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刘备兄弟欲冒险-《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刘备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微蹙,心中快速盘算起来。

  波调若是真能成功夺权,对他来说,究竟是利是弊?

  关羽看出了刘备的心思,开口道:

  “大哥,依我看,波调若能成为贵霜皇帝,对咱们商行是有利的。

  如今咱们与波调合作密切,他若是掌权,定会更加倚重咱们,

  到时候咱们在贵霜的生意,就能获得更多便利,甚至可能垄断贵霜与中原的贸易。”

  张飞也连忙附和:

  “二哥说得对!波调那家伙,咱们帮了他不少忙,他要是当了皇帝,还能忘了咱们?

  到时候咱们要啥有啥,比在大宋看皇帝的脸色强多了!”

  刘备抬眼看向管事,问道:

  “你觉得,波调要是真的动手,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管事沉吟片刻,说道:

  “把握很大!波调将军手里掌控着贵霜最精锐的军队,那些对手的军队,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而且,这些年波调将军一直在暗中拉拢贵族,不少人已经投靠了他,就算有几个老顽固反对,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刘备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富楼沙城内熙熙攘攘的街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深知,波调夺权这件事,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若是波调成功,玄德商行在贵霜的地位将更加稳固,利润也会大幅增长;

  可若是波调失败,他们不仅会失去靠山,甚至可能被牵连,商行的基业也会毁于一旦。

  但转念一想,波调手握重兵,又有自己暗中提供的物资支持(之前为了打通商路,刘备曾给波调送过不少中原的铁器和药材),

  加上那些反对的贵族现在还在想着靠权谋和波调在朝堂上争斗,根本没想到波调早已准备把屠刀放到他们的脖子上了!

  成功的概率极大。

  而且,就算退一步讲,波调真的失败了,他们也可以凭借自己在大宋的关系,将生意转移到安息,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好!”

  刘备转过身,语气坚定,

  “既然如此,咱们就赌一把!从今天起,商行全力支持波调将军!”

  他看向管事,吩咐道:

  “你立刻让人清点库房里的铁器、药材和粮食,优先供应给波调将军的军队。

  另外,让咱们的眼线密切关注富楼沙城内的动向,有任何消息,第一时间汇报给我。”

  “是!小的这就去办!”

  管事连忙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刘备又看向关羽和张飞:

  “二弟,你带着一部分护卫,去波调将军的府邸一趟,就说我回来了,愿意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弟,你负责整顿商行的护卫,加强货栈的安保,防止有人趁机捣乱。”

  关羽、张飞齐声应道:“遵命!”

  两人转身离去后,刘备独自留在房间里,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波调夺权这件事,将是他在贵霜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

  若是成功,玄德商行将迎来新的辉煌;

  若是失败,他多年的心血可能毁于一旦。

  但他别无选择,想要在贵霜立足,甚至实现更大的野心,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此时的富楼沙城内,表面上依旧繁华热闹,可暗地里,一股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波调将军的府邸内,灯火通明,将军正与心腹谋士商议着“平叛”的细节;

  而国王的宫殿里,老臣们还在争论着如何应对所谓的“叛军”,

  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针对他们的阴谋,已经悄然展开。

  刘备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波调将军府邸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贵霜就将迎来一场巨变,而他,将在这场巨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几日后,关羽从波调将军的府邸回来,带来了波调的消息——

  波调对刘备的支持表示感谢,承诺事成之后,将给予玄德商行在贵霜的贸易垄断权,

  并允许刘备在富楼沙城内修建一座新的货栈,规模将是现在的三倍。

  刘备闻言,心中大喜。

  他知道,自己的赌注,已经赢了一半。

  不过,刘备并没有放松,

  他深知,波调夺权之事干系重大,虽已决意支持,却仍需一位深谋远虑之人点拨——

  此人,便是隐居在富楼沙的贾诩贾文和。

  当年刘备初到富楼沙,商队屡屡碰壁,偶然间结识了贾诩。

  这位前朝谋士虽避祸于此,却对贵霜政局、人脉脉络了如指掌。

  是贾诩为他分析局势,指点他“弃小利而谋长远,借权贵以固根基”,

  更是贾诩牵线搭桥,让他得以结识彼时权势初显的波调将军,才有了后来玄德商行的崛起。

  夜幕降临,富楼沙城内的灯火渐次亮起,映得街道上的石板路泛着暖光。

  刘备换上一身低调的深色锦袍,只带了两名贴身护卫,乘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然前往贾诩的居所。

  马车停在巷口,刘备步行至院门前,轻轻叩了叩门环。

  片刻后,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仆探出头,见是刘备,连忙躬身行礼:

  “刘掌柜,先生已在院内等候。”

  刘备点头致谢,跟着老仆走进院内。院中种着几株梧桐,落叶铺满地面,角落的石桌上放着一盏未凉的清茶,显然贾诩早已料到他会来。

  正屋的门虚掩着,隐约能看到屋内烛火摇曳。

  “文和先生,备前来叨扰了。”

  刘备轻轻推开房门,拱手说道。

  屋内,贾诩正坐在案前,手持一卷书册,见刘备进来,放下书卷,脸上露出一丝淡笑:

  “玄德远道归来,不先歇息,却深夜来访,想必是为波调之事而来。”

  刘备心中暗叹贾诩的敏锐,也不绕弯子,在案前坐下,将管事的推测、自己的判断与决定一一告知,最后问道:

  “先生,如今波调欲借‘平叛’之名夺权,备已决意全力支持,只是此事风险难测,不知先生可有良策,助备稳妥应对?”

  贾诩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平淡:

  “玄德心中,早已自有定论,何需问我?”

  刘备一愣,随即苦笑道:

  “先生明鉴,备虽有决断,却仍恐思虑不周。

  毕竟此事关乎商行存亡,亦关乎备在贵霜的未来,不敢有半分疏忽。”

  贾诩抬眼看向刘备,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他心中所想:

  “玄德可知,你为何能在贵霜立足?

  非因你资本雄厚,亦非因关张二位将军勇武,而是因你始终能‘随势而动,本心不昧’。”

  他放下茶杯,继续说道:

  “当初你初来富楼沙,面对本地商贾排挤,未逞一时之勇,而是借波调之势破局,是为‘随势’;

  如今波调夺权,对你而言,是机遇亦是挑战——机遇在于,波调掌权后,你可借其势垄断贸易;

  挑战在于,若波调败亡,你恐遭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