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赞周带来的“施琅通虏”密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朱慈烺心中激起惊涛骇浪,却又迅速归于一种冰冷的决断。他并未感到多少意外,在原本的历史轨迹和这一世对人性阴暗面的洞察下,施琅的背叛几乎是某种必然。此刻,愤怒已无意义,唯有以雷霆手段,迅速铲除毒瘤,方能避免更大的祸患。
那份由他亲笔写下、火漆密封的密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被送往长江水师驻地江阴。与此同时,朱慈烺并未被动等待,他深知权力的博弈需要多管齐下。他再次秘密召见了郑森离京前举荐的一位心腹幕僚,此人名为何佑,精于海道,且对郑家内部人事了如指掌。
暖阁内,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朱慈烺深沉的面容。
“何先生,施琅之事,你可知晓?”朱慈烺开门见山,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恭敬站立的中年文士。
何佑身体微微一颤,显然此事对他冲击不小,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回陛下,臣……略有耳闻,然未得实证,不敢妄言。施琅其人,桀骜不驯,常怨大帅(郑芝龙)赏罚不公,尤嫉少帅(郑森)得陛下信重。若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臣……并不意外。”
“朕已有确凿证据。”朱慈烺淡淡道,“召你来,是要你办两件事。第一,即刻持朕手谕,秘密前往镇江,联络仍在当地的郑家旧部,尤其是对郑家忠心耿耿、与施琅素有嫌隙者,暗中掌控部分船只人手,以备不时之需。第二,设法将施琅通虏的消息,‘不经意’地透露给郑鸿逵。”
何佑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这是要借力打力,利用郑家内部的力量来清理门户,既能避免朝廷直接与郑芝龙冲突,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郑家水师的动荡,更是对郑鸿逵乃至郑芝龙的一次警告和逼迫——是断臂求生,还是与叛徒同沉?
“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何佑深知此事关乎国运与郑家存亡,肃然领命,匆匆离去。
就在朱慈烺于南京运筹帷幄之际,江阴水师大营,张煌言与郑森也接到了那份杀气腾腾的密旨。展开一看,上面只有朱慈烺御笔亲书的短短数语:“施琅叛,证据确凿。着张、郑二卿,借‘惊蛰’演练之名,移师南下,会同郑鸿逵部,相机果断处置,肃清内患,以绝后援。朕予尔等临机专断之权,毋须迟疑!”
张煌言与郑森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凛然。他们虽对施琅有所防备,却没想到其竟真敢走到通虏这一步。
“陛下圣明,洞烛奸邪!”郑森年轻的脸庞因愤怒而涨红,“此獠不除,我水师心腹大患!张将军,末将请令,愿率一支快船,先行南下,控制局面!”
张煌言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郑将军稍安勿躁。陛下旨意是‘相机果断处置’,而非打草惊蛇。施琅在泉州经营日久,党羽众多,若贸然行动,恐其狗急跳墙,毁船叛逃,届时损失更大。我等需借‘演练’之名,集结主力,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擒杀首恶,震慑余党!”
两人当即以筹备“惊蛰”计划,需与福建水师进行联合演练为由,下令长江水师主力舰队升帆启航,旌旗招展,浩浩荡荡驶出江阴,顺流而下,直扑闽浙交界海域。同时,派出信使,以最高机密等级,通知正率舰队北上的郑鸿逵,令其转向汇合。
而此刻的泉州,已是暗流汹涌。何佑的行动极为迅速有效,关于施琅通虏的流言如同瘟疫般在郑家水师核心圈子里秘密传播开来。郑鸿逵首先坐不住了,他本就对施琅的跋扈不满,接到流言后又惊又怒,立刻秘密调查,果然发现施琅近期行为诡秘,与一些陌生面孔往来频繁。他不敢怠慢,一边加紧控制麾下舰队,一边火速派人禀报仍在泉州的郑芝龙。
郑芝龙闻讯,如遭雷击!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施琅会背叛,但各方证据和流言指向,让他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就在他犹豫是否要拿下施琅质问之时,张煌言、郑森率领的庞大舰队,与郑鸿逵部汇合后,已如一片移动的城堡,出现在了泉州湾外海!
