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炮灰要自强(12)-《快穿:星辰在手》

  “如果非要说什么真龙天子,谢九歌的气运都比他强。”沈辞安实话实说,“没有谢九歌的帮助,我们这位陛下没有谢九歌的帮助根本成不了事。与其说他是真龙天子,不如说谢九歌是。”

  “师父,你是说皇贵妃娘娘才是真龙天子?”君凝惊呼一声,那他们刚才还对谢九歌打得那么狠,不会遭报应吧?

  “想什么呢?”沈辞安一看她就像跑偏了,“不是你想的那样,什么真龙天子,只是个说法而已,天道没有那么闲,注重这些事情,它不能保证每一任皇帝都是真龙天子。我只是说他们两个对比的话,谢九歌才更像被眷顾的那个人。”

  君凝闻言沉思了起来。

  沈辞安也是给她滤清思路,“你仔细想想,在他们两个认识之前,你对施白珩的印象是什么?”

  “是在冷宫无人问津的皇子,不受先帝宠爱,听说整日到处闲逛,用他母妃留下的银子到处吃喝玩乐。”君凝也不是胡说,自从施白珩成为皇帝之后,他的过往对于普通百姓都不是什么秘密,这些大家都知道。

  “你再想想认识谢九歌之后的施白珩大家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沈辞安接着问道。

  “认识谢九歌之后,施白珩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整个人积极向上,处理了许多让先帝头疼的事情,更是从众多皇子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赢得先帝的赞赏,成功坐上了皇位。”君凝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好像自从认识了谢九歌之后,施白珩的人生就在一路向上前进。

  沈辞安接收到的小说剧情之中夸奖施白珩临危不惧,处理事情计谋巧妙,但在古代世界待过的沈辞安不认为其他皇子都是草包。

  只是作者的笔墨并没有着重描述他们而已。

  比如,二皇子母家是武将世家,外祖一家忠心爱国,他自小受到母亲的熏陶,热爱武艺。先帝对其寄予厚望,每次与敌国开战二皇子总能带兵取得胜利,是个名副其实的兵家高手。

  三皇子是皇后所出的嫡子,皇后的父亲曾经是上一任丞相,自小作为丞相嫡女的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将自己的儿子也是教育的很好,文武双全,虽没有二皇子用兵如神,却也有许多拥护者,因为当时相府还有三个嫡子,皇后的三个哥哥也在朝中担任着重要职位。

  四皇子虽然母族方面弱势,自小母亲早亡,却是最得先帝宠爱的一位皇子,经常让先帝带在身边教导,经常被先帝夸奖四皇子是最像他年轻时候样子的皇子。

  五皇子温和良善,礼贤下士,对于自己的手下最是护短,擅长笼络人心,他的身边都是一些寒门子弟自动投靠,在百姓中呼声中最强,百姓在所有皇子中对他的印象最好,最起码沈辞安认为名声经营的不错。

  还有几个各有各的优势的皇子和未成年的皇子,他们各个方面其实都很优秀,皇家教育出来的没有庸才,只有装作庸才的人。

  若是施白珩不是原书作者选定的男主,最终皇位花落谁家还不可说。

  或者他穿越的时间是小说的第二部,其他皇子他都能够帮助他们登上皇位。

  要他如今来看,当年若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看,最有可能得到皇位的是二皇子和三皇子。

  一个掌握军权,一个权倾朝野。

  但偏偏作者安排他们毫无道理的对女主谢九歌一见钟情,甚至为了她与自己的王妃心生嫌隙,甚至遣散了当时后院所有的妃子,二皇子更是因为谢九歌的花言巧语放弃了自己最大的倚仗——兵权。

  这就是无脑降智的代表。

  要不说女主光环过于强大了。

  在沈辞安和君凝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太监总管和带路的周厉周岩两人来到了国师府。

  三人恭恭敬敬的来到了大殿。

  “沈大人,国师大人。”太监总管战战兢兢的低头哈腰道,“陛下已经遵循约定在全京城百姓的面前下了罪己诏,陛下的诚意两位大人也看到了,您看,您二位是不是让我们带回皇贵妃娘娘?”

  君凝没说话,放不放人要看沈辞安的意思,她就是在这跟着凑数的。

  沈辞安也没说话,只是看着国师府有些萧条的院落。

  太监总管惯会察言观色,看到这,直接命人准备了一箱金银珠宝以陛下的名义赏赐给国师府,并派人去工部让他们派人来修缮国师府,务必要将国师府翻修到让沈辞安和君凝满意。

  沈辞安满意的点点头,不愧是在皇帝面前伺候的,就是喜欢这种聪明人,不用多说废话。

  他向君凝点了点头,君凝马上让其中的一个孩子去将五花大绑嘴里还塞着破抹布的谢九歌带了过来。

  谢九歌简直想哭,她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委屈,五花大绑也就算了,这也不知道是擦哪的抹布塞在她嘴里,一股奇怪的味道直冲口鼻。

  见到谢九歌的惨样,太监总管“哎呀”一声道,“皇贵妃娘娘,您受苦了。”说着上前去将她身上的绳索都解开。

  被放开手脚的谢九歌顿时拽下了自己嘴里的抹布,呸了几声说道,“看着干什么,还不带本宫回宫。”

  这里太可怕了,她一刻也不想待在这里了。

  但是她嘴上从不服输。

  从国师府离开后,谢九歌连回头看一眼或者给沈辞安两人放狠话的心情都没有,直接向皇宫出发。

  在文德殿等着的施白珩等了许久才见到与他一样脸颊红肿的谢九歌回来,顿时明白了她发生了什么事情。

  也不知道是心疼谢九歌还是在心疼自己的遭遇,施白珩再次流下了泪水。

  而这次,谢九歌同样没有心情安慰他,想起国师府的遭遇,也是委屈得不行。

  在谢九歌回宫的消息传开之后,她被沈辞安教训的事情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在文武百官之中扩散开来。

  一间酒楼包厢

  禁卫军首领沈淮山、兵部尚书崔博言、礼部尚书莫瑞、大理寺卿董遇齐聚在包厢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