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离间-《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滚!都滚!”

  吕布掀翻酒案,珍馐美味洒了一地,

  “取我戟来!我要再冲一次!”

  亲卫跪地哀求:

  “温侯!将士们士气低下,箭矢不足,此时出城必败啊!”

  “啪!”

  一记耳光将亲卫抽得口鼻溢血。

  “懦夫!”

  吕布摇摇晃晃走向殿外,却在门槛处绊倒,重重摔在雪地里。

  亲卫慌忙去扶,却被他一把推开。

  “哈哈哈……天下无敌的吕奉先……竟会摔倒?”

  他躺在雪中狂笑,笑声却比哭还凄厉。

  那一夜,问候府大厅的笙歌彻夜未休。吕布醉醺醺地搂着歌姬,指着城外隐约的火光:

  “看!那是刘复为我点的烽火……他在等我……等我出去杀他……”

  歌姬们强颜欢笑,眼中满是对未知命运的恐惧。

  城中缺粮,这消息开始还能隐瞒,但随着粮仓见底,缺粮的消息终于瞒不住了。

  “主公,城中存粮仅够半月,百姓已开始啃树皮……”

  张辽单膝跪地,铠甲上还带着夜巡的寒霜。

  吕布斜倚在榻上,眼中浑浊一片:

  “文远,你昨夜去北门作甚?”

  张辽一怔:

  “末将例行巡防。”

  “是吗?”

  吕布冷笑,

  “有人看见你和城外魏军打手势……莫非在给曹操传信?”

  殿内空气骤然凝固。

  张辽猛地抬头,虎目含泪:

  “温侯!辽追随您多年,何曾有过二心?若您不信——”

  他唰地拔出佩剑,

  “辽愿以死明志!”

  “够了!”

  陈宫厉声打断,

  “大敌当前,主公岂可自断臂膀?”

  吕布阴冷的目光在陈宫和张辽之间游移。

  高顺趁机进言:

  “主公,当务之急是深挖壕沟,储备礌石,以防魏军攻城……”

  “呵……”

  吕布突然神经质地笑起来,

  “你们一个个的……都想让我困死在这邺城是吧?”

  他猛地抓起案上竹简砸向高顺,

  “滚!都给我滚!”

  众人退出后,吕布独自坐在阴影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画戟。

  “侯成、宋宪、魏续……”

  他喃喃念着这几个名字,

  “你们……会不会也背叛我?”

  窗外,北风呜咽如泣。

  三更时分,陈宫独坐书房,灯芯噼啪爆响。

  蜡泪堆叠如坟,映着他憔悴的面容。

  案上摊开的,是早已过时的邺城布防图。

  墨迹未干的绝笔信上写着:

  “罪臣陈宫,死谏温侯:集中精锐,寅夜突袭文丑南营,或有一线生机……”

  笔尖突然折断。

  “没用了……”

  陈宫苦笑,

  “奉先已听不进任何谏言了。”

  他推开窗,寒风卷着雪花涌入。

  远处州牧府灯火通明,隐约传来女子的尖叫和吕布的狂笑。

  “非人主之器啊……”

  一滴浊泪砸在信笺上,

  “早知今日,当初在兖州就不该出来啊……”

  话未说完,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帕上赫然一抹猩红。

  由于吕布最近对部下喜怒无常,

  侯成费尽心思,从流民中寻得一批好酒,又因守城小功,心中欢喜,欲酿成美酒,待日后庆功或讨好吕布。

  他深知吕布好酒,便先牵了自己最心爱的、神骏异常的西域良驹“追风”,前往州牧府,欲献马表忠,顺便讨个彩头,或许能得吕布欢心,缓解一下紧张的君臣关系。

  岂料,正值吕布因斥候报告“城外魏军情报”而怒火中烧。

  看到侯成牵马而来,非但无半分喜色,反而疑心大起!

  “侯成!值此围城生死之际,尔不思整军备战,竟还有心思弄马献酒?”

  吕布拍案怒斥,醉眼通红,

  “莫非尔已暗通城外,欲以此马为信物乎?还是想学那董卓旧事,以酒色惑我?”

  侯成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地:

  “主公明鉴!末将对天发誓,绝无二心!此马此酒,皆为贺主公……”

  “住口!”

  吕布暴戾地打断,

  “来啊!将侯成拖下去,重责五十军棍!

  将这劳什子马,给我牵去马厩,严加看管!再有献媚惑主者,以此为例!”

  如狼似虎的亲兵一拥而上,不顾侯成哭喊辩解,将其拖到院中,当众扒去衣甲,狠狠打了五十军棍!

  直打得侯成皮开肉绽,惨叫连连,最后像死狗一样被拖回营中。

  而那匹他心爱的“追风”,也被粗暴地牵走。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瞬间传遍邺城军营。

  将领们无不心寒齿冷。

  侯成好歹是心腹骑将,献马本是好意,竟遭此无妄之灾,当众受辱至此!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宋宪、魏续闻讯,更是心惊肉跳。

  宋宪想到自己家中妻儿,魏续想到自己与吕布那并不牢靠的姻亲关系,两人私下碰面,相对无言,眼中尽是恐惧和绝望。

  就在侯成趴在营中养伤,羞愤欲绝、怨毒满腔之时;

  宋宪、魏续惶惶不可终日之际。

  玄耳阁精心安排的“线人”如同幽灵般,悄然接触了他们。

  线人身份隐秘,或是与魏续有旧的城中富商;

  或是军中医官,借探视为名接近侯成;

  或是宋宪营中的“老部下”——实为玄耳阁长期潜伏者。

  他们传递的信息核心高度一致,直指人心最脆弱之处:

  “将军请看,邺城已成死地!

  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吕布刚愎昏聩,滥施淫威,视诸将如草芥!

  侯将军之事,便是前车之鉴!

  继续跟随吕布,唯有死路一条,且身败名裂,累及家小!”

  “魏王仁德,海内皆知!

  只诛首恶吕布,余者不问!

  魏王亲口承诺:若能擒献吕布,便是拨乱反正、弃暗投明之大功!

  魏王必不吝封侯之赏!

  高官厚禄,保全家小,富贵荣华,唾手可得!”

  “侯将军,您受此奇耻大辱,难道就甘心了吗?

  吕布夺您爱马,辱您尊严,视您如猪狗!此仇不报,枉为男儿!

  擒杀吕布,不仅报仇雪恨,更是立下不世之功!

  届时,您的‘追风’,魏王必会赐还,并赏赐十倍百倍之良驹!”

  “三位将军手握兵权,值此危局,正当其时!

  只需如此这般……约定信号……我等在城内自有接应,城外大军亦将配合行动!

  事成之后,荣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