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所有人第一次经历“双抢”的工作,对于这个陌生的流程,大家都充满了期待和紧张。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每个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人们就早早地起床,迎着晨曦走向田间。
他们有的人拿着镰刀挥洒着,稻子齐刷刷倒下,有的人利用曲辕犁将地犁平,剩下的人则借用秧马完成插秧。
中午,烈日当空,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人们的汗水像雨点一样滴落。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们只是默默地忍受着酷热,继续埋头苦干。
傍晚,太阳渐渐西沉,天边泛起了一抹晚霞。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地走回家中。
经过一天的劳作,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脸上也布满了尘土,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满足和欣慰。
就这样,日复一日,经过这大半个月的时间的劳作,所有人几乎都瘦了一圈。
然而,当他们看到地里又是一片绿油油的秧苗时,心中的喜悦瞬间涌上心头。那一片片嫩绿的秧苗,仿佛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未来丰收的希望。
在“双抢”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人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
但他们仅仅休息了半天,第二天就又重新回到田间,继续忙碌起来。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地里的是他们的生存之本。
“双抢”结束后,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停歇。晒稻、脱粒……一项项工作接踵而至。
而徐家人除了完成这些常规的工作外,还要将杂交的这些种子继续浸种催芽,然后再一步步地将它们种植下去。
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徐家人却乐此不疲。他们用心呵护着每一颗种子,期待着它们能够茁壮成长,最终收获满满的粮食。
如今,不仅仅是徐家村,整个清水县的人们都在为晚稻的收成而忙碌着。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辛勤劳作,淼淼他们终于在八月中旬左右完成了之前杂交的种子生长的秧苗的插秧工作。
上半年杂交种子的特性,只有通过观察下半年稻子的生长趋势才能确定下来。
果然如淼淼所料,去年经过人工授粉长成的种子培育出的稻子,又恢复到了之前的产量水平。
这表明使用徐家村原有的稻种进行杂交产生的种子,并不是淼淼所期望的那种。
然而,这一结果并没有让淼淼感到气馁,反而在她的意料之中。毕竟,培育杂交水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过程,失败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就在这天,淼淼正在屋内专心撰写着杂交水稻的培训规划,突然,屋外传来了徐爷爽朗的笑声。
淼淼不禁停下手中的笔,好奇地走出门去,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徐爷如此开怀。
“爷,啥事这么开心呀?”徐家人听到声音,纷纷转过头来,一同看向淼淼,只见他们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掩饰的笑容,但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徐二伯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率先开口说道:“刚才你瘦子叔来了,他刚从县里回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听说咱们这儿的女官现在已经被圣上封为正六品了呢!”
徐二伯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说的不就是你吗,淼淼!你瘦子叔一得到这个消息,就赶忙回来告诉我们了。”
徐爷也高兴地附和道:“是啊,之前听你二伯说,你这次研究的水车能让你升官,我虽然也抱有很大的期望,但真没想到圣上竟然给你连升三级,这可真是光宗耀祖、光耀我徐家啊!”
“对对对,淼淼,咱们得赶紧收拾收拾,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人来宣读圣旨了呢。”徐大伯兴奋地说道。
这时,大伯娘突然插话道:“爹,咱们要不要去跟大伯说一声啊?毕竟这也是咱们徐家的大喜事呢。”
徐爷笑着说道:“没错,大山,你现在立刻动身前往你大爷爷家,将这件事转达给他。
如果他没什么重要事情的话,建议他过来一趟。”不知道想到了啥,徐爷说道:“我猜都不用你说,你大爷爷肯定会立马跑过来,哈哈~”
大山听完徐爷的吩咐,二话不说,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说来也巧,当大山赶到徐村长家时,恰好看到徐家的几位族老也在屋内。
大山气喘吁吁地把家里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众人,大家听后都喜出望外,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紧接着,他们毫不犹豫地一同起身,急匆匆地朝着淼淼家走去,大山还没开口邀请,就被大爷爷他们甩到了后面。
来到淼淼家,传旨的官员还没有到,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大家都怕错过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正好徐爷留他们吃饭,他们就顺势留了下来。
众人心里都想着,正好可以在淼淼家等待传旨的官员到来,这样既方便又省事。
时间过得很快,一顿丰盛的午餐过后,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突然,屋外传来一阵清脆的敲锣打鼓声。
这声音犹如天籁之音,让徐家里的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徐家人相互看了看,赶忙起身,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衣物,然后满心欢喜地迎出门去。
然而,当他们看清来人时,却都不禁愣住了——传旨的竟然是傅先生!
淼淼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问道:“傅先生,怎么会是您亲自前来呢?您的事情都忙完了吗?”
傅先生嘴角含笑,语气沉稳地说道:“府城的事情办妥之后,老夫也让德安将森哥的事安排好了,我无事便想着学堂的事,于是,就启程赶了回来。
说来也巧,我路过县衙时,恰好遇到宣旨的队伍,于是老夫便毛遂自荐,主动将这宣旨的差事给揽了下来。”
徐家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对傅先生的身份背景有所猜测,但万万没有料到,他竟然能够如此轻易地接手宣旨这样重要的事情。
这无疑让他们对傅先生的地位和能力有了新的认识,看来之前还是低估了他啊!
