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雷霆手段,如同投入池塘的巨石,涟漪迅速向四周扩散。消息传到西南贵阳府,正在与孙可望虚与委蛇的陈子龙,也感受到了这股强大的压力与支撑。
贵阳城内,一处看似普通的官署,实则戒备森严。陈子龙与孙可望的代表,正在进行又一轮艰苦的谈判。孙可望方的要求依旧咄咄逼人,不仅要“秦王”封号,要求世镇云贵,几乎索要完全的自治权,粮饷还需朝廷供给。
陈子龙一身御史官袍,面容清癯,但眼神锐利如刀。他听着对方代表唾沫横飞的要求,心中冷笑。若是之前,朝廷弱势,他或许还需更多让步周旋。但如今,淮西大捷的消息已然传来,南京朝廷整顿内部、肃清奸佞的铁腕行动,也通过特殊渠道被他知晓。这让他腰杆挺直了许多。
“贵使所言,孙将军之要求,恕本官直言,近乎裂土封王,朝廷绝无可能应允。”陈子龙打断对方的话,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陛下有旨,封爵之事,可谈。‘秦王’之位,非有擎天保驾之功不可轻授。孙将军若真心归附,当有实际行动以表诚意。”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指着四川方向:“如今肃亲王豪格盘踞四川,威胁湖广、陕西,乃我大明心腹之患,亦是孙将军之宿敌。陛下之意,孙将军若能出兵袭扰豪格后方,牵制其兵力,使其不得东顾。若取得成都,或斩杀豪格,则‘秦王’之爵,陛下必不吝惜!届时,云贵之地,亦可由孙将军暂管,但需接受朝廷派官,共理民政。”
孙可望的代表脸色变了几变,显然没料到陈子龙的态度突然变得如此强硬。他们自然也听说了南明在淮西和海上的胜利,深知此时再漫天要价,很可能鸡飞蛋打。
“陈御史,此事关系重大,在下需回报我家将军定夺。”
“请便。”陈子龙做了个送客的手势,“不过,还请贵使转告孙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朝廷如今兵锋正盛,内患渐除。若孙将军犹疑不定,待朝廷平定江北,挥师西向之时,恐悔之晚矣。”
送走孙可望的使者,陈子龙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借了朝廷大势的东风。陛下在南京的强硬,给了他在这里强硬谈判的底气。接下来,就看孙可望如何抉择了。是选择与朝廷合作,获取名分和实际利益,共同对抗豪格?还是继续首鼠两端,最终被各个击破?
几乎在同时,另一道旨意也从南京发出,经由兵部,直接送到了驻扎在安庆、庐州一带休整补充的“忠贞营”主将、荡寇伯刘宗敏手中。
旨意内容明确:擢升刘宗敏为征北前将军,命其率领忠贞营主力,即日开拔,北上增援徐州方向的高杰部。理由是,清军在多铎指挥下,正在淮安、宿迁一带大量集结,徐州压力骤增。忠贞营悍勇善战,尤擅流动作战,可协助高杰,巩固徐州防务,并伺机出击,牵制清军。
这道调令,看似合情合理,却蕴含着朱慈烺的深意。忠贞营毕竟是李自成旧部,归附不久,其忠诚度仍需考验。将其调离经营了一段时间的皖西,置于徐州高杰(虽已归附,但相对独立)和即将面临大战的前线,既可发挥其战斗力,也能在实战中进一步消耗、磨合、乃至掌控这支队伍。同时,也能避免其在相对安稳的后方坐大,形成新的割据势力。
刘宗敏接到旨意,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岂能不知朝廷的用意?但如今势比人强,皇帝手段狠辣,兵锋正盛,又有大义名分,他别无选择。
“妈的,朝廷这是要把咱们当刀使,还是放在火上烤啊!”副将田见秀低声抱怨。
刘宗敏冷哼一声:“是刀是柴,现在都由不得咱们了。告诉兄弟们,收拾行装,准备北上!要想活命,要想搏个前程,就得在徐州打出个样子来!让皇上,也让高杰那厮看看,咱忠贞营的厉害!”
