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羡慕怨恨张朱计-《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伯和,你看这个!”

  伏寿指着一个小摊上的青金石摆件,眼睛亮了起来。

  那摆件是一只展翅的雄鹰,雕刻得栩栩如生,颜色是纯正的深蓝色,里面还夹杂着些许金色的斑点。

  摊主是个当地的老人,见他们是中原人,笑着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话说道:

  “这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青金石,很便宜,只要十枚银币。”

  刘协接过摆件,仔细看了看,确实是上等的青金石。

  他拿出十枚大宋通宝银币,递给老人,笑着说:

  “这个,我们买了。”

  老人接过银币,笑得更开心了,又从摊位底下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

  里面是几颗圆润的珠子,颜色洁白,光泽明亮。

  “这个,送给你们,朋友。”

  老人说道。

  刘协愣了一下,连忙道谢。伏寿接过珍珠,对老人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

  “谢谢老人家。”

  离开小摊后,伏寿拿着青金石摆件和珍珠,开心地说:

  “伯和,你看,这里的人多淳朴啊。”

  刘协点点头:

  “是啊,只有简单的快乐。”

  赵云在边上摇摇头告诫:

  “这也算是一种商业手段,别只看到一面就觉得人淳朴善良,小心被吃的骨头都不剩……

  这地方混乱不堪,能生存下来,哪里有简单的呢?”

  回到住宿地后,

  赵云手里拿出一张地图,对刘协说道:

  “伯和兄,前面就要到贵霜了,咱们要不要去富楼沙看看?”

  刘协想了想,摇摇头:

  “还是算了吧。上次,咱们去过了,不如继续往前走,看看更西边的风景。”

  赵云点点头:“也好,听伯和兄的。”

  他们的商队没有去富楼沙,而是绕过了这座繁华的都城,继续向西行。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更多的商队,有来自安息的,有来自罗马的,还有些商队里的人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语言。

  大家虽然语言不通,却能通过手势和笑容交流,偶尔还会互相交换些货物,分享些食物。

  刘协的心境越来越开阔,他不再是那个被困在权臣手里和宫墙里的皇帝,而是一个自由的旅人。

  他时常坐在骆驼背上,望着远方的风景,心中感慨万千:

  “以前总以为,皇宫就是整个世界,没想到,外面的天地这么大。”

  伏寿坐在他身边,握住他的手:

  “以后,我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

  赵云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目光坚定,心中也有了新的想法。

  以前,他还想着建功立业,可现在,他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很好——陪着朋友,看遍山川,守护着身边的人,简单而充实。

  刘协在西域逍遥的同时,

  开封城,

  关于刘备的讨论还在继续。

  玄德商行的商队已经抵达开封城外,刘备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华丽的锦袍,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进城门。

  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有人欢呼,有人羡慕,还有些人则在低声议论着他的过去。

  颜良也亲自来到城门迎接刘备,两人握手言欢,脸上都带着笑容,可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较量。

  颜良看着刘备这后起之辈,心里也是感叹不已。

  《开封晚报》的记者们围在他们身边,不停地提问,想要捕捉到最新的新闻素材。

  皇宫里,刘复看着窗外,听着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知道,刘备的归来,会给开封带来新的热闹,也会给西域商路带来新的变数。

  而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丝路的故事,还在继续。

  有人追逐财富,有人追求自由,有人在幕后操纵一切。

  开封城的喧嚣还没从刘备入城的热闹里冷却,城西一间偏僻的茶寮里,

  张朱正攥着茶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窗外传来路人对刘备的夸赞——

  “刘掌柜真是有魄力!”

  “听说他在贵霜连权贵都要给面子!”,

  每一句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坐在对面的刘璋端着茶,却没喝,只是望着杯底的茶叶,语气带着几分颓丧:

  “伯求,算了吧。刘备现在势大,咱们斗不过他的。”

  “斗不过?”

  张朱猛地放下茶杯,茶水溅在桌面上,

  “季玉,你忘了他是怎么答应咱们的?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结果呢?

  他在富楼沙一脚把咱们踢开,几乎独吞了所有生意!

  我们原本的生意渠道都是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

  现在他风风光光地回来,咱们却只能躲在这里喝闷茶,凭什么?”

  刘璋沉默了。

  他当然没忘,只是这两年在开封做些小买卖,早已没了当年的锐气,只想着安稳度日。

  可张朱不一样,他本就是商贾出身,最看重“信义”二字,刘备的背叛,他憋了整整两年。

  张朱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

  “他不是想靠报纸造势吗?

  我就让整个大宋的人都知道,他刘玄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日一早,张朱揣着一份早已写好的“证词”,直奔青州日报和徐州日报驻开封的办事处。

  这两家报纸虽不如《开封晚报》影响力大,却在地方商帮中有些口碑,尤其是徐州日报,当年还报道过张朱家族的生意,多少有些旧情。

  “李主编,您看看这个!”张朱将证词递到徐州日报驻开封主编李默面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这是刘备在富楼沙如何排挤我和刘璋,如何拉拢我们的伙计,如何独吞商队的全部经过!他现在在报纸上装英雄,背地里却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李默接过证词,仔细看了起来。

  上面详细写着联合商队的成立初衷、三人最初的分工、刘备如何以“拓展贵霜业务”为由说服他们追加资金,

  又如何在富楼沙以要做安息贸易为由,如何画饼勾引伙计和管事,让他和刘璋陷入手下的质疑之中,

  最后如何赶走他们之后带着核心伙计和渠道另立玄德商行……

  甚至连刘备私下拉拢张朱手下护卫头领的细节,都写得一清二楚。

  “张掌柜,这证词……属实?”

  李默有些犹豫。

  毕竟刘备现在风头正盛,贸然报道,怕是会引火烧身。

  “千真万确!”

  张朱拍着桌子,

  “我可以对天发誓!刘璋也能作证!若是有半句虚言,我愿意承担所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