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已到。
镇北军主帅白止戈,亲率八千玄甲铁骑,离开驻守多年的西北大营。
队伍中,有心腹文士谦、陈老军医,亦有悍将秦刚。
大军向东,旌旗如林,直指京城。
甲胄在日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队伍绵延数里,万马奔腾,蹄声震天。
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那股边军独有的铁血杀气,让天地都为之失色。
这支军队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宣告。
宣告着三年前那支仓皇逃离京师的残军,已成过去。
行程之初,一切都在预料之内。
沿途州府的官员,态度大多谨慎,且疏离。
他们会依制出迎,安排粮草住宿。
但言行举止,皆是公事公办的冷漠。
甚至,那份冷漠之下,还藏着无法掩饰的戒备与恐惧。
无人敢与这位手握重兵,却与朝廷关系不明的镇北将军,沾染上半分关系。
接待的宴席,能省则省。
席间对话,滴水不漏,绝口不提京中风云。
更无人敢去探问白止戈此行的真正目的。
秦刚对此满脸不屑,低声骂咧:
“一群没卵子的墙头草,怂货!”
白止戈并不在意,他只是用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看着这一切。
文士谦则不然。
他摇着羽扇,将每一位官员的姓名、官职、态度,都一一记下。
这些,都是评估沿途势力倾向的第一手情报。
然而,当大军逐渐深入帝国腹地,靠近京畿圈时,风向变了。
变得诡异起来。
这一日,队伍行至一座名为“河间府”的重镇。
知府竟率领全城官吏,出城三十里相迎。
这礼数,早已逾制。
那份热情,更是让人生疑。
“下官河间知府赵文康,恭迎镇北将军大驾光临!将军神威,一路辛苦!”
一个满面红光的中年胖子,躬着身子,姿态低到了尘埃里。
他的笑容灿烂,言语近乎谄媚。
“将军您镇守国门,功盖千秋,威名赫赫,下官仰慕已久!今日能亲见将军天颜,下官三生有幸啊!”
这番做派,让秦刚等一众杀惯了人的悍将都懵住了。
他们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锐利的眼神扫视四周。
有诈?
白止戈端坐于战马之上,身形笔挺如枪,面无表情。
他只是微微颔首。
“赵知府,客气。”
“本将军奉旨入京,只是途经此地,叨扰了。”
“不叨扰!不叨扰!将军肯来,是河间府天大的荣幸!”
赵文康连连摆手,竟亲自在队伍前方牵马引路,将大军引入早已备好的营地。
营地宽敞洁净,远超常规格制。
粮草补给,流水般送来,全是上品。
甚至还有大量新鲜的肉食与瓜果。
入夜,赵文康寻了个机会,凑到白止戈身边。
他压低了声音,脸上依旧是那副热络的笑容,说出的话却意味深长。
“将军,您只管放心。”
“京中……有故人时时牵挂,盼将军此行,万事顺遂。”
说完这句,他不等白止戈有任何反应,便又拔高了音量,笑着去与其他将领寒暄。
仿佛刚才那句低语,从未发生过。
白止戈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侧过头,看向身旁的文士谦。
文士谦手中的羽扇停了一瞬,眼中疑虑极深,他对着白止戈,极轻微地摇了摇头。
静观其变。
接下来的路程,类似河间府的诡异情况,又接连发生了数次。
并非所有官员都如此。
但总有那么几位知府、知州,接待得格外殷勤,态度恭敬得过了头。
他们的言语间,除了敬畏,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亲近。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暗示。
他们不像朝廷命官。
更像是……将军府的旧部。
一次晚宴,一位头发花白的布政使,在给白止戈敬酒时,眼神复杂。
那眼神里,竟带着几分长辈看待晚辈的欣慰与感慨。
他端着酒杯,嘴唇翕动,喃喃自语: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
身旁的同僚脸色大变,猛地在桌下拽了他一把。
老布政使才浑身一颤,如梦初醒,连忙举杯饮尽,借此掩饰失态。
秦刚彻底看傻了眼。
他抓耳挠腮,想不明白。
“怪了!真他娘的奇了怪了!这帮文官今天出门都吃错药了?”
“还有他们说的那些哑谜,到底什么意思?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文士谦的神色,却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催马靠近白止戈,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音量说道:
“将军,不对劲。”
“这些官员的态度,太蹊跷了,绝非单纯畏惧我军兵威。”
“那几句暗示……听着倒像是……京中有人在为我们铺路。”
他说到最后,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而且……是我们的人。”
文士谦自己说出这四个字时,语气里都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白止戈没有作声。
他沉默地骑在马上,目光越过前方道路两旁,那些恭敬垂首的官吏。
他看到了远处,帝国腹地的村庄与田野。
他心中的疑云,比任何人都要浓重。
这份异常的热情。
那些含糊的暗示。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惊人的可能——
在京城,在朝堂之上,有一股他所不知道的潜藏力量,在欢迎他回去。
甚至,在为他扫清障碍。
是谁?
短短三年,京城的局势,竟已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者……
这本身就是一场更为宏大的骗局?
是一颗用糖衣包裹的,足以致命的毒药?
