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噤若寒蝉,刚才的那位士兵明显是有一定的话语权,接着回复道,“陛下恕罪,刚才我等已经按照司徒将军的吩咐将皇宫内仔细搜寻一番,并未找到青云道长的下落,可能是已经趁乱潜逃出宫了。”
“安排人封锁城门,一定要找到这个妖道,朕要将他五马分尸。”秦学渊恨声道。
“是,末将遵旨。”众士兵齐声应道。
另一边,早已逃出京城的沈知岚带着临江楼掌柜以及青云道长与他沈家在京城郊外的势力汇合后,向着飞云军方向靠拢。
青云道长早在见势不对时赶往临江楼,同样发觉不对的沈知岚也早已到了临江楼,三人商量过后,趁乱一把火烧了临江楼,乔装打扮出了城。
秦学渊又晚了一步。
当他得知丞相府已人去楼空的时候,也无济于事。
只有将宫中的沈玉兰绑来折磨一顿之后才心情舒畅了些。
秦学渊擦了擦手上的血迹,轻轻拍了拍沈玉兰的脸颊,“别怪朕,要怪就怪你生在沈家,要怪就怪你的父亲。你还不知道吧,整个沈家人都离开京城了,他们舍弃了你。”
沈玉兰被浑身上下都是鲜血,她费力的摇头,“不,不会的。”
“算他沈知岚跑得快。”秦学渊用手捏起沈玉兰的下颌,“不然朕会先下手为强,忍不住让你们到地府一家团聚。”
沈玉兰眼中噙着泪水,“阿渊,你已经是皇帝了,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为何还要这么做?我那么爱你,你怎么……”
“啪”的一声响起,沈玉兰脸颊顿时肿了起来,“朕只爱子衿,你是什么东西?若不是当初需要相府的助力结交人脉,你觉得朕会多看你一眼?”
发泄一番后,秦学渊走出了密室。这间密室是老皇帝储存宝物的,硬生生被他改成了炼狱。
沈玉兰泪水滴落在地,一时间绝望无比。
这个她放在心上的男人,从未对她有过半点情分。
为了他,她做了那么多事,却换不回他一丝丝怜惜。
她该庆幸相府众人都逃了出去,就算抛弃了她也没关系,至少还能活命,一旦还在京城,她相信刚才秦学渊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两日后,没有找到青云道长,倒是萧禹率领各路勤王之师已到达京城城门外。
秦学渊站在城楼上望着萧禹,装作惊慌无助,悲痛欲绝的样子,“萧将军,您可算来了,可惜父皇看不见了,他已经被反贼诛杀。就连五弟也……”
说着说着,可能自己都被感动到了,还真掉起了眼泪,像极了刚刚失去父亲的孩子,不知道的还真以为秦学渊跟老皇帝是一对相亲相爱的父子,与五皇子又是多么的兄友弟恭呢。
萧禹眼神如炬的看着惺惺作态的秦学渊。秦学渊被他看得心虚,眼神躲闪,“现京城已经被本王平定,萧将军,带领如此多的人包围京城,是要犯上作乱吗?”
萧禹垂眸似是在沉思,片刻后翻身下马,上前几步,单膝跪地,“末将萧禹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他的动作,他所带来的军队跟着跪下齐呼万岁,声势浩大。
秦学渊都被萧禹这个动作惊得一愣,反应过来后就是莫大的喜悦。
“萧将军一路辛苦,朕准备了饭菜为萧将军接风洗尘,还请将军不要拒绝。”秦学渊邀请着萧禹。
当然,只有萧禹一人,他的大军被留在了城外。
副将忧心忡忡,生怕自家将军一去不回,但他的劝阻毫无用处,萧禹还是进宫了。
饭后,秦学渊将萧禹请入勤政殿,自从在御书房杀了老皇帝后,秦学渊命人将批阅奏折,商讨要事之地改为勤政殿。
坐在龙椅上,秦学渊看着下方的萧禹有些不解,“萧将军为何会效忠于朕?”
