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乐浪郡-《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末将遵令!”

  李勇、周泰、蒋钦、太史慈等齐声领命,眼中燃起斗志。

  三日后,辽西郡的临渝港内,战船云集。

  李勇登上旗舰“镇海号”,望着整装待发的水师将士,高声下令:

  “扬帆,东征乐浪!”

  二月中旬的渤海东部,春风初起,海面却依旧波涛汹涌。

  李勇率领的两百艘战船组成庞大的舰队,在海浪中起伏前行,船头上的“魏”字大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周泰的“破风营”乘坐五十艘轻舟在前开路,探查暗礁与洋流;

  蒋钦的“定波营”则殿后,防备可能出现的海盗或公孙度水师的袭扰。

  “将军,前方就是辽东半岛南端,过了这片海域,就能看到乐浪的海岸线了。”

  了望手在桅杆上高声禀报。

  李勇走到船头,拿起刘复命工匠制作的简易望远镜眺望,只见远处水天相接处,隐约可见一抹陆地的轮廓。

  蒋钦走到李勇身边,望着那片陌生的海岸线,略带忧虑地说道:

  “将军,乐浪虽小,但朝鲜县地势险要,城防坚固。

  公孙瓒的残将韩忠能从公孙度手中夺取此地,必有几分本事,若他据城死守,我军跨海作战,粮草补给困难,恐难速胜。”

  李勇放下望远镜,胸有成竹地笑道:

  “公奕放心,我早派人打探过。

  乐浪自汉武帝设郡以来,汉民世代居住,虽远离中原,但心向大汉。

  公孙瓒残部是外来强占,必然不得人心。

  我们此次东征,打着‘恢复汉家故土’的旗号,又有幽州大捷的威势,只要晓以利害,未必需要强攻。”

  他指着船舱内的绸缎、盐铁等东西,

  “这些都是给乐浪汉民和土着部落交易的物资,比刀箭管用得多。”

  舰队继续东行,驶入近海水域。

  此处洋流复杂,暗礁密布,周泰的先锋营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派出小船反复探查,在险滩处设立浮标,引导主力舰队安全通过。

  行至中途,忽然有哨船来报:

  “前方发现十余艘战船,悬挂‘公孙’旗号,正向我军驶来!”

  蒋钦顿时握紧腰间佩剑:

  “将军,此定是公孙度的水师!要不要迎战?”

  李勇却摆摆手:

  “先观其动向,传我命令,舰队列防御阵形,若对方不主动攻击,我等也不必理会。”

  片刻后,对方战船渐渐靠近,为首的战船悬挂着“辽”字大旗,显然是公孙度的辽东水师。

  但这支船队兵力薄弱,远远看到魏军庞大的舰队,和小兔子看到大灰狼一样,只敢在远处徘徊,并未上前挑衅。

  李勇冷笑一声:

  “公孙度是想试探我军虚实,传令各船加速前进,不必理会他们。”

  魏军舰队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无视辽东水师的窥探,径直驶向乐浪海岸。

  辽东战船不敢阻拦,只能远远尾随,看着魏军舰队在朝鲜县外海抛锚停泊。

  “将军,乐浪太守派人乘小船来了!”

  了望手再次禀报。

  李勇命人将使者带上旗舰,只见来者是一名身着汉官服饰的老者,见到李勇立刻躬身行礼:

  “乐浪太守王遵,遣小吏前来拜见将军,敢问将军远道而来,有何贵干?”

  李勇起身还礼,语气温和却带着威严:

  “我乃魏王麾下横江将军李勇,奉魏王令,前来收复乐浪。

  乐浪本是大汉疆土,岂能容公孙瓒残部盘踞?

  转告王太守,若能开城归顺,魏军保证不伤一民一卒,仍让他镇守乐浪;

  若执迷不悟,休怪我军兵锋无情。”

  使者连忙道:

  “将军息怒!太守大人早已不满韩忠暴虐,只是力弱不敢反抗。

  听闻将军大军到来,太守大人欣喜万分,已在城内备下酒食,这就开城迎接!”

  说罢呈上王遵的降书,上面赫然写着:

  “乐浪本属大汉,今魏王兴仁义之师,复汉家故土,下官愿率全郡归顺,共襄大业!”

  李勇接过降书,大喜过望:

  “好!王太守深明大义,本将军定会向魏王禀明其功绩!”

  他当即下令:

  “周泰率破风营先行登陆,接管城门防务;

  蒋钦率定波营驻守港口,防备意外;其余将士随我入城!”

  朝鲜县城门大开,百姓们扶老携幼站在街道两侧,好奇而忐忑地看着入城的魏军士兵。

  这些士兵身着统一的甲胄,步伐整齐,军纪严明,

  与他们印象中烧杀抢掠的公孙瓒军队截然不同,不少人渐渐放下了戒备,甚至有人偷偷竖起了大拇指。

  李勇在王遵的陪同下走入城中,只见街道虽不繁华,却整洁有序,

  两侧的房屋多是汉式建筑,偶有身着汉服的百姓向他们行礼,眼中带着对“王师”的期盼。

  “将军请看,”

  王遵指着城中的汉式庙宇,

  “自汉武帝设郡以来,乐浪汉民世代供奉汉家神灵,从未忘记自己是大汉子民。

  只是近年中原战乱,公孙度、公孙瓒轮番争夺,百姓苦不堪言啊。”

  李勇看着庙宇中“汉家永固”的匾额,心中感慨万千:

  “王太守放心,魏王说了,乐浪是大汉不可分割的土地,从今往后,有魏军在,再不会让胡虏或乱臣贼子欺凌百姓。”

  他当即宣布三条政令:

  “第一,免除乐浪郡百姓一年赋税,安抚流离失所的流民;

  第二,清查公孙瓒残部,凡主动投降者免罪,反抗者严惩;

  第三,保留乐浪原有官吏体系,只要清廉能干,均可留任。”

  政令一出,城中百姓欢呼雀跃,不少人跪地叩谢,街道上响起“魏王万岁”的呼喊声。

  李勇趁机命人张贴告示,详述魏国的安抚政策,又打开粮仓,向贫苦百姓发放粮食,乐浪的民心迅速安定下来。

  周泰率领的破风营在城中展开搜查,公孙瓒残将韩忠本想负隅顽抗,却发现麾下士兵早已人心涣散,不少人听闻魏军善待百姓,直接放下武器投降。

  韩忠见大势已去,在府邸中自缢身亡,三千残部尽数归降,乐浪全境宣告收复,未费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