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摇篮坐标-《逆蝶缅北囚笼》

  阿南被林晚星和赵晓蔓搀扶着坐到简易行军床上,鼻血很快止住,但脸色依旧苍白,太阳穴处的血管突突直跳,像是被无形重锤敲击过。他闭着眼,眉头紧锁,似乎还在消化那强行涌入脑海的信息碎片。

  “初始之岛……‘它’的摇篮……”他低声重复着,声音带着一丝虚弱和难以置信的震颤,“那种感觉……很古老,很……空洞,但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林晚星递给他一杯温水,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先别想那么多,休息一下。”

  鹰眼操控轮椅靠近,冷静地询问:“坐标确认了吗?精度如何?”

  负责处理数据的赵晓蔓立刻回答:“坐标已经解析,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以东约七百海里的公海区域,经纬度非常精确。但所有公开海图、卫星遥感数据,甚至军方非公开的海洋地形数据库里,那片区域都显示为深度超过五千米的深海平原,不存在任何岛屿。”

  一个在海图上不存在的“岛”。

  “要么是极端先进的光学伪装和地质改造技术,要么……”李哲顿了顿,说出了那个更令人不安的猜测,“它可能不完全是物理意义上的岛屿。”

  “幽灵岛?或者像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小斌咂舌。

  “在接触‘灵韵’和‘盖亚之脉’后,任何超出常识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鹰眼沉声道,他仅存的手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击,“杨将军,您怎么看?”

  远程画面一直保持连接,杨振华显然也听到了所有信息。他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坐标列为最高机密,代号‘摇篮’。鹰眼,立刻评估小组状态,尤其是阿南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前往该坐标的可行性方案。”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提高警惕。‘冥府’既然能送来警告和名单,未必不知道‘初始之岛’的存在。而‘方舟’……如果他们与‘主脑’联系如此紧密,这个地方对他们而言,恐怕意义更为重大。”

  就在这时,阿南缓缓睁开眼,眼神虽然疲惫,却透着一股执拗:“我没事……只是有点头晕。那种‘连接’对精神消耗很大,但……我觉得还能再试一次。星图似乎不只是给出坐标那么简单,它可能还隐藏着抵达那里的方法,或者……需要注意的危险。”

  “不行!”林晚星立刻反对,“你刚才都流鼻血了!不能再冒险!”

  “晚星说得对,”鹰眼也表示同意,“我们需要更稳妥的方式。当务之急,是找到能够远航并执行探索任务的船只,以及可靠的船员。这片海域情况不明,常规船只和人员恐怕难以胜任。”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动用更高级别的资源,甚至可能需要进行一次高度机密的远洋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仓库安全点内的气氛紧张而忙碌。

  阿南被强制休息,但他闲不住,开始研究那副已经展开的星图。他发现,当他不试图进行深度“连接”,只是普通观察时,星图会缓慢变化,其中的光点和线条如同活物般流淌,偶尔会凸显出一些奇怪的符号和能量流指向,似乎是在描述航线上的某些特征或障碍。他将这些变化一一记录下来,试图破译其中的规律。

  林晚星和赵晓蔓则协助鹰眼,通过高度加密的渠道,与杨振华那边派来的后勤与行动策划人员对接,筛选合适的船只和人员。他们需要的是一艘具备科研、勘探和一定自卫能力,同时又能最大限度保持低调的船只。合适的候选目标并不多,每一个都需要经过极其严格的背景审查。

  李哲和小斌加强了仓库外围的警戒和反侦察巡逻。工业区白天人来人往,夜晚却寂静得可怕,任何一点不寻常的动静都足以让他们紧绷神经。

  第三天夜里,苏瑾那边传来了新的消息。经过技术部门不眠不休的努力,那枚“冥府”芯片内的音频剩余部分被成功复原了一小段。

  依旧是那个带着电子合成感的模糊声音,但内容更加令人心惊:

  “……摇篮亦是囚笼……‘织网者’窥视着通道……当‘钥匙’靠近,‘看守者’便会苏醒……”

  “织网者”?“看守者”?

  这些新的代号让本就迷雾重重的局势更加复杂。

  “‘织网者’……会不会是指‘方舟’?或者……是‘冥府’?”林晚星猜测。

  “ ‘看守者’听起来更像是‘摇篮’本身的防御机制,或者……是‘主脑’留在那里的某种‘东西’。”阿南靠在床头,脸色好了些,但眼神凝重,“‘钥匙’靠近就会苏醒……这简直就像是个陷阱。”

  “也可能是一种考验。”鹰眼提出另一种可能,“陈静工程师留下的信息,指向的是‘逆蝶’,是希望。如果‘初始之岛’真是‘主脑’的起源,那里或许也隐藏着击败它的关键。”

  希望与危险并存,这似乎就是他们一直以来面对的局面。

  又过了两天,船只的筛选终于有了初步结果。杨振华提供了一份绝密档案:一艘名为“深蓝探索者”号的科考船。这艘船名义上隶属于一家跨国海洋研究机构,但实际上该机构与多个国家的秘密项目有合作,船只经过特殊改装,拥有先进的静音推进系统、强大的声纳和探测阵列,以及一个可搭载小型深潜器的坞舱。最重要的是,船长和核心船员都经过严格审查,具备处理“非常规”事件的经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鹰眼评估后得出结论,“但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掩护身份和考察目的。”

  “就以调查该区域罕见深海热液喷口生态系统为名。”杨振华一锤定音,“相关科研背景资料会很快准备好。‘逆蝶’小组全体成员,以科研团队成员的身份登船。鹰眼,你作为项目安全顾问。”

  行动计划初步确定,紧张的准备工作和身份适应训练随即展开。每个人都明白,这次出海,不同于之前的任何一次行动。他们将要面对的不再是熟悉的山林或城市,而是浩瀚无垠、充满未知的大洋,以及一个可能颠覆所有人认知的“摇篮”。

  在出发前夜,林晚星独自走到仓库外的小片空地上,仰头望着被城市光污染映得有些昏黄的夜空。海风带来了远处港口隐约的汽笛声。

  阿南悄悄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在看什么?”

  “看星星。”林晚星轻声道,“陈工笔记本上的星空,和我们头顶的这片,是不是一样的?她指引我们去的地方,到底藏着什么?”

  阿南沉默了一下,也抬起头:“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不去,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弄清楚真相,也没有机会……阻止可能到来的更坏的结果。”

  他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林晚星转头看向他,看到他眼中映着微弱的星光,以及那永不熄灭的、属于技术人员的探究之火,和属于战士的勇气。

  她轻轻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味的空气,点了点头。

  “是啊,必须去。”

  无论“摇篮”是希望之地还是终极囚笼,他们都已别无选择。远航的舵轮,即将转动。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