这是秦学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他都做好了与之大战一场的准备,甚至连战败后逃跑路线都设计好了,结果萧禹这家伙不打了?
“不知陛下可曾去过京城之外的地方?尤其是南边。”萧禹并未回答秦学渊的问题,反而提出了一个自己的问题。
“未曾。”虽然不知道萧禹问出这个问题目的为何,但秦学渊还是如实回答了。“这与朕的问题有何关系?”
他从小在冷宫讨生活,进入老皇帝的视野也才三年时间,三年里,他忙着收拢势力,讨好丞相,忙着将京城掌控在手,怎么会有时间去别的地方?还南边那么远。
萧禹叹息一声,“先皇在时,大齐便已经四处叛乱,现在愈演愈烈。南方的叛军势力已经控制不住了,陛下,末将一路走来遭遇多个叛军势力袭击,但急于回京并未恋战。
叛军势力已经不可小觑,战力甚至进步神速。若是京城再乱,恐怕大齐江山将会毁于一旦,到时百姓流离失所,国将不国。
末将认为效忠陛下是最好的选择。”
秦学渊知道有叛军作乱,却不知具体情况,看来叛军确实成了气候,不然这萧禹怎会轻易效忠于他?
“萧将军为国为民,心系百姓,是我大齐之福啊。”秦学渊冠冕堂皇夸奖了一句,“不知南方叛军具体怎么样?”
萧禹认真回答,“回陛下,现在南方一共分为三路叛军势力,其中以飞云军最难对付,他们的士兵骁勇善战甚至战力不输于正规军。
其首领很神秘,至今没有传出任何重要情报。但民间对这位的风评很好,对人宽厚,赏罚分明,治军严谨,手下不仅有善战的将士,也有许多为其出谋划策的谋士。
而且飞云军以战力着称,他们最开始势力范围不大,一点点扩张,最近这段时间收拢了各个叛军,收编了不少叛军人马,逐渐壮大,隐隐有统一南方所有叛军的架势。”
萧禹对飞云军评价很高,但作为对手,他不得不警惕,“末将曾与其作战几次,对方战略变化多端,总是打得末将措手不及。若是任其发展下去,恐怕是养虎为患,对我大齐造成毁灭性打击。”
“安排人封锁城门,一定要找到这个妖道,朕要将他五马分尸。”秦学渊恨声道。
“是,末将遵旨。”众士兵齐声应道。
另一边,早已逃出京城的沈知岚带着临江楼掌柜以及青云道长与他沈家在京城郊外的势力汇合后,向着飞云军方向靠拢。
青云道长早在见势不对时赶往临江楼,同样发觉不对的沈知岚也早已到了临江楼,三人商量过后,趁乱一把火烧了临江楼,乔装打扮出了城。
秦学渊又晚了一步。
当他得知丞相府已人去楼空的时候,也无济于事。
只有将宫中的沈玉兰绑来折磨一顿之后才心情舒畅了些。
秦学渊擦了擦手上的血迹,轻轻拍了拍沈玉兰的脸颊,“别怪朕,要怪就怪你生在沈家,要怪就怪你的父亲。你还不知道吧,整个沈家人都离开京城了,他们舍弃了你。”
沈玉兰被浑身上下都是鲜血,她费力的摇头,“不,不会的。”
“算他沈知岚跑得快。”秦学渊用手捏起沈玉兰的下颌,“不然朕会先下手为强,忍不住让你们到地府一家团聚。”
沈玉兰眼中噙着泪水,“阿渊,你已经是皇帝了,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为何还要这么做?我那么爱你,你怎么……”
“啪”的一声响起,沈玉兰脸颊顿时肿了起来,“朕只爱子衿,你是什么东西?若不是当初需要相府的助力结交人脉,你觉得朕会多看你一眼?”
