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租界的地下诊所,赵铁锤的手术持续了数小时,最终勉强保住了性命,
但伤势过重,失血过多,依旧昏迷不醒,被转移到了一处更为隐蔽的安全屋进行后续治疗。
小野寺樱寸步不离地守着他,用湿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他额头的冷汗,那双原本清澈的眸子如今盛满了忧虑与恐惧,却也有着异乎寻常的坚韧。
张宗兴站在安全屋狭小的客厅里,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行动成功了,日军的化学武器阴谋被挫败,但这胜利的滋味,却混杂着牺牲弟兄的鲜血和痛苦,苦涩难当。
阿明沉默地站在他身后,脸上是未干的泪痕和压抑的怒火。
“兴爷,”阿明声音沙哑,
“牺牲弟兄的后事……已经按规矩安排好了,家属也送了抚恤金过去,用的是杜先生名下公司的名义。”
张宗兴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抚恤金能弥补失去亲人的痛苦吗?不能。但这是他们目前唯一能做的。
江湖路,刀头舔血,每一次行动都可能有人回不来,这个道理他们都懂,但当死亡真正降临在朝夕相处的兄弟身上时,那份痛楚依旧撕心裂肺。
脚步声轻轻响起,苏婉清端着两碗刚熬好的小米粥走了进来。
她的手臂缠着绷带,脸色依旧苍白,但神情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冷静。她将一碗粥递给阿明,另一碗放在张宗兴面前的矮几上。
“吃点东西吧,宗兴。你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张宗兴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那碗冒着热气的粥,摇了摇头,实在没有胃口。
苏婉清没有勉强他,只是在他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安静地陪着他。
她知道,此刻任何言语的安慰都是苍白的,默默的陪伴或许更能给他一些支撑。
过了一会儿,安全屋的门被轻轻敲响,是约定好的暗号。阿明警惕地透过猫眼确认后,打开了门。进来的是负责与婉容那边联络的婆子。
“张先生,”婆子低声道,
“郭女士……很担心您。她写了个字条,让我务必交到您手上。”说着,她递过来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宣纸。
张宗兴接过,展开。
纸上是他熟悉的、婉容那娟秀而略带哀婉的笔迹,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有简短的几句话:
“闻外间风雨甚急,心绪难宁。万望君一切安好,珍重自身。若得闲,盼能一见,知你平安,我便心安。”
字里行间,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牵挂与依赖,如同藤蔓,悄然缠绕上他本已沉重不堪的心。
张宗兴看着这张字条,心中五味杂陈。
婉容的柔情,是他在这冰冷残酷的争斗中难得的一丝温暖,但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他现在的处境如此危险,影佐祯昭必然像疯狗一样四处搜寻他和他身边人的踪迹,此时与婉容见面,无疑会增加暴露的风险,不仅危及自身,更会连累她。
他将字条缓缓折好,放入怀中。对那婆子道:
“回去告诉郭女士,我一切安好,让她不必挂心。眼下风声紧,不便相见,让她安心待在住处,不要随意走动。”
婆子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客厅里再次剩下他们三人。
苏婉清将张宗兴刚才的动作和细微的神情变化都看在眼里,她垂下眼帘,端起自己那碗已经微凉的粥,小口小口地喝着,没有说话。
她能理解张宗兴的决定,理智上完全赞同,但心底某个角落,却还是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他对婉容,终究是不同的。
那份明显的呵护与不忍,是她从未奢求,也深知自己不该奢求的。
张宗兴似乎察觉到了苏婉清瞬间的低落,他转过头,看向她,目光复杂。
他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对苏婉清,是生死相托的战友,是深入骨髓的默契,是无需言说的信任。这份情义,厚重如山,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男女之情,却又因为这份超越,而变得更加难以界定和触碰。
“婉清,”他最终只是低声唤了她的名字,带着一丝疲惫和歉意,“你也受了伤,好好休息。后面……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苏婉清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与淡然。
“我没事,皮外伤而已。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她顿了顿,补充道,
“北平少帅那边,是否需要再发一份更详细的通报?还有,揭露日军化学武器阴谋的证据,我已经安排好了传递渠道,预计明天就能见报。”
她迅速将话题拉回了正事,用行动表明,她不需要额外的安慰,她是他可以完全信赖的、最坚固的堡垒。
张宗兴心中一动,感激与愧疚交织。他点了点头:
“好,北平那边我来处理。证据见报后,密切关注日本人和南京方面的反应。”
乱世之中,情义两难。一边是柔婉依恋、需要他全力保护的红颜,一边是冷静坚韧、与他并肩作战的知己。
他无法辜负任何一份情义,却也无法同时给予她们完整的守护。他只能将这份沉重的情感深埋心底,继续扛起那似乎永无止境的家国重任,在这暗夜中踽踽独行。
