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之日的尘埃落定,带来的并非彻底的放松,而是一种沉甸甸的、混合着希望与责任的新起点。山间基地,乃至整个知晓内情的人类高层,都清楚他们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资格赛”,但真正的“正赛”——-在浩瀚而危险的宇宙中生存并发展——才刚刚开始。
首要任务是消化“播种者”遗产。阿南带领的技术团队几乎不眠不休地投入到那浩瀚如烟的基础知识库中。这些知识并非直接给出成品蓝图,更多的是原理性的阐述和基础科学范式的拓展,涵盖了能量场精细操控、物质循环再生、生态体系动态平衡、乃至初步的意识-物质相互作用模型等。每理解一个片段,都仿佛为人类科技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太精妙了……”阿南看着屏幕上解析出的、关于利用特定“灵韵”频率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升数个量级的理论模型,忍不住感叹,“这不仅仅是技术,这是一种……与自然共舞的哲学。‘播种者’的科技树,根基是建立在与环境和自身和谐共存之上的。”
林晚星则专注于“逆蝶网络”与“播种者”泛宇宙生态监测网的初级连接。这种连接极其微弱,仿佛婴儿第一次抓住母亲的手指,但带来的感知却是革命性的。她能够模糊地“感觉”到地球在宇宙背景中的“位置”,以及周围星域一些基本的能量流动概况(如同看一张极其简略的星图),甚至能接收到一些关于临近恒星活动、小行星带扰动等基础环境信息的“公告”。地球,不再是黑暗森林中孤独的点,而是接入了一个庞大但沉默的“社区网络”的新成员。
同时,她也开始学习“播种者”授予的有限度“间层”防御知识。这些知识并非攻击手段,而是如何加固现实结构、识别“间层”渗透迹象、以及在遭遇小规模侵蚀时如何进行“现实修复”的方法。这像是一套针对“虚空掠食者”的“防灾手册”,虽然无法正面抗衡,但至少提供了预警和有限自卫的能力。
在李哲和小斌的追踪下,南太平洋深海信标的源头被最终锁定——位于“深渊之眼”侧翼一条更隐蔽的海沟裂隙深处。侦察潜艇传回的影像显示,那里残留着一个规模不大、但技术明显不同于“擎天”主体的水下前进基地的废墟。基地似乎经历了内部破坏和紧急撤离,大部分设备已被销毁或带走,只留下一些无法移动的基础结构和那个仍在微弱闪烁的信标。
“‘方舟’的核心……像地鼠一样又钻到更下面去了,或者通过我们未知的渠道完全离开了地球圈。”李哲在汇报中难掩 frustration(挫败感),“这个信标可能是个诱饵,也可能是个……他们未来可能返回的坐标标记。”
鹰眼指示:“建立永久性监控点,持续监测该区域任何能量或空间异常。同时,全球范围内对‘方舟’残存势力的清剿不能放松,他们在地球上一定还有隐藏的资源和眼线。”
就在地球内部事务紧张推进的同时,阿南对陈静遗留星图坐标的研究,在结合了“播种者”基础知识后,有了突破性进展。他发现,那个坐标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恒星系,而是在“播种者”宇宙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一个特殊“节点”。这个节点并非用于生态监测或文明孵化,其功能描述在“播种者”基础库中语焉不详,只标记为“归档/静默接口”,访问权限远高于他们目前获得的等级。
“像一个……上了锁的档案室大门?”林晚星比喻道,“陈工指引我们去那里,里面会有什么?‘播种者’不想让新生文明过早接触的秘密?还是……连‘播种者’自己都无法完全掌控的东西?”
这个谜团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他们宇宙的深邃与未知。
数月时间在紧张的学习、建设和戒备中流逝。“逆蝶网络”在吸收了新知识后,恢复速度远超预期,并且开始展现出更奇妙的能力。它不仅能协调能量、修复环境,甚至能轻微影响区域天气,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一些靠近节点区域的民众,开始隐约感觉到环境的改善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背后发生的一切。
人类文明,在“播种者”体系的庇护(或者说监管)下,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且科技缓慢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旧的能源和污染问题开始得到基于新原理的解决方案,全球合作因共同面对过生存危机而变得更加紧密。
然而,无论是阿南、林晚星,还是基地的每一位成员,都清楚这平静下的暗流。‘方舟’的威胁并未根除,“虚空掠食者”在“间层”的窥伺并未停止,陈静星图后的秘密引人探寻,而“播种者”体系本身的终极目的也依旧成谜。
一天傍晚,阿南和林晚星再次站在基地的观测台上。夕阳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远山如黛。
“我们算是……走出摇篮了吗?”林晚星轻声问。
“顶多算是扒着摇篮的边沿,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阿南回答,目光望向开始浮现出星辰的夜空,“星空不再只是遥望的对象,它变成了我们需要去理解、去应对、甚至有一天要去探索的‘环境’。这条路,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漫长,也更危险。”
林晚星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那枚早已干枯却依旧被珍藏的植物标本。它来自河谷,象征着一切的起点,也提醒着她守护的初衷。
“但至少,我们有了起点,也有了方向。”
就在这时,赵晓蔓匆匆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困惑:“收到一段非常微弱的、来源不明的信号,加密方式不属于‘方舟’,也不在‘播种者’基础通讯协议内。内容只有反复重复的两个词……”
“是什么?”阿南和林晚星同时转身。
