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婆婆闻声,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立刻颤巍巍地拄着竹杖上前。她先是无比恭敬地、带着苗疆古老礼仪的痕迹,对着青石上端坐的青翎深深一躬,苍老的声音带着发自内心的敬畏:“谢…谢神女垂询…” 在她心中,能引动星辰之力、拥有如此神圣威能的青翎,早已超越了凡俗的认知。
行完礼,石婆婆才转向祝龙。她布满沟壑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仿佛浸满了悲伤,浑浊的眼睛里是长辈看着心爱晚辈遭劫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慈爱。她看着祝龙那张写满绝望的年轻脸庞,声音哽咽,带着浓重的鼻音:
“祝龙小兄弟…老婆子知道你心里苦,比黄连泡胆汁还苦…” 她伸出枯瘦、布满老茧和常年接触蛊虫草药留下斑驳印记的手,似乎想拍拍祝龙的肩膀安慰,却又无力地垂下,紧紧攥住了自己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阿兰这丫头…她这伤,老婆子从她回来的那一刻起,心就跟掉进冰窟窿里一样凉透了…这不是寻常的蛊毒反噬,不是内腑受损啊小兄弟…”
石婆婆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凉和无力感:“她这是…根基尽毁!是抽干了河床,掘断了地脉!是把她这棵苗苗从根子上给…给生生拔断了啊!” 她用最质朴的比喻,道出了与青翎诊断一致的残酷事实。“老婆子这点微末的蛊术,加上龙婆当年留下的土家神术底子…拼了老命,也只能吊住她一口气不散,护住她心脉里最后那一点执念不灭…就像…就像在狂风暴雨里,用手掌护住一点豆大的火星子…回天乏术…老婆子…真的是…回天乏术啊!” 说到最后,她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佝偻的身躯剧烈地颤抖着,仿佛随时会倒下。这份无能为力的痛苦,甚至比伤痛本身更折磨这位视阿兰如亲孙女的老蛊师。
蕴灵池畔,只剩下石婆婆压抑的啜泣声和水汽氤氲的细微声响。祝龙紧咬着牙关,牙根渗出血腥味,强迫自己站稳,承受着这锥心之痛。李青山默默上前一步,扶住了摇摇欲坠的石婆婆,给予无声的支持。
石婆婆在李青山的搀扶下,努力平复着翻涌的情绪。她用袖子狠狠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种追忆往事的凝重与苍凉。她深吸了几口蕴灵池畔富含灵气的湿润空气,仿佛要从这生机之地汲取一丝讲述往事的勇气。
“说起阿兰这丫头…老婆子这心里一急一痛啊,倒像是把蒙了灰的老柜子给撞开了…” 石婆婆的声音带着悠远的回响,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尘埃,“小兄弟,还有青山你们几个,你们都知道龙婆是我们寨子里最受敬重的梯玛(土家语:大巫师),可你们知道吗?龙婆她…并非阿兰的亲祖母啊!”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
祝龙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他一直以为龙婆和阿兰是相依为命的亲祖孙!李青山沉稳的脸上也瞬间裂开了缝隙,瞳孔骤缩,扶着石婆婆的手不自觉地收紧。王石头更是失声惊呼:“啥?!石婆婆,您说啥?龙婆不是阿兰的亲阿婆?!” 这突如其来的身世揭秘,瞬间冲淡了绝望的氛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困惑和悬疑。
石婆婆沉重地点点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七彩的雾气,回到了遥远的过去:“龙婆是正儿八经的土家梯玛传人,一身神术通天彻地。可她老人家…一生未嫁,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当年…” 她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种讲述禁忌秘辛的凝重,“当年,大概也就是阿兰还在襁褓里,连眼睛都还没完全睁开的时候…外面世道乱得很,兵荒马乱,妖魔也趁机作祟。龙婆她老人家,是为了躲避那场席卷大地的可怕战祸,也是为了…守护一些…一些绝对不该断绝、必须传承下去的‘东西’…” 石婆婆说到这里,眼神变得极其复杂,带着敬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她含糊地用了“东西”这个词,似乎不敢,或者不能明言。
“她老人家才带着还是个小奶娃的阿兰,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终来到了我们这偏远的竹溪寨落脚。” 石婆婆的目光落在昏迷的阿兰脸上,充满了怜惜,“阿兰…是她从外面,从那片混乱与血腥里带回来的。具体是哪里,龙婆她老人家口风紧得跟铁桶似的,半个字都没透漏过。寨子里的人问起,她只说…是一位对她有救命大恩、托付生死的故交,在临终之际,将唯一的血脉托付给她,恳求她务必抚养成人,视如己出,护其周全。”
石婆婆顿了顿,似乎在回忆龙婆当年的神情:“老婆子记得清楚,龙婆说起那位‘故交’时,眼神里有很深很深的悲伤,还有一种…很沉重的责任。她看着襁褓里的阿兰,那眼神…比看亲孙女还要复杂得多,有慈爱,有痛惜,有决然,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她话锋一转,指向阿兰的传承:“阿兰这丫头,从小就灵性十足。她的蛊术底子,是老婆子我手把手教的,认虫辨草,引蛊养蛊,这些苗疆的路数。可她身上真正厉害的根基,那沟通自然、引动山川地脉之力的本事,还有那些神乎其神的符咒、祝祷、驱邪禳灾的玄妙法门,可都是龙婆结合她正宗的土家梯玛传承,耗费心血改良之后,一点点传授给她的!那才是阿兰真正的根脚!”