窗外的天色,愈发阴沉了。
但伤势过重,失血过多,依旧昏迷不醒,被转移到了一处更为隐蔽的安全屋进行后续治疗。
小野寺樱寸步不离地守着他,用湿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他额头的冷汗,那双原本清澈的眸子如今盛满了忧虑与恐惧,却也有着异乎寻常的坚韧。
张宗兴站在安全屋狭小的客厅里,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行动成功了,日军的化学武器阴谋被挫败,但这胜利的滋味,却混杂着牺牲弟兄的鲜血和痛苦,苦涩难当。
阿明沉默地站在他身后,脸上是未干的泪痕和压抑的怒火。
“兴爷,”阿明声音沙哑,
“牺牲弟兄的后事……已经按规矩安排好了,家属也送了抚恤金过去,用的是杜先生名下公司的名义。”
张宗兴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抚恤金能弥补失去亲人的痛苦吗?不能。但这是他们目前唯一能做的。
江湖路,刀头舔血,每一次行动都可能有人回不来,这个道理他们都懂,但当死亡真正降临在朝夕相处的兄弟身上时,那份痛楚依旧撕心裂肺。
脚步声轻轻响起,苏婉清端着两碗刚熬好的小米粥走了进来。
她的手臂缠着绷带,脸色依旧苍白,但神情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冷静。她将一碗粥递给阿明,另一碗放在张宗兴面前的矮几上。
“吃点东西吧,宗兴。你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张宗兴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那碗冒着热气的粥,摇了摇头,实在没有胃口。
苏婉清没有勉强他,只是在他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安静地陪着他。
她知道,此刻任何言语的安慰都是苍白的,默默的陪伴或许更能给他一些支撑。
过了一会儿,安全屋的门被轻轻敲响,是约定好的暗号。阿明警惕地透过猫眼确认后,打开了门。进来的是负责与婉容那边联络的婆子。
“张先生,”婆子低声道,
“郭女士……很担心您。她写了个字条,让我务必交到您手上。”说着,她递过来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宣纸。
张宗兴接过,展开。
纸上是他熟悉的、婉容那娟秀而略带哀婉的笔迹,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有简短的几句话:
“闻外间风雨甚急,心绪难宁。万望君一切安好,珍重自身。若得闲,盼能一见,知你平安,我便心安。”
字里行间,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牵挂与依赖,如同藤蔓,悄然缠绕上他本已沉重不堪的心。
张宗兴看着这张字条,心中五味杂陈。
婉容的柔情,是他在这冰冷残酷的争斗中难得的一丝温暖,但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他现在的处境如此危险,影佐祯昭必然像疯狗一样四处搜寻他和他身边人的踪迹,此时与婉容见面,无疑会增加暴露的风险,不仅危及自身,更会连累她。
他将字条缓缓折好,放入怀中。对那婆子道:
“回去告诉郭女士,我一切安好,让她不必挂心。眼下风声紧,不便相见,让她安心待在住处,不要随意走动。”
婆子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客厅里再次剩下他们三人。
苏婉清将张宗兴刚才的动作和细微的神情变化都看在眼里,她垂下眼帘,端起自己那碗已经微凉的粥,小口小口地喝着,没有说话。
她能理解张宗兴的决定,理智上完全赞同,但心底某个角落,却还是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他对婉容,终究是不同的。
那份明显的呵护与不忍,是她从未奢求,也深知自己不该奢求的。
张宗兴似乎察觉到了苏婉清瞬间的低落,他转过头,看向她,目光复杂。
他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对苏婉清,是生死相托的战友,是深入骨髓的默契,是无需言说的信任。这份情义,厚重如山,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男女之情,却又因为这份超越,而变得更加难以界定和触碰。
“婉清,”他最终只是低声唤了她的名字,带着一丝疲惫和歉意,“你也受了伤,好好休息。后面……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苏婉清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与淡然。
“我没事,皮外伤而已。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她顿了顿,补充道,
“北平少帅那边,是否需要再发一份更详细的通报?还有,揭露日军化学武器阴谋的证据,我已经安排好了传递渠道,预计明天就能见报。”
她迅速将话题拉回了正事,用行动表明,她不需要额外的安慰,她是他可以完全信赖的、最坚固的堡垒。
张宗兴心中一动,感激与愧疚交织。他点了点头:
“好,北平那边我来处理。证据见报后,密切关注日本人和南京方面的反应。”
乱世之中,情义两难。一边是柔婉依恋、需要他全力保护的红颜,一边是冷静坚韧、与他并肩作战的知己。
他无法辜负任何一份情义,却也无法同时给予她们完整的守护。他只能将这份沉重的情感深埋心底,继续扛起那似乎永无止境的家国重任,在这暗夜中踽踽独行。
窗外的天色,愈发阴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