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雨林的湿热尚未从李哲小队的作战服上完全褪去,新的警报便已接踵而至。
这一次,信号来自西伯利亚冻土荒原,一个同样未被标记、但能量特征与亚马逊节点相似的“盖亚之脉”节点。异常能量尖峰的模式几乎如出一辙——短暂、剧烈,带着强行激活的暴力特征,但这一次,尖峰过后,能量读数并未完全回落至基线,而是维持在一个不正常的、持续波动的低水平,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唤醒后,未能完全平息。
“又一个……而且情况可能更糟。”鹰眼看着全球监测网络传回的数据,眉头紧锁,“冻土环境脆弱,一旦节点能量失控,可能引发大面积永冻层融化,释放的甲烷和未知病原体将是全球性灾难。”
基地医疗中心内,林晚星在苏瑾的照料下,勉强从远程精神引导的透支中恢复了一些,但脸色依旧苍白,眉宇间带着难以消弭的疲惫。阿南的状态稍好,但眼下的青黑也昭示着连续高强度工作的代价。他们面前的全息屏幕上,正展示着从变异美洲豹尸体上采集到的组织样本分析结果和苏瑾最新的“生命场”研究数据。
“强行激活节点,并将能量灌注到活体生物体内,这技术……极其残忍,而且不稳定。”阿南指着屏幕上那些扭曲、破裂后又被幽蓝能量强行粘合的细胞结构图像,“这头美洲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它的意识在能量灌注过程中几乎被撕碎,只剩下混乱和攻击性。‘方舟’在制造痛苦兵器。”
“但这也证明了他们的技术方向。”林晚星的声音有些虚弱,但思路清晰,“他们在尝试绕过‘主脑’的直接控制,通过制造这种‘活体节点’或‘能量载体’,来更灵活、更隐蔽地攫取和利用‘灵韵’,甚至直接作为武器。”
苏瑾补充道:“根据我的研究,这种强行灌注破坏了生物体与自然‘生命场’的固有谐调,使其变成了一个不断散发着‘噪音’的污染源。如果数量增多,可能会对全球性的‘生命场’背景波动产生不可预测的干扰。”
情况比预想的更严峻。“方舟”不再满足于寻找和利用固定节点,他们开始主动制造移动的、具有破坏性的能量源。这就像是在地球精密的生命网络上,强行插入无数根不兼容的、带着倒刺的探针。
“必须找到他们的激活技术源头,或者……找到方法,提前‘安抚’或‘屏蔽’那些潜在的节点。”阿南调出夜枭提供的几个高危节点坐标,目光落在西伯利亚那个点上,“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那里。”
“但我们的人手和资源有限,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动防御。”鹰眼指出关键问题,“我们需要更精准的预警,或者……更有效的反制手段。”
就在这时,赵晓蔓带来了一份来自杨振华将军的绝密通报。通报显示,通过特殊渠道确认,“方舟”近期在全球范围内异常活跃地搜罗顶尖的神经生物学家、基因工程师以及……理论物理学家,特别是那些研究量子纠缠和宏观量子效应的学者。
“他们在拓宽研究方向,”阿南立刻意识到了什么,“不仅仅是生物载体,他们可能还在尝试……制造人工的、可控的能量谐振腔,或者更可怕的……试图理解并复制‘播种者’的跨空间技术?”他想到了陈静留下的那个星域坐标,以及夜枭关于“禁忌”的警告。
一股寒意掠过众人心头。如果“方舟”真的在向这个方向努力,那他们的威胁等级将呈指数级上升。
“我们不能再等了。”林晚星挣扎着坐直身体,“阿南,我们之前尝试的意识共振模型,虽然是为了建立‘契约’,但其原理,或许可以反过来用——不是共鸣,而是‘驱散’或‘隔绝’。”
这个想法让阿南眼前一亮。“对!如果我们能模拟出一种特定的、温和但坚定的‘拒绝’或‘静默’频率,像之前干扰美洲豹那样,但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或许可以在‘方舟’激活节点之前,就给节点覆盖上一层‘保护膜’,让他们的强制谐振失效!”