然而,石婆婆的脸上随即浮现出更大的困惑和一丝长久以来的不解:“只是…有一点,老婆子一直想不明白,也替阿兰委屈。” 她看向祝龙,“龙婆她,倾囊相授,待阿兰比亲孙女还亲,却一直…一直不要阿兰称她‘师父’!只许以‘阿婆’、‘祖母’相称,对外也只说祖孙。阿兰小时候不懂事,喊过一次‘师父’,被龙婆…很严厉地制止了,那是老婆子唯一一次见龙婆对阿兰板起脸。”
石婆婆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里充满了岁月的迷雾和未解的谜团:“这其中…怕是藏着天大的隐情!是龙婆那位故交的身份特殊?还是阿兰的身世…牵扯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禁忌?又或者,是龙婆在躲避什么…怕师徒名分反而害了阿兰?老婆子想了几十年,也没想明白…’”
“故交遗孤?隐情?龙婆不许阿兰称师?” 祝龙急切地追问,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眼前这扇突然出现的、通往阿兰身世迷雾的大门。他心中的疑窦如同藤蔓般疯狂滋生缠绕。龙婆的神秘,阿兰的来历,那位托孤的“故交”,不许称师的禁令,临终那句充满矛盾与深意的“忘了”…这一切,难道仅仅是为了躲避战乱?还是说,阿兰这燃命救他的惨烈代价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连她自己都可能不知道的宿命纠葛?这突如其来的身世之谜,像一道刺破绝望阴云的光,却又带来了更沉重、更复杂的疑团。他看向昏迷的阿兰,目光变得无比复杂,仿佛第一次真正审视这个他自以为无比熟悉的女子。
蕴灵池畔,七彩流光依旧,水汽氤氲。但此刻的氛围,已从单纯的绝望哀伤,转向了深沉、厚重、布满谜团的历史迷雾之中。青翎静坐青石之上,碧青眼眸深邃如渊,静静聆听着这一切,那蕴含古老智慧的目光在祝龙和阿兰之间流转,仿佛也在思考着这凡尘纠葛背后可能隐藏的因果。石婆婆的叙述,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命运的流向。
行完礼,石婆婆才转向祝龙。她布满沟壑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仿佛浸满了悲伤,浑浊的眼睛里是长辈看着心爱晚辈遭劫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慈爱。她看着祝龙那张写满绝望的年轻脸庞,声音哽咽,带着浓重的鼻音:
“祝龙小兄弟…老婆子知道你心里苦,比黄连泡胆汁还苦…” 她伸出枯瘦、布满老茧和常年接触蛊虫草药留下斑驳印记的手,似乎想拍拍祝龙的肩膀安慰,却又无力地垂下,紧紧攥住了自己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阿兰这丫头…她这伤,老婆子从她回来的那一刻起,心就跟掉进冰窟窿里一样凉透了…这不是寻常的蛊毒反噬,不是内腑受损啊小兄弟…”
石婆婆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凉和无力感:“她这是…根基尽毁!是抽干了河床,掘断了地脉!是把她这棵苗苗从根子上给…给生生拔断了啊!” 她用最质朴的比喻,道出了与青翎诊断一致的残酷事实。“老婆子这点微末的蛊术,加上龙婆当年留下的土家神术底子…拼了老命,也只能吊住她一口气不散,护住她心脉里最后那一点执念不灭…就像…就像在狂风暴雨里,用手掌护住一点豆大的火星子…回天乏术…老婆子…真的是…回天乏术啊!” 说到最后,她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佝偻的身躯剧烈地颤抖着,仿佛随时会倒下。这份无能为力的痛苦,甚至比伤痛本身更折磨这位视阿兰如亲孙女的老蛊师。
蕴灵池畔,只剩下石婆婆压抑的啜泣声和水汽氤氲的细微声响。祝龙紧咬着牙关,牙根渗出血腥味,强迫自己站稳,承受着这锥心之痛。李青山默默上前一步,扶住了摇摇欲坠的石婆婆,给予无声的支持。
石婆婆在李青山的搀扶下,努力平复着翻涌的情绪。她用袖子狠狠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种追忆往事的凝重与苍凉。她深吸了几口蕴灵池畔富含灵气的湿润空气,仿佛要从这生机之地汲取一丝讲述往事的勇气。
“说起阿兰这丫头…老婆子这心里一急一痛啊,倒像是把蒙了灰的老柜子给撞开了…” 石婆婆的声音带着悠远的回响,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尘埃,“小兄弟,还有青山你们几个,你们都知道龙婆是我们寨子里最受敬重的梯玛(土家语:大巫师),可你们知道吗?龙婆她…并非阿兰的亲祖母啊!”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
