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破公孙度-《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初夏的辽东海岸,波涛汹涌。

  李勇率领的乐浪水师悄然而至,战船借着夜色掩护,靠近辽东东部的安平港。

  “将军,港口守军不多,防备松懈!”

  周泰的先锋营探得消息。

  李勇点头道:

  “按计划行事,烧毁粮仓即可,不必恋战。”

  夜色中,周泰率领敢死队乘小船登陆,悄悄摸进港口粮仓。

  守卫的辽东士兵正在酣睡,被魏军士兵轻易解决。

  “点火!”

  周泰一声令下,火把点燃了干燥的粮草,火焰迅速蔓延,很快便照亮了夜空。

  港口守军惊醒时,粮仓已化为一片火海,根本无法扑救。

  周泰率队趁乱返回战船,李勇下令舰队迅速撤离,只留下燃烧的港口和惊慌失措的辽东士兵。

  与此同时,辽西边境的文丑率骑兵突袭了辽东西部的无虑县。

  守军猝不及防,被魏军骑兵冲得七零八落,文丑一路冲杀,缴获战马三百匹、粮草千石,临走时还放火烧毁了县城外的防御工事,给公孙度留下一个烂摊子。

  其它地方的将领也毫不示弱,黄忠率军击败了与公孙度勾结的一个乌桓部落,

  斩杀部落首领,俘虏数千人,彻底切断了辽东与西部胡虏的联系。

  这个乌桓部落残余势力逃往辽东求救,却被公孙度拒之门外——他粮草有限,怕接纳乌桓会引发混乱,万一这些乌桓人在城内乱起来那破坏力就大了。

  短短一个月内,辽东沿海被袭扰,西部边境被蚕食,胡援被切断,公孙度焦头烂额,连忙召集部将商议对策。

  “刘复欺人太甚!”

  公孙康怒吼道,

  “父亲,不如主动出击,与魏军决一死战!”

  部将阳终却劝道:

  “我军虽强,但魏军势大,又有水陆优势,硬拼恐难取胜。

  不如收缩防线,固守襄平,等待魏军粮草不济自退。”

  公孙度最终选择了收缩防线,将分散的兵力撤回襄平及周边重镇,加固城防,囤积粮草,准备与魏军长期对峙。

  他还派人前往高句丽,许以重利,请求出兵援助,却被高句丽王拒绝。

  消息传回蓟县,刘复得知公孙度收缩防线,笑道:

  “公孙度这是想龟缩起来了。

  传令各军,暂停进攻,转为袭扰,让他不得安宁。

  同时派人招抚辽东境内的汉人豪强,许诺他们归附后保留家产,与幽州同等待遇。”

  很快,辽东境内的汉人豪强纷纷响应。这些豪强本就对公孙度的高压统治不满,

  见魏军势大,又有优厚条件,自然转头投靠了刘复。

  初平八年夏,辽东襄平城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

  城墙之上,士兵们面带疲惫,眼神涣散地望着城外的魏军营地,

  连绵数十里的营帐如同铁壁般将这座辽东孤城团团围住。

  城内粮草日渐匮乏,起初还能定量供应,如今连公孙度的亲卫营都只能减半配给,

  普通士兵更是每日只能喝到稀粥,饥饿的哀嚎声在街巷中此起彼伏。

  “父亲,城西粮仓只剩三日口粮了,再不想办法,士兵们就要哗变了!”

  公孙康面色焦急地闯进太守府,他身上的铠甲沾满污渍,早已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

  公孙度坐在案前,看着满桌的奏报,头发在短短数月间变得花白,曾经的雄心壮志被连日的围困消磨殆尽。

  “高句丽那边还是不肯出兵吗?”

  公孙度沙哑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公孙康摇头:

  “高句丽王怕引火烧身,不仅拒绝出兵,还把咱们送去的使者绑了,说是要献给刘复表忠心!”

  他顿了顿,咬牙道:

  “那些汉人豪强也靠不住,昨晚又有三家偷偷派人出城,向魏军献了降书!”

  公孙度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竹简散落一地:

  “一群墙头草!想当年我平定辽东,给了他们多少好处,如今竟反过来背叛我!”

  愤怒过后,却是深深的无力——他知道,人心已散,襄平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城外的魏军大营中,刘复正与李勇、文丑商议攻城事宜。

  “据降兵交代,襄平城内粮草已尽,士兵 士气低落,正是攻城的好时机。”

  李勇指着城防图说道,

  “城西防御薄弱,可作为主攻方向;文将军率骑兵在城东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

  刘复点头道:

  “传令下去,明日拂晓攻城,告诉将士们,破城后善待百姓,只诛首恶,不扰平民。”

  次日拂晓,随着刘复一声令下,魏军对襄平城发起了总攻。

  “轰!轰!”

  投石机将巨石砸向城墙,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城砖飞溅,墙体渐渐出现裂痕。

  黄忠亲率攻城队推着云梯冲向城西,弓箭手在盾牌掩护下万箭齐发,压制城头守军。

  城楼上的公孙度亲自督战,他挥舞长剑斩杀了两名退缩的士兵,却依旧挡不住魏军的猛攻。

  “放滚石!倒油!”

  公孙康嘶吼着指挥防御,滚烫的油脂顺着城墙流下,烫得攻城士兵惨叫连连,但魏军攻势不减,很快便有士兵攀上城头,展开激战。

  “父亲,城西破了!魏军进城了!”

  一名亲卫连滚带爬地跑来禀报,话音未落,城东方向传来喊杀声——文丑的骑兵趁虚而入,攻破了防守薄弱的东门。

  公孙度看着城内四处燃起的火光,听着越来越近的喊杀声,赶紧弃了城墙跑回去找他爹。

  “康儿,你带着家眷从密道走,去投奔鲜卑部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公孙度抓住儿子的手,声音哽咽。

  公孙康却摇头:

  “父亲不走,我也不走!咱们父子同生共死!”

  就在这时,府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太守府的亲卫统领闯了进来,手中提着一颗血淋淋的头颅——竟是试图投降魏军的豪强首领。

  “将军,这些叛徒已被斩杀!”

  亲卫统领话音刚落,府门突然被撞开,周泰率领的魏军士兵冲了进来,刀光直指公孙度父子。

  “公孙度,降者不杀!”

  周泰厉声喝道,环首刀上的鲜血滴落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