赵晓蔓看着手中的报告,一字一顿地念出:
“星……门……开……启……”
星海序章,已然翻开了第一页,而新的谜题,已随着星光悄然送达。
---
(未完待续)
首要任务是消化“播种者”遗产。阿南带领的技术团队几乎不眠不休地投入到那浩瀚如烟的基础知识库中。这些知识并非直接给出成品蓝图,更多的是原理性的阐述和基础科学范式的拓展,涵盖了能量场精细操控、物质循环再生、生态体系动态平衡、乃至初步的意识-物质相互作用模型等。每理解一个片段,都仿佛为人类科技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太精妙了……”阿南看着屏幕上解析出的、关于利用特定“灵韵”频率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升数个量级的理论模型,忍不住感叹,“这不仅仅是技术,这是一种……与自然共舞的哲学。‘播种者’的科技树,根基是建立在与环境和自身和谐共存之上的。”
林晚星则专注于“逆蝶网络”与“播种者”泛宇宙生态监测网的初级连接。这种连接极其微弱,仿佛婴儿第一次抓住母亲的手指,但带来的感知却是革命性的。她能够模糊地“感觉”到地球在宇宙背景中的“位置”,以及周围星域一些基本的能量流动概况(如同看一张极其简略的星图),甚至能接收到一些关于临近恒星活动、小行星带扰动等基础环境信息的“公告”。地球,不再是黑暗森林中孤独的点,而是接入了一个庞大但沉默的“社区网络”的新成员。
同时,她也开始学习“播种者”授予的有限度“间层”防御知识。这些知识并非攻击手段,而是如何加固现实结构、识别“间层”渗透迹象、以及在遭遇小规模侵蚀时如何进行“现实修复”的方法。这像是一套针对“虚空掠食者”的“防灾手册”,虽然无法正面抗衡,但至少提供了预警和有限自卫的能力。
在李哲和小斌的追踪下,南太平洋深海信标的源头被最终锁定——位于“深渊之眼”侧翼一条更隐蔽的海沟裂隙深处。侦察潜艇传回的影像显示,那里残留着一个规模不大、但技术明显不同于“擎天”主体的水下前进基地的废墟。基地似乎经历了内部破坏和紧急撤离,大部分设备已被销毁或带走,只留下一些无法移动的基础结构和那个仍在微弱闪烁的信标。
“‘方舟’的核心……像地鼠一样又钻到更下面去了,或者通过我们未知的渠道完全离开了地球圈。”李哲在汇报中难掩 frustration(挫败感),“这个信标可能是个诱饵,也可能是个……他们未来可能返回的坐标标记。”
鹰眼指示:“建立永久性监控点,持续监测该区域任何能量或空间异常。同时,全球范围内对‘方舟’残存势力的清剿不能放松,他们在地球上一定还有隐藏的资源和眼线。”
就在地球内部事务紧张推进的同时,阿南对陈静遗留星图坐标的研究,在结合了“播种者”基础知识后,有了突破性进展。他发现,那个坐标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恒星系,而是在“播种者”宇宙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一个特殊“节点”。这个节点并非用于生态监测或文明孵化,其功能描述在“播种者”基础库中语焉不详,只标记为“归档/静默接口”,访问权限远高于他们目前获得的等级。
“像一个……上了锁的档案室大门?”林晚星比喻道,“陈工指引我们去那里,里面会有什么?‘播种者’不想让新生文明过早接触的秘密?还是……连‘播种者’自己都无法完全掌控的东西?”
这个谜团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他们宇宙的深邃与未知。
数月时间在紧张的学习、建设和戒备中流逝。“逆蝶网络”在吸收了新知识后,恢复速度远超预期,并且开始展现出更奇妙的能力。它不仅能协调能量、修复环境,甚至能轻微影响区域天气,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一些靠近节点区域的民众,开始隐约感觉到环境的改善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背后发生的一切。
人类文明,在“播种者”体系的庇护(或者说监管)下,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且科技缓慢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旧的能源和污染问题开始得到基于新原理的解决方案,全球合作因共同面对过生存危机而变得更加紧密。
然而,无论是阿南、林晚星,还是基地的每一位成员,都清楚这平静下的暗流。‘方舟’的威胁并未根除,“虚空掠食者”在“间层”的窥伺并未停止,陈静星图后的秘密引人探寻,而“播种者”体系本身的终极目的也依旧成谜。
一天傍晚,阿南和林晚星再次站在基地的观测台上。夕阳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远山如黛。
“我们算是……走出摇篮了吗?”林晚星轻声问。
“顶多算是扒着摇篮的边沿,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阿南回答,目光望向开始浮现出星辰的夜空,“星空不再只是遥望的对象,它变成了我们需要去理解、去应对、甚至有一天要去探索的‘环境’。这条路,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漫长,也更危险。”
林晚星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那枚早已干枯却依旧被珍藏的植物标本。它来自河谷,象征着一切的起点,也提醒着她守护的初衷。
“但至少,我们有了起点,也有了方向。”
就在这时,赵晓蔓匆匆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困惑:“收到一段非常微弱的、来源不明的信号,加密方式不属于‘方舟’,也不在‘播种者’基础通讯协议内。内容只有反复重复的两个词……”
“是什么?”阿南和林晚星同时转身。
赵晓蔓看着手中的报告,一字一顿地念出:
“星……门……开……启……”
星海序章,已然翻开了第一页,而新的谜题,已随着星光悄然送达。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