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婆婆沉重地点了点头,仿佛那点头的动作也承载着岁月的千钧重担。她布满风霜的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沟壑纵横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久远回忆带来的困惑与惊疑。她拄着竹杖的手微微用力,指节泛白,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挖掘尘封秘辛的凝重:
“老婆子与龙婆,那是几十年的交情了,情同姐妹。我们俩,一个守着苗疆蛊术的老底子,一个带着土家梯玛的真传承,常常凑在一起,没日没夜地钻研那些个苗蛊土法、驱邪禳灾的门道,互相印证,取长补短…” 她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的迷雾,回到了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记得…那大概是十五六年前的一个深秋了,” 石婆婆的声音带着雨夜的潮湿感,“外头下着瓢泼大雨,雷声滚滚,像是天都要塌了。竹楼里就我们两个老婆子,围着火塘,温着自家酿的包谷烧。那晚…许是风雨太大,隔绝了尘嚣;许是酒意上头,暖了心肠…我们聊得格外深,也格外真。龙婆她…平日里口风紧得跟铁打的葫芦似的,可那晚,几碗烧刀子下肚,她的话匣子…罕见地松动了。”
石婆婆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还能闻到那夜火塘的烟熏味和包谷烧的辛辣气息,她的眼神充满了追忆与难以置信:“她提起了她的师承之地!一个叫‘老司城’的地方!那语气…老婆子一辈子都忘不了!不是平常的怀念,是刻在骨子里的敬畏!像是提起一座不可亵渎的神山,又像在说一个埋着无数秘密的圣地…但敬畏里,还缠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她努力地回忆着龙婆当时的话语,语速变得异常缓慢,仿佛在小心翼翼地拼接破碎的瓷片:“她说…那里是彭氏先祖的英魂长眠之地,是土家儿郎血脉与荣光的源头…说那里有巍峨的祖师殿,供奉着古老得无法想象的传承,是梯玛一脉真正的根…还说…还说…” 石婆婆的声音顿住了,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她用力地回想着龙婆当时借着浓烈酒意吐露的、更令人心惊的呓语。
“对了!” 她猛地一抬头,像是抓住了记忆的碎片,“她似乎…是叹息着说的!声音很低,像梦呓,又像是对着虚空忏悔…她提到了‘转世’!提到了‘宿缘’!还…还说什么‘姻缘’!” 石婆婆的脸上充满了困惑和后知后觉的惊骇,“她说…‘阿兰这孩子…命里就与那老司城,与那祖师殿里的传承…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姻缘’牵扯…是天定的,也是…孽债…’”
石婆婆说到这里,声音都在微微发颤,她看向昏迷的阿兰,又看向震惊的祝龙,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抓住竹杖:“当时…当时老婆子只当她是感怀自己孤苦一生,或是酒后神志不清吐露些疯话、胡话…谁会把‘转世’、‘宿缘’、‘姻缘’这种玄之又玄的词当真呢?只劝她少喝些,莫要想多了伤神…可如今!如今阿兰遭此生死大难!老婆子这心里翻来覆去,像被滚油煎着,才猛然惊觉…龙婆那晚借着酒劲说出来的话,句句都带着血泪!句句都藏着我们听不懂的真意啊!那或许…根本就不是虚言疯话!龙婆她…她定是知道些什么!知道阿兰的身世,知道这‘姻缘’背后的代价和宿命!”
“老司城?!彭氏先祖?!转世…宿缘…姻缘?!!”
石婆婆的话,如同九天惊雷,一道接一道,狠狠劈在祝龙的天灵盖上!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如同战场上的夔牛战鼓,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全身的血液都仿佛瞬间冲上了头顶,又在下一刻冻结成冰!
老司城!
这三个字,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进了他的灵魂深处!前世血与火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地冲垮了理智的堤坝!那是他前世——彭翼南的根基之地!是他统帅土家儿郎抗击倭寇的大本营!是彭氏宗祠所在,是供奉历代先祖英灵的神圣殿堂!是他魂牵梦萦、至死未能再踏足的故土!
龙婆守护的…竟是彭氏传承!那她口中的“故交”…难道是…?!
阿兰!她竟与老司城有如此深的牵连?她不仅仅是故人遗孤?甚至可能牵扯到…那虚无缥缈却又仿佛触手可及的——跨越生死轮回的宿缘?!
这个石破天惊的念头,让祝龙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眩晕。他猛地扭头,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探照灯,死死锁在竹榻上阿兰那灰败而安详(或者说死寂)的脸庞上。那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情绪风暴:有惊涛骇浪般的震惊,有拨云见日的恍然,有痛彻心扉的怜惜,更有一种近乎灼热的探寻!仿佛要穿透她的皮囊,直视那沉睡的灵魂本源!
为何…为何初见时便觉莫名的心悸与亲近?仿佛失散多年的故人重逢?
为何…她会在生死关头,不惜燃尽自己的一切,也要将他从鬼门关拉回来?那份决绝,真的仅仅是今生的情愫吗?
