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亲成-《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戏志才猛地从怀中掏出一物,

  沉重地砸在那幅宗谱图之上——赫然是染着黑褐色血迹的“地公将军张宝”金印!

  “荀公!”

  戏志才声音低沉如闷雷,

  “下曲阳城头,张宝亲率死士反扑,此印之主,其刀锋距我主咽喉仅三寸!

  千钧一发之际,一支流矢破空而至,撞偏刀锋!

  此非天意,何解?此印,便是天命护佑的见证!

  刘安东,便是炎汉天命所归之人!”

  他身体前倾,盯着荀爽的脸,目光如两把匕首,刺入荀爽眼底:

  “今日抉择,非嫁一女!

  乃决一族之生死,定百年之气运!

  顺天命,附真龙,则荀氏存续光大,名垂青史!

  逆天命,守虚名,

  则荀氏必为群狼分食,百年基业化为齑粉,清誉沦为笑谈!

  党锢之痛,犹在眼前!

  公……难道要荀氏再经历一次灭顶之灾吗?!”

  密室中死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荀爽惨白如纸、冷汗涔涔的脸。

  那染血的将军印,还有戏志才那双洞穿一切、燃烧着疯狂与理智的眼睛……

  如同无数座大山,狠狠压在他的心头。

  光武再世的宿命、家族覆灭的恐惧、乱世之后继续光耀门楣的诱惑……无数念头在脑中激烈厮杀。

  终于,他干涩的喉咙里发出一声如同破风箱般的嘶哑叹息,整个人瘫软下去,

  仿佛被抽走了所有骨头,艰难地吐出两个字:

  “……允……婚。”

  “谢过荀公,吾主会请朝中重臣前来纳彩,绝不辱没荀家名望。”

  密室门开,风雪卷入。

  戏志才青衫依旧,面色苍白却步履沉稳。

  等候在外的荀府管家只见家主荀爽失魂落魄地坐在席上,面前摆着一方染血的金印。

  风雪呼啸,戏志才立于廊下,嘴角勾起一丝疲惫却锋锐如刀的笑意。

  刘复住处,戏志才汇报:

  “主公,荀爽处已经说好,只如今还需要一块儿正经敲门砖。”

  “哦,砖在何处?”

  刘复听到戏志才回答已经说好,不由面上一喜,

  及听到还需一块儿敲门砖时,不由疑惑,遂开口询问。

  “卢植卢子干!”

  戏志才拿出一张名刺。

  洛阳卢府。

  书斋清寒。

  卢植望着窗外大雪,听完戏志才恳请,

  指尖在案上那份注疏与古籍残本上摩挲良久,又摩挲案上一枚古玉。

  再看那份详尽的《广宗降卒安置疏》:

  记录刘复如何将数十万黄巾部众编户齐民,

  分发缴获的豪强田地、农具、种子,并计划使其中一部分成为青州屯田户的具体方案和名册。

  另有一份刘复亲笔信,言辞极其恭谨,以弟子礼自居。

  信中不提婚娶,只言:

  “广宗一役,亲闻先生忠义磊落,复虽鄙陋,心向往之。

  破城之日,于张角伪宫废墟中得此玉,温润含章,有君子之风。

  窃思此物沾染妖氛,唯先生浩然正气可涤之,敢请先生纳之,亦使此玉得归明主。”

  长叹一声:

  “志才啊,你为主公,可谓呕心沥血。

  然此媒……难!难如登天!”

  他眼中尽是忧虑,

  “荀氏清贵,门生故吏遍天下。

  刘复虽有平乱之功,位列侯爵,然出身寒微,

  更遑论采娘才名冠绝颍川,多少世家翘首!

  老夫此去,恐自取其辱,更累及你家主公清望。”

  此言正是戏志才最初否决刘复直接找人求娶的理由,

  此刻再由卢植口中说出,足见此世对世家大族门风的共识。

  戏志才深深一揖:

  “中郎明鉴。

  若论门第,主公自然不及。

  然当此世,何为贵?虚名耶?实力耶?

  主公拥青州强兵,控厄北海盐利,更心怀黎庶,广宗收降卒、开屯田,此非‘仁’乎?

  南阳、颍川剿匪安民,约束军纪,此非‘义’乎?”

  他直视卢植,

  “中郎为国举才,当知非常之时,需非常之配!

  荀采之才,困于深闺,岂非暴殄天物?

  唯刘将军处,方有她振翅之天地!

  此非私情,实乃为荀氏谋生路,为天下惜英才!”

  卢植身躯一震,掠过刘复在广宗约束士卒、赈济灾民的报告。

  他闭上眼,仿佛看到未来烽烟四起的山河。

  再睁眼时,疲惫的眸中已带决断:

  “罢!老夫便舍此残躯清誉,为你主公,走一遭颍川!然……”

  他盯着戏志才,

  “告诉刘复,若他日负此女,或行不义,老夫纵在九泉,亦不饶他!”

  “先生放心,主公定不会负了荀家小娘子。”

  “而且,已经和荀家部分前辈沟通过,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策略,卢植和荀爽不同,

  自然不能急吼吼的说自家主公是什么光武再世,现在朝廷还在,

  基本还能运转,你急吼吼的说自己光武再世想干什么?

  莫非要造反?

  颍川郡城阳翟。

  卢植的到来,让整个颍川士林震动。

  尤其是知道的目的后,更是震惊,他亲自执雁为媒,分量远超天使圣旨!

  荀爽率族人开中门亲迎,礼数周全,但气氛依旧谨慎。

  依三媒六礼,刘复娶亲流程正式开始。

  首先是纳采:

  仪式非常庄重。

  卢植代表刘复,向荀爽正式提出婚约请求,并献上活雁及礼盒。

  其次是问名:

  过程也很顺利。

  荀爽将荀采的姓名及生辰书于红笺交付卢植。

  卢植郑重接过。

  第三就是纳吉了:

  卢植请来颍川德高望重的易学大家,

  在荀府与刘复心腹手下兼军中代表东莱太守戏志才共同见证下,郑重占卜。

  结果自然是“大吉”。

  当然,此过程中必然是大吉,

  不然这位易学大家的家人可能就会有不吉缠身。

  卢植将此吉兆正式告知荀氏,婚约初步成立。

  此后的纳征,刘复的礼品也是用了心思的,

  还请卢植帮忙,忙到第二年才弄好,此时已到中平二年三月。

  此间刘复戏志才自然不能全程待在颍川,毕竟刘复是青州刺史,戏志才是东莱太守。

  当然,中间麻烦事自有手下处理。

  请期也完成,此次求娶虽然有荀氏内部部分族老表达不满,

  但在荀爽压制和卢植周旋下,基本顺利。

  最后请期,请卜者卜算,

  最终卜算到今年九月十六为大吉之日,于是婚期便定今年,中平二年九月十六。

  世家大族的婚礼自然不能急切,

  六礼后一年才结婚的也多的是,刘复这大半年后已经稍显急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