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咋就小两口回来了-《就这张胡》

  还有小明珠,看着呆呆萌萌,给个好吃的就眉眼弯弯,傻乎乎的。那张嘴说话更利索,说起他叭叭的都不带停的。和尚都没这兄妹俩能念经。

  他想把人送回去,沈婉儿也不推脱,立刻亲自来接。不过,来是来了,就是这个状态……

  衣着得体、发型精致。却面容憔悴,双目无神,肉眼可见的疲惫。再搭配上几句:只要能为父皇分忧,这些都不算什么。

  那欲言又止的表情,有苦难言的隐忍,老皇帝的心肠顿时就硬不起来了。俩孩子自然又顺理成章的留在他那儿了。

  不过,老皇帝老实了,明宣礼夫妻俩轻松多了。

  送走宾客,胡达跟着胡发去看那群羊,羊长得都一个样,看不出来什么来。

  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吃一只尝尝。

  银子已经睡过去了,为了赶路,他们俩可谓是日夜兼程。也不光为百日宴,还有就是,这群羊实在是不怎么听话。

  尤其到晚上,不管住店还是露宿都得有人看着。不然,总有羊羊要离家出走,到处乱跑。

  俩人还得换着守夜,这才把这些羊给弄回来。其中还有母羊和小羊羔,都是胡发特意选了带回来的。

  每次需要就得去陇山,也不是个办法,能自己养就再好不过了。

  “这些羊,多少钱啊?”

  山青关心这羊的价格。小楼的大掌柜可不是白当的,挺敬业。

  “嗯……算下来,公羊八两,母羊十两,小羊羔五两……”

  多少????去年的要了多少钱来着?

  “你算路上的成本了没?车马、住宿、餐食啥的……”

  山青怕自家人吃亏,提醒道。拿不准胡发会不会跟胡达似的,钱都让别人给赚了。

  “算上了。亲兄弟明算账,这个我还是懂的。”

  这次算小楼出钱托胡发去陇山买羊,一路的餐食住宿都算小楼的。这次价钱便宜,和胡发关系不大,主要是的羊倌实在。

  或者说,大概只有上次的羊倌不老实……

  “不过,母羊和小羊羔可不是给小楼的啊。”

  那是喜子叔托他给带回来的,喜子叔想试试羊羔子在本地养能不能行。

  胡达和山青对此没意见,若把胡发比作采购商,他们可管不着人家一趟走几批货。

  “走的时候一大帮子人,怎么回来就你俩?”

  李氏依靠在炕头,见他们说完正事了,插了句嘴。顾家那一大家子就算了,胡二伯他们仨也没回来,总要问一句。

  “我们回的时候还在陇山。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胡发说一半留一半。打定了主意,胡二伯他们的行踪,只要不问,他就不主动说。

  但,还就有人问了。

  “你二大爷他们呢?”

  胡老汉破天荒问了句。李氏也挺担心,就那仨老头儿,加起来没两百也有一百八了,身边没个年轻人照看,想想都害怕。

  “还在陇山呢,二大爷遇上个旧友;田爷爷看上了山上的药材;文爷爷……看上人家吃食的方子了,正磨着人家教他呢。”

  家里人问了,胡发也不能说谎。在外头多玩些日子也没啥不能说的,怎么一个个都让他把闭上。

  胡二伯哪是防自家人呐,防老皇帝呢。就老皇帝现在那作死的样子,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越远越好!他们甚至还觉得陇山不够远。

  老皇帝躲在看不见的角落,一字不落全听见了。

  老皇帝去而复返,自个回来了。明珠看见暖房里跑出来的小羊羔,觉得可爱,吵着要养。

  把老馒头留下看孩子,回来找胡家人要小羊羔。老馒头又干不厚脸皮的事,带着他也没啥用。

  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好啊,怪不得一来就见不到人,原来是躲出去了,还躲那么远!算准他除小坎沟哪都去不了是吧?

  真过分!

  真……心酸!

  你看看人家,啊,无儿无女一身轻的有;孩子终身已有着落的有;家里孩子争气,根本不用人管的也有。再瞧瞧他自己,啥玩意儿啊,儿子们管不住,孙子孙女也不省心。

  好不容易能卸下这身责任,想到处玩玩儿,还到处都受限制!

  人比人,气死人!

  他现在不生气,他现在就委屈……

  委屈巴巴的委屈……

  守在暖房门口眼巴巴等着羊羔的明珠,看老皇帝神色蔫蔫的,没再提。两个小孩子,边走边眉来眼去。

  明珠疯狂的给明成使眼色,想让哥哥哄爷爷开心开心。大概是年纪太小,表情控制不太准确,看在明成眼里,就是眼睛抽筋、嘴巴歪斜,半点儿有用的信息都没接收到。

  明成:妹啊,我知道你想跟我说点啥,但是,你是要跟我说点啥呀?完全看不懂啊喂!

  老胡家可不知道,无意间惹老皇帝伤心。正聊到这趟的陇山之行。

  胡发他们一路往西北,得益于顾家那四个武功高强的,一路上风平浪静,顺顺利利就到了目的地。

  出发前,胡发和银子做足了心理准备,羊倌儿把价格卖那么高,多半是难得。

  他们一帮外乡人到陇山,也没指望当地人能有多和善,更不用说,胡发还想弄走人家的羊种,回家自己养。

  等到陇山才知道,根本不是那回事。

  陇山,是陇山府北面的一座山,大山以北二百里,就是北国人的地盘。大荣百姓们大多依山而居,就取了这么个名字。

  陇山多牧场,地理环境与北国更为相像。

  虽不像北国牛羊遍地,但,养牛羊补贴家用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这羊在陇山也不值什么钱。

  一帮人在陇山府平原地带转了四五天,还是不敢贸然上前问价。耐不住人多,总有那么一两个愣头青。

  愣头青是个形容词,与年纪和身份无关。

  如胡二伯这样不管不顾的,葫芦精这个二百五属性的,以及脾气暴躁的老田都可以被统称为愣头青。

  胡发两口子还在犹豫,耐心都给了药材的老田,就成了此次买羊的愣头青。俩年轻人,办个事磨磨唧唧,想要人家的羊,你得动嘴问呐。

  “老乡,你家羊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