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明雄心勃勃地扬起商帆,驶向南方蓝色疆域的同时,来自遥远西方的“客人”,也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叩响了帝国的大门。这一次,来的不是西班牙人,而是他们的海上竞争对手,也是大明潜在的合作与警惕对象——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驻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总督迪曼,是一位精明的殖民者和商人。他敏锐地注意到了大明在吕宋的军事行动以及随后成立的“皇家海洋贸易公司”。他意识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正在苏醒,并且将不可避免地与在远东拥有巨大利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产生交集和摩擦。与其被动等待冲突,不如主动接触,试探虚实,甚至利用其来对付共同的敌人——西班牙。
弘光三年初春,一艘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轻型快舰,抵达了广州外海。船上载着迪曼总督的特使,范·德·桑德博士,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熟悉东方事务的学者型官员。他们并未像普通商船那样申请入港贸易,而是直接向广东巡抚衙门递交了外交照会,请求觐见大明皇帝,商谈“两国友好通商及共同关心之事宜”。
消息传到南京,立刻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朱慈烺召集阁臣及海事总局官员商议。
“陛下,荷兰红毛夷与西班牙人乃一丘之貉,皆觊觎我中华物产。其此时遣使,无非是见我朝挫败西班牙,心生忌惮,又或想借我朝之力,打击其竞争对手。不可不防!”一位保守的官员立刻进言。
郑森则持不同看法:“陛下,荷兰人与西班牙人确有宿怨。臣在海上亦知,二者在南洋争夺激烈。或许,此人确有合作之意。至少,可借此机会,了解泰西局势,探听虚实。”
朱慈炤沉吟道:“皇兄,无论其目的为何,接见其使,了解其意图,总好过闭门不理。或许,可在通商条件上做些文章,为我朝谋取些实利,例如,引进其造船、铸炮之技,或允许其助我训练水师?”
朱慈烺综合各方意见,最终决定以平等之国格接见荷兰使节。他下旨令广东巡抚好生接待,护送荷兰使团北上南京。同时,他密令韩赞周,对使团成员进行严密监控,并搜集一切关于荷兰及欧洲的情报。
然而,就在南京朝廷准备接待西夷使团,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时,北方再次传来了惊人的消息!
韩赞周几乎是踉跄着闯入朱慈烺的暖阁,脸色是从未有过的苍白与急切。
“陛下!北……北边急报!肃亲王豪格,趁多铎与济尔哈朗内斗正酣,京城防务空虚之际,突然率其麾下正蓝旗及部分蒙古精锐,自四川秘密东出,绕过湖广明军防线,出奇兵……奇兵直逼河南卫辉府!其前锋游骑,已出现在黄河沿岸!看其兵锋所向,似是……似是直指开封!”
“什么?!”朱慈烺猛地从御座上站起,脸色骤变!
豪格竟然放弃了经营已久的四川,孤军深入,直插中原腹地!这一招,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多铎与济尔哈朗的内斗,竟然给了豪格如此巨大的可乘之机!
开封!若开封有失,则中原震动,江北防线将面临被侧翼包抄的巨大风险!整个战略态势可能瞬间逆转!
“史可法何在?!江北各军有何反应?!”朱慈烺急问。
“史阁部已急调徐州高杰部西进驰援,命庐州马祥麟部北上策应,扬州黄得功部严阵以待!然……然豪格此举太过突然,我军调动需要时间,只怕……只怕开封危矣!”
朱慈烺的心沉了下去。他千算万算,算计着清廷内部斗争,却没算到豪格会有如此魄力,行此险招!北方的巨大威胁,从未真正远离。大航海的美妙蓝图与西夷东渐的外交博弈,在这一刻,都被这来自中原的紧急军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帝国的重心,不得不再次、也是必须地,转向那狼烟骤起的北方。
荷兰驻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总督迪曼,是一位精明的殖民者和商人。他敏锐地注意到了大明在吕宋的军事行动以及随后成立的“皇家海洋贸易公司”。他意识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正在苏醒,并且将不可避免地与在远东拥有巨大利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产生交集和摩擦。与其被动等待冲突,不如主动接触,试探虚实,甚至利用其来对付共同的敌人——西班牙。
弘光三年初春,一艘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轻型快舰,抵达了广州外海。船上载着迪曼总督的特使,范·德·桑德博士,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熟悉东方事务的学者型官员。他们并未像普通商船那样申请入港贸易,而是直接向广东巡抚衙门递交了外交照会,请求觐见大明皇帝,商谈“两国友好通商及共同关心之事宜”。
消息传到南京,立刻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朱慈烺召集阁臣及海事总局官员商议。
“陛下,荷兰红毛夷与西班牙人乃一丘之貉,皆觊觎我中华物产。其此时遣使,无非是见我朝挫败西班牙,心生忌惮,又或想借我朝之力,打击其竞争对手。不可不防!”一位保守的官员立刻进言。
郑森则持不同看法:“陛下,荷兰人与西班牙人确有宿怨。臣在海上亦知,二者在南洋争夺激烈。或许,此人确有合作之意。至少,可借此机会,了解泰西局势,探听虚实。”
朱慈炤沉吟道:“皇兄,无论其目的为何,接见其使,了解其意图,总好过闭门不理。或许,可在通商条件上做些文章,为我朝谋取些实利,例如,引进其造船、铸炮之技,或允许其助我训练水师?”
朱慈烺综合各方意见,最终决定以平等之国格接见荷兰使节。他下旨令广东巡抚好生接待,护送荷兰使团北上南京。同时,他密令韩赞周,对使团成员进行严密监控,并搜集一切关于荷兰及欧洲的情报。
然而,就在南京朝廷准备接待西夷使团,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时,北方再次传来了惊人的消息!
韩赞周几乎是踉跄着闯入朱慈烺的暖阁,脸色是从未有过的苍白与急切。
“陛下!北……北边急报!肃亲王豪格,趁多铎与济尔哈朗内斗正酣,京城防务空虚之际,突然率其麾下正蓝旗及部分蒙古精锐,自四川秘密东出,绕过湖广明军防线,出奇兵……奇兵直逼河南卫辉府!其前锋游骑,已出现在黄河沿岸!看其兵锋所向,似是……似是直指开封!”
“什么?!”朱慈烺猛地从御座上站起,脸色骤变!
豪格竟然放弃了经营已久的四川,孤军深入,直插中原腹地!这一招,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多铎与济尔哈朗的内斗,竟然给了豪格如此巨大的可乘之机!
开封!若开封有失,则中原震动,江北防线将面临被侧翼包抄的巨大风险!整个战略态势可能瞬间逆转!
“史可法何在?!江北各军有何反应?!”朱慈烺急问。
“史阁部已急调徐州高杰部西进驰援,命庐州马祥麟部北上策应,扬州黄得功部严阵以待!然……然豪格此举太过突然,我军调动需要时间,只怕……只怕开封危矣!”
朱慈烺的心沉了下去。他千算万算,算计着清廷内部斗争,却没算到豪格会有如此魄力,行此险招!北方的巨大威胁,从未真正远离。大航海的美妙蓝图与西夷东渐的外交博弈,在这一刻,都被这来自中原的紧急军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帝国的重心,不得不再次、也是必须地,转向那狼烟骤起的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