他无法确定。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趟所谓的“奉旨入京”,绝不会是万寿节献礼那么简单。
平静的水面下,已是滔天暗流。
其汹涌的程度,或许早已超出了他最坏的预料。
白止戈没有回答文士谦。
他只是握紧了手中的缰绳。
那双望向京城方向的眼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锋利。
归途,已非简单的物是人非。
而是,迷雾重重。
镇北军主帅白止戈,亲率八千玄甲铁骑,离开驻守多年的西北大营。
队伍中,有心腹文士谦、陈老军医,亦有悍将秦刚。
大军向东,旌旗如林,直指京城。
甲胄在日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队伍绵延数里,万马奔腾,蹄声震天。
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那股边军独有的铁血杀气,让天地都为之失色。
这支军队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宣告。
宣告着三年前那支仓皇逃离京师的残军,已成过去。
行程之初,一切都在预料之内。
沿途州府的官员,态度大多谨慎,且疏离。
他们会依制出迎,安排粮草住宿。
但言行举止,皆是公事公办的冷漠。
甚至,那份冷漠之下,还藏着无法掩饰的戒备与恐惧。
无人敢与这位手握重兵,却与朝廷关系不明的镇北将军,沾染上半分关系。
接待的宴席,能省则省。
席间对话,滴水不漏,绝口不提京中风云。
更无人敢去探问白止戈此行的真正目的。
秦刚对此满脸不屑,低声骂咧:
“一群没卵子的墙头草,怂货!”
白止戈并不在意,他只是用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看着这一切。
文士谦则不然。
他摇着羽扇,将每一位官员的姓名、官职、态度,都一一记下。
这些,都是评估沿途势力倾向的第一手情报。
然而,当大军逐渐深入帝国腹地,靠近京畿圈时,风向变了。
变得诡异起来。
这一日,队伍行至一座名为“河间府”的重镇。
知府竟率领全城官吏,出城三十里相迎。
这礼数,早已逾制。
那份热情,更是让人生疑。
“下官河间知府赵文康,恭迎镇北将军大驾光临!将军神威,一路辛苦!”
一个满面红光的中年胖子,躬着身子,姿态低到了尘埃里。
他的笑容灿烂,言语近乎谄媚。
“将军您镇守国门,功盖千秋,威名赫赫,下官仰慕已久!今日能亲见将军天颜,下官三生有幸啊!”
这番做派,让秦刚等一众杀惯了人的悍将都懵住了。
他们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锐利的眼神扫视四周。
有诈?
白止戈端坐于战马之上,身形笔挺如枪,面无表情。
他只是微微颔首。
“赵知府,客气。”
“本将军奉旨入京,只是途经此地,叨扰了。”
“不叨扰!不叨扰!将军肯来,是河间府天大的荣幸!”
赵文康连连摆手,竟亲自在队伍前方牵马引路,将大军引入早已备好的营地。
营地宽敞洁净,远超常规格制。
粮草补给,流水般送来,全是上品。
甚至还有大量新鲜的肉食与瓜果。
入夜,赵文康寻了个机会,凑到白止戈身边。
他压低了声音,脸上依旧是那副热络的笑容,说出的话却意味深长。
“将军,您只管放心。”
“京中……有故人时时牵挂,盼将军此行,万事顺遂。”
说完这句,他不等白止戈有任何反应,便又拔高了音量,笑着去与其他将领寒暄。
仿佛刚才那句低语,从未发生过。
白止戈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侧过头,看向身旁的文士谦。
文士谦手中的羽扇停了一瞬,眼中疑虑极深,他对着白止戈,极轻微地摇了摇头。
静观其变。
接下来的路程,类似河间府的诡异情况,又接连发生了数次。
并非所有官员都如此。
但总有那么几位知府、知州,接待得格外殷勤,态度恭敬得过了头。
他们的言语间,除了敬畏,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亲近。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暗示。
他们不像朝廷命官。
更像是……将军府的旧部。
一次晚宴,一位头发花白的布政使,在给白止戈敬酒时,眼神复杂。
那眼神里,竟带着几分长辈看待晚辈的欣慰与感慨。
他端着酒杯,嘴唇翕动,喃喃自语: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
身旁的同僚脸色大变,猛地在桌下拽了他一把。
老布政使才浑身一颤,如梦初醒,连忙举杯饮尽,借此掩饰失态。
秦刚彻底看傻了眼。
他抓耳挠腮,想不明白。
“怪了!真他娘的奇了怪了!这帮文官今天出门都吃错药了?”
“还有他们说的那些哑谜,到底什么意思?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文士谦的神色,却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催马靠近白止戈,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音量说道:
“将军,不对劲。”
“这些官员的态度,太蹊跷了,绝非单纯畏惧我军兵威。”
“那几句暗示……听着倒像是……京中有人在为我们铺路。”
他说到最后,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而且……是我们的人。”
文士谦自己说出这四个字时,语气里都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白止戈没有作声。
他沉默地骑在马上,目光越过前方道路两旁,那些恭敬垂首的官吏。
他看到了远处,帝国腹地的村庄与田野。
他心中的疑云,比任何人都要浓重。
这份异常的热情。
那些含糊的暗示。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惊人的可能——
在京城,在朝堂之上,有一股他所不知道的潜藏力量,在欢迎他回去。
甚至,在为他扫清障碍。
是谁?
短短三年,京城的局势,竟已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者……
这本身就是一场更为宏大的骗局?
是一颗用糖衣包裹的,足以致命的毒药?
他无法确定。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趟所谓的“奉旨入京”,绝不会是万寿节献礼那么简单。
平静的水面下,已是滔天暗流。
其汹涌的程度,或许早已超出了他最坏的预料。
白止戈没有回答文士谦。
他只是握紧了手中的缰绳。
那双望向京城方向的眼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锋利。
归途,已非简单的物是人非。
而是,迷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