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烽被重新押回了那间纯白的囚室。与之前不同的是,束缚带没有再锁上,脖颈上的项圈也被取下。这并非仁慈,更像是一种评估后的“优待”——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后,他获得了有限的活动空间。
墙壁再次变得冰冷光滑,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但秦烽的心却无法平静。林晚星最后那冰冷的眼神、双重的声音、以及随手引发的能量反噬,如同烙印般刻在他脑海里。
那真的是她吗?还是“祂”借助她的身体在说话?抑或是…某种更复杂的融合?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现状。实验暂停,意味着“荆棘太阳”需要时间消化这次意外获得的数据,重新评估风险。这给了他喘息之机,也给了林晚星调整的时间。
教授和红袍人之间,似乎也存在微妙的分歧。教授更倾向于激进的研究和利用,而红袍人则显得更为谨慎,甚至…带着某种更深的目的。
必须利用这些间隙。
秦烽开始更细致地检查这间囚室。他敲击墙壁,聆听回声;观察光源和通风口的结构;甚至尝试感知空气中极其微弱的能量流动。他像一头被困的野兽,耐心地寻找着牢笼最细微的裂缝。
几天过去(他凭借生物钟和送餐频率估算),风平浪静。除了定时送来的营养膏和偶尔的身体检查,再无人打扰。
直到某个“夜晚”(基地内模拟的昼夜循环),囚室内柔和的白光转为幽蓝,预示着休息时段。秦烽靠坐在墙边,闭目养神,实则保持着最高警惕。
突然,一阵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的电流嘶声传入他敏锐的耳朵。声音来源是…头顶的光源面板?
他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假寐的姿态。
几秒钟后,那电流嘶声再次响起,这次似乎带着某种规律——三短、三长、三短。
摩斯电码?SOS?
秦烽心中一震,但脸上毫无波澜。是谁?在这个绝对掌控的基地里,谁在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是陷阱,还是…另一股势力?
他没有回应,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个信号。
接下来的几个“夜晚”,同样的信号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点出现,重复着SOS。发送者极其谨慎,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五秒。
秦烽决定冒险试探。在下一个信号到来时,他用手指极轻、极快地在金属床架上敲击了同样的节奏作为回应。
信号戛然而止。
囚室内恢复了死寂。秦烽屏住呼吸,等待着。
大约一分钟后,电流嘶声再次响起,这次是新的信息:“身份?”
秦烽沉吟片刻,敲击回应:“秦烽。林晚星的同伴。”
对方停顿了更长时间,似乎在确认或犹豫。然后,新的信息传来:“‘守林人’…可信。等待。”
守林人?秦烽立刻想到那个在丛林小屋中给予他们帮助的老者!难道守林人背后的势力,已经渗透进了这个基地?还是说,基地内部本身就有反抗“荆棘太阳”的人?
信息到此为止,再也没有出现。但秦烽的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这座看似铁板一块的基地,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与此同时,在基地更深层的某个绝密区域。
红袍人独自站在一个布满复杂能量回路的圆形大厅中央。他/她面前悬浮着一个不断旋转的暗红色晶球,晶球内部仿佛有星云在流转。这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冰冷的机器和低沉的嗡鸣。
“观测者,‘桥梁’的异常波动,你怎么看?”红袍人对着空无一人的大厅开口,声音在封闭的空间内回荡。
空气中泛起涟漪,一个模糊的、由光线构成的虚影缓缓凝聚。虚影没有具体形态,只有一对如同数据流般不断刷新的眼睛。
“数据不足,无法定性。”虚影的声音中性而平直,如同AI合成,“个体林晚星意识苏醒程度37.8%,与‘源初印记’(即蚀魂之印)同步率提升至65.4%。存在未知变量‘羁绊’干扰模型。建议提高监控等级,暂缓深度连接实验。”
“教授等不及了。”红袍人淡淡道,“理事会也在施加压力。‘方舟’需要成果。”
“风险与收益模型需要重新计算。”观测者毫无感情地回应,“强行推进可能导致‘桥梁’崩溃或…反向污染。”
反向污染?红袍人兜帽下的目光微微闪动。他/她沉默片刻,问道:“对‘羁绊’个体秦烽的评估?”
“潜力巨大,变量难以预测。其存在显着提升‘桥梁’稳定性上限,但也同步提高了失控风险阈值。建议…控制使用,或作为备用‘锚点’培养。”
“锚点…”红袍人低声重复了这个词,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就在这时,晶球内的暗红色星云突然剧烈搅动起来!一股混乱、暴戾的意志碎片如同风暴般冲击着晶球外围的能量屏障!
