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舍命相博-《抗日系统激活:烽火双魂》

  一直紧密关注着阿兰状况的青翎,神念微动。

  只见阿兰体内那原本疯狂肆虐、如同脱缰野马般的金红朱雀源火,在大量外来“燃料”(邪火)的强行注入与湮灭消耗下,其暴烈的气焰如同被泼上了冰水,光芒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黯淡、收敛!

  她皮肤下那些原本如同烧红烙铁般灼热的金红脉络,颜色逐渐转为暗红,继而如同退潮般缓缓隐没下去,皮肤表面那**触目惊心的灼热高温,也开始显着下降。

  与此同时,从祝龙掌心持续灌入的暗红邪火能量,在完成了“中和”源火的使命后,其本身也在与更高层次朱雀源火的激烈湮灭中,以及灵儿那无孔不入的净化之力持续消磨下,变得后继乏力,迅速减弱、消散。

  那两条由邪火构成的暗红光流,从最初的汹涌澎湃,逐渐变得纤细、黯淡,如同即将燃尽的烛火。

  当最后一丝微弱得几乎看不见的暗红邪火,如同不甘的叹息,从祝龙剧烈颤抖的掌心指尖逸散消失,灌入阿兰体内的所有外来邪火能量终于彻底湮灭殆尽时——

  噗——!

  祝龙浑身猛地一震,仿佛那支撑着他、强行凝聚着他最后一丝意识与力量的无形绳索,在这一刻轰然崩断!

  他再也压制不住体内翻腾肆虐的创伤与邪毒,猛地向前喷出一大口粘稠得如同墨汁、却又夹杂着无数细小黑色冰晶的污血!

  那血液散发着刺骨的寒意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邪秽气息,溅落在地面上,甚至发出轻微的“滋滋”腐蚀声。

  他凝聚在胸中的那口气彻底泄去,身体如同被抽空了所有骨头的皮囊,软软地、毫无生气地向后倒去。

  左脸上,那蔓延的蛇鳞邪纹虽然光芒黯淡下去,不再如之前那般灼目,但其覆盖的范围,似乎因这次邪火的引动与冲击,又悄然向外扩张了一丝,如同在他俊朗面容上留下的、一道无法磨灭的狰狞烙印。

  他的意识,彻底沉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唯有识海深处,那归墟邪念因未能完全吞噬他而发出的不甘、怨毒的嘶吼与低语,如同背景噪音般,在这片黑暗中断断续续地回荡。

  “祝龙!”

  “祝龙兄弟!”

  一直紧绷着神经、随时准备出手的李青山和杨振山,几乎在祝龙倒下的同一时间抢步上前。

  李青山眼疾手快地托住祝龙向后仰倒的头颈和肩膀,入手处只觉一片冰凉与冷汗浸透的湿濡。

  杨振山则用他仅存的独臂,牢牢扶住祝龙瘫软的身躯,感受着那几乎微不可察的脉搏,这位铁血军人的眼眶也不禁微微泛红。

  而另一边,七彩光幕之中,阿兰的身体终于停止了那令人心碎的抽搐和震颤。

  她静静地躺在那里,如同风暴过后终于恢复平静的海面。呼吸虽然依旧微弱而浅短,却不再是之前那般紊乱欲绝,而是变得平稳、悠长,带着生命固有的节奏。

  皮肤恢复了正常的温润色泽与弹性,那之前骇人的滚烫高温已然褪去。

  最令人欣慰的是,在她光洁的眉心正中央,一点极其微弱、细小得如同火星般的金红印记,悄然浮现,闪烁了一下,仿佛涅盘后的余烬,带着不屈的生命力,随即缓缓隐没,沉入血脉深处。

  失控暴走的朱雀源火,在经历了这场近乎毁灭性的冲击与强制中和后,终于被强行压制、平息了下去。

  那焚身噬命的恐怖劫难……暂时,渡过了!

  灵儿小心翼翼地、缓缓地撤去了维持许久的七彩净化光幕。

  她小小的身躯微微晃动了一下,精致的小脸上血色尽褪,一片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显然之前的全力施为,对她的消耗亦是巨大无比。

  但当她看到阿兰那平稳的呼吸和恢复正常的脸色时,她那纯净如水晶的眼眸中,依旧难以抑制地流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安心与喜悦。

  青翎的神念虚影,光芒也比最初时黯淡、稀薄了许多,显然主持这场凶险万分的救治,并时刻维持全局洞察与关键时刻的援手,对它这缕神念也是极大的负担。

  它那碧玉神眸,先是落在昏迷不醒、气息微弱的祝龙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意味——

  有对其意志与付出的深深赞许,有对其体内隐患加重的忧虑,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对同辈血脉传承者命运的感慨,又抑或有一丝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样情愫在内心漾开……

  随后,它的目光缓缓转向呼吸平稳的阿兰,凝重的颜色之中,透出了一丝缓和和一缕能让祝龙舍命相博的深深羡慕。

  最后,它转向旁边依旧昏迷、身躯焦黑的王石头和赵大锤,沉声道:

  “他们二人历经祝龙以秘术将身体抢回,后又在神魂虚弱之时,被徐海邪力侵入,幸得机缘巧合,阿兰姑娘体内血脉失控才得以发现,可谓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如今,二人体内淤积的邪火本源已被祝龙引出了大半,虽未彻底根除,缠绕心脉与脏腑的阴毒邪力也已消散十之七八,性命之忧……总算是无碍了。”

  它顿了顿,继续安排后续:

  “接下来,需以灵儿姑娘精纯的净化之力,辅以我所剩不多的青鸾生机本源,如同文火慢炖,细细温养,缓缓拔除其经脉骨髓中深藏的余毒,修复被邪火灼伤的根基。

  此非一日之功,需耐心与时间。”

  洞穴之内,浓郁的血腥气、能量湮灭后的焦糊气息、以及邪火残留的淡淡阴冷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后的疲惫、伤痛与劫后余生的凝重。

  然而,在这片狼藉与沉重之中,看着暂时脱离险境的阿兰,以及虽昏迷却总算保住了性命的王石头、赵大锤,一丝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名为“希望”的暖意,终究是在这绝望的深渊之底,顽强地升腾起来,驱散着弥漫在每个人心头的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