祝龙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他一直以为龙婆和阿兰是相依为命的亲祖孙!李青山沉稳的脸上也瞬间裂开了缝隙,瞳孔骤缩,扶着石婆婆的手不自觉地收紧。王石头更是失声惊呼:“啥?!石婆婆,您说啥?龙婆不是阿兰的亲阿婆?!” 这突如其来的身世揭秘,瞬间冲淡了绝望的氛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困惑和悬疑。
石婆婆沉重地点点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七彩的雾气,回到了遥远的过去:“龙婆是正儿八经的土家梯玛传人,一身神术通天彻地。可她老人家…一生未嫁,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当年…” 她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种讲述禁忌秘辛的凝重,“当年,大概也就是阿兰还在襁褓里,连眼睛都还没完全睁开的时候…外面世道乱得很,兵荒马乱,妖魔也趁机作祟。龙婆她老人家,是为了躲避那场席卷大地的可怕战祸,也是为了…守护一些…一些绝对不该断绝、必须传承下去的‘东西’…” 石婆婆说到这里,眼神变得极其复杂,带着敬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她含糊地用了“东西”这个词,似乎不敢,或者不能明言。
“她老人家才带着还是个小奶娃的阿兰,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终来到了我们这偏远的竹溪寨落脚。” 石婆婆的目光落在昏迷的阿兰脸上,充满了怜惜,“阿兰…是她从外面,从那片混乱与血腥里带回来的。具体是哪里,龙婆她老人家口风紧得跟铁桶似的,半个字都没透漏过。寨子里的人问起,她只说…是一位对她有救命大恩、托付生死的故交,在临终之际,将唯一的血脉托付给她,恳求她务必抚养成人,视如己出,护其周全。”
石婆婆顿了顿,似乎在回忆龙婆当年的神情:“老婆子记得清楚,龙婆说起那位‘故交’时,眼神里有很深很深的悲伤,还有一种…很沉重的责任。她看着襁褓里的阿兰,那眼神…比看亲孙女还要复杂得多,有慈爱,有痛惜,有决然,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她话锋一转,指向阿兰的传承:“阿兰这丫头,从小就灵性十足。她的蛊术底子,是老婆子我手把手教的,认虫辨草,引蛊养蛊,这些苗疆的路数。可她身上真正厉害的根基,那沟通自然、引动山川地脉之力的本事,还有那些神乎其神的符咒、祝祷、驱邪禳灾的玄妙法门,可都是龙婆结合她正宗的土家梯玛传承,耗费心血改良之后,一点点传授给她的!那才是阿兰真正的根脚!”
然而,石婆婆的脸上随即浮现出更大的困惑和一丝长久以来的不解:“只是…有一点,老婆子一直想不明白,也替阿兰委屈。” 她看向祝龙,“龙婆她,倾囊相授,待阿兰比亲孙女还亲,却一直…一直不要阿兰称她‘师父’!只许以‘阿婆’、‘祖母’相称,对外也只说祖孙。阿兰小时候不懂事,喊过一次‘师父’,被龙婆…很严厉地制止了,那是老婆子唯一一次见龙婆对阿兰板起脸。”
石婆婆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里充满了岁月的迷雾和未解的谜团:“这其中…怕是藏着天大的隐情!是龙婆那位故交的身份特殊?还是阿兰的身世…牵扯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禁忌?又或者,是龙婆在躲避什么…怕师徒名分反而害了阿兰?老婆子想了几十年,也没想明白…’”
“故交遗孤?隐情?龙婆不许阿兰称师?” 祝龙急切地追问,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眼前这扇突然出现的、通往阿兰身世迷雾的大门。他心中的疑窦如同藤蔓般疯狂滋生缠绕。龙婆的神秘,阿兰的来历,那位托孤的“故交”,不许称师的禁令,临终那句充满矛盾与深意的“忘了”…这一切,难道仅仅是为了躲避战乱?还是说,阿兰这燃命救他的惨烈代价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连她自己都可能不知道的宿命纠葛?这突如其来的身世之谜,像一道刺破绝望阴云的光,却又带来了更沉重、更复杂的疑团。他看向昏迷的阿兰,目光变得无比复杂,仿佛第一次真正审视这个他自以为无比熟悉的女子。
蕴灵池畔,七彩流光依旧,水汽氤氲。但此刻的氛围,已从单纯的绝望哀伤,转向了深沉、厚重、布满谜团的历史迷雾之中。青翎静坐青石之上,碧青眼眸深邃如渊,静静聆听着这一切,那蕴含古老智慧的目光在祝龙和阿兰之间流转,仿佛也在思考着这凡尘纠葛背后可能隐藏的因果。石婆婆的叙述,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命运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