红袍人猛地抬手,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晶球,强行稳定住内部的躁动。
“看来,‘祂’也感知到了‘桥梁’的变化…”红袍人语气凝重,“我们的时间,或许比想象中更少。”
观测者的虚影闪烁了几下:“需要启动‘净化协议’吗?清除不稳定因素。”
红袍人摇了摇头:“不。变数,也意味着机会。通知教授,按原计划进行下一阶段准备,但…强度降低30%。我要看看,这枚意外的棋子,究竟能引出怎样的局面。”
“明白。”观测者的虚影缓缓消散。
红袍人独自站在大厅中,凝视着逐渐恢复平静的晶球。他/她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晶球冰冷的表面,兜帽下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低语:
“林国栋…你的女儿,比你想象的还要有趣…”
基地深处,暗流愈发汹涌。而秦烽和林晚星,正处于这场无声博弈的风暴眼。
---
(未完待续)
墙壁再次变得冰冷光滑,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但秦烽的心却无法平静。林晚星最后那冰冷的眼神、双重的声音、以及随手引发的能量反噬,如同烙印般刻在他脑海里。
那真的是她吗?还是“祂”借助她的身体在说话?抑或是…某种更复杂的融合?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现状。实验暂停,意味着“荆棘太阳”需要时间消化这次意外获得的数据,重新评估风险。这给了他喘息之机,也给了林晚星调整的时间。
教授和红袍人之间,似乎也存在微妙的分歧。教授更倾向于激进的研究和利用,而红袍人则显得更为谨慎,甚至…带着某种更深的目的。
必须利用这些间隙。
秦烽开始更细致地检查这间囚室。他敲击墙壁,聆听回声;观察光源和通风口的结构;甚至尝试感知空气中极其微弱的能量流动。他像一头被困的野兽,耐心地寻找着牢笼最细微的裂缝。
几天过去(他凭借生物钟和送餐频率估算),风平浪静。除了定时送来的营养膏和偶尔的身体检查,再无人打扰。
直到某个“夜晚”(基地内模拟的昼夜循环),囚室内柔和的白光转为幽蓝,预示着休息时段。秦烽靠坐在墙边,闭目养神,实则保持着最高警惕。
突然,一阵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的电流嘶声传入他敏锐的耳朵。声音来源是…头顶的光源面板?
他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假寐的姿态。
几秒钟后,那电流嘶声再次响起,这次似乎带着某种规律——三短、三长、三短。
摩斯电码?SOS?
秦烽心中一震,但脸上毫无波澜。是谁?在这个绝对掌控的基地里,谁在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是陷阱,还是…另一股势力?
他没有回应,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个信号。
接下来的几个“夜晚”,同样的信号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点出现,重复着SOS。发送者极其谨慎,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五秒。
秦烽决定冒险试探。在下一个信号到来时,他用手指极轻、极快地在金属床架上敲击了同样的节奏作为回应。
信号戛然而止。
囚室内恢复了死寂。秦烽屏住呼吸,等待着。
大约一分钟后,电流嘶声再次响起,这次是新的信息:“身份?”
秦烽沉吟片刻,敲击回应:“秦烽。林晚星的同伴。”
对方停顿了更长时间,似乎在确认或犹豫。然后,新的信息传来:“‘守林人’…可信。等待。”
守林人?秦烽立刻想到那个在丛林小屋中给予他们帮助的老者!难道守林人背后的势力,已经渗透进了这个基地?还是说,基地内部本身就有反抗“荆棘太阳”的人?
信息到此为止,再也没有出现。但秦烽的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这座看似铁板一块的基地,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与此同时,在基地更深层的某个绝密区域。
红袍人独自站在一个布满复杂能量回路的圆形大厅中央。他/她面前悬浮着一个不断旋转的暗红色晶球,晶球内部仿佛有星云在流转。这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冰冷的机器和低沉的嗡鸣。
“观测者,‘桥梁’的异常波动,你怎么看?”红袍人对着空无一人的大厅开口,声音在封闭的空间内回荡。
空气中泛起涟漪,一个模糊的、由光线构成的虚影缓缓凝聚。虚影没有具体形态,只有一对如同数据流般不断刷新的眼睛。
“数据不足,无法定性。”虚影的声音中性而平直,如同AI合成,“个体林晚星意识苏醒程度37.8%,与‘源初印记’(即蚀魂之印)同步率提升至65.4%。存在未知变量‘羁绊’干扰模型。建议提高监控等级,暂缓深度连接实验。”
“教授等不及了。”红袍人淡淡道,“理事会也在施加压力。‘方舟’需要成果。”
“风险与收益模型需要重新计算。”观测者毫无感情地回应,“强行推进可能导致‘桥梁’崩溃或…反向污染。”
反向污染?红袍人兜帽下的目光微微闪动。他/她沉默片刻,问道:“对‘羁绊’个体秦烽的评估?”
“潜力巨大,变量难以预测。其存在显着提升‘桥梁’稳定性上限,但也同步提高了失控风险阈值。建议…控制使用,或作为备用‘锚点’培养。”
“锚点…”红袍人低声重复了这个词,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就在这时,晶球内的暗红色星云突然剧烈搅动起来!一股混乱、暴戾的意志碎片如同风暴般冲击着晶球外围的能量屏障!
红袍人猛地抬手,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晶球,强行稳定住内部的躁动。
“看来,‘祂’也感知到了‘桥梁’的变化…”红袍人语气凝重,“我们的时间,或许比想象中更少。”
观测者的虚影闪烁了几下:“需要启动‘净化协议’吗?清除不稳定因素。”
红袍人摇了摇头:“不。变数,也意味着机会。通知教授,按原计划进行下一阶段准备,但…强度降低30%。我要看看,这枚意外的棋子,究竟能引出怎样的局面。”
“明白。”观测者的虚影缓缓消散。
红袍人独自站在大厅中,凝视着逐渐恢复平静的晶球。他/她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晶球冰冷的表面,兜帽下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低语:
“林国栋…你的女儿,比你想象的还要有趣…”
基地深处,暗流愈发汹涌。而秦烽和林晚星,正处于这场无声博弈的风暴眼。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