发泄一番后,秦学渊走出了密室。这间密室是老皇帝储存宝物的,硬生生被他改成了炼狱。
沈玉兰泪水滴落在地,一时间绝望无比。
这个她放在心上的男人,从未对她有过半点情分。
为了他,她做了那么多事,却换不回他一丝丝怜惜。
她该庆幸相府众人都逃了出去,就算抛弃了她也没关系,至少还能活命,一旦还在京城,她相信刚才秦学渊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两日后,没有找到青云道长,倒是萧禹率领各路勤王之师已到达京城城门外。
秦学渊站在城楼上望着萧禹,装作惊慌无助,悲痛欲绝的样子,“萧将军,您可算来了,可惜父皇看不见了,他已经被反贼诛杀。就连五弟也……”
说着说着,可能自己都被感动到了,还真掉起了眼泪,像极了刚刚失去父亲的孩子,不知道的还真以为秦学渊跟老皇帝是一对相亲相爱的父子,与五皇子又是多么的兄友弟恭呢。
萧禹眼神如炬的看着惺惺作态的秦学渊。秦学渊被他看得心虚,眼神躲闪,“现京城已经被本王平定,萧将军,带领如此多的人包围京城,是要犯上作乱吗?”
萧禹垂眸似是在沉思,片刻后翻身下马,上前几步,单膝跪地,“末将萧禹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他的动作,他所带来的军队跟着跪下齐呼万岁,声势浩大。
秦学渊都被萧禹这个动作惊得一愣,反应过来后就是莫大的喜悦。
“萧将军一路辛苦,朕准备了饭菜为萧将军接风洗尘,还请将军不要拒绝。”秦学渊邀请着萧禹。
当然,只有萧禹一人,他的大军被留在了城外。
副将忧心忡忡,生怕自家将军一去不回,但他的劝阻毫无用处,萧禹还是进宫了。
饭后,秦学渊将萧禹请入勤政殿,自从在御书房杀了老皇帝后,秦学渊命人将批阅奏折,商讨要事之地改为勤政殿。
坐在龙椅上,秦学渊看着下方的萧禹有些不解,“萧将军为何会效忠于朕?”
这是秦学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他都做好了与之大战一场的准备,甚至连战败后逃跑路线都设计好了,结果萧禹这家伙不打了?
“不知陛下可曾去过京城之外的地方?尤其是南边。”萧禹并未回答秦学渊的问题,反而提出了一个自己的问题。
“未曾。”虽然不知道萧禹问出这个问题目的为何,但秦学渊还是如实回答了。“这与朕的问题有何关系?”
他从小在冷宫讨生活,进入老皇帝的视野也才三年时间,三年里,他忙着收拢势力,讨好丞相,忙着将京城掌控在手,怎么会有时间去别的地方?还南边那么远。
萧禹叹息一声,“先皇在时,大齐便已经四处叛乱,现在愈演愈烈。南方的叛军势力已经控制不住了,陛下,末将一路走来遭遇多个叛军势力袭击,但急于回京并未恋战。
叛军势力已经不可小觑,战力甚至进步神速。若是京城再乱,恐怕大齐江山将会毁于一旦,到时百姓流离失所,国将不国。
末将认为效忠陛下是最好的选择。”
秦学渊知道有叛军作乱,却不知具体情况,看来叛军确实成了气候,不然这萧禹怎会轻易效忠于他?
“萧将军为国为民,心系百姓,是我大齐之福啊。”秦学渊冠冕堂皇夸奖了一句,“不知南方叛军具体怎么样?”
萧禹认真回答,“回陛下,现在南方一共分为三路叛军势力,其中以飞云军最难对付,他们的士兵骁勇善战甚至战力不输于正规军。
其首领很神秘,至今没有传出任何重要情报。但民间对这位的风评很好,对人宽厚,赏罚分明,治军严谨,手下不仅有善战的将士,也有许多为其出谋划策的谋士。
而且飞云军以战力着称,他们最开始势力范围不大,一点点扩张,最近这段时间收拢了各个叛军,收编了不少叛军人马,逐渐壮大,隐隐有统一南方所有叛军的架势。”
萧禹对飞云军评价很高,但作为对手,他不得不警惕,“末将曾与其作战几次,对方战略变化多端,总是打得末将措手不及。若是任其发展下去,恐怕是养虎为患,对我大齐造成毁灭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