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信到-《我在古代靠种田赢麻了》

  县衙后院

  苏县令正站在窗前,眉头紧锁,一脸忧虑。

  “夫君,你还在担心圣上寿诞的事?”苏夫人轻轻地走到苏县令身边,将一件外套披在他的身上,柔声说道。

  苏县令转过身来,看着苏夫人,叹了口气道:“圣上的寿诞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按照常理,卫忠应该早就回来了。

  可现在不仅人不见回来,就连洛峰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这实在是有些不正常啊!我担心会有一些我们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苏夫人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说道:“这可怎么办才好呢?要不我们还是派个人去打听一下情况吧?”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急。

  然而,苏县令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冷静地分析道:

  “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轻易声张,若是我们贸然派人去打听,恐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他的语气坚定,显然已经深思熟虑过。

  正当两人陷入沉思之际,突然间,一阵急促而响亮的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沉寂。

  苏县令和苏夫人对视一眼,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惊讶。

  苏县令迅速站起身来,快步走到门口,毫不犹豫地打开了门。

  门开后,只见苏县令的书童正站在门口,他的胸口剧烈起伏着,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累得气喘吁吁。

  “大人,收……收到林公子的信了!”书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信递给了苏县令。

  书童深知苏县令最近一直惦记着林公子的信件,所以一收到下面人送来的信,他便马不停蹄地给苏县令送了过来。

  苏县令的心中猛地一紧,他急忙接过信,仿佛这封信承载着他所有的希望和担忧。他迅速将信打开,目光如饥似渴地扫过信中的每一个字。

  随着阅读的进行,苏县令原本紧绷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脸上的忧虑也渐渐被释然所取代。

  看完信后,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长舒了一口气。

  苏县令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微笑着对书童说道:“做得好,你先下去歇息吧。”

  书童如释重负,向苏县令行了个礼,然后转身离去,留下苏县令和苏夫人在屋内。

  苏夫人看着苏县令脸上那明显放松的表情,心中不禁好奇,于是开口问道:“夫君,看你这模样,莫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苏县令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但随即又想起了信中的某些内容,忍不住笑骂道:“这洛峰啊,可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

  苏夫人见状,更加好奇了,追问道:“怎么回事?夫君快说说。”

  苏县令一边笑着,一边将手中林洛峰的认错书递给苏夫人,说道:“你自己看吧,这小子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苏夫人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

  原来,林洛峰本来计划等卫忠的伤势痊愈后,便一同返回,亲自向表哥讲述寿宴上发生的事情,给表哥一个惊喜。

  他原本觉得不过是短短几天的时间,所以就把先写信回来的事情给耽搁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让林洛峰始料未及的事情。由于他在圣上的寿诞上表现出色,引起了一些京城贵族的关注和青睐。

  这些贵族们对林洛峰颇为欣赏,纷纷表示希望能将自家的闺女嫁给他。侯夫人自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惊喜”降临。

  自从寿诞结束后,她便一直将林洛峰拘留在京城,安排他去与各家的小姐们相见,那架势简直就是恨不得今年就把林洛峰的亲事给办妥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卫忠终于养好了伤,但他却始终没有等来林洛峰的召见。

  又过了好几天,卫忠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只得硬着头皮前来求见林洛峰。

  与此同时,林洛峰正被自家母亲安排的各种相亲搞得焦头烂额。

  他整日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应对这些相看,以至于完全忘记了卫忠的事情。

  当林洛峰看到卫忠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自己好像一直没有给表哥回信!

  他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仿佛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哇凉哇凉的。这下可好了,自己竟然把表哥给得罪了!

  林洛峰赶忙回到书房,匆匆忙忙地将近期发生的事情以及最终的结果详细地写了一封信,寄给了苏县令。

  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他还在信中附上了一份诚恳的认错书,希望表哥能够原谅自己的疏忽。写完信后,林洛峰立刻安排人快马加鞭地将信送给苏县令。

  处理完这件事情,林洛峰稍稍松了一口气。他转头对卫忠说道:

  “你再稍等几日,我正在想办法逃脱母亲的安排。等我成功脱身之后,定会立刻与你一同返回清水县。”

  站在一旁的苏夫人看完林洛峰的信件,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稍稍缓了口气,然后好奇地问道:“圣上可有说要奖赏些什么呢?”

  苏县令面带微笑地说道:“圣上竟然破例将我提升两个等级,封为正六品,而且还让我继续在清水县任职,这可真是让人喜出望外啊!

  不过,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圣上竟然直接册封徐淼淼为从七品农事州判,这可是我大越朝的第一位女官啊!”

  苏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同样感到十分惊讶,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朝里就没有人对此表示反对吗?”

  苏县令解释道:“圣上是在寿诞之时亲口下旨的,而且圣上只是让徐淼淼负责研制农具,并没有赋予她太多实际权力,否则,朝堂之上恐怕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苏夫人听后,觉得苏县令说得有道理,便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她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迟疑地说道:“那夫君,我们是否应该提前把这个消息告诉徐家人呢?”

  苏县令思考片刻后,摇了摇头,说道:“目前颁旨的使臣尚未抵达,这件事情后续是否会有变动,谁也无法确定。

  若是我们现在就告知徐家人,万一最后出现什么意外,岂不是让他们空欢喜一场?还是再等等吧。

  按照时间来算,使臣在路上即使再慢,半个月左右也应该能到了,到时候我们再看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