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帝议皇庄通商事,突提景泰震群僚-《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暖阁里,刚因追封于谦之事松了口气,朱厚照的目光便落在了韩文身上。

  他手指轻轻敲着案上的“皇庄产业清单”。

  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韩尚书,朕问你,朕的皇庄,能不能和民间商人做生意?”

  韩文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朝笏差点没攥稳。

  皇庄是皇家私产,祖制里只许种粮、供用内廷,哪有和商人做生意的道理?

  他刚想开口提“祖制”。

  就听见朱厚照接着说。

  “朕想让皇庄的绸缎、瓷器、粮米,优先卖给那些本分的商人,他们给朕赚钱,朕也给他们活路。”

  “而且朕说了,皇庄赚的钱,按民间商户的规矩,给户部交三成税,填补国库的窟窿,你看可行?”

  “皇庄…… 交税?”

  韩文彻底懵了,眼睛瞪得溜圆。

  他当了这么多年户部尚书,只见过官绅逃税、勋贵免税,从没见过皇帝的私产主动交税的。

  这要是真能成,每年至少能多收几十万两,财政赤字的窟窿就能填上一大半。

  他心里飞快盘算。

  陛下这哪是想做生意,分明是想借皇庄的名头,给民间商人铺路。

  皇庄带头通商、交税,那些勋贵再想垄断行业、偷税漏税,就没了借口。

  而且皇帝主动交税,也能堵住那些说“陛下只顾私产”的闲话,一举两得啊!

  不光是韩文,李东阳、张升这些老臣也瞬间明白了朱厚照的用意。

  李东阳捻着胡须的手顿了顿,心里暗道。

  陛下这步棋走得妙,用皇庄做幌子,实则推动通商、增加税收,既绕开了“重农抑商”的祖制,又能解决财政难题,比硬提“商税改革”聪明多了。

  只有江彬没琢磨透其中的门道,挠了挠头道。

  “陛下,做生意好啊!皇庄的绸缎比民间的好,卖给商人肯定能赚钱,还能交税填补边饷,末将举双手赞成!”

  朱厚照看了眼还在发愣的韩文,语气里带了点调侃。

  “咋了?韩尚书这是不乐意?朕带头交税,给国库添银子,还不行?”

  “还是说,朕这个大明皇帝,想做点利国利民的事,还得求着你们答应?”

  这话可诛心了!

  韩文吓得连忙躬身,额头的汗都下来了。

  “陛下息怒!臣…… 臣不是不乐意!是太惊喜了!”

  “陛下肯让皇庄通商、交税,是大明之幸、百姓之幸!臣举双手赞成!太行了!陛下想干啥,臣都支持!”

  他可不敢再犹豫了。

  陛下都把“皇帝求着大臣”的话放出来了,再推脱,就是不给皇帝面子,传出去还得被百姓骂“阻碍民生”,比之前李东阳的处境还难。

  朱厚照笑了,对众人道。

  “好,既然韩尚书同意了,江总兵也赞成,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朕只是跟你们通个气,后续的章程,朕会让张永跟商人谈,谈妥了再报给户部备案。”

  萧敬连忙附和。

  “陛下英明!皇庄通商交税,既利国又利民,奴婢这就让司礼监配合户部,做好备案的事!”

  张升也跟着道。

  “陛下此举,既能增加税收,又能规范商业,臣佩服!礼部这边,也会配合宣传,让百姓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

  暖阁里的气氛又轻松起来,大臣们都在夸赞朱厚照的英明。

  只有李东阳心里隐隐觉得,陛下不会就这么结束。

  刚才追封于谦,现在提皇庄通商,都是在打破祖制,陛下怕是还有更大的动作。

  果然,朱厚照话锋一转,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悠悠道。

  “刚才聊到了于少保,朕又想起个人。当年于少保能守住北京,除了他自己忠勇,还有个人也功不可没 —— 景泰皇帝。诸位说说,景泰皇帝,算不算我大明的功臣?”

  “轰”的一声,暖阁里像炸了锅!

  大臣们瞬间僵在原地,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韩文手里的朝笏“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都没顾上捡,只是愣愣地看着朱厚照。

  景泰皇帝!那可是废帝啊!

  英宗爷复辟后,不仅废了他的帝号,还给他上了“戾”的恶谥,称“郕戾王”。

  后来宪宗爷虽然恢复了他的帝号,却没给庙号,也没改谥号,官方文书里,他只能算“半个皇帝”,连入太庙的资格都没有!

  李东阳的脸色瞬间煞白,手指紧紧攥着朝服的衣角,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陛下这是要干什么?

  追封于谦已经破了祖制,现在还要为景泰皇帝正名?

  这可是触碰皇家禁忌了!

  英宗爷是陛下的曾祖父,景泰皇帝是英宗爷的弟弟,陛下为叔叔正名,岂不是在变相否定曾祖父的决定?

  张升更是吓得嘴唇都在哆嗦,结结巴巴道。

  “陛…… 陛下!景泰皇帝…… 此事…… 此事非同小可啊!英宗爷当年……”

  “朕知道英宗爷当年的决定。”

  朱厚照打断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威严。

  “朕也知道,宪宗爷只恢复了帝号,没给庙号和谥号。”

  “可朕想问的是,当年瓦剌兵临城下,英宗爷被俘,是景泰皇帝登基稳定朝局,支持于少保守城,才保住了大明的江山。”

  “要是没有他,大明早就没了,哪还有咱们今天坐在这里议事的机会?”

  暖阁里瞬间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满是惊恐和犹豫。

  陛下这话,分明是想给景泰皇帝恢复庙号和谥号,彻底正名啊!

  可这涉及到英宗爷的颜面,涉及到皇家的血脉正统,谁敢轻易表态?

  江彬也看出了不对劲,收起了刚才的笑容,乖乖站在一旁,不敢再说话。

  这种皇家内部的事,他一个武将掺和不起。

  萧敬更是把头埋得低低的,手里的拂尘都快捏断了。

  司礼监只管批红,这种触碰先帝决策的事,他可不敢乱表态,只能听陛下的。

  朱厚照看着众人震惊的模样,没有再追问,只是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喝着。

  暖阁里的阳光渐渐升高,落在大臣们紧绷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