旌旗蔽空,舳舻千里,强大的武力威慑,瞬间让泉州港内的气氛凝固。郑芝龙站在府邸高处,望着海面上那支强大的、部分已不属于他绝对控制的联合舰队,脸色苍白,终于明白,皇帝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并且不再给他任何摇摆的机会。
“父亲!事已至此,当断则断!”匆匆从南京赶回的郑森闯入府中,疾声道,“施琅叛国,罪证确凿!陛下天恩,允我郑家自行清理门户,已是莫大宽容!若再迟疑,我郑家百年基业,必将毁于此獠之手!”
郑芝龙看着英气勃勃、目光坚定的儿子,又望了望海面上代表朝廷权威的舰队,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无力地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一切,由你……和朝廷处置吧。”
得到郑芝龙的默许,最后的障碍被清除。郑森与郑鸿逵立刻调动绝对忠诚的部队,在何佑等人的内应指引下,于深夜突然行动,直扑施琅府邸及其亲信将领的住所。施琅虽有所警觉,但没想到行动如此之快、如此果决,猝不及防之下,其党羽大半被擒,少数负隅顽抗者被当场格杀。施琅本人凭借勇武力战,杀伤十余人后,试图乘小船突围,却被郑森亲自率领的水师快船拦截包围,乱箭射中,重伤被擒。
一场可能颠覆东南海防的巨大叛乱,在朱慈烺的果断决策、张煌言与郑森的密切配合、以及郑家内部力量的反正下,被迅速扑灭于萌芽之中。经连夜审讯,施琅对其通虏罪行供认不讳。朱慈烺接到捷报后,毫不犹豫,朱笔批红:施琅罪大恶极,凌迟处死,悬首泉州港示众!其核心党羽,一律斩立决!
这场血腥的内部清洗,虽然短暂地带来了阵痛,却如同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割掉了依附在南明水师躯体上的最大毒瘤,极大地纯化了队伍,巩固了朝廷对海上力量的控制,也为即将到来的“惊蛰”北伐行动,扫清了后顾之忧。
那份由他亲笔写下、火漆密封的密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被送往长江水师驻地江阴。与此同时,朱慈烺并未被动等待,他深知权力的博弈需要多管齐下。他再次秘密召见了郑森离京前举荐的一位心腹幕僚,此人名为何佑,精于海道,且对郑家内部人事了如指掌。
暖阁内,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朱慈烺深沉的面容。
“何先生,施琅之事,你可知晓?”朱慈烺开门见山,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恭敬站立的中年文士。
何佑身体微微一颤,显然此事对他冲击不小,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回陛下,臣……略有耳闻,然未得实证,不敢妄言。施琅其人,桀骜不驯,常怨大帅(郑芝龙)赏罚不公,尤嫉少帅(郑森)得陛下信重。若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臣……并不意外。”
“朕已有确凿证据。”朱慈烺淡淡道,“召你来,是要你办两件事。第一,即刻持朕手谕,秘密前往镇江,联络仍在当地的郑家旧部,尤其是对郑家忠心耿耿、与施琅素有嫌隙者,暗中掌控部分船只人手,以备不时之需。第二,设法将施琅通虏的消息,‘不经意’地透露给郑鸿逵。”
何佑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这是要借力打力,利用郑家内部的力量来清理门户,既能避免朝廷直接与郑芝龙冲突,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郑家水师的动荡,更是对郑鸿逵乃至郑芝龙的一次警告和逼迫——是断臂求生,还是与叛徒同沉?
“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何佑深知此事关乎国运与郑家存亡,肃然领命,匆匆离去。
就在朱慈烺于南京运筹帷幄之际,江阴水师大营,张煌言与郑森也接到了那份杀气腾腾的密旨。展开一看,上面只有朱慈烺御笔亲书的短短数语:“施琅叛,证据确凿。着张、郑二卿,借‘惊蛰’演练之名,移师南下,会同郑鸿逵部,相机果断处置,肃清内患,以绝后援。朕予尔等临机专断之权,毋须迟疑!”
