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亲家病了-《从上门女婿到商业大亨》

  唐小五也是猛的一愣,这姑娘转变也太快了吧?

  刚才还是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怎么突然又和自己讨论结婚以后的事情呢?

  唐小五不加思索,当即说道:

  “那有什么,名字不过一个代号,随谁的姓有区别吗?”

  张小雪放下心来,这时却转移话题,笑着说道:

  “快喝口水吧,水都凉了吧,”

  唐小五这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捧着水碗,自己走了这么远,还真的有些渴了,

  低头喝了一口,真甜,暗中猜测这女子一定是放了白糖。

  想到这里,心里觉得甜蜜蜜的,一饮而尽,随手抹了一下嘴角,再次向张小雪道谢。

  张小雪看到唐小五这么彬彬有礼,在一旁也是高兴得眯起了眼睛。

  唐老汉眼看日头已经偏西,却不见唐小五回家,急得在家团团乱转,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他的老婆看他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不由得有些好笑,

  “你要是不放心,就去接接他,应该快回来了,”

  唐老汉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转身正要走出家门,忽然又想起什么,

  忙去拿了一把镰刀,背上个柳条编的粪箕子,慢悠悠的走出了家门,

  有个年轻人看到他,笑着招呼道:

  “这时候去哪里啊,二叔?”

  “毛蛋啊,我去给牲口割把草,”

  唐老汉嘴里搭着话,脚下不停,慢腾腾的顺着大路往前走,出了庄子一里多地,

  有个十字路口,无论是去县城,还是去张庄,都打这里过,

  这儿有座拱桥,青砖砌成的,唐老汉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有,也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

  桥头的墩子上正坐着两个人在闲唠,看到了唐老汉,其中一个人招呼道:

  “二哥,日头还毒着呢,歇会再去吧,”

  “歇歇也好,”

  唐老汉一边说,一边趁势放下肩头的粪箕子,凑到他们身边,笑着问道:

  “二城回来了,又去县城看你孙子了?”

  “抽只烟吧,”

  叫二城的那个人,约莫六十来岁,一件白汗衫,还扎进裤子里,打扮的像个干部,

  他是个退休教师,儿子唐有其在县城医院上班,本人是个内科大夫,

  找了个媳妇娘家是县城里的,家里的势力还很大,房子都是儿媳妇娘家买的,

  只是县城的房子空间小,转个身都能碰到人,儿媳妇是个护士,规矩还很多,

  天天说教,这不卫生那不卫生的,二城不想受她的拘束,

  自己也在县城住不惯,就在农村家里住,又放不下孙子,隔几天就去看看,

  这次是从县城回来的,在桥头碰到村里的人,就拉呱起来了,

  他伸手递给唐老汉一支纸烟,唐老汉忙摆手说道:

  “不用,不用,你那个没劲,”

  一边说一边拿出自己的烟袋,划跟火柴点燃了烟锅子里的烟沫子,冒出一阵白雾,

  呛得唐老汉一阵咳嗽,眼泪鼻涕都出来了,

  另一个人比着唐老汉年长几岁,手里夹着二城分给的纸烟,一口就抽下去大半,

  美美地吐出一大口烟雾,笑着说道:

  “老二,你那个火气太大,还是二城这个好抽,抽了不上火,”

  唐老汉没有反驳,笑着说道:

  “二城,是你儿子孝敬你的吧,要是你自己天天掏钱买着抽,你那俩工资,恐怕是不够,”

  白衬衫得意地笑着说道:

  “我的工资那里够,这是人家送给我儿子的,”

  儿子不抽烟,有时候就给了他爹,这个二城名义上是看孙子,恐怕更多的是想烟抽吧,

  唐老汉心里虽然嘀咕,却没有说出口,“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二城又抽了一口烟,慢慢的舒了一口气,随着烟雾的升腾,笑眯眯地说道:

  “你们猜,我今天在医院碰到谁了?”

  这两个人哪里能猜得到,没有说话,只是侧起耳朵,等二城接着往下说,

  “张庄的张老汉,”

  唐老汉一愣,那不是自己的亲家吗?急切地问道:

  “他怎么了?”

  “肠子坏了,没有多少时候了,”

  唐老汉一听,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作响,二城下面的话就听不清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唐老汉慢腾腾的回到了自己家中,她媳妇看他背着粪箕子,

  里面一根草也没有,责怪地说道:

  “你这人,儿子没有接回来,草也没有割一把,来回跑空啊,孬好也弄两把啊,”

  唐老汉有气无力地放下粪箕子,有点难受的说道:

  “咱亲家有病了,”

  女人一愣,不以为然地说道:

  “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啊?”

  不等唐老汉回答,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又说道:

  “你怎么知道的,是儿子告诉你的吗,他怎么不回家啊?”

  “不是,是二城说的,他在县医院碰到的,”

  “县医院?!”

  女人吸了一口凉气,谁要不是什么大病,会去县医院?

  听说,在那里面可是要花大钱的,有个谁,仗着自己有钱,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孝心,

  把病的走不动的老爹送了进去,一粒药没有吃,光检查就花了大几百,

  要是卖麦子换钱,要几千斤粮食呢,结果也没有啥用,回来半天就死了。

  女人担心地问道:

  “病的怎么样,能回来吗?”

  唐老汉无声的摇了摇头,他心里更为小五发愁,孩子只是订了婚,还没有结婚呢?

  如果张老汉真的病上几个月,最后落到一病不起的地步,孩子的婚事怎么办?

  这里的风俗是,家里有什么长辈过世,家人要带三年的孝,三年之内都不能结婚。

  等到三年之后,没有了张老汉,张家的婆娘又早早的过世了,家里没有一个大人,

  唐老汉不敢想下去,到时候孩子的婚事会不会黄,还在两说呢?

  女人看到唐老汉愁眉不展的样子,瞬间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两人同时对视一眼,

  都明白对方担心什么,也更着急张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或许,是自己虚惊一场呢?

  最了解情况的应该是唐小五,只是唐小五这个小子去哪里了,怎么还不回来呢?

  走之前就叮嘱过这孩子了,毕竟还没有结婚,还算不上真正的亲戚,要早去早回,

  孩子答应的好好的,怎么就不听话呢?

  老两口正有些发愁,正在这时,小女儿兰香蹦蹦跳跳的从外面回来了,大叫饿死了,

  接着问道:

  “娘,做饭没有?”

  “就知道吃,天快黑了,也不去看看你哥回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