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黑白照相机问世-《东汉末年小山匪》

  在晋阳工程技术学院学习了一年有余的史路,在发明创造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

  校长告诉他:“你可以发明一种机器,让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可以让子孙后代知道祖宗的模样……”

  史路惊讶:“校长,这是什么神奇的机器?”

  校长笑答:“它是照相机,现在咱们已经具备发明照相机的实力了!”

  现在,清平世界已经能够生产纯度较高的三醋酸纤维素酯?,可以用于黑白胶片的制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机械强度。 ?

  以氯化银、溴化银等卤化银作为感光材料。

  照相机胶片的成像原理如下:

  1?.感光(潜影形成)?:胶片中的卤化银微粒在光照下分解,吸收光子的溴离子(Br?)生成溴原子,电子被银离子(Ag?)捕获生成少量金属银原子(Ag),聚集形成不可见的潜影。 ?

  ?2.显影?:使用还原剂(对苯二酚等),将已曝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Ag),使黑色银颗粒堆积形成可见的影像;曝光越多的区域,还原出的银颗粒越多,影像越黑。 ?

  3?.定影?:用定影液(硫代硫酸钠等),溶解未感光的卤化银,生成了水溶性的银硫代硫酸配合物,因此去除了未曝光的卤化银、固定了影像。 ?

  取一片玻璃、瓷板、厚纸片或者聚酯片,在暗室内红光下,上涂卤化银明胶,这是成像板。

  制作一个类似播放幻灯片的成像机,在暗室内红光下,将胶片用成像机照射在成像板上,照射时间待定,需要经过反复的试验。

  曝光后的成像板,经过显影、定影、涂上一层保护膜,照片就大功告成了。

  陈林、陈木已经联合派遣了工程队前往东平岛建造水电站。自从有了电焊机,张思的野心膨胀了,想要建造5000吨位的钢铁大船。

  听说了校长让史路发明照相机、成像机等设备,张思、张胜和向阳也要参与,刘智同意了,人多力量大嘛!

  人才的培养赶不上需求,刘智很是头痛。就像东平岛,有优质的铁矿、煤矿,按理说可以在岛上建造一个大型的钢铁厂,可是三大宝说了缺人、他们三人也不愿意去东平岛暂住几年。

  小样,还治不了你们!刘智告诉三大宝:“愿意去东平岛暂住几年,把钢铁厂建设好、人才培养好,俺奖励每人10万元金币、顶级美女3名!”

  真的还是假的?富裕的高温和高压,对金钱不感兴趣,对顶级美女很感兴趣,强烈要求前往东平岛工作几年、不成功便成仁!

  从各地搜罗过来的胡人美女,全在251小镇上班呢!刘东屡次前来征求刘智的意见:“校长,想不想要顶级美女?”

  每一次刘智都是婉言谢绝了,开什么玩笑?家有老婆17个,还有蠢蠢欲动的皇宫女团,更有潘丽强烈要求老公重点关照的两个奶娘,要想活得长久一点,必须得远离外面的美女!

  高温、高压、张思、张胜、向阳、牵招和史路等人正是骚年,251小镇的顶级美女可以作为奖品派上用场。

  东南半岛、吕宋岛、天竺半岛、交州、南平岛和东平岛的植树造林从2月就开始了,满夫副总理为此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解决农业、林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满夫在各地选用了大量的年轻男女,在短暂的培训过后参与选种、嫁接和规划种植等,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足量的农业、林业人才就这样速成了。

  在扬州,庐江郡等地的植树造林在3月初开始了,书法家兼总督钟繇忙得没有了时间练字,奔波在各地,后来在朱雀军的帮助之下,不至于忙得焦头烂额。

  梁鹄作为书法大家,和钟繇成为了莫逆之交之后幡然醒悟了,主动投降、交出了舒县,徐庶总理特许他在舒县永久定居。

  于是,躲藏在舒县城内的世家大族、富户和黑恶势力全部被抓,凡是十恶不赦者,被宪兵队拉出去枪毙了;唯有周家获得了校长的特赦,52岁的族长周景在家留守,24岁的周忠、29岁的周尚和10岁的侄儿周瑜被勒令前往晋阳城学习。

  宪兵队在舒县城内抄家获得了金银财宝无数,徐庶总理只要求金银收入国库,其余的物资留在庐江郡用于改善民生。

  并州的绿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不再需要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徐庶总理和陈森副总理呼吁并州的志愿者前往凉州去植树造林,车费、伙食和住宿费全免,还有各种补贴。

  东施效颦的刘备,在襄国境内搞了一个人民合作社,开办了几个平价商店。没想到,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半年过后平价商店难以为继、全部倒闭了。

  郁闷的刘备,没有严惩贪污腐败分子,而是苦思冥想如何寻找借口加税。

  济南相曹操,不搞人民合作社,也不搞包产到户,只搞军屯开荒种田。在向县、茌县和太山一带,第一年开荒20万亩没有任何问题,种一茬红薯、两茬土豆和玉米,粮食一定会多得吃不完;辣椒是个好东西,不仅是调味品,在冬季还能够御寒,必须种植至少5000亩;在荒山野地里,可以种植一些水果,以改善士兵们的生活。

  在右北平郡平刚城的公孙瓒,坐立不安,自知大难临头,想要悄悄地逃跑,可是他不知该逃往哪里去。

  史路、张思、张胜和向阳的研发团队,于清平5年的4月2日成功发明了照相机和成像机。

  给校长拍了第一张照片,由于胶片曝光过度、成像的时间不足,瓷板上的校长淡如一缕鬼魂;第二张照片,由于胶片曝光的时间不足、成像的时间过长,瓷板上的校长黑乎乎的像是干儿子熊富贵……直到第九张照片定影,瓷板上的校长栩栩如生,终于成功了!

  第一代照相机重达十余斤,有一个三角支架,还有一块大黑布罩着;成像机也有十余斤,加上药剂和其他配套设施,足以装满三大箱。

  史路想要跟随最后一支北上的医疗队前往战场拍照,校长竟然同意了、送给他一个称呼“战地记者”。

  晋阳城的第一留级生牛三才,当众嘲笑史路:“哇哈哈……你是战地妓者?男人当妓,真好玩!”

  狂怒的史路把牛三才暴揍了一顿,哭笑不得的校长勒令鼻青脸肿的牛三才担任摄影助手、上前线搞清楚“战地记者”是怎么一回事。

  史路和助手牛三才于4月6日离开晋阳城奔赴幽州前线。