼色了。

  余苗苗这边忙着给客人介绍,注意到他们要走,顺手从柜台下面提出来一个硕大的篮子,里面是用柳条编成的一个瓦罐形状的容器,靠近开口较细的地方还绑了红布条。

  “先别忙着走呢。”

  说着就从篮子里拿出来一个柳条小篓子,递给要走的人。

  “这是回礼,都是自家做的,别嫌弃哈。”

  “好精致啊,明珠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