难道…这一切匪夷所思的联结,都源于那灵魂深处,跨越了生死长河的、早已注定的羁绊?!
“老婆子与龙婆,那是几十年的交情了,情同姐妹。我们俩,一个守着苗疆蛊术的老底子,一个带着土家梯玛的真传承,常常凑在一起,没日没夜地钻研那些个苗蛊土法、驱邪禳灾的门道,互相印证,取长补短…” 她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的迷雾,回到了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记得…那大概是十五六年前的一个深秋了,” 石婆婆的声音带着雨夜的潮湿感,“外头下着瓢泼大雨,雷声滚滚,像是天都要塌了。竹楼里就我们两个老婆子,围着火塘,温着自家酿的包谷烧。那晚…许是风雨太大,隔绝了尘嚣;许是酒意上头,暖了心肠…我们聊得格外深,也格外真。龙婆她…平日里口风紧得跟铁打的葫芦似的,可那晚,几碗烧刀子下肚,她的话匣子…罕见地松动了。”
石婆婆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还能闻到那夜火塘的烟熏味和包谷烧的辛辣气息,她的眼神充满了追忆与难以置信:“她提起了她的师承之地!一个叫‘老司城’的地方!那语气…老婆子一辈子都忘不了!不是平常的怀念,是刻在骨子里的敬畏!像是提起一座不可亵渎的神山,又像在说一个埋着无数秘密的圣地…但敬畏里,还缠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她努力地回忆着龙婆当时的话语,语速变得异常缓慢,仿佛在小心翼翼地拼接破碎的瓷片:“她说…那里是彭氏先祖的英魂长眠之地,是土家儿郎血脉与荣光的源头…说那里有巍峨的祖师殿,供奉着古老得无法想象的传承,是梯玛一脉真正的根…还说…还说…” 石婆婆的声音顿住了,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她用力地回想着龙婆当时借着浓烈酒意吐露的、更令人心惊的呓语。
“对了!” 她猛地一抬头,像是抓住了记忆的碎片,“她似乎…是叹息着说的!声音很低,像梦呓,又像是对着虚空忏悔…她提到了‘转世’!提到了‘宿缘’!还…还说什么‘姻缘’!” 石婆婆的脸上充满了困惑和后知后觉的惊骇,“她说…‘阿兰这孩子…命里就与那老司城,与那祖师殿里的传承…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姻缘’牵扯…是天定的,也是…孽债…’”
石婆婆说到这里,声音都在微微发颤,她看向昏迷的阿兰,又看向震惊的祝龙,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抓住竹杖:“当时…当时老婆子只当她是感怀自己孤苦一生,或是酒后神志不清吐露些疯话、胡话…谁会把‘转世’、‘宿缘’、‘姻缘’这种玄之又玄的词当真呢?只劝她少喝些,莫要想多了伤神…可如今!如今阿兰遭此生死大难!老婆子这心里翻来覆去,像被滚油煎着,才猛然惊觉…龙婆那晚借着酒劲说出来的话,句句都带着血泪!句句都藏着我们听不懂的真意啊!那或许…根本就不是虚言疯话!龙婆她…她定是知道些什么!知道阿兰的身世,知道这‘姻缘’背后的代价和宿命!”
“老司城?!彭氏先祖?!转世…宿缘…姻缘?!!”
石婆婆的话,如同九天惊雷,一道接一道,狠狠劈在祝龙的天灵盖上!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如同战场上的夔牛战鼓,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全身的血液都仿佛瞬间冲上了头顶,又在下一刻冻结成冰!
老司城!
这三个字,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进了他的灵魂深处!前世血与火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地冲垮了理智的堤坝!那是他前世——彭翼南的根基之地!是他统帅土家儿郎抗击倭寇的大本营!是彭氏宗祠所在,是供奉历代先祖英灵的神圣殿堂!是他魂牵梦萦、至死未能再踏足的故土!
龙婆守护的…竟是彭氏传承!那她口中的“故交”…难道是…?!
阿兰!她竟与老司城有如此深的牵连?她不仅仅是故人遗孤?甚至可能牵扯到…那虚无缥缈却又仿佛触手可及的——跨越生死轮回的宿缘?!
这个石破天惊的念头,让祝龙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眩晕。他猛地扭头,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探照灯,死死锁在竹榻上阿兰那灰败而安详(或者说死寂)的脸庞上。那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情绪风暴:有惊涛骇浪般的震惊,有拨云见日的恍然,有痛彻心扉的怜惜,更有一种近乎灼热的探寻!仿佛要穿透她的皮囊,直视那沉睡的灵魂本源!
为何…为何初见时便觉莫名的心悸与亲近?仿佛失散多年的故人重逢?
为何…她会在生死关头,不惜燃尽自己的一切,也要将他从鬼门关拉回来?那份决绝,真的仅仅是今生的情愫吗?
难道…这一切匪夷所思的联结,都源于那灵魂深处,跨越了生死长河的、早已注定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