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铺路2-《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弩箭破空声中,审荣胸前绽开五朵血花。

  他踉跄后退,看着从侧帐走出的严纲。

  “审公别来无恙?”

  严纲冷笑,

  “你以为魏军真会帮你们?刘复要的是整个冀州!”

  审荣表情诡异的张嘴想说什么,却呕出大口鲜血。

  他最后看到的,是严纲挥刀斩下的寒光。

  当曹昂带着援军赶到时,战场已如修罗地狱。

  讨逆盟死伤大半,严纲部队也折损三成。

  审荣的无头尸体被挂在旗杆上,随风摇晃。

  “曹将军,现在怎么办?”

  幸存的几个头目围上来,眼中满是惊恐。

  曹昂抹了把脸上的血——这是刚才他亲手杀死一个讨逆盟忠臣时溅上的。

  他在审荣带兵走后对身边人表明身份说自己曾是魏王麾下,因为家族被灭,专门来报仇的,夺了部分权利。

  他沉声道:

  “盟主殉难,但我们不能散!

  魏王大军已入冀州,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

  他故意顿了顿,等一个亲魏派的头目接话:

  “曹将军曾是魏王麾下,不如由您暂代盟主?”

  “这……”

  曹昂假装犹豫,余光扫过众人表情。

  有人想说什么,被他安插的什长暗中按住。

  当夜,讨逆盟残部在曹昂指挥下“突围”。

  说是突围,实则是按预定路线撤往常山。

  路上不断有士卒逃亡,但核心的五百人——其中两百是魏军的细作——牢牢掌握着指挥权。

  路过一处山岗时,曹昂回望战场。

  月光下,几只野狗正在撕咬尸体。

  他想起审荣临出发前对他说的话,轻轻摇头。

  当时审荣已经怀疑他们这些新加入者的身份,毕竟数量太多了,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审荣怎么可能不怀疑?

  审荣询问时,他坦诚了自己来自魏国的信息。

  审荣对他说,他心慕魏国久矣,只是大仇未报,不能去向魏王尽忠,

  然后他对曹昂说,他知道魏王的国策,这些组成讨逆盟骨干的士族豪强,

  性子已经野了,再难调教,如今又组成同盟,数量又众多,

  他愿帮魏王解决这一麻烦,只希望魏王稍微照拂一下迁移到魏地的审家旁支。

  然后写了封效忠魏王的书信让曹昂代交魏王。

  “将军,魏王会诛杀吕布和公孙瓒吗?”

  亲信低声问,

  “真给这些士族报仇?”

  曹昂轻笑:

  “魏王自会给所有百姓报仇,不过这些等冀州平定,自有魏王定夺。”

  常山郡城,风雪渐停。

  太守府已被魏军接管,潘虎正在清点府库,接收韩馥的兵马。

  韩馥被软禁在城西的馆驿,终日以泪洗面,昔日的冀州牧,如今成了阶下囚。

  袁绍在馆驿中醒来,得知自己已成刘复的俘虏,再次呕血,从此一病不起。

  沮授则被单独关押,魏军待他礼遇有加,却始终不允许他离开。

  潘虎曾亲自劝降,却被沮授严词拒绝:

  “我乃袁公臣子,岂能背主求荣?要杀便杀!”

  潘虎无奈,只得将他继续关押,等待刘复的命令。

  曹昂带着讨逆盟的残余人马返回常山,向潘虎复命。

  他将审荣战死、讨逆盟溃散的消息一一禀报,脸上带着一丝惋惜:

  “审荣英明果决,也算条汉子,可惜了。”

  潘虎叹道:

  “乱世之中,身不由己。

  他的仇,魏王会替他报,但冀州的乱局,终究要由我们来平定。”

  他看着曹昂,

  “你做得很好,接下来,这些讨逆盟的残余,就交给你整编,

  愿降者编入辅兵,不愿降者,发放路费遣散。”

  曹昂领命而去,潘虎则提笔给刘复写奏报,详细汇报常山的情况,并建议趁机出兵,收复冀州失地。

  陈留王城,刘复收到潘虎的奏报,正与戏志才、郭嘉等谋士商议。“

  潘虎拿下常山,抓获耿武、闵纯,擒韩馥、袁绍,此功不小。”

  刘复笑道,

  “公孙瓒经此一败,也算伤了点元气,邹丹退回巨鹿,正是我军北上的好时机。”

  戏志才道:

  “主公,常山乃冀州门户,拿下此地,便可威慑全冀。

  公孙瓒在巨鹿根基未稳,吕布困于魏郡,张燕龟缩赵国,正是各个击破的良机。”

  郭嘉补充道:

  “可先命潘虎在常山屯田,稳定民心,再派张合率军进驻,与潘虎形成犄角之势。

  同时联络冀州残存的士族,许以好处,让他们归附,孤立公孙瓒。”

  刘复点头道:

  “这样也不错,不过公孙瓒等人没必要存在了,正好我魏地计划已经完成。

  收缴世家豪强土地引起的波澜已彻底平息!

  本来还要几年时间,不然步子太大容易陷入当年光武帝度田的境地。

  这还要多谢袁绍张燕公孙瓒啊!

  如今已经到了一统幽冀的时候了。

  传命黄忠率部北上,攻破河间,命高览率部进入渤海;

  截断公孙瓒北归幽州的退路。

  横江将军李勇准备这么久,让他带赵风太史慈等将领把幽州南部与冀州接壤处涿郡等地夺下来。

  典韦率军配合曹操,压制吕布,以防他突然发疯率军支援公孙瓒部。

  命程昱从青州调运粮草,支援前线;

  命玄耳阁加大对公孙瓒、吕布的情报搜集,伺机而动。”

  旨意很快传遍魏军各部,张合率领的南部兵团迅速北上,他要与曹操合围吕布。

  青州的粮草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常山,城中的百姓渐渐安定下来,开始恢复生产。

  公孙瓒知道青州粮食能运到常山后怒发冲冠,下令严查,但没什么卵用,这个时候,天下何人不通魏呢?

  常山那些原本惶恐不安的冀州士族,见魏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又听闻刘复善待守法百姓,纷纷派人前来归附。

  公孙瓒得知审荣战死、讨逆盟溃散的消息,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更加焦躁。

  加上常山落入刘复之手,如同在他背后插了一把尖刀,让他坐立难安。

  他想攻取常山,却又怕吕布趁机偷袭,更怕袁绍的旧部趁机作乱,一时间陷入两难之地。

  毕竟在他看来吕布又贪又蠢……

  魏郡的吕布得知刘复拿下常山,更是惊怒交加。

  他没想到刘复竟能在他眼皮底下夺取冀州重镇,连忙加强魏郡的防御,

  同时派人联络张燕,试图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刘复。

  赵国的张燕则采取观望态度,他既不愿得罪公孙瓒,

  也不想与刘复为敌,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坐看局势变化。

  三日后,潘虎亲自主持仪式,讨逆盟残部“归顺”魏军。

  潘虎当众将冀州讨逆盟改编为“魏国义从营”,曹昂正式对外亮明身份——魏王帐下虎贲中郎将。

  曹昂在给刘复的密报中,曹昂写道:

  “……审荣已死,讨逆盟七成兵力尽入我手。

  公孙瓒与严纲皆以为士族复仇乃自发之举,未疑我王布局。……审荣……有书信同往……”

  把审荣事件详情一并报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