傅先生环视一圈,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然后面色一正,朗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宣旨吧!”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人们就早早地起床,迎着晨曦走向田间。
他们有的人拿着镰刀挥洒着,稻子齐刷刷倒下,有的人利用曲辕犁将地犁平,剩下的人则借用秧马完成插秧。
中午,烈日当空,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人们的汗水像雨点一样滴落。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们只是默默地忍受着酷热,继续埋头苦干。
傍晚,太阳渐渐西沉,天边泛起了一抹晚霞。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地走回家中。
经过一天的劳作,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脸上也布满了尘土,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满足和欣慰。
就这样,日复一日,经过这大半个月的时间的劳作,所有人几乎都瘦了一圈。
然而,当他们看到地里又是一片绿油油的秧苗时,心中的喜悦瞬间涌上心头。那一片片嫩绿的秧苗,仿佛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未来丰收的希望。
在“双抢”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人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
但他们仅仅休息了半天,第二天就又重新回到田间,继续忙碌起来。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地里的是他们的生存之本。
“双抢”结束后,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停歇。晒稻、脱粒……一项项工作接踵而至。
而徐家人除了完成这些常规的工作外,还要将杂交的这些种子继续浸种催芽,然后再一步步地将它们种植下去。
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徐家人却乐此不疲。他们用心呵护着每一颗种子,期待着它们能够茁壮成长,最终收获满满的粮食。
如今,不仅仅是徐家村,整个清水县的人们都在为晚稻的收成而忙碌着。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辛勤劳作,淼淼他们终于在八月中旬左右完成了之前杂交的种子生长的秧苗的插秧工作。
上半年杂交种子的特性,只有通过观察下半年稻子的生长趋势才能确定下来。
果然如淼淼所料,去年经过人工授粉长成的种子培育出的稻子,又恢复到了之前的产量水平。
这表明使用徐家村原有的稻种进行杂交产生的种子,并不是淼淼所期望的那种。
然而,这一结果并没有让淼淼感到气馁,反而在她的意料之中。毕竟,培育杂交水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过程,失败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就在这天,淼淼正在屋内专心撰写着杂交水稻的培训规划,突然,屋外传来了徐爷爽朗的笑声。
淼淼不禁停下手中的笔,好奇地走出门去,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徐爷如此开怀。
“爷,啥事这么开心呀?”徐家人听到声音,纷纷转过头来,一同看向淼淼,只见他们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掩饰的笑容,但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徐二伯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率先开口说道:“刚才你瘦子叔来了,他刚从县里回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听说咱们这儿的女官现在已经被圣上封为正六品了呢!”
徐二伯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说的不就是你吗,淼淼!你瘦子叔一得到这个消息,就赶忙回来告诉我们了。”
徐爷也高兴地附和道:“是啊,之前听你二伯说,你这次研究的水车能让你升官,我虽然也抱有很大的期望,但真没想到圣上竟然给你连升三级,这可真是光宗耀祖、光耀我徐家啊!”
“对对对,淼淼,咱们得赶紧收拾收拾,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人来宣读圣旨了呢。”徐大伯兴奋地说道。
这时,大伯娘突然插话道:“爹,咱们要不要去跟大伯说一声啊?毕竟这也是咱们徐家的大喜事呢。”
徐爷笑着说道:“没错,大山,你现在立刻动身前往你大爷爷家,将这件事转达给他。
如果他没什么重要事情的话,建议他过来一趟。”不知道想到了啥,徐爷说道:“我猜都不用你说,你大爷爷肯定会立马跑过来,哈哈~”
大山听完徐爷的吩咐,二话不说,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说来也巧,当大山赶到徐村长家时,恰好看到徐家的几位族老也在屋内。
大山气喘吁吁地把家里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众人,大家听后都喜出望外,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紧接着,他们毫不犹豫地一同起身,急匆匆地朝着淼淼家走去,大山还没开口邀请,就被大爷爷他们甩到了后面。
来到淼淼家,传旨的官员还没有到,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大家都怕错过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正好徐爷留他们吃饭,他们就顺势留了下来。
众人心里都想着,正好可以在淼淼家等待传旨的官员到来,这样既方便又省事。
时间过得很快,一顿丰盛的午餐过后,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突然,屋外传来一阵清脆的敲锣打鼓声。
这声音犹如天籁之音,让徐家里的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徐家人相互看了看,赶忙起身,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衣物,然后满心欢喜地迎出门去。
然而,当他们看清来人时,却都不禁愣住了——传旨的竟然是傅先生!
淼淼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问道:“傅先生,怎么会是您亲自前来呢?您的事情都忙完了吗?”
傅先生嘴角含笑,语气沉稳地说道:“府城的事情办妥之后,老夫也让德安将森哥的事安排好了,我无事便想着学堂的事,于是,就启程赶了回来。
说来也巧,我路过县衙时,恰好遇到宣旨的队伍,于是老夫便毛遂自荐,主动将这宣旨的差事给揽了下来。”
徐家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对傅先生的身份背景有所猜测,但万万没有料到,他竟然能够如此轻易地接手宣旨这样重要的事情。
这无疑让他们对傅先生的地位和能力有了新的认识,看来之前还是低估了他啊!
傅先生环视一圈,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然后面色一正,朗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宣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