张煌言与郑森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凛然。他们虽对施琅有所防备,却没想到其竟真敢走到通虏这一步。
“陛下圣明,洞烛奸邪!”郑森年轻的脸庞因愤怒而涨红,“此獠不除,我水师心腹大患!张将军,末将请令,愿率一支快船,先行南下,控制局面!”
张煌言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郑将军稍安勿躁。陛下旨意是‘相机果断处置’,而非打草惊蛇。施琅在泉州经营日久,党羽众多,若贸然行动,恐其狗急跳墙,毁船叛逃,届时损失更大。我等需借‘演练’之名,集结主力,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擒杀首恶,震慑余党!”
两人当即以筹备“惊蛰”计划,需与福建水师进行联合演练为由,下令长江水师主力舰队升帆启航,旌旗招展,浩浩荡荡驶出江阴,顺流而下,直扑闽浙交界海域。同时,派出信使,以最高机密等级,通知正率舰队北上的郑鸿逵,令其转向汇合。
而此刻的泉州,已是暗流汹涌。何佑的行动极为迅速有效,关于施琅通虏的流言如同瘟疫般在郑家水师核心圈子里秘密传播开来。郑鸿逵首先坐不住了,他本就对施琅的跋扈不满,接到流言后又惊又怒,立刻秘密调查,果然发现施琅近期行为诡秘,与一些陌生面孔往来频繁。他不敢怠慢,一边加紧控制麾下舰队,一边火速派人禀报仍在泉州的郑芝龙。
郑芝龙闻讯,如遭雷击!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施琅会背叛,但各方证据和流言指向,让他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就在他犹豫是否要拿下施琅质问之时,张煌言、郑森率领的庞大舰队,与郑鸿逵部汇合后,已如一片移动的城堡,出现在了泉州湾外海!
旌旗蔽空,舳舻千里,强大的武力威慑,瞬间让泉州港内的气氛凝固。郑芝龙站在府邸高处,望着海面上那支强大的、部分已不属于他绝对控制的联合舰队,脸色苍白,终于明白,皇帝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并且不再给他任何摇摆的机会。
“父亲!事已至此,当断则断!”匆匆从南京赶回的郑森闯入府中,疾声道,“施琅叛国,罪证确凿!陛下天恩,允我郑家自行清理门户,已是莫大宽容!若再迟疑,我郑家百年基业,必将毁于此獠之手!”
郑芝龙看着英气勃勃、目光坚定的儿子,又望了望海面上代表朝廷权威的舰队,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无力地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一切,由你……和朝廷处置吧。”
得到郑芝龙的默许,最后的障碍被清除。郑森与郑鸿逵立刻调动绝对忠诚的部队,在何佑等人的内应指引下,于深夜突然行动,直扑施琅府邸及其亲信将领的住所。施琅虽有所警觉,但没想到行动如此之快、如此果决,猝不及防之下,其党羽大半被擒,少数负隅顽抗者被当场格杀。施琅本人凭借勇武力战,杀伤十余人后,试图乘小船突围,却被郑森亲自率领的水师快船拦截包围,乱箭射中,重伤被擒。
一场可能颠覆东南海防的巨大叛乱,在朱慈烺的果断决策、张煌言与郑森的密切配合、以及郑家内部力量的反正下,被迅速扑灭于萌芽之中。经连夜审讯,施琅对其通虏罪行供认不讳。朱慈烺接到捷报后,毫不犹豫,朱笔批红:施琅罪大恶极,凌迟处死,悬首泉州港示众!其核心党羽,一律斩立决!
这场血腥的内部清洗,虽然短暂地带来了阵痛,却如同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割掉了依附在南明水师躯体上的最大毒瘤,极大地纯化了队伍,巩固了朝廷对海上力量的控制,也为即将到来的“惊蛰”北伐行动,扫清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