忠贞营的调动,标志着南明的军事力量正在更有效地被整合、投放向关键战场。朱慈烺通过内部整顿获得的权威,正转化为对全局军事部署更强的掌控力。
贵阳城内,一处看似普通的官署,实则戒备森严。陈子龙与孙可望的代表,正在进行又一轮艰苦的谈判。孙可望方的要求依旧咄咄逼人,不仅要“秦王”封号,要求世镇云贵,几乎索要完全的自治权,粮饷还需朝廷供给。
陈子龙一身御史官袍,面容清癯,但眼神锐利如刀。他听着对方代表唾沫横飞的要求,心中冷笑。若是之前,朝廷弱势,他或许还需更多让步周旋。但如今,淮西大捷的消息已然传来,南京朝廷整顿内部、肃清奸佞的铁腕行动,也通过特殊渠道被他知晓。这让他腰杆挺直了许多。
“贵使所言,孙将军之要求,恕本官直言,近乎裂土封王,朝廷绝无可能应允。”陈子龙打断对方的话,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陛下有旨,封爵之事,可谈。‘秦王’之位,非有擎天保驾之功不可轻授。孙将军若真心归附,当有实际行动以表诚意。”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指着四川方向:“如今肃亲王豪格盘踞四川,威胁湖广、陕西,乃我大明心腹之患,亦是孙将军之宿敌。陛下之意,孙将军若能出兵袭扰豪格后方,牵制其兵力,使其不得东顾。若取得成都,或斩杀豪格,则‘秦王’之爵,陛下必不吝惜!届时,云贵之地,亦可由孙将军暂管,但需接受朝廷派官,共理民政。”
孙可望的代表脸色变了几变,显然没料到陈子龙的态度突然变得如此强硬。他们自然也听说了南明在淮西和海上的胜利,深知此时再漫天要价,很可能鸡飞蛋打。
“陈御史,此事关系重大,在下需回报我家将军定夺。”
“请便。”陈子龙做了个送客的手势,“不过,还请贵使转告孙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朝廷如今兵锋正盛,内患渐除。若孙将军犹疑不定,待朝廷平定江北,挥师西向之时,恐悔之晚矣。”
送走孙可望的使者,陈子龙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借了朝廷大势的东风。陛下在南京的强硬,给了他在这里强硬谈判的底气。接下来,就看孙可望如何抉择了。是选择与朝廷合作,获取名分和实际利益,共同对抗豪格?还是继续首鼠两端,最终被各个击破?
几乎在同时,另一道旨意也从南京发出,经由兵部,直接送到了驻扎在安庆、庐州一带休整补充的“忠贞营”主将、荡寇伯刘宗敏手中。
旨意内容明确:擢升刘宗敏为征北前将军,命其率领忠贞营主力,即日开拔,北上增援徐州方向的高杰部。理由是,清军在多铎指挥下,正在淮安、宿迁一带大量集结,徐州压力骤增。忠贞营悍勇善战,尤擅流动作战,可协助高杰,巩固徐州防务,并伺机出击,牵制清军。
这道调令,看似合情合理,却蕴含着朱慈烺的深意。忠贞营毕竟是李自成旧部,归附不久,其忠诚度仍需考验。将其调离经营了一段时间的皖西,置于徐州高杰(虽已归附,但相对独立)和即将面临大战的前线,既可发挥其战斗力,也能在实战中进一步消耗、磨合、乃至掌控这支队伍。同时,也能避免其在相对安稳的后方坐大,形成新的割据势力。
刘宗敏接到旨意,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岂能不知朝廷的用意?但如今势比人强,皇帝手段狠辣,兵锋正盛,又有大义名分,他别无选择。
“妈的,朝廷这是要把咱们当刀使,还是放在火上烤啊!”副将田见秀低声抱怨。
刘宗敏冷哼一声:“是刀是柴,现在都由不得咱们了。告诉兄弟们,收拾行装,准备北上!要想活命,要想搏个前程,就得在徐州打出个样子来!让皇上,也让高杰那厮看看,咱忠贞营的厉害!”
忠贞营的调动,标志着南明的军事力量正在更有效地被整合、投放向关键战场。朱慈烺通过内部整顿获得的权威,正转化为对全局军事部署更强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