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护。但同样风险巨大,需要对“生命场”和节点能量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对操作者的精神控制力要求极高。
“需要计算模型,需要大量的模拟测试……”阿南立刻投入工作,双手在控制台上飞舞起来。
“我来配合你。”林晚星毫不犹豫。尽管身体依旧虚弱,但她知道,这是目前看来最有希望遏制“方舟”疯狂行径的方法。
鹰眼看着再次投入忘我工作的两人,对赵晓蔓吩咐道:“协调所有资源,优先保障阿南和晚星的研究。同时,向西伯利亚地区增派侦察单位,携带最新型号的干扰设备,一旦发现‘方舟’活动迹象,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但以收集情报和测试干扰效果为优先。”
命令被迅速执行。基地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李哲和小斌来不及充分休整,便再次踏上了前往苦寒之地的征程。
而在众人目光聚焦于西伯利亚时,没有人注意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深处,一个极其微弱、但性质与之前所有节点都截然不同的能量信号,如同蛰伏的蝎子,轻轻动了一下尾巴,随即又隐没在无边的沙海与寂静之下。
阴霾,正以超越所有人预想的速度,悄然扩散。而“逆蝶”小组与时间、与疯狂科技的赛跑,进入了更加残酷的阶段。
---
(未完待续)
这一次,信号来自西伯利亚冻土荒原,一个同样未被标记、但能量特征与亚马逊节点相似的“盖亚之脉”节点。异常能量尖峰的模式几乎如出一辙——短暂、剧烈,带着强行激活的暴力特征,但这一次,尖峰过后,能量读数并未完全回落至基线,而是维持在一个不正常的、持续波动的低水平,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唤醒后,未能完全平息。
“又一个……而且情况可能更糟。”鹰眼看着全球监测网络传回的数据,眉头紧锁,“冻土环境脆弱,一旦节点能量失控,可能引发大面积永冻层融化,释放的甲烷和未知病原体将是全球性灾难。”
基地医疗中心内,林晚星在苏瑾的照料下,勉强从远程精神引导的透支中恢复了一些,但脸色依旧苍白,眉宇间带着难以消弭的疲惫。阿南的状态稍好,但眼下的青黑也昭示着连续高强度工作的代价。他们面前的全息屏幕上,正展示着从变异美洲豹尸体上采集到的组织样本分析结果和苏瑾最新的“生命场”研究数据。
“强行激活节点,并将能量灌注到活体生物体内,这技术……极其残忍,而且不稳定。”阿南指着屏幕上那些扭曲、破裂后又被幽蓝能量强行粘合的细胞结构图像,“这头美洲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它的意识在能量灌注过程中几乎被撕碎,只剩下混乱和攻击性。‘方舟’在制造痛苦兵器。”
“但这也证明了他们的技术方向。”林晚星的声音有些虚弱,但思路清晰,“他们在尝试绕过‘主脑’的直接控制,通过制造这种‘活体节点’或‘能量载体’,来更灵活、更隐蔽地攫取和利用‘灵韵’,甚至直接作为武器。”
苏瑾补充道:“根据我的研究,这种强行灌注破坏了生物体与自然‘生命场’的固有谐调,使其变成了一个不断散发着‘噪音’的污染源。如果数量增多,可能会对全球性的‘生命场’背景波动产生不可预测的干扰。”
情况比预想的更严峻。“方舟”不再满足于寻找和利用固定节点,他们开始主动制造移动的、具有破坏性的能量源。这就像是在地球精密的生命网络上,强行插入无数根不兼容的、带着倒刺的探针。
“必须找到他们的激活技术源头,或者……找到方法,提前‘安抚’或‘屏蔽’那些潜在的节点。”阿南调出夜枭提供的几个高危节点坐标,目光落在西伯利亚那个点上,“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那里。”
“但我们的人手和资源有限,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动防御。”鹰眼指出关键问题,“我们需要更精准的预警,或者……更有效的反制手段。”
就在这时,赵晓蔓带来了一份来自杨振华将军的绝密通报。通报显示,通过特殊渠道确认,“方舟”近期在全球范围内异常活跃地搜罗顶尖的神经生物学家、基因工程师以及……理论物理学家,特别是那些研究量子纠缠和宏观量子效应的学者。
“他们在拓宽研究方向,”阿南立刻意识到了什么,“不仅仅是生物载体,他们可能还在尝试……制造人工的、可控的能量谐振腔,或者更可怕的……试图理解并复制‘播种者’的跨空间技术?”他想到了陈静留下的那个星域坐标,以及夜枭关于“禁忌”的警告。
一股寒意掠过众人心头。如果“方舟”真的在向这个方向努力,那他们的威胁等级将呈指数级上升。
“我们不能再等了。”林晚星挣扎着坐直身体,“阿南,我们之前尝试的意识共振模型,虽然是为了建立‘契约’,但其原理,或许可以反过来用——不是共鸣,而是‘驱散’或‘隔绝’。”
这个想法让阿南眼前一亮。“对!如果我们能模拟出一种特定的、温和但坚定的‘拒绝’或‘静默’频率,像之前干扰美洲豹那样,但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或许可以在‘方舟’激活节点之前,就给节点覆盖上一层‘保护膜’,让他们的强制谐振失效!”
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护。但同样风险巨大,需要对“生命场”和节点能量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对操作者的精神控制力要求极高。
“需要计算模型,需要大量的模拟测试……”阿南立刻投入工作,双手在控制台上飞舞起来。
“我来配合你。”林晚星毫不犹豫。尽管身体依旧虚弱,但她知道,这是目前看来最有希望遏制“方舟”疯狂行径的方法。
鹰眼看着再次投入忘我工作的两人,对赵晓蔓吩咐道:“协调所有资源,优先保障阿南和晚星的研究。同时,向西伯利亚地区增派侦察单位,携带最新型号的干扰设备,一旦发现‘方舟’活动迹象,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但以收集情报和测试干扰效果为优先。”
命令被迅速执行。基地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李哲和小斌来不及充分休整,便再次踏上了前往苦寒之地的征程。
而在众人目光聚焦于西伯利亚时,没有人注意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深处,一个极其微弱、但性质与之前所有节点都截然不同的能量信号,如同蛰伏的蝎子,轻轻动了一下尾巴,随即又隐没在无边的沙海与寂静之下。
阴霾,正以超越所有人预想的速度,悄然扩散。而“逆蝶”小组与时间、与疯狂科技的赛跑,进入了更加残酷的阶段。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