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热情地打招呼道:“哎呀呀,这不是徐女官嘛!真是好久不见呐!此番进京,可是来领圣上的封赏呀?”
淼淼见状,连忙躬身行了一礼,微笑着回答道:“正是,苏大人如今官运亨通,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苏县令微笑着摆了摆手,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这不过是托您的福罢了。要说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还得是徐女官您啊!您献上的高产良种,可是为咱们县的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呢!”
一旁的使臣见状,有些焦急地插嘴道:“苏大人,徐女官此次进京面圣可是有要事在身,时间紧迫,不能再耽搁了。”
苏县令连忙点头应道:“是是是,我这就不多耽误徐女官的时间了。徐女官啊,如果您在京城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尽管来找我,我定会全力相助。”
淼淼感激地谢过苏县令,然后便随着使臣一同继续赶路。
经过一番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皇宫之外。使臣先进去通报,没过多久便出来转达圣上的旨意:
“圣上今日政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接见徐女官。圣上吩咐,让徐女官先去馆驿歇息,明日早朝再行封赏。”
淼淼领命后,便跟着前来接引的人前往馆驿。大山和小黑也被妥善地安排在馆驿的另一处地方。
淼淼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心中思绪万千。她不禁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种种经历,以及对京城的种种期待和不安。
她不知道明日早朝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使命,得到圣上的认可和赏赐。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淼淼就早早地起床,将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她与使臣一同进宫,而大山则留在驿馆照看小黑,以免小黑不小心闯祸,惹出事来。
早朝已经进行了好一会儿,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汇报着各自的事务,皇上也在认真地听着。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李总管注意到自己的徒弟正在不远处向他比划着什么。李总管立刻明白了过来,这是徐女官到了。
他快步走到皇上身边,轻声说道:“皇上,徐女官此刻正在殿外候着。”
皇上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哦?快请她进来吧。”
原来,皇上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因为高产稻种的事情而心情愉悦,如今听说这位大功臣来了,更是精神一振。
李总管得到旨意后,高声喊道:“宣徐女官觐见~”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无论是殿内的大臣们还是殿外的侍卫们,都知道最近最热门的话题人物来了。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殿外,期待着徐女官的出现。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着淡蓝色官服的年轻女子缓缓走来。
这官服是昨天礼部刚刚送过来的,颜色清新淡雅,与淼淼的气质颇为相称。
她的步伐轻盈,仿佛在翩翩起舞一般,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优雅。她的神色从容自若,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拘谨,眉眼间透露出几分质朴的灵动,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淼淼紧跟在使臣身后,踏入了这金碧辉煌的朝堂。她小心翼翼的环顾四周,只见那高高的龙椅上,圣上正端坐其中,威严而庄重。而在龙椅下方,群臣分列两旁,或站或坐,每个人都身着朝服,庄严肃穆。
淼淼恭敬地跪下,她的动作优雅而庄重,仿佛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她的双膝跪地,上身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头部微微低垂,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当她抬起头时,声音清脆而响亮,同时又透露出一种恰到好处的恭敬:“微臣农事州判徐淼淼,见过皇上。”她的话语简洁明了,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皇上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淼淼。他的目光在淼淼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观察她的一举一动。
然后,皇上露出了微笑,说道:“徐女官,你献上高产良种,解了朕的心头大患,实乃大功一件。朕今日便要好好赏你。”
淼淼再次叩首,她的动作迅速而利落,显示出她对皇上的敬畏之心。
她说道:“多谢皇上隆恩,此乃万民之幸,非民女一人之功。”她的语气谦逊,将功劳归功于百姓,而非个人。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徐爱卿,快平身吧!”
淼淼起身后便立在中间等着皇上下一步指令。
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位来自乡野的女官议论纷纷。毕竟,他们也是头一次见到这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徐女官。
有些人对她的出身表示怀疑,认为一个乡野女子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能耐;而另一些人则对她的功绩表示赞赏,认为她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皇上注意到了大臣们的议论,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然后,他说道:“现在,徐女官就在这殿中,大家有任何想问的抓紧时间问吧,别到时候又怀疑徐女官的功绩。”
显然,皇上这话是对之前怀疑淼淼进献稻种有问题的大臣说的。
淼淼心里很清楚,自己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某些人,但对于高产稻种这个问题,她却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镇定自若地静候着诸位大臣的询问。
皇上见淼淼如此自信,心中对她的满意度又增添了几分。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突然站了出来,他的语气阴阳怪气,充满了质疑:
“徐女官,你说这高产良种真的是出自你之手吗?该不会是你从别的什么地方偶然得到的,然后就厚颜无耻地冒领这份功劳吧?”
面对这位大臣的质问,淼淼显得异常冷静,她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回应道:“大人,这高产良种的确是我经过多年在田间反复试验和培育才得到的成果。
每一个种植步骤、每一个培育环节,我都有详细的记录。大人若是对此心存疑虑,完全可以派遣专人前往我的家乡进行查证。”
淼淼见状,连忙躬身行了一礼,微笑着回答道:“正是,苏大人如今官运亨通,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苏县令微笑着摆了摆手,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这不过是托您的福罢了。要说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还得是徐女官您啊!您献上的高产良种,可是为咱们县的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呢!”
一旁的使臣见状,有些焦急地插嘴道:“苏大人,徐女官此次进京面圣可是有要事在身,时间紧迫,不能再耽搁了。”
苏县令连忙点头应道:“是是是,我这就不多耽误徐女官的时间了。徐女官啊,如果您在京城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尽管来找我,我定会全力相助。”
淼淼感激地谢过苏县令,然后便随着使臣一同继续赶路。
经过一番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皇宫之外。使臣先进去通报,没过多久便出来转达圣上的旨意:
“圣上今日政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接见徐女官。圣上吩咐,让徐女官先去馆驿歇息,明日早朝再行封赏。”
淼淼领命后,便跟着前来接引的人前往馆驿。大山和小黑也被妥善地安排在馆驿的另一处地方。
淼淼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心中思绪万千。她不禁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种种经历,以及对京城的种种期待和不安。
她不知道明日早朝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使命,得到圣上的认可和赏赐。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淼淼就早早地起床,将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她与使臣一同进宫,而大山则留在驿馆照看小黑,以免小黑不小心闯祸,惹出事来。
早朝已经进行了好一会儿,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汇报着各自的事务,皇上也在认真地听着。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李总管注意到自己的徒弟正在不远处向他比划着什么。李总管立刻明白了过来,这是徐女官到了。
他快步走到皇上身边,轻声说道:“皇上,徐女官此刻正在殿外候着。”
皇上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哦?快请她进来吧。”
原来,皇上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因为高产稻种的事情而心情愉悦,如今听说这位大功臣来了,更是精神一振。
李总管得到旨意后,高声喊道:“宣徐女官觐见~”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无论是殿内的大臣们还是殿外的侍卫们,都知道最近最热门的话题人物来了。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殿外,期待着徐女官的出现。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着淡蓝色官服的年轻女子缓缓走来。
这官服是昨天礼部刚刚送过来的,颜色清新淡雅,与淼淼的气质颇为相称。
她的步伐轻盈,仿佛在翩翩起舞一般,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优雅。她的神色从容自若,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拘谨,眉眼间透露出几分质朴的灵动,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淼淼紧跟在使臣身后,踏入了这金碧辉煌的朝堂。她小心翼翼的环顾四周,只见那高高的龙椅上,圣上正端坐其中,威严而庄重。而在龙椅下方,群臣分列两旁,或站或坐,每个人都身着朝服,庄严肃穆。
淼淼恭敬地跪下,她的动作优雅而庄重,仿佛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她的双膝跪地,上身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头部微微低垂,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当她抬起头时,声音清脆而响亮,同时又透露出一种恰到好处的恭敬:“微臣农事州判徐淼淼,见过皇上。”她的话语简洁明了,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皇上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淼淼。他的目光在淼淼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观察她的一举一动。
然后,皇上露出了微笑,说道:“徐女官,你献上高产良种,解了朕的心头大患,实乃大功一件。朕今日便要好好赏你。”
淼淼再次叩首,她的动作迅速而利落,显示出她对皇上的敬畏之心。
她说道:“多谢皇上隆恩,此乃万民之幸,非民女一人之功。”她的语气谦逊,将功劳归功于百姓,而非个人。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徐爱卿,快平身吧!”
淼淼起身后便立在中间等着皇上下一步指令。
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位来自乡野的女官议论纷纷。毕竟,他们也是头一次见到这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徐女官。
有些人对她的出身表示怀疑,认为一个乡野女子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能耐;而另一些人则对她的功绩表示赞赏,认为她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皇上注意到了大臣们的议论,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然后,他说道:“现在,徐女官就在这殿中,大家有任何想问的抓紧时间问吧,别到时候又怀疑徐女官的功绩。”
显然,皇上这话是对之前怀疑淼淼进献稻种有问题的大臣说的。
淼淼心里很清楚,自己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某些人,但对于高产稻种这个问题,她却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镇定自若地静候着诸位大臣的询问。
皇上见淼淼如此自信,心中对她的满意度又增添了几分。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突然站了出来,他的语气阴阳怪气,充满了质疑:
“徐女官,你说这高产良种真的是出自你之手吗?该不会是你从别的什么地方偶然得到的,然后就厚颜无耻地冒领这份功劳吧?”
面对这位大臣的质问,淼淼显得异常冷静,她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回应道:“大人,这高产良种的确是我经过多年在田间反复试验和培育才得到的成果。
每一个种植步骤、每一个培育环节,我都有详细的记录。大人若是对此心存疑虑,完全可以派遣专人前往我的家乡进行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